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相国是沛县丰邑人,由于执法公平,担任沛县掌管人事选拔任用的官员。
高祖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多次利用自己的职权袒护他。高祖当了亭长,经常得到萧何的帮助。高祖作为官吏到咸阳服徭役,县里的官员们每人都送给他三枚礼钱,唯独萧何送给他五枚。
秦朝派来监察泗水郡的御史和萧何一起办事,萧何经常能处理得十分妥贴,便被委任掌管泗水郡卒史的事务,政绩考评为第一。秦朝的御史要回朝廷报告,将萧何调往朝廷任职,萧何再三请求,才获准不去。
在高祖起兵当了沛公时,萧何经常担任县丞,督察事务。沛公到达咸阳,将领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到藏金银绸缎财物的仓库中去分东西,只有萧何先进宫去收取了秦朝丞相、御史掌管的法令书籍保存起来。沛公被封为汉王,让萧何担任了丞相。项羽和诸侯在咸阳烧杀抢掠一通后走了,汉王能够详细地知道天下的险要关塞,各地的户口数量,经济状况的强弱,百姓的种种疾苦,就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的图书档案。萧何向汉王推荐了韩信,汉王让韩信当了大将军,具体情况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
汉王率兵向东平定三秦地区,萧何作为丞相留下来占领巴、蜀地区,镇守安抚,发布政令,让百姓供给军粮。汉王二年,汉王和诸侯进攻楚国,萧何守卫关中,侍奉太子刘盈,治理机构设在栎阳。萧何制定了各种法令制度,建立了宗庙、社稷、宫室和地方行政机构,总是先向汉王报告,汉王总是批准,允许施行。如果来不及向汉王报告,就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情况下先施行,汉王回来后再报告。他在关中统计户口,征收赋税,通过水路和陆路运送军需供应军队,汉王几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出动关中的兵员,随时补充汉王兵力的不足。汉王因此把关中的事务全托给了萧何办理。
汉王三年,汉王和项羽在京索一带对峙,汉王多次派使者慰劳丞相萧何。鲍生对萧何说:“君王自己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使者尉问您,这是对您不放心。为您考虑,不如把您的兄弟子孙能够打仗的全派到军队中去,君王必定更加相信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主意,汉王非常高兴。
汉王五年,已经杀死了项羽,平定了天下,论功行赏,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也评定不下来。高祖因为萧何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酇侯,得到的领地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多的打过一百多次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城野战,夺取地盘,功劳有大有小。现在萧何没有汗马之劳,只是靠文字写作,提点建议,不参加作战,反而比我们得的封地多,这是为什么?”高祖说:“各位知道打猎吗?”大家说:“知道。”高祖说:“知道猎狗的作用吗?”大家说:“知道。”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捕杀野兽兔子靠的是狗,但发现野兽踪迹,向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却是人。现在你们各位只能捉到奔跑着的野兽,功劳的性质和猎狗相当,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功劳的性质和猎人相当。况且你们只是自己跟随着我,多的一家有两三个人。现在萧何全家族几十个人都跟着我,他的功绩是不能忘掉的。”大家都没有人敢说话了。
