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从一个少年口中讲出的么?作为研究经史子集一辈子的大儒,孔颖达现在的心情既激动有失落,既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觉,又有将这少年脑袋打开看看还有什么惊世言论的念头。
孔颖达老夫子连续几个问题问出,涵盖四书五经的内容,面前少年却对答如流,而且每每还能讲出新意,虽与先贤将的有些出入,但却饱含深意,让人可以接受。
不能理解,真的不能理解,这样一个少年会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纨绔子弟。是不是隐藏着自己,那这少年的心机太深了,还要观察,再仔细的观察一下。看着已是满头大汗的少年,孔老夫子不再以为他刚才所说话的话有些满,使人感到不痛快,而是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又对旁边的一位夫子示意了一下。
一位夫子起身来到跟前,道:
“诸葛公子,刚才的对答让人所获波多,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诚不欺我。但不知公子对诗词歌赋有没有所获呢?”
呵呵,看来书本上的问题问不住诸葛青云,又想在机智问题上为难他了。说的好听,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一系列的问题问不住他,也会使这些夫子们面上无光了吧。但是这个风头到底要不要出呢?出了或许会招惹很多烦恼,但不出又不是诸葛青云的风格。想了想,便对面前夫子一拱手,道:
“学生愚钝,但请夫子出题。”
夫子手捻胡须,望向窗外,沉吟一会,道:
“那我们就以国子监为题,诸葛公子,请听题:贤出多福地。”
“地福多出贤。”
不假思索,顺口而出,这位夫子出的上联可以倒读成下联,且文句通顺,意思完整,典型的倒顺对联。
“好,好对啊……”
“对的好,次子有才气……”
“不错不错,聪明机智……”
……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十口思心,思国思家思社稷!”
“慧眼辩人辩善辩恶辩忠jiān!”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好,好一个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此子心智不错,可堪大用。诸葛将军,你家可是出了一匹千里马啊。呵呵……年轻人,可敢以此为景,作诗一首。”
孔老夫子又沉不住气了,开口提出了又一个难题。不是只有三个问题么?也没说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啊。唉,该回答还是要回答啊。在脑海中仔细搜索一下劝学惜时的千古名诗,想了一会,开口道: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
“好!”
话音未落,孔老夫子已然喊好。继续开口道:
“看来你对四书五经还算是有研究,但不要骄傲自满,还算要沉下身子,认真学习,须知谦受益、满招损。年轻人,不知你可愿做老夫的关门弟子,跟老夫学习治国之道?”
说完,转身回到主位坐下,拿起桌子上的茶水细细的品起来。这是个什么情况,不是说入学学习么?怎么问着问着就成为拜师了?
这可不同于传统的夫子与学子的关系,只有在一个行业有大名望的宗师级长者才能开山门收徒,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古语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正所谓“一rì为师终身为父”就是这个道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人生如果有一个好的老师,会少走很多弯路的、少吃很多苦的。
所以古时拜师是很重大的事情。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父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而关门弟子是师父(掌门)的最后一个弟子,他在门派弟子中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有时大师兄也要让他三分。
特别是孔老夫子这个当代大儒在国学中的地位声望,让经历过战争、铁血考验的父亲也沉不住气了。虽然武将看不起文官,如同文官看不起武将一样,两者格格不入,但是国学大儒虽是文官,但是脱离了官的范畴,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很受世人尊敬的。
“好……好……好的孔老夫子,我马上回家挑选黄道吉rì,准备六礼,请长者为……”
“呵呵,不用,不讲究这些俗礼,敬杯茶就好了。”
看的出来,经过一系列的考校,孔老夫子对诸葛青云还是很看重的,不光要收为关门弟子,还不讲究俗礼。呵呵,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拜师人家要摆香案、置六礼、请长者等等。既然孔老夫子都不讲究了,那还等什么,疾步来到跟前,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双手端过一杯新茶,道:
“师父,云儿给您叩头了……师父,请喝茶!”
“呵呵,云儿,请来吧!”
