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孔老夫子的要求,夫子们本来对诸葛青云、上官风哥俩的的要求就比较低,本来不要求这哥俩熟读经史子集的,只要诚实的回答,夫子们也将这次考校简单揭过去了。但是刚刚的对话,诸葛青云将话说的有些满,这就让夫子对他更加的鄙视。
本想对个对子,做个诗,差不多就放过诸葛青云,但是按照他所说的,四书五经均细看过,还有所收获。那这次考校就有意思了,接下来的考校不妨难一点,当然这是在他没有说谎的前提下。诸葛青云自然是没有说谎,前世就喜欢文学,特别是古文学,经史子集倒是看了不少,不过那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
“既然你熟读四书五经,那我们就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何解?”
夫子问完,用耐人寻味的眼神看着他。诸葛青云知道这是怀疑的眼神,仔细的思考了一下,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语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现在知道了道理,那么就让过去做错的事情就过去吧,从现在开始就按照“道”来做。这句话被排在三个“不亦”总纲之后,是《论语》的第一条。
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首先要“闻其道”。道不闻,则无由“学、行”。然而,几乎所有人都将这句熟悉的话,解释成“早上闻“道”,晚上死了也值得”。如果真是“早上闻“道”,晚上死了”,就算值得,也是私道,不能惠及旁人的私道,又有什么值得不值得的?这些似是而非的解释流传千年和儒家《论语》的jīng神是完全背离的。其实,“死”,不是死去的意思,而是“固守”的意思。所谓“固守”,也就是“承担”。而“朝、夕”,不是单纯的“早晨、晚上”,而应该从“天、地、人”三个角度来考察。
从“天”的角度,代表了时间上的“开始、最后”,从“闻其道”开始,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从“地”的角度,代表了整个天下所有的地方,无论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从“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担就是生死的承担,所谓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
只有从这三方面去理解,才是真知道“朝、夕”。原来的断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千古以来被惯用的这个断句,就把“死”当真的死了。而从上面的分析知道,这“死”是“固守”、是“承担”,相应的断句就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其实,里面的“道”字是可以省略的,因为整部《论语》就是说这圣人之道和行圣人之道,省略“道”并不会影响理解,“朝闻夕死”,这更符合古人的语气。光“闻”不“死”,是不能行圣人之道的,只能是口头玩意,而历史上的腐儒们,最大的弊病就是光“闻”不“死”,这“死”,是“固守”、是“承担”,而要“固守”、“承担”,就必须“死心塌地”、“痴心不改”,偷心不死,是不可能行圣人之道的。
把‘道’理解为‘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不是这样的解释,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早上知道了道的意义,那晚上死了也值得了。这里的道不是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而是一直以来执着追求的东西,忽然发现不那么重要,这不是要人得到,而是要人放得下。这里的道是没有yù望。”
听完回答,孔颖达等一干夫子用震惊的眼睛注视着诸葛青云,不相信这是从一个人人传颂的纨绔、在dì dū称之为恶少的少年嘴里说出来的。孔老夫子率先从震惊中醒来,沉吟了一下,道: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世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xìng。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xìng也;知其xìng,则知天矣”,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xìng。能尽其xìng则能尽人之xìng;能尽人之xìng,则能尽物之xìng;能尽物之xìng,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xìng,率xìng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你如何看待《周易》?”
“《周易》亦称《易经》、《易》,是一部论变法的奇书。《周易》的变法序列是用形象表达出来的。这些看似神奇的形象不是凭心灵的任意创造、而是有它物化基础及其实践这个认识环节。
《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此,受远近诸事物变化的启迪而揣度天地万物变化的奥秘,并把其效法成形象,以透析其本质和规律,达到把握万事万物基本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是作卦画的初衷。显示了《周易》属于形象思维xìng质的最最原始的本质属xìng。
《周易》的形象思维之所以能构成应有的体系,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形象模仿,而是具有理xìng思维的特点,在于它表达方式的抽象xìng和形象本质的客观实在xìng。所谓客观实在xìng的内含是说《周易》的六十四卦画序列、属于以天象为坐标的yīn阳动态变化,而不是主观的臆造或杂乱无章的拼凑。臆造的形象就不可能反映实在的本质,拼凑的形象更会出现无法弥合的代沟,难以体现出客观的逻辑。
然而,《周易》用形象刻画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尽管有它物化的基础和模式,但并不是原原本本的复写或依葫芦画瓢,而是用间接、科学、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有例为证,《易?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既是演绎八卦的基本程序,也是将一般的感觉和表现升华为理xìng形象的表达过程,用yīn阳运气学的语言来诠释这句经文,就是说《周易》所要探讨的事物或现象就是“太极”,太极内在相互对立的yīn阳两方面就叫做“两仪”,yīn阳两仪各自内在的矛盾利害因素就构成了“四象”,把这个矛盾利害的基本因素按照辩证否定观进行推理、就有八经卦(用三爻组成的卦)所表达的基本卦象。
只有表达形式的抽象xìng,才有可能达到“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之目的,才有可能将其用有声的文字表达出来反shè出对yīn阳运气学说的导源作用,一个活生生的运气思维逻辑的始版。”
“嘘”,长出一口气,暗道:得亏哥们我还练过,前世喜欢研究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曾经为了理解其中的含义,还疯狂的百度过,要不今天孔老夫子连续的俩个问题还不让哥们丢人了。将前世百度过的内容徐徐讲出,痛快是痛快了,可却忽视了夫子们听后震惊的神情。
本想对个对子,做个诗,差不多就放过诸葛青云,但是按照他所说的,四书五经均细看过,还有所收获。那这次考校就有意思了,接下来的考校不妨难一点,当然这是在他没有说谎的前提下。诸葛青云自然是没有说谎,前世就喜欢文学,特别是古文学,经史子集倒是看了不少,不过那自然是不能说出来的。
“既然你熟读四书五经,那我们就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何解?”