列侯们全都接受了封赏,在排列他们地位的先后时,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上负过七十处伤,攻城野战,夺取地盘,功劳最多,应当排第一。”高祖已经对功臣们力排众议,多封给了萧何领地,到排列地位先后时,没有理由再驳倒他们,但心里还是想排萧何为第一。关内侯鄂千秋上前说:“大家的意见都不对。曹参虽然有攻城野战夺取地盘的功劳,这只是暂时得利的事情。皇上和楚国对抗五年,经常损失军队,几次只身逃走,但萧何经常从关中派军队前往皇上所在的地方补充,没有皇上的命令征调,却多次有几万军队在皇上兵力匮乏时到来。楚、汉双方在荥阳对峙了好几年,军队没有现成的粮食,萧何在关中通过水路和陆路运送,供给粮食,不使前线缺粮。皇上虽然多次失去了崤山以东地区,萧何经常保全关中等候着皇上,这是千秋万代的功业。现在即使少了曹参这样的人几百个,对汉朝来讲有什么损失?汉朝有了他们,也不一定就非靠他们才能成功。怎么能让一时的功绩凌驾于千秋万代的功绩之上呢?萧何应当排第一,曹参排第二。”高祖说:“对。”于是便让萧何排第一,容许他带着剑穿着鞋上殿,拜见皇帝时可以不快步行走。
高祖说:“我听说推举贤人应该受重赏。萧何功劳虽然高,由于有了鄂君的评说,大家才更加认识清楚。”于是就在鄂千秋原来享有的关内侯封地的基础上封他为安平侯。这天,高祖对萧何的父子兄弟十几个人都予以封赏,每人都有封地。又给萧何加封了两千户领地,因为高祖以前到咸阳服徭役时,只有萧何送自己的礼钱比别人多了两枚。
汉高祖十一年,陈豨造反,高祖亲自率兵到邯郸*,叛乱还没有平息,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纳了萧何的计谋,诛杀了韩信,详细情况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高祖听到韩信被诛杀的消息后,派使者任命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给他五千户领地,命令一名都尉率领五百士兵作为相国的卫队。人们都向萧何庆贺,只有召平来向他表示哀吊。召平是原来秦国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成为平民,家里贫穷,在长安城东种瓜,他的瓜很甜美,所以民间称为“东陵瓜”,是根据召平而得名的。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要降临了。皇上在外风餐露露宿,你在朝廷留守,没有冒着矢石去作战,却加封给你领地,又为你设立卫队,这是因为淮阴侯刚在京城谋反,皇上对你也不放心了。他设立卫队保护你,并不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给你增加荣耀。希望你让出封地不要接受,把全部私有财产都拿出来赞助军费,皇上心里就高兴了。”萧何听从了他的建议,高祖这才非常高兴了。
高祖十二年秋天,黥布造反,高祖亲自率兵去*,多次派使者回来问相国在做些什么。萧何因为高祖在军队中,便像平息陈豨叛乱时一样,安抚勉励百姓,拿出所有的财物供应军需。有个客人对他说:“你被灭族的时间不会很长了。你的地位是相国,功劳第一,还能再给你加官晋级吗?而你从刚入关中起就得到百姓的拥护,十多年了,百姓都归附你,你却还在努力地得百姓的好感。皇上多次派人来问你的情况,是怕你颠覆关中。你现在为什么不多买田地,用低的价钱强行向人赊借,用这些方法毁坏自己的名誉,皇上才能对你放心。”萧何便听从了他的主意,高祖这才十分高兴起来。
高祖结束了讨伐黥布的战事回来,百姓们拦路上书告状,说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百姓的土地房屋,价值几千万钱。高祖到达长安,萧何前去拜见,高祖笑着说:“堂堂的相国居然向百姓渔利。”他把百姓的揭发信全都给了萧何,对他说:“你自己去向百姓认错吧。”萧何便为百姓请求说:“长安地方狭小,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希望能允许百姓进去耕种,不要让他们收走秸杆,留下来作为*的饲料。”高祖非常生气地说:“相国接受了商人的很多财物,倒来为他们向我要上林苑!”便把萧何交给廷尉关押起来,给他戴上了镣铐。过了几天,有个姓王的卫尉陪着高祖,他上前问高祖说:“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皇上怎么突然把他关起来了?”