孔老夫子双手接过茶杯,抿了一口放到一边,随后说道:
“云儿,想要成功到达高渊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想要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想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须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送给你,希望你能时刻勉励自己,务实、上进。”
“恭喜恭喜,恭喜孔老夫子喜得高徒……”
“恭贺恭贺,恭贺孔老夫子找到衣钵传人……”
“恭喜恭喜,恭喜孔老夫子……”
“恭贺恭贺……”
……
大厅里各位夫子围着孔老夫子拍起马屁来。孔老夫子话不多,但听的使人热血沸腾。虽然做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接受主义、思想、理论的新青年,但是面对如此大儒,使诸葛青云不由自主的从心底产生了崇敬。诸葛战天已经被这一幕震惊了,只是在一旁嘿嘿傻笑。上官风父子看着眼前的一幕,眼底露出深深的羡慕,上官青看了上官风一眼,叹了一口气,转身祝贺起父亲来。
……
“感谢各位同僚,好了,休息一会儿,接下来便考校一下上官大将军的公子吧。”
接受完各位夫子的恭贺,师父孔老夫子便提出修习一会儿,对上官风进行考校。
……
趁长辈们与夫子闲聊的空间,上官风拉着诸葛青云来到院子里,用惊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着,许久开口说道:
“晕子,这还是你么?三rì不见刮目相看啊。几天不见开窍了啊,是不是有什么灵丹妙药啊,有的话给哥哥几颗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吗。”
说完在他身上乱搜起来。
“停……停……别挠我,我怕痒……好了好了,我说我说。”
上官风停下手,呆呆的望着,看接下来怎么说:
“疯子,不是兄弟跟你吹,我一岁能说话,三岁能识字,五岁能作诗……停……停……别挠我啊,我真的怕痒……好了好了,我说我说,我全说,我实话实说。”
“疯子,跟你实话实说吧,我平时喜欢看书,只是不在你们面前显摆而已,怕你俩自卑。”
上官风点了点头,看来这条还是能让人接受的,立马抓住诸葛青云的胳膊道:
“晕子,好兄弟啊,你要帮帮哥哥我啊,四书五经、吟诗作对,哥哥我都不会啊。待会夫子们如果问我,我一问三不知,什么都不会的话,回家我爹肯定会打我的。”
这倒是个难题,该怎么办呢?恩……
“有了!”
“恩?什么有了?晕子你有了?几个月了?”
“疯子,别闹,我已经帮你想出办法了!”
诸葛青云想到了前世的一个笑话,看看能不能让上官风渡过这个难关:
“疯子,待会夫子们如果要考你,你就说你会两个字的对子,无论问你什么,你就说‘萝卜’就好了。”
“能行么?反正对不出,我就试试吧。”
上官风将信将疑。
……
“上官公子,你与诸葛公子乃是兄弟,文学素养肯定也不低喽?”
一会儿,上官风战战兢兢地站在夫子们面前,不敢直视夫子的眼睛,半天才提起勇气,道:
“夫子,四书五经看过,但是不熟,也没有自己的见解;吟诗作对勉强,最拿手的是对俩个字的对子。”
说完心虚的低下了头,不敢看夫子们和已经被气歪了鼻子的父亲上官青。
“那我们就对俩个字的对子吧!”
夫子也看出上官风的本质,原以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上官风也会给大家以惊喜。可看到上官风唯唯诺诺的样子,感到失落的同时,也明白这才是dì dū四恶的样子吗!想了想,出了第一道题。
孔颖达老夫子连续几个问题问出,涵盖四书五经的内容,面前少年却对答如流,而且每每还能讲出新意,虽与先贤将的有些出入,但却饱含深意,让人可以接受。
不能理解,真的不能理解,这样一个少年会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纨绔子弟。是不是隐藏着自己,那这少年的心机太深了,还要观察,再仔细的观察一下。看着已是满头大汗的少年,孔老夫子不再以为他刚才所说话的话有些满,使人感到不痛快,而是满意的点点头。随即又对旁边的一位夫子示意了一下。
一位夫子起身来到跟前,道:
“诸葛公子,刚才的对答让人所获波多,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诚不欺我。但不知公子对诗词歌赋有没有所获呢?”
呵呵,看来书本上的问题问不住诸葛青云,又想在机智问题上为难他了。说的好听,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一系列的问题问不住他,也会使这些夫子们面上无光了吧。但是这个风头到底要不要出呢?出了或许会招惹很多烦恼,但不出又不是诸葛青云的风格。想了想,便对面前夫子一拱手,道:
“学生愚钝,但请夫子出题。”
夫子手捻胡须,望向窗外,沉吟一会,道:
“那我们就以国子监为题,诸葛公子,请听题:贤出多福地。”
“地福多出贤。”
不假思索,顺口而出,这位夫子出的上联可以倒读成下联,且文句通顺,意思完整,典型的倒顺对联。
“好,好对啊……”
“对的好,次子有才气……”
“不错不错,聪明机智……”
……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十口思心,思国思家思社稷!”
“慧眼辩人辩善辩恶辩忠jiān!”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好,好一个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此子心智不错,可堪大用。诸葛将军,你家可是出了一匹千里马啊。呵呵……年轻人,可敢以此为景,作诗一首。”
孔老夫子又沉不住气了,开口提出了又一个难题。不是只有三个问题么?也没说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啊。唉,该回答还是要回答啊。在脑海中仔细搜索一下劝学惜时的千古名诗,想了一会,开口道: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
“好!”
话音未落,孔老夫子已然喊好。继续开口道:
“看来你对四书五经还算是有研究,但不要骄傲自满,还算要沉下身子,认真学习,须知谦受益、满招损。年轻人,不知你可愿做老夫的关门弟子,跟老夫学习治国之道?”
