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北昌行之一三四
第446章
何子衿来北昌府一趟, 一些旧交家里都走动了一遍, 刚过初五, 就同阿念回北靖关去了。阿曦与双胞胎留在外祖家要住到上元节。何子衿与阿念, 去的时候带着三个孩子, 回就俩大人回来了, 以至于朝云师傅为此十分不满, 觉着这对爹娘也太不负责任了。
何子衿道,“师傅你也真是喜新厌旧,有了小的, 就瞧不上大的了。”
朝云师傅道,“胡说,我是说上元节这样的日子, 怎好叫孩子们在外祖家过得。”
何子衿道, “随他们去吧,今年兴哥儿过了上元节就去帝都春闱, 我祖母都想让双胞胎留在北昌府念书呢。我是怕她老人家太娇惯双胞胎, 就没应。”
朝云师傅道, “这是, 孩子跟谁都不如在父母身边好。”
别说,甭看朝云师傅是原装古人, 教育上很有些超越时代的眼光。
当然, 朝云师傅是不会提双胞胎在他这里常住的事的。
无奈, 上元节只得四个大人一道过,阿念完全不介意儿女去住岳家, 在阿念看来,岳家跟自家也没什么差别嘛,没了电灯炮们儿,阿念晚上与子衿姐姐手拉手逛灯市,甭提多高兴了,没有小家们伙在边儿上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要那个,阿念与子衿姐姐买了一对鸳鸯灯,一人一只提回去的。罗大儒都打趣,“这不是鸳鸯灯,这是蜜糖灯啊。”甜死个人哪。
夫妻俩都是偌厚脸皮,阿念笑,“罗叔你说是就是。”
朝云师傅还惦记孩子们呢,问,“孩子们该接回来了吧。”
何子衿道,“不必接,他们自己就能回来,留了车又留了人。”
朝云师傅觉着,他的女弟子绝对是世间最心宽的母亲了,朝云师傅可没这样心宽,还着闻法带人去接了一回。阿曦觉着,朝云祖父太操心啦,双胞胎则深觉有面子,回家也没进自家门,直接又往祖父那里住去了。当然,也有一种说法,阿曦认为双胞胎是过年收了大红包,不想泄露自己私房,所以今年把私房都放祖父那里了。当然,甭管阿曦如何说,双胞胎是死都不认的。
阿曦是长女,较之双胞胎可靠百倍,她回家跟父母说了些外祖家的事,还有三舅兴哥儿和大宝哥往帝都科举的事,阿曦都同父母说了一回。之后就是何子衿准备长女及笄礼的事,家里就阿曦一个女儿,又是及笄礼这样的大日子,自然要郑重以待。
一般时下女孩儿,都是过了及笄礼方议亲的,不过,阿曦这个亲事早就定下了,算是比较提前的了。何子衿提前四个月就开始让阿曦选及笄礼穿的礼服,用什么料子,什么样的绣花,什么样的款式,三姑娘专门派了个绣庄的管事给阿曦,三姑娘的话说,“咱们几家子,就阿曦一个女孩儿,多做几身礼服。”
不得不说,自从阿曦到北靖关,三姑娘何琪的绣坊销量都直线上升。在北昌府时,阿曦就是只穿姨妈绣坊的衣裳,她本就生得好,会打扮,在女学的同窗,皆是非富即贵的女孩子,甭看阿曦念书不算上好,倒是很会引领女学风尚。相对于惯常爱模仿帝都样式或江南样式的绣坊,阿曦经常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些帝都或江南传过来的衣裙,也不见得都是好的。”
这回过及笄礼,之所以要提前预备,就是因有些衣裙要刺绣,那不是一时一刻能做好的。
纪夫人那里也很关心阿曦的及笄礼,两位亲家见面时,纪夫人还格外问了一句,何子衿笑道,“礼服已在做了,介时也就是些亲戚朋友过来。”
纪夫人很有些犹豫的问起婚期,实在是,她儿子已经十八了,而且,纪珍还是纪夫人与纪容将将不惑之年生得儿子。何子衿甭看平时好说话,人也和气,在这上头是寸步不让的,还同纪夫人普及了一下女孩子太早成亲的坏处,一则于身体不利,二则于生育不利,风险太大。何子衿道,“阿珍现下正好趁年轻,用心当差任事。”
何子衿这样说,纪夫人也没法子,毕竟当初江家早就把不希望闺女太早成亲的话说在前头了。只是难免同闺女念叨几句,江赢道,“这也急不得,与其早成亲让何姐姐担心,倒不若晚两年,何姐姐那里也高兴,咱们这里也省得落埋怨。”
纪夫人叹道,“我跟你义父都一把年纪了。”
“娘你也别急,要我说,你看何姐姐一生就是双生胎,义父家里,不是说义父当年也有个龙凤胎的妹妹么。阿曦虽要晚两年成亲,可到时说不得一生就是俩呢。”
纪夫人先道,“你义父这事不许再提。”继而笑道,“要是应你这话,我给平安寺菩萨都重塑金身。”
江赢宽慰了母亲几句,想着自己自从生下长女后,连得三子,再无闺女,先时丈夫与江家定亲的亲事,怕是没缘法了。
