《易传》是一部战国时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天高高在上,对地来说是居高临下,故而尊,地居天之下,故而卑*,乾坤的地位因此就确了定。下卑上高已经陈列,卦的六爻贵*之位也因此而确立。天动在上,地静在下,万物动静变化也有其规律可寻,《易经》则用八卦六爻的刚柔交换变化可断定来与之对应。万事以其类相聚,万物以其群相分,于是吉凶便产生了。自然界在天形成天象,在地生成物形,这些变化就显现了。所以八卦仿此,六爻刚柔相互切摩交替变化,爻变则卦变,就有了八卦互相推移。以震卦雷鼓动四爻,象以风雨滋润,变为风雷益卦。
日月不停的运行,寒暑则不停地交替。乾道成就男性类象征的阳**物,则坤道成就女性类的阴性象征事物。乾阳资主万物的初始,坤阴秉承乾阳之气而化育生成就了万物。乾所象征的深刻道理就是要使人们很容易理解知晓,坤所象征的道理就是要使人们能以简约的顺从。易,则是使人们很容易知晓;简,则是尽量简单化使人们很容易顺从。容易知晓则必有着强大的亲附力,能够简易地顺从则必然会有强大的社会功效。有亲附力则可长久,有社会功效则可广大社会事业。可*这就是贤人的德性,可广大这就是贤人的事业。
《易经》虽然只有六十四卦好似过于简单,但能得出天下的道理。《易经》就是圣人得出的天下之理,而简易蕴藏在成位的卦爻辞与卦象之中。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圣人设置易卦,供人观察其象而生卦象思维,系之文辞,以明示吉凶,(阳)刚(阴)柔爻交替地相互推移而产生变化。所以《易》辞中所说的吉与凶,是为有所失、有所得的象征;悔吝,是为忧虞之象征。变化,必有好坏,为应及时而进或及时而退的象征;(阳)刚交(阳变阴)(阴)柔重(阴变阳),就好似为昼夜交替而变化的象征。六爻的变动,含有(天地人)三才之道。所以君子居位而安者,是八卦(应是个人命卦)所定的人生次序;所喜乐而玩习者,是(卦)爻辞的优美而富有哲理的文辞。用韦编三绝的精神,学懂掌握《易经》。因此君子居位或居住而有闲暇时则观察卦象,而玩味其文辞;将有行动时则宜起卦观察卦爻的变化,而玩味其筮占。所以这样就能“自有上天保佑,吉祥而无不利了”。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大小,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彖辞,是说明卦象的;爻辞,是说明人生或所问之事的阶段性变化的;吉凶,是说明事务失得的;悔吝,是说明有小的过失。无咎,是说明善于补求过失。所以贵*的分列,存在于所处的爻位;齐定其事情的小大,存在于各卦之中;辩别吉凶,存在于卦爻辞中;忧虑悔吝,存在于吉凶之间的细小的界限之中;戒惧而无咎,存在于能够及时悔改。因此卦所主之事有大小,辞有凶险平易,《易》中的卦辞爻辞,就各有所指向。
《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中道理是圣人长期对天地仰观俯查,研究总结而得出的真理,与天地等同,所以能包罗天地之道,仰首以观看天文,俯首以察看地理,所以知晓幽深难明的事物变化的原故。由事物开始返归到事物终结,所以可以说《易》是知晓死生的学说,即用易理和易占能知人的生死或某一事物的开始与终结。
精气聚合而生成物形,游魂气散导致物形变化。因此可测知鬼神莫测的难以观察的情状。(易)所说的道理与天地相似,所以不违背天地的规律。
《易》能帮人更进一步了解和知道周围万物,而以其自然之道成就天下万物,所以不会有太过或不及的弊端。遍行而不停留,顺应天道,知晓性命之理,因而不会忧愁。安居则思坤土之德,敦厚而广施仁德,故能够爱民,爱民就必然会受到民众的爱戴。