夫子问完,用耐人寻味的眼神看着他。诸葛青云知道这是怀疑的眼神,仔细的思考了一下,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语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现在知道了道理,那么就让过去做错的事情就过去吧,从现在开始就按照“道”来做。这句话被排在三个“不亦”总纲之后,是《论语》的第一条。
所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首先要“闻其道”。道不闻,则无由“学、行”。然而,几乎所有人都将这句熟悉的话,解释成“早上闻“道”,晚上死了也值得”。如果真是“早上闻“道”,晚上死了”,就算值得,也是私道,不能惠及旁人的私道,又有什么值得不值得的?这些似是而非的解释流传千年和儒家《论语》的jīng神是完全背离的。其实,“死”,不是死去的意思,而是“固守”的意思。所谓“固守”,也就是“承担”。而“朝、夕”,不是单纯的“早晨、晚上”,而应该从“天、地、人”三个角度来考察。
从“天”的角度,代表了时间上的“开始、最后”,从“闻其道”开始,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从“地”的角度,代表了整个天下所有的地方,无论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从“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担就是生死的承担,所谓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
只有从这三方面去理解,才是真知道“朝、夕”。原来的断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千古以来被惯用的这个断句,就把“死”当真的死了。而从上面的分析知道,这“死”是“固守”、是“承担”,相应的断句就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其实,里面的“道”字是可以省略的,因为整部《论语》就是说这圣人之道和行圣人之道,省略“道”并不会影响理解,“朝闻夕死”,这更符合古人的语气。光“闻”不“死”,是不能行圣人之道的,只能是口头玩意,而历史上的腐儒们,最大的弊病就是光“闻”不“死”,这“死”,是“固守”、是“承担”,而要“固守”、“承担”,就必须“死心塌地”、“痴心不改”,偷心不死,是不可能行圣人之道的。
把‘道’理解为‘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不是这样的解释,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早上知道了道的意义,那晚上死了也值得了。这里的道不是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而是一直以来执着追求的东西,忽然发现不那么重要,这不是要人得到,而是要人放得下。这里的道是没有yù望。”
听完回答,孔颖达等一干夫子用震惊的眼睛注视着诸葛青云,不相信这是从一个人人传颂的纨绔、在dì dū称之为恶少的少年嘴里说出来的。孔老夫子率先从震惊中醒来,沉吟了一下,道: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世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xìng。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xìng也;知其xìng,则知天矣”,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xìng。能尽其xìng则能尽人之xìng;能尽人之xìng,则能尽物之xìng;能尽物之xìng,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xìng,率xìng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你如何看待《周易》?”
“《周易》亦称《易经》、《易》,是一部论变法的奇书。《周易》的变法序列是用形象表达出来的。这些看似神奇的形象不是凭心灵的任意创造、而是有它物化基础及其实践这个认识环节。
《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此,受远近诸事物变化的启迪而揣度天地万物变化的奥秘,并把其效法成形象,以透析其本质和规律,达到把握万事万物基本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是作卦画的初衷。显示了《周易》属于形象思维xìng质的最最原始的本质属xìng。
《周易》的形象思维之所以能构成应有的体系,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形象模仿,而是具有理xìng思维的特点,在于它表达方式的抽象xìng和形象本质的客观实在xìng。所谓客观实在xìng的内含是说《周易》的六十四卦画序列、属于以天象为坐标的yīn阳动态变化,而不是主观的臆造或杂乱无章的拼凑。臆造的形象就不可能反映实在的本质,拼凑的形象更会出现无法弥合的代沟,难以体现出客观的逻辑。
然而,《周易》用形象刻画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尽管有它物化的基础和模式,但并不是原原本本的复写或依葫芦画瓢,而是用间接、科学、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有例为证,《易?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既是演绎八卦的基本程序,也是将一般的感觉和表现升华为理xìng形象的表达过程,用yīn阳运气学的语言来诠释这句经文,就是说《周易》所要探讨的事物或现象就是“太极”,太极内在相互对立的yīn阳两方面就叫做“两仪”,yīn阳两仪各自内在的矛盾利害因素就构成了“四象”,把这个矛盾利害的基本因素按照辩证否定观进行推理、就有八经卦(用三爻组成的卦)所表达的基本卦象。
只有表达形式的抽象xìng,才有可能达到“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之目的,才有可能将其用有声的文字表达出来反shè出对yīn阳运气学说的导源作用,一个活生生的运气思维逻辑的始版。”
“嘘”,长出一口气,暗道:得亏哥们我还练过,前世喜欢研究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曾经为了理解其中的含义,还疯狂的百度过,要不今天孔老夫子连续的俩个问题还不让哥们丢人了。将前世百度过的内容徐徐讲出,痛快是痛快了,可却忽视了夫子们听后震惊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