纪夫人虽有些遗憾江家不舍阿曦太早过门,不过,及笄礼是大日子,特意命人送了两匣子宝石给阿曦,让她挑着用,不必客套。
阿曦都觉着太过贵重,亲自过去谢了婆婆一回。纪夫人笑问她些及笄礼的准备情况,与她道,“那也不独是给你及笄礼使的,未及笄前,还是小女孩儿,随便打扮都行。这及笄,就是大人了,衣裳头面都要穿戴起来,以后打首饰的时候用得着呢。你也莫与我客套,我这些东西,早晚是要传给你们的。”
阿曦有些害羞的,还是道,“伯娘的东西多存一些给阿珠吧,阿珠还小呢。我娘早就教我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伯娘疼我,我也一样疼阿珠呢。”
纪夫人与阿曦说些话,中午留阿曦在家与她一道用饭,阿曦下午方回的自家。
阿曦除了准备及笄礼的事,她自己的事也不少,阿曦手上是有一些自己的私房产业的。何子衿从来不介意儿女拿私房做些投资什么的,当然,现在投资也单调的很,无非就是买房置地,至于开商铺的事,阿曦短时间内还没什么打算。但阿曦自己也有几百亩田地呢,春耕秋收什么的,虽有管事,阿曦自己也要操心呢。
待得三月三,阿曦收到阿晔托镖局送来的礼物,一对沉香木的如意簪,还有给家里的信,信中说这如意簪是给阿曦的及笄礼。阿晔信上也说了不少自己路上的事,信寄出来的时候,阿晔与苏二郎已到了鲁地,鲁地临海,据阿晔信中说,吃了许多海中鱼虾,其滋味之美,把双胞胎馋的够呛。
双胞胎也收到了兄长的礼物,阿晔亲手用贝壳给双胞胎拼的一艘大船,据阿晔说,这些贝壳都是被他吃掉鲜贝后收集起来的,非常有纪念意义。
双胞胎表示,“送些干贝来也好啊。”他俩又不喜欢大船。这叫什么大哥哟,送的礼物一点儿不合心,还不如补送俩过年红包呢。
阿曦原本想用阿晔送的如意簪做及笄礼的簪子呢,结果纪珍也在阿曦及笄礼前送了一对桃花簪,这桃花簪是用一块白玉雕成,说来也巧,那白玉一端微染胭脂红,雕成桃花簪,正得相宜。纪珍还在信里说这簪子如何如何难得,如何如何寄托了他的一番情义,总之,肉麻的了不得,以至于阿曦都怀疑纪珍是不是跟她哥学做小酸诗了,下年多不见,肉麻功力大涨。
阿曦就有些为难了,用哥哥的,觉着有些辜负阿珍哥,用阿珍哥的,叫大哥知道,一准儿说她见色忘兄。阿曦正为难呢,兴哥儿与大宝俩新科进士都锦衣还乡了,俩人锦衣还乡的时间有限,在家呆不久的,怕是不能参加阿曦的及笄礼了,不过,也给阿曦准备了礼物。好在,俩人准备的不是簪子。兴哥儿送的是自己画的仕女图,据说是画的阿曦,但由于当下时人审美的原因,一直将审美停留在素描阶段的何子衿是看不出这仕女图哪里像阿曦来。不过,据阿念说,画的很不错。兴哥儿的画,大宝题的字,算是俩人合送。
阿曦当天就挂自己屋了。
兴哥儿既得中进士,就得开始议亲了,为他这亲事,何子衿还特意回了趟娘家,帮着预备兴哥儿定亲之事。
这事说来也好笑,原本李家是想李二娘与何家联姻,何家不喜李二娘庶出身份,相中的是李家大娘子。两家正为人选较劲儿呢,结果,谁也没料到,最终是与三姑娘成了。
何子衿听说这事儿一时都不能信,倒是阿曦道,“这也不稀奇啊,我去李巡抚家做客,他家三姑娘常与我打听三舅舅的事呢。”
何子衿问,“都打听什么?”
阿曦道,“就是三舅舅平日里爱吃什么做什么,还悄悄问我三舅舅屋里有没有通房丫头。娘你不是与我说三舅舅再正经不过的人么,我就把三舅舅逐丫头的事与李家三妹妹说了。她当时就说,三舅舅是个正经人。当初我还以为她是为李家大姐姐问的呢,原来是替自己问的呀。”
何子衿笑道,“他家三位姑娘年纪都相仿,这三姑娘也好,爽俐大方,你三舅舅性子有些闷,说个爽俐的,正相宜。”
阿曦道,“就是我以前都叫她妹妹的,以后要改叫小舅妈了。”
何子衿莞尔。
这年代人们生育的子女多,这样的事还当真不稀奇。何子衿笑道,“当初你还给江姑娘叫小姨呢,如今可不改口叫姐姐了。”
阿曦素来大方,对于亲事什么的,其实并不如何害羞。她又问起什么时候去外祖家的事,小舅舅这既是回家,肯定要趁着进士之喜把亲事定下的。何子衿道,“家里事安排安排,你就与我同去。”
阿念离不得衙门,只得让妻女先过去,待定了定亲的日子,阿念介时再请假去岳家吃定亲酒。
待回了娘家,果然里里外外一派喜庆,沈氏何老娘都是一幅喜上眉梢的模样。何老娘还悄与自家丫头道,“李家三姑娘,好爽俐的姑娘,兴哥儿也很是高兴。”