《易》道包含了天地变化之理而不超过,巧妙的成就促生万物而不会有明显的遗漏,通晓了《易》的变化之道而又能顺应的人是可谓智者,故易道神妙变化无一定处所,也无固定的形体,全在人们对易的领会与体悟。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一阴一阳相互*、相互变化的道理就叫做道,秉承把握了其道的人,多善有作为;顺成其道,“裁成辅相”成就事务的本性。仁者看见了道的仁的部分,便称道为仁,智者看见道的智慧部分,便称道为智。百姓日用其道,却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见了。君子之道应是显现道的仁德于外,潜藏道的功用于内,顺着事务的本性去鼓动万物生长而不去与圣人同忧虑,造就万物盛德大业,道以是完备至极呀!富有叫做大业,日新叫做盛德。阴阳变化生生不已叫做易,成天象为乾,效地形为坤,穷极蓍策之数预知未来叫做占,通达变化的叫做事,阴阳变化不可测度叫做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这易道宽广呵,盛大呵!要说它远,则无所穷,要说它近,则宁静而方正,要说天地之间则万物具备。这乾,静止时圆圜,运动时开辟。所以广生万物。易道广生大生与天地相配合,变化通达与四时相配合,阴阳之义可以与日月相配合,是易道简约的善性与至大的德性相配合。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孔子说:“易道,多伟大至极!易道,圣人用它增崇其德性而广大其业。重视智慧、推崇高尚礼仪、为人谦卑,崇高效法天,卑下效法地。乾坤设定了天地的位置,而易道运行于其中。成就促生万物之性常存,严格把守道义的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初六,籍用白茅。无咎。”子曰:“茍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圣人因见天下事物繁杂,从而比拟其形状容貌,象征其事物所宜,所以就叫做卦象。圣人因见天下事物的变动,从而观察其会合与交通,以推动其典章礼仪,并占筮,用筮得之爻所附之文辞以断其吉凶,所以这就是爻辞的功用。述说天下事物至为繁杂而不会厌恶,指出天下事物变动至极而不会杂乱。然后,我们通过对卦象与爻辞的研究和比拟后再发表言论,可根据卦、爻辞的典章仿效后再而行动,通过比拟仿效以成就事物的变化。就好比《中孚》九二爻辞。
“鹤鸣于树荫,其子和而应之,我有好酒,我与你共享。”孔子说:“君子居于室,口出善言,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响应,况且近处的呢!君子居于室,口出言不善,千里之外的人都违抗,况且近处的呢!言语出于自身,影响于民,行动发生在近处,而显现于远处。言行,这是君子的门枢和弩机。枢机在发动时,主宰着荣辱的变化。言行,君子是可以用它来惊动天地的,怎可不慎重呢?”
《同人》九五爻辞说:“与人同志,先号哭而后笑。”孔子说:“君子之道,或出行或居处,或沉默或言语,二人同心,其力量可以断金。同心的言语,气味相投香如兰草。”《大过》初六爻辞:“用白色茅草铺地(摆设祭品),无灾。”孔子说“祭品直接放在地上就可以了,再用茅草铺垫以示其敬,还能有什么灾呢?已经是非常慎重了,茅草作为物虽然很轻薄,但作用重大,能谨慎地用这套礼术行事,就不会有所失了。”
《谦》九三爻辞:“有功劳而谦虚,君子有好的结局,吉利。”孔子说:“有功劳而不夸耀,有功绩而不贪得,太厚道了。所说的是有功劳而能礼下于人。德讲究要盛大,礼讲究要恭敬,所谓谦,就是以恭敬而保存其禄位呵!”