说完,转身回到主位坐下,拿起桌子上的茶水细细的品起来。这是个什么情况,不是说入学学习么?怎么问着问着就成为拜师了?
这可不同于传统的夫子与学子的关系,只有在一个行业有大名望的宗师级长者才能开山门收徒,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古语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正所谓“一rì为师终身为父”就是这个道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人生如果有一个好的老师,会少走很多弯路的、少吃很多苦的。
所以古时拜师是很重大的事情。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父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而关门弟子是师父(掌门)的最后一个弟子,他在门派弟子中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有时大师兄也要让他三分。
特别是孔老夫子这个当代大儒在国学中的地位声望,让经历过战争、铁血考验的父亲也沉不住气了。虽然武将看不起文官,如同文官看不起武将一样,两者格格不入,但是国学大儒虽是文官,但是脱离了官的范畴,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很受世人尊敬的。
“好……好……好的孔老夫子,我马上回家挑选黄道吉rì,准备六礼,请长者为……”
“呵呵,不用,不讲究这些俗礼,敬杯茶就好了。”
看的出来,经过一系列的考校,孔老夫子对诸葛青云还是很看重的,不光要收为关门弟子,还不讲究俗礼。呵呵,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拜师人家要摆香案、置六礼、请长者等等。既然孔老夫子都不讲究了,那还等什么,疾步来到跟前,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双手端过一杯新茶,道:
“师父,云儿给您叩头了……师父,请喝茶!”
“呵呵,云儿,请来吧!”
孔老夫子双手接过茶杯,抿了一口放到一边,随后说道:
“云儿,想要成功到达高渊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想要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想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须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送给你,希望你能时刻勉励自己,务实、上进。”
“恭喜恭喜,恭喜孔老夫子喜得高徒……”
“恭贺恭贺,恭贺孔老夫子找到衣钵传人……”
“恭喜恭喜,恭喜孔老夫子……”
“恭贺恭贺……”
……
大厅里各位夫子围着孔老夫子拍起马屁来。孔老夫子话不多,但听的使人热血沸腾。虽然做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接受主义、思想、理论的新青年,但是面对如此大儒,使诸葛青云不由自主的从心底产生了崇敬。诸葛战天已经被这一幕震惊了,只是在一旁嘿嘿傻笑。上官风父子看着眼前的一幕,眼底露出深深的羡慕,上官青看了上官风一眼,叹了一口气,转身祝贺起父亲来。
……
“感谢各位同僚,好了,休息一会儿,接下来便考校一下上官大将军的公子吧。”
接受完各位夫子的恭贺,师父孔老夫子便提出修习一会儿,对上官风进行考校。
……
趁长辈们与夫子闲聊的空间,上官风拉着诸葛青云来到院子里,用惊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着,许久开口说道:
“晕子,这还是你么?三rì不见刮目相看啊。几天不见开窍了啊,是不是有什么灵丹妙药啊,有的话给哥哥几颗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吗。”
说完在他身上乱搜起来。
“停……停……别挠我,我怕痒……好了好了,我说我说。”
上官风停下手,呆呆的望着,看接下来怎么说:
“疯子,不是兄弟跟你吹,我一岁能说话,三岁能识字,五岁能作诗……停……停……别挠我啊,我真的怕痒……好了好了,我说我说,我全说,我实话实说。”
“疯子,跟你实话实说吧,我平时喜欢看书,只是不在你们面前显摆而已,怕你俩自卑。”
上官风点了点头,看来这条还是能让人接受的,立马抓住诸葛青云的胳膊道:
“晕子,好兄弟啊,你要帮帮哥哥我啊,四书五经、吟诗作对,哥哥我都不会啊。待会夫子们如果问我,我一问三不知,什么都不会的话,回家我爹肯定会打我的。”
这倒是个难题,该怎么办呢?恩……
“有了!”
“恩?什么有了?晕子你有了?几个月了?”
“疯子,别闹,我已经帮你想出办法了!”
诸葛青云想到了前世的一个笑话,看看能不能让上官风渡过这个难关:
“疯子,待会夫子们如果要考你,你就说你会两个字的对子,无论问你什么,你就说‘萝卜’就好了。”
“能行么?反正对不出,我就试试吧。”
上官风将信将疑。
……
“上官公子,你与诸葛公子乃是兄弟,文学素养肯定也不低喽?”
一会儿,上官风战战兢兢地站在夫子们面前,不敢直视夫子的眼睛,半天才提起勇气,道:
“夫子,四书五经看过,但是不熟,也没有自己的见解;吟诗作对勉强,最拿手的是对俩个字的对子。”
说完心虚的低下了头,不敢看夫子们和已经被气歪了鼻子的父亲上官青。
“那我们就对俩个字的对子吧!”
夫子也看出上官风的本质,原以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上官风也会给大家以惊喜。可看到上官风唯唯诺诺的样子,感到失落的同时,也明白这才是dì dū四恶的样子吗!想了想,出了第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