说到兴哥儿,何子衿都觉着稀奇,先时如老僧一般,都不多看姑娘家一眼的,这定了李家亲事,兴哥儿就仿佛立刻开窍了。何子衿还专门私下问了兴哥儿一回,兴哥儿还觉着他姐问的稀奇呢,兴哥儿道,“先时又没成亲的意思,我得一门心思念书呢,等闲无事看人家姑娘做甚,多不尊重啊。如今爹娘给我定下亲事,我自然欢喜。”
好吧,估计兴哥儿这想法当真是这年代最正统的士大夫的想法了。
按兴哥儿的意思,先时不议亲,看姑娘也是白看,今亲事已定,他其实也认得李三姑娘,主要是李三姑娘与外甥女是同窗,兴哥儿多少也见过几回。虽则辈份上要变一变,兴哥儿心下还是很满意父母给自己定的亲事的。
说来,兴哥儿这亲事还颇有些小坎坷,沈氏笑道,“李夫人约我去庙里上香,她带了家里三位姑娘,我带了兴哥儿。她家三位姑娘,李二姑娘生得最好,我猜度李夫人可能是想着你弟弟少年心□□美色什么的。不想兴哥儿倒是同李三姑娘看对了眼,别看兴哥儿平日里话不多,心里有数的很。”很欣慰儿子没相中李二姑娘,觉着儿子有眼光。
何子衿笑道,“这也是他们的缘法。”
“是啊,先时要去庙里,我就同兴哥儿说了李家大姑娘稳重,不想他更喜欢活泼些的。”沈氏笑道,“兴哥儿当真是个稳重性子,要是换了俊哥儿,说不得就看中二姑娘了。”
“俊哥儿眼光只要更高的,当初在北昌府给他说了多少闺秀,难道没有生得好的?他总是不乐意。”何子衿猜当初俊哥儿估计是受阿冽的影响,或者想大哥娶得名门贵女,自己自然也想娶个差不多的,不然,俊哥儿亲事当初何以耽搁好几上呢。
沈氏一想,笑道,“他们三个,阿冽最是稳重,俊哥儿性子好强,兴哥儿是个心里有主意的。”
何子衿想想,也笑了,还真是这么个理。
兴哥儿与李三姑娘这亲事,李家其实也有些个,嗯,没想到。
自从兴哥儿中了进士,李家就有些愿意拿大姑娘来与何家联姻了,但这亲事上头,不得不说李家还是存了几分侥幸,毕竟,二姑娘生得更好些,只是,谁也没料到是三姑娘与兴哥儿看对了眼啊。
两家有了联姻的默契,亲事自然要男方提的,何家一提三姑娘,李家都有些懵。就是李三姑娘也有些懵,阿曦先时的话本没错,李三姑娘当初与阿曦打听兴哥儿,就是为自己大姐打听的啊。她,她可没有与大姐抢男人的意思啊!倒是李大姑娘自来温和,笑与妹妹道,“我哪里用你操心呢,这说来也是你们的缘法,你不是一直说,何家公子品性极佳么。”
李三姑娘道,“他虽好,我可是从来没想过,我一直是想大姐你的。”
“傻丫头,你待我的心,与我待你的心,都是一样的。”李大姑娘柔声道,“我还真没想过何家的亲事,我总觉着,何家公子有些闷了。记得咱们去找阿曦玩儿的时候,也见过这位何三公子,素来不与咱们说话的。他这样的稳重人,就该配你这样跳脱的。你自己都没留意,一道去庙里上香,他哪里与我和二妹说话的,都是跟你唧呱,真难得他这样的人,原来也挺会说的。”
李三姑娘道,“你跟二姐姐都不说话,我怕冷场,才理他几句的。”
李大姑娘笑道,“要不说你俩性子相合呢。要是我,我本就寡言,他也不爱说,还不得活活闷死啊。”
李三姑娘也不禁笑了,嫡亲姐妹俩,也没的推让丈夫的理,既然大姐也没有太喜欢何三,李三就没客气。说来,俩人在家族里都是行三的,还真是一桩缘法。
兴哥儿亲事一定,何琪就开始火烧火燎的急长子的亲事。
要说兴哥儿先时不近女色是为了念书,今书念出来了,兴哥儿于亲事上开窍开得多快啊。大宝却是不同,自从先时与隋姑娘有那桩未了缘法,大宝除了与阿曦这样的自家姐妹来往外,于其他姑娘都鲜少看第二眼的。
你说把何琪急的。
这亲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可也没有完全不征求儿女意思的。
更有如大宝这样,铁口不想成亲的,你就真把亲事给他定了,介时一对怨偶,两相耽误。
何家正为兴哥儿定亲事操持,何琪不好去何家说大宝儿的事,私下同师妹三姑娘说起来,真是一颗心都操碎了。何琪道,“他怕是还惦记着隋姑娘呢。”
“师姐不是说这些年俩人没有来往么。”
“虽说没有来往,可大宝这孩子,长情啊。”何琪微微哽咽,“我每每想,他这般愿意,我做亲娘的,如何不成全他?可一想到隋姑娘那身子,我就替大宝委屈。我想给他娶一门健健康康的媳妇,让他以后儿孙满堂。”
三姑娘劝道,“师姐,你这也钻牛角尖了,大宝现今都是进士老爷了,他想要什么样的媳妇,自然会跟家里说的。哪怕就是依然愿意隋姑娘,他说了,家里纵使不愿,也得考虑下他的意思,他如今并没有说,想来不是因着隋姑娘。或者就是命里要晚几年再成亲的。要依我的意思,孩子不愿意,咱也别勉强,不说别个,大宝向来顺遂,以后也不怕没前程。他这就要往帝都做官了,帝都的气派,非北昌府可比。大宝在帝都多住些日子,眼界开阔了,心胸也就开阔了。你看俊哥儿的姻缘,谁能想到他的姻缘在帝都呢,当初婶子也是给俊哥儿在北昌府说亲,说了多少家都不成,也是把婶子气恼的不行。这各人的缘法,都是说不定的。说不得大宝的缘法不在北昌府呢,你也别太急了。”