《乾》卦上九爻辞:“龙飞过高处则有悔。”孔子说:“尊贵而无实际的职位,高高在上而失去民众,贤人在下位而无所辅助,所以一行动就有悔。”《节》初九爻辞:“不出门户庭院,无咎灾。”孔子说:“祸乱的产生,是以言语为契机。国君说话不机密而失掉大臣,大臣说话不机密则有杀身之祸。机密之事不保密则妨害事情的成功,所以君子谨重守机密而不轻易出言。”
孔子说:“作《易》的人,大概很了解盗寇吧!《易》说:‘以肩负物而又乘车,以至招来盗寇来打劫。’以肩负物,这是小人做的事情;车乘,是君子使用的器具,小人乘坐君子的器具,所以盗寇想来抢夺他,对上骄慢而对下*,盗寇想来讨伐,懒于收藏财富是教盗寇来抢,打扮*是引诱盗寇来*。《易》《解》六三爻辞说:‘以肩负物而又乘车,招致了盗寇’,说的是自己招来盗寇。”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捋而后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天数一,地数二;天数三,地数四;天数五,地数六;天数七,地数八;天数九,地数十。天数五位,地数五位,天地之数五位各自相加而有和。天数和为二十五,地数和为三十。天地之数总和为五十五。此所以生成(蓍数)变化,而通行天地鬼神的原因。(借用蓍草)演算天地之数是五十,实际用四十九(根),(将这四十九根蓍草)一分为二,以象两仪。(从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小指间),以象(天地人)三才。(左右手之策)以四为一组数之象征四时。归置(左右手所余之数)于手指之间以象余日而成闰月。五年中有两次闰月,所以再一次归余策于手指间,而后经三变而成卦(一爻)。《乾》卦策数为二百一十六,《坤》的策数为一百四十四,(《乾》《坤》策数)共为三百六十,正好与一年三百六十天数相当。(《周易》)上下两篇策数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正好与万物之数相当。所以经过四道程序的经营而成《易》卦一爻,十八次变化而成一卦。
(九次变化出)八经卦为小成,再引申其义,依此类推而增长,天下所能之事皆无所遗了!显明易道,神化德行。所以如行宾主饮酒应对之礼,可以佑助神化之功。孔子说:“通晓阴阳变化之道的,恐怕一定知道‘神’的功用吧!”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周易》包含有圣人之道主要来说有四条:用以讲说的崇尚卦爻辞,用以指导行动的崇尚卦变,用以制造器物的崇尚卦爻之象,用以卜筮预测的崇尚占问,所以君子将要有所作为,要有所行动,求问于《易》后才知道吉凶。蓍受人之命答疑如应声之响,不管远近幽深,皆知未来的事物变化。不是天下万物的至极精微,其何以能至于此?参考五行的变化,错综蓍数而成卦。卦以辞告,就能知晓、通达事物的变化,就可以成就天下万物的文彩,极尽其蓍数,就可定天下万物之象,若不是天下万物的至极变化,谁能达到此种地步?
《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悟而能通晓天下之事。若不是天下事物变化至极神妙,谁能至于此种地步?《易》这套道理,乃是圣人之所以穷极其深奥,研尽其几微所在,因为深奥,所以能通晓天下的心志;因为几微,所以能确定天下的事物;因为神妙,所以它不急却极其迅速,还没有行动之前而就已经知道了要到达目的的重要几微。孔子说:“《周易》中含圣人之道四条,就是这个意思。”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孔子说:“这《周易》为何而作?这《周易》揭示事物本质而成就事业,概括天下事物的规律,如此而已。所以圣人可以通达天下人的心志,完成天下大业,决断天下的疑惑。因此蓍占的所得在于效法天圆故能神妙,易卦的所得在于效法地方故能隐藏智慧,六爻之义在于以其变化而告吉凶。圣人以此自娱其心,退藏于隐密之处,吉凶与庶民共济,其神妙可以预知未来,其智慧可以蕴藏过去。谁能达到如此地步?只有古代聪明智慧武功至神而又不假杀伐的人才能做到。”
所以明了天道而察访民事,因而兴创神物占筮而先于民用之。圣人以此斋戒身心,以神化明示他的品德。所以闭户叫做坤,开户叫做乾,一闭一开叫做变,往来不穷叫做通。卦画所体现的为象,取象成其形的就是器,裁制而用的叫做法,利用出入,成就事业,民众都用的叫做神。
