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臣中有所谓“三大狠人”,他们是包拯、范仲淹和寇准。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他们正直刚毅、铁面无私。因此,对这三人,民间甚至还有“三大阎王”的说法。用“阎王”来形容这三人,都有敬而远之的意思。总的来说,寇准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严肃正统、不苟言笑的。
读古史笔记,才发现寇准并不是那般完美得令人敬而远之,他的私生活也有奢华狂乱的一面。《涑水纪闻》记载寇准年少时不修小节,“颇爱飞鹰走狗”。*恨铁不成钢,一怒之下,用秤锤砸中他的脚而流血,从此这个“问题少年”改邪归正,开始刻苦读书。十九岁就中了进士,三十三岁就当上了副宰相。
少年的习性一般很难改变,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说寇准在邓州做知府的时候,经常大摆宴席,尤其喜欢夜宴,往往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全用蜡烛。一千多年前能源紧张,蜡烛也算得上一种奢侈品,即使是有钱人家也舍不得用,而寇准的家中,不仅是马棚,还有厕所,里面都是整夜灯烛通明,每次宴会结束,在厕所里可以见到成堆的烛泪。
寇准奢华的另一个表现,是他喜欢歌舞,特别喜欢一种叫做“柘枝”的大型舞蹈。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谈到寇准很喜欢柘枝舞,凡宴请宾客,一定要跳这种舞,而且一跳就是一整天。时人称他为“柘枝颠”,“颠”即“癫狂、走火入魔”之意。
寇准看得兴起时,会打赏舞女,“一曲红绡不知数”的阔绰出手自然是常常有的。在一次宴会时,寇准赠了歌妓五匹绫绢。他的小妾茜桃大概出身贫苦,牢记“劳动光荣,浪费可耻”的传统,写了两首诗劝他,其中一首是: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寒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但寇准好像不听劝,回答道: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棱。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
这就完全是看透人生般及时行乐的思想了,至此,寇准的奢华也有了更好的注解:仕途不顺,心情压抑,只好在声色歌舞中麻醉自己。
“樽前听艳歌”,那是少不了喝酒助兴的,不知是不是“酒精考验”的缘故,寇准海量惊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记录了寇准饮酒的趣事。
寇准罢相之后,宴请客人,只要会饮酒的人,不管身份等级都被召来,陪他喝酒。有个人被他逼迫喝酒,喝病了,他还催促别人喝,搞得那人的妻子只好将此事诉于公堂,要和他打官司,那人才得以幸免,保住一条命。
后来有个道士,找上门来与寇准拼酒,他和道士过了几招,发觉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道士强迫他喝,他苦笑着说:“实在不能喝了!”道士留下一句话:“那你今后少劝人喝酒!”寇准这才幡然醒悟,于是收敛了劝酒的恶习。
寇准一生,三度拜相,最后被贬到雷州病逝,享年六十二岁。三起三落,前后不到五年时间,后人都认为他的失势是他骄纵和刚愎自用造成的,欧阳修也曾叹道:“莱公(寇准封莱国公故称)之祸不在杯酒,而在不知退耳!”这恰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寇准好饮酒,还因酒坏过大事。
读古史笔记,才发现寇准并不是那般完美得令人敬而远之,他的私生活也有奢华狂乱的一面。《涑水纪闻》记载寇准年少时不修小节,“颇爱飞鹰走狗”。*恨铁不成钢,一怒之下,用秤锤砸中他的脚而流血,从此这个“问题少年”改邪归正,开始刻苦读书。十九岁就中了进士,三十三岁就当上了副宰相。
少年的习性一般很难改变,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说寇准在邓州做知府的时候,经常大摆宴席,尤其喜欢夜宴,往往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全用蜡烛。一千多年前能源紧张,蜡烛也算得上一种奢侈品,即使是有钱人家也舍不得用,而寇准的家中,不仅是马棚,还有厕所,里面都是整夜灯烛通明,每次宴会结束,在厕所里可以见到成堆的烛泪。
寇准奢华的另一个表现,是他喜欢歌舞,特别喜欢一种叫做“柘枝”的大型舞蹈。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谈到寇准很喜欢柘枝舞,凡宴请宾客,一定要跳这种舞,而且一跳就是一整天。时人称他为“柘枝颠”,“颠”即“癫狂、走火入魔”之意。
寇准看得兴起时,会打赏舞女,“一曲红绡不知数”的阔绰出手自然是常常有的。在一次宴会时,寇准赠了歌妓五匹绫绢。他的小妾茜桃大概出身贫苦,牢记“劳动光荣,浪费可耻”的传统,写了两首诗劝他,其中一首是: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寒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但寇准好像不听劝,回答道: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棱。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
这就完全是看透人生般及时行乐的思想了,至此,寇准的奢华也有了更好的注解:仕途不顺,心情压抑,只好在声色歌舞中麻醉自己。
“樽前听艳歌”,那是少不了喝酒助兴的,不知是不是“酒精考验”的缘故,寇准海量惊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记录了寇准饮酒的趣事。
寇准罢相之后,宴请客人,只要会饮酒的人,不管身份等级都被召来,陪他喝酒。有个人被他逼迫喝酒,喝病了,他还催促别人喝,搞得那人的妻子只好将此事诉于公堂,要和他打官司,那人才得以幸免,保住一条命。
后来有个道士,找上门来与寇准拼酒,他和道士过了几招,发觉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道士强迫他喝,他苦笑着说:“实在不能喝了!”道士留下一句话:“那你今后少劝人喝酒!”寇准这才幡然醒悟,于是收敛了劝酒的恶习。
寇准一生,三度拜相,最后被贬到雷州病逝,享年六十二岁。三起三落,前后不到五年时间,后人都认为他的失势是他骄纵和刚愎自用造成的,欧阳修也曾叹道:“莱公(寇准封莱国公故称)之祸不在杯酒,而在不知退耳!”这恰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寇准好饮酒,还因酒坏过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