何琪深深一叹,摆手道,“不是,他这孩子,我是知道的,他心里就是还记挂着隋姑娘。”
三姑娘道,“以往大宝在北昌府念书,与隋姑娘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如今他就要往帝都去了,见得少了,说不得情分就淡了。”说着,三姑娘又劝何琪,“只是师姐,我也得劝你一句。若是大宝在帝都,与隋姑娘情分淡了就淡了,这是两人无缘。倘是大宝念念不能忘,你也得有个准备,说到底,孩子高兴了,咱们做父母的就高兴。那隋姑娘,这几年我见得不多,可也常听人说起她的事,她在女学颇得巡抚夫人重用,如今在女学管着一摊子事儿,也是个能干的。”
“你说的我何偿不知道。”何琪微微拭泪,道,“这几年,我是常打听着她些的,真是个好姑娘。要不是她不能生养,哪怕她和离过,我也不是那不讲理的人。你不晓得,先时我就一听留心她的事,她那个前夫家,听说如今已是一子一女了。”
三姑娘不由一叹,看来这不能生养当真是隋姑娘的问题。
何琪有些疲倦,眼角泛起微微细纹,强打起精神道,“不说大宝的事了,都随他吧,倘在帝都他依旧难以忘情,只要他们愿意,我也没什么不愿的。到底是他自己的日子,父母该做的,都做了。哪怕先时拦着他们的亲事,我也是为了他。若他就相准了隋姑娘,只要人家愿意,我就愿意。”
何琪真是把满心酸楚放在心里,江仁看妻子这般,还与长子谈了一回,江仁比妻子看得透,江仁的意思,“爱娶就娶吧,以往他年纪小,现在有了功名,也能养活自己了,娶谁都随他。”
家里松了口,大宝这事儿也没成,倒不是大宝不愿意,是人家隋姑娘不愿意,隋姑娘深思熟虑三日,依旧是回绝了大宝,隋姑娘道,“女学的事,我刚上手,委实没有考虑儿女私情的心思。”
这回江家是真的信了,人家隋姑娘是当真对大宝没意思啊。
大宝这事暂且不提,眼下就是兴哥儿的定亲礼了。
大宝面对隋姑娘的回绝,表现的比上番成熟多了,虽有些失落,也没有颓废,还与兴哥儿一道去往李家送聘礼呢。
待兴哥儿定亲后,大宝与兴哥儿就得回帝都去做官了。走前,大宝与隋夫子深谈了一番,还与小隋说了不少话,便带着行礼,与兴哥儿往帝都去了。
兴哥儿定亲之后,转眼就是阿曦的及笄礼。
阿曦这及笄礼,啥都准备妥当了,最发愁的就是用谁送的簪子了。
因家里亲戚大都在北昌府,故而,及笄礼这样的日子,阿曦光簪子就收到了整整六对。把双胞胎羡慕的够呛,只恨自己当年没投个女胎啊,却也带来一个问题,用谁送的簪子啊!
这其中就是大哥阿晔送的如意簪,阿珍哥送的桃花簪,三姨妈送的八宝簪,江舅妈送的雀头金簪,以及外祖母送的赤金嵌宝簪,还有曾外祖母送的当年曾外祖母及笄用的百福金簪,据说这金簪还是曾外祖母压箱底多年,连早逝的曾外祖父都不晓得的曾外祖母的私房,拿出来给了阿曦。
双胞胎看大姐过个及笄礼收这么多宝贝,天天看着就羡慕的两眼放光好不好!
至于用哪个簪子,在双胞胎看来没啥差别,反正都是好东西。
双胞胎这不懂欣赏的,还同朝云祖父说呢,“大姐好东西太多,竟然还愁用不过来。”时常听人说有人家重男轻女,怎么他家都是反着来啊!他们家,大姐最富了。
朝云祖父就随口问了一句,双胞胎便争先恐后把大姐收到的及笄礼里的簪子跟祖父绘声绘色的学了一遍,然后,朝云祖父取出了一支赤金双鸾鸟牡丹簪。
这簪子,论工艺不算上佳,色泽还有些暗淡了,可见是时久未用,该炸一炸了。说来,收藏这簪子的都是一只细长的沉香匣,用双胞胎的眼光来看,匣子都比簪子值钱。
朝云祖父一句话,“用这支,这是当年家里长辈及笄时所用。”
阿曦年少,哪里知道朝云祖父的长辈是谁,把朝云祖父给的簪子拿回去跟她娘一说,她娘险闪了腰,接过阿曦手里的匣子,将簪子小心细致的取出来,这簪子用何子衿现在的眼光看,也看不出有何出奇之处。何子衿想着,朝云师傅他娘辅圣公主出生时,□□皇帝江山就打了一半,颇有家底。辅圣公主及笄时已是长公主身份,断不会是这支簪子。这支,怕是当年程太后及笄时所用,程太后只是小富人家出身,当年程家为给爱女及笄礼,特意打这样一支金簪,是极有可能的。只是,先时自己少时及笄礼朝云师傅给的就是那支,那这支是谁的呢?