所以《周易》中有太极,由太极生成两仪,两仪生成四象,四象生成八卦,八卦推断吉凶,知道了吉凶,就能趋吉避凶,成就大业。所以效法而成象莫过于天地,变化通达莫过于四季,悬垂其象而显著明示莫过于日月,崇实高大莫过于富足尊贵,具备天下之物而致其用,创立与成就器物,以利天下之民,莫过于圣人。探寻事物繁杂,求索事物几微,钩取深奥推致远大,以断定天下吉凶,促成天下几微之事,莫过于蓍龟。即八卦占筮,所以天生蓍龟神物,圣人效法它;天地变化,圣人效法它;天垂示日月星象,现示吉凶,圣人效法它;黄河出图,洛水,圣人效法它。
故《周易》有这四象,昭示其义,系以文辞,所以告人。确定吉凶,赖以推断。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蕴也?乾坤成列而《易》也,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周易》说:“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孔子说:“祐,就是佑助,天所佑助的,是顺从;人所佑助的,是诚信,履行诚信而思于顺天,又崇尚圣贤,所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孔子说:“文字不能写尽言语所能表达的意思,言语不能表达尽心意所想到的意境。”那么,圣人的心意就不可见了吗?孔子说:“圣人创立卦象以穷尽所要表达的心意,设置卦爻以穷尽所要表达的真伪,用文辞以穷尽所要表达的言语,变动阴阳爻使之通达,以穷尽天下之利,鼓动起舞而行蓍策占筮,以穷尽其神妙。”
乾坤,大概是《易》的渊源吧!乾坤(阴阳)分布排列,而《易》道理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毁灭,则无以显现《易》道,《易》道不可现则乾坤也许几乎止息了,所以,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器,阴阳*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所以这卦象,是圣人看见天下事物繁杂,因而比拟其外部形状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这就是卦象。
圣人看到天下事物的变动,因而观察其会合变通,以推行其典章礼仪,附上爻辞以推断吉凶,这就是爻。极尽天下繁杂事物的,依存于卦象;鼓动天下变化的,依存于爻辞;阴阳*裁成万物的,依赖于卦变;推动事物向好的方面运动的,依存于人对卦、爻辞的领会与变通;蓍占神妙而能示吉凶的,依存于人;在默然中成就一切,不用言语而致诚信,依存于德行的感召。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天高高在上,对地来说是居高临下,故而尊,地居天之下,故而卑*,乾坤的地位因此就确了定。下卑上高已经陈列,卦的六爻贵*之位也因此而确立。天动在上,地静在下,万物动静变化也有其规律可寻,《易经》则用八卦六爻的刚柔交换变化可断定来与之对应。万事以其类相聚,万物以其群相分,于是吉凶便产生了。自然界在天形成天象,在地生成物形,这些变化就显现了。所以八卦仿此,六爻刚柔相互切摩交替变化,爻变则卦变,就有了八卦互相推移。以震卦雷鼓动四爻,象以风雨滋润,变为风雷益卦。
日月不停的运行,寒暑则不停地交替。乾道成就男性类象征的阳**物,则坤道成就女性类的阴性象征事物。乾阳资主万物的初始,坤阴秉承乾阳之气而化育生成就了万物。乾所象征的深刻道理就是要使人们很容易理解知晓,坤所象征的道理就是要使人们能以简约的顺从。易,则是使人们很容易知晓;简,则是尽量简单化使人们很容易顺从。容易知晓则必有着强大的亲附力,能够简易地顺从则必然会有强大的社会功效。有亲附力则可长久,有社会功效则可广大社会事业。可*这就是贤人的德性,可广大这就是贤人的事业。
《易经》虽然只有六十四卦好似过于简单,但能得出天下的道理。《易经》就是圣人得出的天下之理,而简易蕴藏在成位的卦爻辞与卦象之中。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圣人设置易卦,供人观察其象而生卦象思维,系之文辞,以明示吉凶,(阳)刚(阴)柔爻交替地相互推移而产生变化。所以《易》辞中所说的吉与凶,是为有所失、有所得的象征;悔吝,是为忧虞之象征。变化,必有好坏,为应及时而进或及时而退的象征;(阳)刚交(阳变阴)(阴)柔重(阴变阳),就好似为昼夜交替而变化的象征。六爻的变动,含有(天地人)三才之道。所以君子居位而安者,是八卦(应是个人命卦)所定的人生次序;所喜乐而玩习者,是(卦)爻辞的优美而富有哲理的文辞。用韦编三绝的精神,学懂掌握《易经》。因此君子居位或居住而有闲暇时则观察卦象,而玩味其文辞;将有行动时则宜起卦观察卦爻的变化,而玩味其筮占。