高祖说:“我听说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有好事便归功于皇帝,有过失就自己承担责任。现在相国拿了商贩们的钱,却为百姓向我要上林苑,用这个办法讨好百姓,所以我把他关起来治罪。”王卫尉说:“在职责范围内的事,如果对百姓有利,相国向皇上请求,这真是宰相应该办的事,皇上怎么能怀疑相国是因为接受了商人的钱呢?况且皇上抗击楚国好几年,陈豨和黥布造反,皇上亲自率兵去平息,在当时,萧相国留守关中,只要动一下手脚,函谷关以西就不属于皇上所有了。萧相国不在这时候给自己谋利,现在反而会贪图商人的钱吗?并且秦朝皇帝因为听不到人们议论自己的过失而失去了江山,李斯为皇帝分担过错的责任,又哪值得效法呢?皇上怀疑宰相的见识为什么这样短浅呢?”高祖听了,心中不高兴,这天,他派使者拿着符节放出了萧何。萧况年老,一向恭敬谨慎,光着脚向高祖陪罪。高祖说:“相国不必这样,您为百姓请求上林苑,我不答应,我不过是像桀、纣一样的君主,而相国是贤明的宰相。我故意将您关起来,是为了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萧何一向和曹参不好,在他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他的病情,顺便问他:“您如果百岁以后,谁可以接替您的职位呢?”他回答说:“没有人比君主更了解大臣的。”孝惠帝说:“您看曹参怎么样?”萧何叩着头说:“皇上找到合适的人选了。我死了也不遗憾了。”
萧何购置土地房屋总是选在偏僻的地方,建造住宅不修围墙等,对人说:“后代人如果好,就效法我的简朴,如果不成器,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去。”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萧何有四代后人由于有罪而失去过世袭的爵位,每当断线时,天子总是再寻找萧何的其他后人,再封为酇侯,功臣中没有人能比得上。
太史公说:“萧何相国在秦朝时担任文笔小官,庸庸碌碌,没有突出的作为。在汉朝兴起时,他依傍了天子的光辉。萧何为汉朝谨守关中这一家底,利用百姓痛恨秦朝法令的情况,顺应潮流,和他们一起革新政治。韩信、黥布等人都已经被诛杀,萧何的功勋就显得十分显耀了。他位置处于群臣之首,声望流传后世,他的功业可以和周文王时的闳夭、散宜生等人比高低了。”
高祖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多次利用自己的职权袒护他。高祖当了亭长,经常得到萧何的帮助。高祖作为官吏到咸阳服徭役,县里的官员们每人都送给他三枚礼钱,唯独萧何送给他五枚。
秦朝派来监察泗水郡的御史和萧何一起办事,萧何经常能处理得十分妥贴,便被委任掌管泗水郡卒史的事务,政绩考评为第一。秦朝的御史要回朝廷报告,将萧何调往朝廷任职,萧何再三请求,才获准不去。
在高祖起兵当了沛公时,萧何经常担任县丞,督察事务。沛公到达咸阳,将领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到藏金银绸缎财物的仓库中去分东西,只有萧何先进宫去收取了秦朝丞相、御史掌管的法令书籍保存起来。沛公被封为汉王,让萧何担任了丞相。项羽和诸侯在咸阳烧杀抢掠一通后走了,汉王能够详细地知道天下的险要关塞,各地的户口数量,经济状况的强弱,百姓的种种疾苦,就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的图书档案。萧何向汉王推荐了韩信,汉王让韩信当了大将军,具体情况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
汉王率兵向东平定三秦地区,萧何作为丞相留下来占领巴、蜀地区,镇守安抚,发布政令,让百姓供给军粮。汉王二年,汉王和诸侯进攻楚国,萧何守卫关中,侍奉太子刘盈,治理机构设在栎阳。萧何制定了各种法令制度,建立了宗庙、社稷、宫室和地方行政机构,总是先向汉王报告,汉王总是批准,允许施行。如果来不及向汉王报告,就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情况下先施行,汉王回来后再报告。他在关中统计户口,征收赋税,通过水路和陆路运送军需供应军队,汉王几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出动关中的兵员,随时补充汉王兵力的不足。汉王因此把关中的事务全托给了萧何办理。