何子衿赏鉴了一回,想不论这簪子曾属于谁,何子衿唯希望阿曦一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何子衿将簪子珍而重之的放回匣中,与阿曦道,“这是你祖父的心意,就用这支吧,以后你可要切切收好,这是可以传与后人珍宝。”
第446章
何子衿来北昌府一趟, 一些旧交家里都走动了一遍, 刚过初五, 就同阿念回北靖关去了。阿曦与双胞胎留在外祖家要住到上元节。何子衿与阿念, 去的时候带着三个孩子, 回就俩大人回来了, 以至于朝云师傅为此十分不满, 觉着这对爹娘也太不负责任了。
何子衿道,“师傅你也真是喜新厌旧,有了小的, 就瞧不上大的了。”
朝云师傅道,“胡说,我是说上元节这样的日子, 怎好叫孩子们在外祖家过得。”
何子衿道, “随他们去吧,今年兴哥儿过了上元节就去帝都春闱, 我祖母都想让双胞胎留在北昌府念书呢。我是怕她老人家太娇惯双胞胎, 就没应。”
朝云师傅道, “这是, 孩子跟谁都不如在父母身边好。”
别说,甭看朝云师傅是原装古人, 教育上很有些超越时代的眼光。
当然, 朝云师傅是不会提双胞胎在他这里常住的事的。
无奈, 上元节只得四个大人一道过,阿念完全不介意儿女去住岳家, 在阿念看来,岳家跟自家也没什么差别嘛,没了电灯炮们儿,阿念晚上与子衿姐姐手拉手逛灯市,甭提多高兴了,没有小家们伙在边儿上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要那个,阿念与子衿姐姐买了一对鸳鸯灯,一人一只提回去的。罗大儒都打趣,“这不是鸳鸯灯,这是蜜糖灯啊。”甜死个人哪。
夫妻俩都是偌厚脸皮,阿念笑,“罗叔你说是就是。”
朝云师傅还惦记孩子们呢,问,“孩子们该接回来了吧。”
何子衿道,“不必接,他们自己就能回来,留了车又留了人。”
朝云师傅觉着,他的女弟子绝对是世间最心宽的母亲了,朝云师傅可没这样心宽,还着闻法带人去接了一回。阿曦觉着,朝云祖父太操心啦,双胞胎则深觉有面子,回家也没进自家门,直接又往祖父那里住去了。当然,也有一种说法,阿曦认为双胞胎是过年收了大红包,不想泄露自己私房,所以今年把私房都放祖父那里了。当然,甭管阿曦如何说,双胞胎是死都不认的。
阿曦是长女,较之双胞胎可靠百倍,她回家跟父母说了些外祖家的事,还有三舅兴哥儿和大宝哥往帝都科举的事,阿曦都同父母说了一回。之后就是何子衿准备长女及笄礼的事,家里就阿曦一个女儿,又是及笄礼这样的大日子,自然要郑重以待。
一般时下女孩儿,都是过了及笄礼方议亲的,不过,阿曦这个亲事早就定下了,算是比较提前的了。何子衿提前四个月就开始让阿曦选及笄礼穿的礼服,用什么料子,什么样的绣花,什么样的款式,三姑娘专门派了个绣庄的管事给阿曦,三姑娘的话说,“咱们几家子,就阿曦一个女孩儿,多做几身礼服。”
不得不说,自从阿曦到北靖关,三姑娘何琪的绣坊销量都直线上升。在北昌府时,阿曦就是只穿姨妈绣坊的衣裳,她本就生得好,会打扮,在女学的同窗,皆是非富即贵的女孩子,甭看阿曦念书不算上好,倒是很会引领女学风尚。相对于惯常爱模仿帝都样式或江南样式的绣坊,阿曦经常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些帝都或江南传过来的衣裙,也不见得都是好的。”
这回过及笄礼,之所以要提前预备,就是因有些衣裙要刺绣,那不是一时一刻能做好的。
纪夫人那里也很关心阿曦的及笄礼,两位亲家见面时,纪夫人还格外问了一句,何子衿笑道,“礼服已在做了,介时也就是些亲戚朋友过来。”
纪夫人很有些犹豫的问起婚期,实在是,她儿子已经十八了,而且,纪珍还是纪夫人与纪容将将不惑之年生得儿子。何子衿甭看平时好说话,人也和气,在这上头是寸步不让的,还同纪夫人普及了一下女孩子太早成亲的坏处,一则于身体不利,二则于生育不利,风险太大。何子衿道,“阿珍现下正好趁年轻,用心当差任事。”
何子衿这样说,纪夫人也没法子,毕竟当初江家早就把不希望闺女太早成亲的话说在前头了。只是难免同闺女念叨几句,江赢道,“这也急不得,与其早成亲让何姐姐担心,倒不若晚两年,何姐姐那里也高兴,咱们这里也省得落埋怨。”
纪夫人叹道,“我跟你义父都一把年纪了。”
“娘你也别急,要我说,你看何姐姐一生就是双生胎,义父家里,不是说义父当年也有个龙凤胎的妹妹么。阿曦虽要晚两年成亲,可到时说不得一生就是俩呢。”
纪夫人先道,“你义父这事不许再提。”继而笑道,“要是应你这话,我给平安寺菩萨都重塑金身。”