所以这样就能“自有上天保佑,吉祥而无不利了”。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大小,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彖辞,是说明卦象的;爻辞,是说明人生或所问之事的阶段性变化的;吉凶,是说明事务失得的;悔吝,是说明有小的过失。无咎,是说明善于补求过失。所以贵*的分列,存在于所处的爻位;齐定其事情的小大,存在于各卦之中;辩别吉凶,存在于卦爻辞中;忧虑悔吝,存在于吉凶之间的细小的界限之中;戒惧而无咎,存在于能够及时悔改。因此卦所主之事有大小,辞有凶险平易,《易》中的卦辞爻辞,就各有所指向。
《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中道理是圣人长期对天地仰观俯查,研究总结而得出的真理,与天地等同,所以能包罗天地之道,仰首以观看天文,俯首以察看地理,所以知晓幽深难明的事物变化的原故。由事物开始返归到事物终结,所以可以说《易》是知晓死生的学说,即用易理和易占能知人的生死或某一事物的开始与终结。
精气聚合而生成物形,游魂气散导致物形变化。因此可测知鬼神莫测的难以观察的情状。(易)所说的道理与天地相似,所以不违背天地的规律。
《易》能帮人更进一步了解和知道周围万物,而以其自然之道成就天下万物,所以不会有太过或不及的弊端。遍行而不停留,顺应天道,知晓性命之理,因而不会忧愁。安居则思坤土之德,敦厚而广施仁德,故能够爱民,爱民就必然会受到民众的爱戴。
《易》道包含了天地变化之理而不超过,巧妙的成就促生万物而不会有明显的遗漏,通晓了《易》的变化之道而又能顺应的人是可谓智者,故易道神妙变化无一定处所,也无固定的形体,全在人们对易的领会与体悟。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一阴一阳相互*、相互变化的道理就叫做道,秉承把握了其道的人,多善有作为;顺成其道,“裁成辅相”成就事务的本性。仁者看见了道的仁的部分,便称道为仁,智者看见道的智慧部分,便称道为智。百姓日用其道,却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见了。君子之道应是显现道的仁德于外,潜藏道的功用于内,顺着事务的本性去鼓动万物生长而不去与圣人同忧虑,造就万物盛德大业,道以是完备至极呀!富有叫做大业,日新叫做盛德。阴阳变化生生不已叫做易,成天象为乾,效地形为坤,穷极蓍策之数预知未来叫做占,通达变化的叫做事,阴阳变化不可测度叫做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这易道宽广呵,盛大呵!要说它远,则无所穷,要说它近,则宁静而方正,要说天地之间则万物具备。这乾,静止时圆圜,运动时开辟。所以广生万物。易道广生大生与天地相配合,变化通达与四时相配合,阴阳之义可以与日月相配合,是易道简约的善性与至大的德性相配合。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孔子说:“易道,多伟大至极!易道,圣人用它增崇其德性而广大其业。重视智慧、推崇高尚礼仪、为人谦卑,崇高效法天,卑下效法地。乾坤设定了天地的位置,而易道运行于其中。成就促生万物之性常存,严格把守道义的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初六,籍用白茅。无咎。”子曰:“茍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圣人因见天下事物繁杂,从而比拟其形状容貌,象征其事物所宜,所以就叫做卦象。圣人因见天下事物的变动,从而观察其会合与交通,以推动其典章礼仪,并占筮,用筮得之爻所附之文辞以断其吉凶,所以这就是爻辞的功用。述说天下事物至为繁杂而不会厌恶,指出天下事物变动至极而不会杂乱。然后,我们通过对卦象与爻辞的研究和比拟后再发表言论,可根据卦、爻辞的典章仿效后再而行动,通过比拟仿效以成就事物的变化。就好比《中孚》九二爻辞。
“鹤鸣于树荫,其子和而应之,我有好酒,我与你共享。”孔子说:“君子居于室,口出善言,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响应,况且近处的呢!君子居于室,口出言不善,千里之外的人都违抗,况且近处的呢!言语出于自身,影响于民,行动发生在近处,而显现于远处。言行,这是君子的门枢和弩机。枢机在发动时,主宰着荣辱的变化。言行,君子是可以用它来惊动天地的,怎可不慎重呢?”
