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周易》便被视为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周易》标志着中国哲学的产生

尽管《周易》亦为一部卜筮之书,受到当时人们思维水平的限制,但其中却闪烁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其标志着中国哲学的产生。

其一,强调矛盾对立的思想,如《周易》概括出的一系列对立抽象的哲学概念和范畴:乾坤、泰否、损益、剥复等。

其二,强调事物运动变化的思想,如《乾卦》龙的“潜”、“见”、“跃”、“飞”及“亢”,体现了先民对自然与社会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与总结。

其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如《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谦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既济卦》六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薄祭”等,均是说明人的主观奋斗、谦虚、诚心,不仅决定着事情成败,甚至能改变天意。

2、《易传》确立了《周易》在中国哲学与文化史上的理论价值

孔子及后学对《易经》的解读与诠释颇具创造性,《易传》在形式上继承了《易经》卜筮结构框架,但在内容上则完全摒弃了宗教巫术,从而使《周易》成为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结构严密、体系完整的哲学论著。其思想内容大致有三:

其一,吸取了《易经》中所蕴含的阴阳观念以及道家、阴阳家的阴阳学说,确立了“阴”“阳”为《周易》最高哲学范畴,“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周易》最高哲学命题。

其二,关注春秋以来争辩激烈的“天人关系”,提出了一套关于自然与社会普遍规律的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完整哲学思想体系,从而使《周易》成为“天人之学”。

其三,继承光大了《易经》中的辩证思想,扬弃了老子辩证法学说,建构了一个颇为完整的辩证法体系。

3、易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至深

自周初至春秋战国,《周易》即被视为重要典籍。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周易》始终作为“众经之首”而受到尊崇。人们对《周易》的研究蔚然成风,千百年来,易家辈出,学派林立,著述浩瀚,学说繁多,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易学。

自先秦开始,无论是儒、道、释抑或其他学派,无论是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还是宋明理学等,历代哲学家、经学家及思想家大多精通易学,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易学的滋养。尤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家,更是直接通过对《周易》的创造性诠释,来阐发其哲学观、人生观、政治观及伦理观等。

如魏晋玄学鼻祖王弼以《老》释《易》,令玄学之风盛炽数百年;唐初儒学领袖孔颖达首次折中汉易与玄易,构筑了汉学玄学走向宋明理学之桥梁;道学“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二程及张载同开以易言理之先河;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重象数倡义理,使以易言理之学风盛行至清初;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立足于易学的哲学创新,标志着宋明道学的终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