江赢宽慰了母亲几句,想着自己自从生下长女后,连得三子,再无闺女,先时丈夫与江家定亲的亲事,怕是没缘法了。
纪夫人虽有些遗憾江家不舍阿曦太早过门,不过,及笄礼是大日子,特意命人送了两匣子宝石给阿曦,让她挑着用,不必客套。
阿曦都觉着太过贵重,亲自过去谢了婆婆一回。纪夫人笑问她些及笄礼的准备情况,与她道,“那也不独是给你及笄礼使的,未及笄前,还是小女孩儿,随便打扮都行。这及笄,就是大人了,衣裳头面都要穿戴起来,以后打首饰的时候用得着呢。你也莫与我客套,我这些东西,早晚是要传给你们的。”
阿曦有些害羞的,还是道,“伯娘的东西多存一些给阿珠吧,阿珠还小呢。我娘早就教我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伯娘疼我,我也一样疼阿珠呢。”
纪夫人与阿曦说些话,中午留阿曦在家与她一道用饭,阿曦下午方回的自家。
阿曦除了准备及笄礼的事,她自己的事也不少,阿曦手上是有一些自己的私房产业的。何子衿从来不介意儿女拿私房做些投资什么的,当然,现在投资也单调的很,无非就是买房置地,至于开商铺的事,阿曦短时间内还没什么打算。但阿曦自己也有几百亩田地呢,春耕秋收什么的,虽有管事,阿曦自己也要操心呢。
待得三月三,阿曦收到阿晔托镖局送来的礼物,一对沉香木的如意簪,还有给家里的信,信中说这如意簪是给阿曦的及笄礼。阿晔信上也说了不少自己路上的事,信寄出来的时候,阿晔与苏二郎已到了鲁地,鲁地临海,据阿晔信中说,吃了许多海中鱼虾,其滋味之美,把双胞胎馋的够呛。
双胞胎也收到了兄长的礼物,阿晔亲手用贝壳给双胞胎拼的一艘大船,据阿晔说,这些贝壳都是被他吃掉鲜贝后收集起来的,非常有纪念意义。
双胞胎表示,“送些干贝来也好啊。”他俩又不喜欢大船。这叫什么大哥哟,送的礼物一点儿不合心,还不如补送俩过年红包呢。
阿曦原本想用阿晔送的如意簪做及笄礼的簪子呢,结果纪珍也在阿曦及笄礼前送了一对桃花簪,这桃花簪是用一块白玉雕成,说来也巧,那白玉一端微染胭脂红,雕成桃花簪,正得相宜。纪珍还在信里说这簪子如何如何难得,如何如何寄托了他的一番情义,总之,肉麻的了不得,以至于阿曦都怀疑纪珍是不是跟她哥学做小酸诗了,下年多不见,肉麻功力大涨。
阿曦就有些为难了,用哥哥的,觉着有些辜负阿珍哥,用阿珍哥的,叫大哥知道,一准儿说她见色忘兄。阿曦正为难呢,兴哥儿与大宝俩新科进士都锦衣还乡了,俩人锦衣还乡的时间有限,在家呆不久的,怕是不能参加阿曦的及笄礼了,不过,也给阿曦准备了礼物。好在,俩人准备的不是簪子。兴哥儿送的是自己画的仕女图,据说是画的阿曦,但由于当下时人审美的原因,一直将审美停留在素描阶段的何子衿是看不出这仕女图哪里像阿曦来。不过,据阿念说,画的很不错。兴哥儿的画,大宝题的字,算是俩人合送。
阿曦当天就挂自己屋了。
兴哥儿既得中进士,就得开始议亲了,为他这亲事,何子衿还特意回了趟娘家,帮着预备兴哥儿定亲之事。
这事说来也好笑,原本李家是想李二娘与何家联姻,何家不喜李二娘庶出身份,相中的是李家大娘子。两家正为人选较劲儿呢,结果,谁也没料到,最终是与三姑娘成了。
何子衿听说这事儿一时都不能信,倒是阿曦道,“这也不稀奇啊,我去李巡抚家做客,他家三姑娘常与我打听三舅舅的事呢。”
何子衿问,“都打听什么?”
阿曦道,“就是三舅舅平日里爱吃什么做什么,还悄悄问我三舅舅屋里有没有通房丫头。娘你不是与我说三舅舅再正经不过的人么,我就把三舅舅逐丫头的事与李家三妹妹说了。她当时就说,三舅舅是个正经人。当初我还以为她是为李家大姐姐问的呢,原来是替自己问的呀。”
何子衿笑道,“他家三位姑娘年纪都相仿,这三姑娘也好,爽俐大方,你三舅舅性子有些闷,说个爽俐的,正相宜。”
阿曦道,“就是我以前都叫她妹妹的,以后要改叫小舅妈了。”
何子衿莞尔。
这年代人们生育的子女多,这样的事还当真不稀奇。何子衿笑道,“当初你还给江姑娘叫小姨呢,如今可不改口叫姐姐了。”
阿曦素来大方,对于亲事什么的,其实并不如何害羞。她又问起什么时候去外祖家的事,小舅舅这既是回家,肯定要趁着进士之喜把亲事定下的。何子衿道,“家里事安排安排,你就与我同去。”
阿念离不得衙门,只得让妻女先过去,待定了定亲的日子,阿念介时再请假去岳家吃定亲酒。
待回了娘家,果然里里外外一派喜庆,沈氏何老娘都是一幅喜上眉梢的模样。何老娘还悄与自家丫头道,“李家三姑娘,好爽俐的姑娘,兴哥儿也很是高兴。”
说到兴哥儿,何子衿都觉着稀奇,先时如老僧一般,都不多看姑娘家一眼的,这定了李家亲事,兴哥儿就仿佛立刻开窍了。何子衿还专门私下问了兴哥儿一回,兴哥儿还觉着他姐问的稀奇呢,兴哥儿道,“先时又没成亲的意思,我得一门心思念书呢,等闲无事看人家姑娘做甚,多不尊重啊。如今爹娘给我定下亲事,我自然欢喜。”