《同人》九五爻辞说:“与人同志,先号哭而后笑。”孔子说:“君子之道,或出行或居处,或沉默或言语,二人同心,其力量可以断金。同心的言语,气味相投香如兰草。”《大过》初六爻辞:“用白色茅草铺地(摆设祭品),无灾。”孔子说“祭品直接放在地上就可以了,再用茅草铺垫以示其敬,还能有什么灾呢?已经是非常慎重了,茅草作为物虽然很轻薄,但作用重大,能谨慎地用这套礼术行事,就不会有所失了。”
《谦》九三爻辞:“有功劳而谦虚,君子有好的结局,吉利。”孔子说:“有功劳而不夸耀,有功绩而不贪得,太厚道了。所说的是有功劳而能礼下于人。德讲究要盛大,礼讲究要恭敬,所谓谦,就是以恭敬而保存其禄位呵!”
《乾》卦上九爻辞:“龙飞过高处则有悔。”孔子说:“尊贵而无实际的职位,高高在上而失去民众,贤人在下位而无所辅助,所以一行动就有悔。”《节》初九爻辞:“不出门户庭院,无咎灾。”孔子说:“祸乱的产生,是以言语为契机。国君说话不机密而失掉大臣,大臣说话不机密则有杀身之祸。机密之事不保密则妨害事情的成功,所以君子谨重守机密而不轻易出言。”
孔子说:“作《易》的人,大概很了解盗寇吧!《易》说:‘以肩负物而又乘车,以至招来盗寇来打劫。’以肩负物,这是小人做的事情;车乘,是君子使用的器具,小人乘坐君子的器具,所以盗寇想来抢夺他,对上骄慢而对下*,盗寇想来讨伐,懒于收藏财富是教盗寇来抢,打扮*是引诱盗寇来*。《易》《解》六三爻辞说:‘以肩负物而又乘车,招致了盗寇’,说的是自己招来盗寇。”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捋而后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天数一,地数二;天数三,地数四;天数五,地数六;天数七,地数八;天数九,地数十。天数五位,地数五位,天地之数五位各自相加而有和。天数和为二十五,地数和为三十。天地之数总和为五十五。此所以生成(蓍数)变化,而通行天地鬼神的原因。(借用蓍草)演算天地之数是五十,实际用四十九(根),(将这四十九根蓍草)一分为二,以象两仪。(从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小指间),以象(天地人)三才。(左右手之策)以四为一组数之象征四时。归置(左右手所余之数)于手指之间以象余日而成闰月。五年中有两次闰月,所以再一次归余策于手指间,而后经三变而成卦(一爻)。《乾》卦策数为二百一十六,《坤》的策数为一百四十四,(《乾》《坤》策数)共为三百六十,正好与一年三百六十天数相当。(《周易》)上下两篇策数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正好与万物之数相当。所以经过四道程序的经营而成《易》卦一爻,十八次变化而成一卦。
(九次变化出)八经卦为小成,再引申其义,依此类推而增长,天下所能之事皆无所遗了!显明易道,神化德行。所以如行宾主饮酒应对之礼,可以佑助神化之功。孔子说:“通晓阴阳变化之道的,恐怕一定知道‘神’的功用吧!”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周易》包含有圣人之道主要来说有四条:用以讲说的崇尚卦爻辞,用以指导行动的崇尚卦变,用以制造器物的崇尚卦爻之象,用以卜筮预测的崇尚占问,所以君子将要有所作为,要有所行动,求问于《易》后才知道吉凶。蓍受人之命答疑如应声之响,不管远近幽深,皆知未来的事物变化。不是天下万物的至极精微,其何以能至于此?参考五行的变化,错综蓍数而成卦。卦以辞告,就能知晓、通达事物的变化,就可以成就天下万物的文彩,极尽其蓍数,就可定天下万物之象,若不是天下万物的至极变化,谁能达到此种地步?