汉王三年,汉王和项羽在京索一带对峙,汉王多次派使者慰劳丞相萧何。鲍生对萧何说:“君王自己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使者尉问您,这是对您不放心。为您考虑,不如把您的兄弟子孙能够打仗的全派到军队中去,君王必定更加相信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主意,汉王非常高兴。
汉王五年,已经杀死了项羽,平定了天下,论功行赏,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也评定不下来。高祖因为萧何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酇侯,得到的领地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多的打过一百多次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城野战,夺取地盘,功劳有大有小。现在萧何没有汗马之劳,只是靠文字写作,提点建议,不参加作战,反而比我们得的封地多,这是为什么?”高祖说:“各位知道打猎吗?”大家说:“知道。”高祖说:“知道猎狗的作用吗?”大家说:“知道。”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捕杀野兽兔子靠的是狗,但发现野兽踪迹,向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却是人。现在你们各位只能捉到奔跑着的野兽,功劳的性质和猎狗相当,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功劳的性质和猎人相当。况且你们只是自己跟随着我,多的一家有两三个人。现在萧何全家族几十个人都跟着我,他的功绩是不能忘掉的。”大家都没有人敢说话了。
列侯们全都接受了封赏,在排列他们地位的先后时,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上负过七十处伤,攻城野战,夺取地盘,功劳最多,应当排第一。”高祖已经对功臣们力排众议,多封给了萧何领地,到排列地位先后时,没有理由再驳倒他们,但心里还是想排萧何为第一。关内侯鄂千秋上前说:“大家的意见都不对。曹参虽然有攻城野战夺取地盘的功劳,这只是暂时得利的事情。皇上和楚国对抗五年,经常损失军队,几次只身逃走,但萧何经常从关中派军队前往皇上所在的地方补充,没有皇上的命令征调,却多次有几万军队在皇上兵力匮乏时到来。楚、汉双方在荥阳对峙了好几年,军队没有现成的粮食,萧何在关中通过水路和陆路运送,供给粮食,不使前线缺粮。皇上虽然多次失去了崤山以东地区,萧何经常保全关中等候着皇上,这是千秋万代的功业。现在即使少了曹参这样的人几百个,对汉朝来讲有什么损失?汉朝有了他们,也不一定就非靠他们才能成功。怎么能让一时的功绩凌驾于千秋万代的功绩之上呢?萧何应当排第一,曹参排第二。”高祖说:“对。”于是便让萧何排第一,容许他带着剑穿着鞋上殿,拜见皇帝时可以不快步行走。
高祖说:“我听说推举贤人应该受重赏。萧何功劳虽然高,由于有了鄂君的评说,大家才更加认识清楚。”于是就在鄂千秋原来享有的关内侯封地的基础上封他为安平侯。这天,高祖对萧何的父子兄弟十几个人都予以封赏,每人都有封地。又给萧何加封了两千户领地,因为高祖以前到咸阳服徭役时,只有萧何送自己的礼钱比别人多了两枚。
汉高祖十一年,陈豨造反,高祖亲自率兵到邯郸*,叛乱还没有平息,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纳了萧何的计谋,诛杀了韩信,详细情况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高祖听到韩信被诛杀的消息后,派使者任命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给他五千户领地,命令一名都尉率领五百士兵作为相国的卫队。人们都向萧何庆贺,只有召平来向他表示哀吊。召平是原来秦国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成为平民,家里贫穷,在长安城东种瓜,他的瓜很甜美,所以民间称为“东陵瓜”,是根据召平而得名的。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要降临了。皇上在外风餐露露宿,你在朝廷留守,没有冒着矢石去作战,却加封给你领地,又为你设立卫队,这是因为淮阴侯刚在京城谋反,皇上对你也不放心了。他设立卫队保护你,并不是要用这种方式来给你增加荣耀。希望你让出封地不要接受,把全部私有财产都拿出来赞助军费,皇上心里就高兴了。”萧何听从了他的建议,高祖这才非常高兴了。