好吧,估计兴哥儿这想法当真是这年代最正统的士大夫的想法了。
按兴哥儿的意思,先时不议亲,看姑娘也是白看,今亲事已定,他其实也认得李三姑娘,主要是李三姑娘与外甥女是同窗,兴哥儿多少也见过几回。虽则辈份上要变一变,兴哥儿心下还是很满意父母给自己定的亲事的。
说来,兴哥儿这亲事还颇有些小坎坷,沈氏笑道,“李夫人约我去庙里上香,她带了家里三位姑娘,我带了兴哥儿。她家三位姑娘,李二姑娘生得最好,我猜度李夫人可能是想着你弟弟少年心□□美色什么的。不想兴哥儿倒是同李三姑娘看对了眼,别看兴哥儿平日里话不多,心里有数的很。”很欣慰儿子没相中李二姑娘,觉着儿子有眼光。
何子衿笑道,“这也是他们的缘法。”
“是啊,先时要去庙里,我就同兴哥儿说了李家大姑娘稳重,不想他更喜欢活泼些的。”沈氏笑道,“兴哥儿当真是个稳重性子,要是换了俊哥儿,说不得就看中二姑娘了。”
“俊哥儿眼光只要更高的,当初在北昌府给他说了多少闺秀,难道没有生得好的?他总是不乐意。”何子衿猜当初俊哥儿估计是受阿冽的影响,或者想大哥娶得名门贵女,自己自然也想娶个差不多的,不然,俊哥儿亲事当初何以耽搁好几上呢。
沈氏一想,笑道,“他们三个,阿冽最是稳重,俊哥儿性子好强,兴哥儿是个心里有主意的。”
何子衿想想,也笑了,还真是这么个理。
兴哥儿与李三姑娘这亲事,李家其实也有些个,嗯,没想到。
自从兴哥儿中了进士,李家就有些愿意拿大姑娘来与何家联姻了,但这亲事上头,不得不说李家还是存了几分侥幸,毕竟,二姑娘生得更好些,只是,谁也没料到是三姑娘与兴哥儿看对了眼啊。
两家有了联姻的默契,亲事自然要男方提的,何家一提三姑娘,李家都有些懵。就是李三姑娘也有些懵,阿曦先时的话本没错,李三姑娘当初与阿曦打听兴哥儿,就是为自己大姐打听的啊。她,她可没有与大姐抢男人的意思啊!倒是李大姑娘自来温和,笑与妹妹道,“我哪里用你操心呢,这说来也是你们的缘法,你不是一直说,何家公子品性极佳么。”
李三姑娘道,“他虽好,我可是从来没想过,我一直是想大姐你的。”
“傻丫头,你待我的心,与我待你的心,都是一样的。”李大姑娘柔声道,“我还真没想过何家的亲事,我总觉着,何家公子有些闷了。记得咱们去找阿曦玩儿的时候,也见过这位何三公子,素来不与咱们说话的。他这样的稳重人,就该配你这样跳脱的。你自己都没留意,一道去庙里上香,他哪里与我和二妹说话的,都是跟你唧呱,真难得他这样的人,原来也挺会说的。”
李三姑娘道,“你跟二姐姐都不说话,我怕冷场,才理他几句的。”
李大姑娘笑道,“要不说你俩性子相合呢。要是我,我本就寡言,他也不爱说,还不得活活闷死啊。”
李三姑娘也不禁笑了,嫡亲姐妹俩,也没的推让丈夫的理,既然大姐也没有太喜欢何三,李三就没客气。说来,俩人在家族里都是行三的,还真是一桩缘法。
兴哥儿亲事一定,何琪就开始火烧火燎的急长子的亲事。
要说兴哥儿先时不近女色是为了念书,今书念出来了,兴哥儿于亲事上开窍开得多快啊。大宝却是不同,自从先时与隋姑娘有那桩未了缘法,大宝除了与阿曦这样的自家姐妹来往外,于其他姑娘都鲜少看第二眼的。
你说把何琪急的。
这亲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可也没有完全不征求儿女意思的。
更有如大宝这样,铁口不想成亲的,你就真把亲事给他定了,介时一对怨偶,两相耽误。
何家正为兴哥儿定亲事操持,何琪不好去何家说大宝儿的事,私下同师妹三姑娘说起来,真是一颗心都操碎了。何琪道,“他怕是还惦记着隋姑娘呢。”
“师姐不是说这些年俩人没有来往么。”
“虽说没有来往,可大宝这孩子,长情啊。”何琪微微哽咽,“我每每想,他这般愿意,我做亲娘的,如何不成全他?可一想到隋姑娘那身子,我就替大宝委屈。我想给他娶一门健健康康的媳妇,让他以后儿孙满堂。”
三姑娘劝道,“师姐,你这也钻牛角尖了,大宝现今都是进士老爷了,他想要什么样的媳妇,自然会跟家里说的。哪怕就是依然愿意隋姑娘,他说了,家里纵使不愿,也得考虑下他的意思,他如今并没有说,想来不是因着隋姑娘。或者就是命里要晚几年再成亲的。要依我的意思,孩子不愿意,咱也别勉强,不说别个,大宝向来顺遂,以后也不怕没前程。他这就要往帝都做官了,帝都的气派,非北昌府可比。大宝在帝都多住些日子,眼界开阔了,心胸也就开阔了。你看俊哥儿的姻缘,谁能想到他的姻缘在帝都呢,当初婶子也是给俊哥儿在北昌府说亲,说了多少家都不成,也是把婶子气恼的不行。这各人的缘法,都是说不定的。说不得大宝的缘法不在北昌府呢,你也别太急了。”