《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悟而能通晓天下之事。若不是天下事物变化至极神妙,谁能至于此种地步?《易》这套道理,乃是圣人之所以穷极其深奥,研尽其几微所在,因为深奥,所以能通晓天下的心志;因为几微,所以能确定天下的事物;因为神妙,所以它不急却极其迅速,还没有行动之前而就已经知道了要到达目的的重要几微。孔子说:“《周易》中含圣人之道四条,就是这个意思。”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孔子说:“这《周易》为何而作?这《周易》揭示事物本质而成就事业,概括天下事物的规律,如此而已。所以圣人可以通达天下人的心志,完成天下大业,决断天下的疑惑。因此蓍占的所得在于效法天圆故能神妙,易卦的所得在于效法地方故能隐藏智慧,六爻之义在于以其变化而告吉凶。圣人以此自娱其心,退藏于隐密之处,吉凶与庶民共济,其神妙可以预知未来,其智慧可以蕴藏过去。谁能达到如此地步?只有古代聪明智慧武功至神而又不假杀伐的人才能做到。”
所以明了天道而察访民事,因而兴创神物占筮而先于民用之。圣人以此斋戒身心,以神化明示他的品德。所以闭户叫做坤,开户叫做乾,一闭一开叫做变,往来不穷叫做通。卦画所体现的为象,取象成其形的就是器,裁制而用的叫做法,利用出入,成就事业,民众都用的叫做神。
所以《周易》中有太极,由太极生成两仪,两仪生成四象,四象生成八卦,八卦推断吉凶,知道了吉凶,就能趋吉避凶,成就大业。所以效法而成象莫过于天地,变化通达莫过于四季,悬垂其象而显著明示莫过于日月,崇实高大莫过于富足尊贵,具备天下之物而致其用,创立与成就器物,以利天下之民,莫过于圣人。探寻事物繁杂,求索事物几微,钩取深奥推致远大,以断定天下吉凶,促成天下几微之事,莫过于蓍龟。即八卦占筮,所以天生蓍龟神物,圣人效法它;天地变化,圣人效法它;天垂示日月星象,现示吉凶,圣人效法它;黄河出图,洛水,圣人效法它。
故《周易》有这四象,昭示其义,系以文辞,所以告人。确定吉凶,赖以推断。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蕴也?乾坤成列而《易》也,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周易》说:“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孔子说:“祐,就是佑助,天所佑助的,是顺从;人所佑助的,是诚信,履行诚信而思于顺天,又崇尚圣贤,所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孔子说:“文字不能写尽言语所能表达的意思,言语不能表达尽心意所想到的意境。”那么,圣人的心意就不可见了吗?孔子说:“圣人创立卦象以穷尽所要表达的心意,设置卦爻以穷尽所要表达的真伪,用文辞以穷尽所要表达的言语,变动阴阳爻使之通达,以穷尽天下之利,鼓动起舞而行蓍策占筮,以穷尽其神妙。”
乾坤,大概是《易》的渊源吧!乾坤(阴阳)分布排列,而《易》道理就立于其中了。乾坤毁灭,则无以显现《易》道,《易》道不可现则乾坤也许几乎止息了,所以,形体以上而不可见的叫道,形体以下而可见的叫器,阴阳*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所以这卦象,是圣人看见天下事物繁杂,因而比拟其外部形状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这就是卦象。
圣人看到天下事物的变动,因而观察其会合变通,以推行其典章礼仪,附上爻辞以推断吉凶,这就是爻。极尽天下繁杂事物的,依存于卦象;鼓动天下变化的,依存于爻辞;阴阳*裁成万物的,依赖于卦变;推动事物向好的方面运动的,依存于人对卦、爻辞的领会与变通;蓍占神妙而能示吉凶的,依存于人;在默然中成就一切,不用言语而致诚信,依存于德行的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