高祖十二年秋天,黥布造反,高祖亲自率兵去*,多次派使者回来问相国在做些什么。萧何因为高祖在军队中,便像平息陈豨叛乱时一样,安抚勉励百姓,拿出所有的财物供应军需。有个客人对他说:“你被灭族的时间不会很长了。你的地位是相国,功劳第一,还能再给你加官晋级吗?而你从刚入关中起就得到百姓的拥护,十多年了,百姓都归附你,你却还在努力地得百姓的好感。皇上多次派人来问你的情况,是怕你颠覆关中。你现在为什么不多买田地,用低的价钱强行向人赊借,用这些方法毁坏自己的名誉,皇上才能对你放心。”萧何便听从了他的主意,高祖这才十分高兴起来。
高祖结束了讨伐黥布的战事回来,百姓们拦路上书告状,说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百姓的土地房屋,价值几千万钱。高祖到达长安,萧何前去拜见,高祖笑着说:“堂堂的相国居然向百姓渔利。”他把百姓的揭发信全都给了萧何,对他说:“你自己去向百姓认错吧。”萧何便为百姓请求说:“长安地方狭小,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希望能允许百姓进去耕种,不要让他们收走秸杆,留下来作为*的饲料。”高祖非常生气地说:“相国接受了商人的很多财物,倒来为他们向我要上林苑!”便把萧何交给廷尉关押起来,给他戴上了镣铐。过了几天,有个姓王的卫尉陪着高祖,他上前问高祖说:“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皇上怎么突然把他关起来了?”高祖说:“我听说李斯辅佐秦始皇时,有好事便归功于皇帝,有过失就自己承担责任。现在相国拿了商贩们的钱,却为百姓向我要上林苑,用这个办法讨好百姓,所以我把他关起来治罪。”王卫尉说:“在职责范围内的事,如果对百姓有利,相国向皇上请求,这真是宰相应该办的事,皇上怎么能怀疑相国是因为接受了商人的钱呢?况且皇上抗击楚国好几年,陈豨和黥布造反,皇上亲自率兵去平息,在当时,萧相国留守关中,只要动一下手脚,函谷关以西就不属于皇上所有了。萧相国不在这时候给自己谋利,现在反而会贪图商人的钱吗?并且秦朝皇帝因为听不到人们议论自己的过失而失去了江山,李斯为皇帝分担过错的责任,又哪值得效法呢?皇上怀疑宰相的见识为什么这样短浅呢?”高祖听了,心中不高兴,这天,他派使者拿着符节放出了萧何。萧况年老,一向恭敬谨慎,光着脚向高祖陪罪。高祖说:“相国不必这样,您为百姓请求上林苑,我不答应,我不过是像桀、纣一样的君主,而相国是贤明的宰相。我故意将您关起来,是为了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萧何一向和曹参不好,在他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他的病情,顺便问他:“您如果百岁以后,谁可以接替您的职位呢?”他回答说:“没有人比君主更了解大臣的。”孝惠帝说:“您看曹参怎么样?”萧何叩着头说:“皇上找到合适的人选了。我死了也不遗憾了。”
萧何购置土地房屋总是选在偏僻的地方,建造住宅不修围墙等,对人说:“后代人如果好,就效法我的简朴,如果不成器,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去。”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萧何有四代后人由于有罪而失去过世袭的爵位,每当断线时,天子总是再寻找萧何的其他后人,再封为酇侯,功臣中没有人能比得上。
太史公说:“萧何相国在秦朝时担任文笔小官,庸庸碌碌,没有突出的作为。在汉朝兴起时,他依傍了天子的光辉。萧何为汉朝谨守关中这一家底,利用百姓痛恨秦朝法令的情况,顺应潮流,和他们一起革新政治。韩信、黥布等人都已经被诛杀,萧何的功勋就显得十分显耀了。他位置处于群臣之首,声望流传后世,他的功业可以和周文王时的闳夭、散宜生等人比高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