何琪深深一叹,摆手道,“不是,他这孩子,我是知道的,他心里就是还记挂着隋姑娘。”
三姑娘道,“以往大宝在北昌府念书,与隋姑娘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如今他就要往帝都去了,见得少了,说不得情分就淡了。”说着,三姑娘又劝何琪,“只是师姐,我也得劝你一句。若是大宝在帝都,与隋姑娘情分淡了就淡了,这是两人无缘。倘是大宝念念不能忘,你也得有个准备,说到底,孩子高兴了,咱们做父母的就高兴。那隋姑娘,这几年我见得不多,可也常听人说起她的事,她在女学颇得巡抚夫人重用,如今在女学管着一摊子事儿,也是个能干的。”
“你说的我何偿不知道。”何琪微微拭泪,道,“这几年,我是常打听着她些的,真是个好姑娘。要不是她不能生养,哪怕她和离过,我也不是那不讲理的人。你不晓得,先时我就一听留心她的事,她那个前夫家,听说如今已是一子一女了。”
三姑娘不由一叹,看来这不能生养当真是隋姑娘的问题。
何琪有些疲倦,眼角泛起微微细纹,强打起精神道,“不说大宝的事了,都随他吧,倘在帝都他依旧难以忘情,只要他们愿意,我也没什么不愿的。到底是他自己的日子,父母该做的,都做了。哪怕先时拦着他们的亲事,我也是为了他。若他就相准了隋姑娘,只要人家愿意,我就愿意。”
何琪真是把满心酸楚放在心里,江仁看妻子这般,还与长子谈了一回,江仁比妻子看得透,江仁的意思,“爱娶就娶吧,以往他年纪小,现在有了功名,也能养活自己了,娶谁都随他。”
家里松了口,大宝这事儿也没成,倒不是大宝不愿意,是人家隋姑娘不愿意,隋姑娘深思熟虑三日,依旧是回绝了大宝,隋姑娘道,“女学的事,我刚上手,委实没有考虑儿女私情的心思。”
这回江家是真的信了,人家隋姑娘是当真对大宝没意思啊。
大宝这事暂且不提,眼下就是兴哥儿的定亲礼了。
大宝面对隋姑娘的回绝,表现的比上番成熟多了,虽有些失落,也没有颓废,还与兴哥儿一道去往李家送聘礼呢。
待兴哥儿定亲后,大宝与兴哥儿就得回帝都去做官了。走前,大宝与隋夫子深谈了一番,还与小隋说了不少话,便带着行礼,与兴哥儿往帝都去了。
兴哥儿定亲之后,转眼就是阿曦的及笄礼。
阿曦这及笄礼,啥都准备妥当了,最发愁的就是用谁送的簪子了。
因家里亲戚大都在北昌府,故而,及笄礼这样的日子,阿曦光簪子就收到了整整六对。把双胞胎羡慕的够呛,只恨自己当年没投个女胎啊,却也带来一个问题,用谁送的簪子啊!
这其中就是大哥阿晔送的如意簪,阿珍哥送的桃花簪,三姨妈送的八宝簪,江舅妈送的雀头金簪,以及外祖母送的赤金嵌宝簪,还有曾外祖母送的当年曾外祖母及笄用的百福金簪,据说这金簪还是曾外祖母压箱底多年,连早逝的曾外祖父都不晓得的曾外祖母的私房,拿出来给了阿曦。
双胞胎看大姐过个及笄礼收这么多宝贝,天天看着就羡慕的两眼放光好不好!
至于用哪个簪子,在双胞胎看来没啥差别,反正都是好东西。
双胞胎这不懂欣赏的,还同朝云祖父说呢,“大姐好东西太多,竟然还愁用不过来。”时常听人说有人家重男轻女,怎么他家都是反着来啊!他们家,大姐最富了。
朝云祖父就随口问了一句,双胞胎便争先恐后把大姐收到的及笄礼里的簪子跟祖父绘声绘色的学了一遍,然后,朝云祖父取出了一支赤金双鸾鸟牡丹簪。
这簪子,论工艺不算上佳,色泽还有些暗淡了,可见是时久未用,该炸一炸了。说来,收藏这簪子的都是一只细长的沉香匣,用双胞胎的眼光来看,匣子都比簪子值钱。
朝云祖父一句话,“用这支,这是当年家里长辈及笄时所用。”
阿曦年少,哪里知道朝云祖父的长辈是谁,把朝云祖父给的簪子拿回去跟她娘一说,她娘险闪了腰,接过阿曦手里的匣子,将簪子小心细致的取出来,这簪子用何子衿现在的眼光看,也看不出有何出奇之处。何子衿想着,朝云师傅他娘辅圣公主出生时,□□皇帝江山就打了一半,颇有家底。辅圣公主及笄时已是长公主身份,断不会是这支簪子。这支,怕是当年程太后及笄时所用,程太后只是小富人家出身,当年程家为给爱女及笄礼,特意打这样一支金簪,是极有可能的。只是,先时自己少时及笄礼朝云师傅给的就是那支,那这支是谁的呢?
何子衿赏鉴了一回,想不论这簪子曾属于谁,何子衿唯希望阿曦一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何子衿将簪子珍而重之的放回匣中,与阿曦道,“这是你祖父的心意,就用这支吧,以后你可要切切收好,这是可以传与后人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