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社会对女性依然有很多不公平,但不得不说,也已经有很多人不会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女性了,比如眼前的这个编辑。
他虽然一开始惊奇郭怜筠的女性身份,但并没有丝毫歧视,在了解到郭怜筠如今略显困窘的生活情况之后,还主动提出他们报社可以提供一个住处。
郭怜筠同意了,这里是她以前和姜高杰一起居住过的地方,如果可以,她完全不想留下来。
郭怜筠投稿的报社是一些有钱的新派人士合力办的,为了能吸收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给作者的稿费很多,也很乐意帮助那些陷入窘境的新派人士,郭怜筠就成了被帮助的一员,同时,她的文章也在报纸上开始刊登。
三篇文章的稿费足以支撑郭怜筠独自过很久,所以她没有再去找工作,而是继续开始写文,这次她写的就不是短篇了,而是长篇,描写一个少年在沦陷区的生活和所见所闻。
这个少年家里是当地地主,拥有很大一块土地,但因为他家的土地附近被侵略者发现存在矿产,他的父母就被杀死,土地被侵略者抢走。
一直被人伺候,连馒头是怎么做的都不知道的少年被迫开始流浪,艰难求生,他吃野草,住野外,过的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生活,一路上还遇见了很多悲惨的人,悲惨的事情,他也慢慢学会了自己做饭,学会了辨认哪些植物能吃。
故事一开始很惨烈,拉足了仇恨,中间他的流浪生活有欢喜也有痛苦,而最后……穆凌和郭怜筠讨论之后,决定写他前去刺杀某个人,刺杀成功却被抓,最后他那个因为貌美被侵略者抢走的姐姐救了他。
他跑了,他的姐姐却自尽了。
这篇文章写得并不如之前那些那么快,因为力求真实。
甚至穆凌还绞尽脑汁在里面写了一些在野外求生的方法,那些大多都是她生活在魏家的时候听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兵说的,而她写下来,则是为了让很多的人可以见到,在陷入绝境的时候多一条生路。
通过报刊杂志上的资料,也通过穆凌从那些老兵那里听来的种种战争中的见闻,这个故事写的真实而又动人,开始连载之后,很多人甚至觉得这是作者的真实经历。
这一切让郭怜筠压力大增,为了后面不至于写差,她专门拜访了一些从沦陷区逃到上海的人,因为她选的都是那些当佣人马夫的底层人士,倒是真的得到了不少资料。
报纸上的连载却相对较慢,当报纸上连载到主角因为不会做饭,好不容易抓到鱼之后直接烤着吃,最后又腥又苦却不得不吃完的时候,编辑又来了,还给郭怜筠带来了很多读者来信。
郭怜筠现在只想多赚钱,只想快点出名,然后设法找到姜高杰好拆穿姜高杰的真面目,虽然将读者来信一一看过却并不打算回信,但谭春娟并不这么想:“这些信你都要回。”
“为什么?”郭怜筠有些不解,回一封信要花不少时间,这么多信加在一起她估计要花五六个小时才能回完。
“这些信都是我挑出来的,看信封信纸和笔迹,能确定这些人的家境都很好,并且对你是真心赞赏或真心喜欢,你给他们回信,一来一往之后就能认识很多人。”谭春娟道,她已经发现了,现在的新派人士是有圈子的,进了圈子认识的人多了,那么你遇到困难陷入困境肯定就会有人帮忙。
这样的想法带着功利,但郭怜筠现在还就需要功利一点,以便认识更多的人。如若不然……到时候姜高杰往她身上泼脏水都没人帮她!
听过穆凌的解释,郭怜筠诚恳地回了很多信,甚至告知了其中几人她的真实性别和情况。
这些人又给她写信来了,一来一往间,正如穆凌所说她认识了很多人,甚至有了几个好友,而其中最为要好,并且郭怜筠花了很多功夫维持两人关系的,是一个叫孙如霜的女孩。
这个女孩一开始以为郭怜筠正在连载的文是郭怜筠的真实经历,对郭怜筠表达了敬佩之情还表示可以资助郭怜筠,郭怜筠婉言谢绝她的资助,告知她自己其实是一名女性之后,她还对郭怜筠更崇拜了……
当然,郭怜筠会重视她,主要还是因为她的身份,她的父亲是现在这座城市里最有钱的人之一,开了炼钢厂和面粉厂不说,还有很多船,其中甚至包括可以出海远航的巨型轮船。
现在这边的人想要出国,基本都会选择这位孙大船的船。
孙大船有四个儿子,却只有孙如霜一个女儿,自然对女儿百般宠爱,郭怜筠也对孙如霜另眼相待。
以前的自己,肯定不会抱着这样的心态去交朋友……郭怜筠叹了口气,然后给孙如霜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欢迎孙如霜来看自己——就在之前,孙如霜给她写了信想要见她。
孙如霜来的时候,郭怜筠正在做饭,她现在已经有不少钱了,足够请人来照顾自己,毕竟人工很便宜,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她虽然没有想好以后要做什么,但潜意识里想要用这些钱来生钱。
她的理想,她的复仇,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来作为支撑。
“你自己做饭啊?”孙如霜感慨地看着郭怜筠,眼里有着同情,而她的身后,还紧紧地跟着开车送她来的司机和四个保镖。
“我习惯了。”郭怜筠笑了笑,孙如霜的做派其实是让她有些不适的,不过想想她自己接触郭怜筠的心思本就不正,也就不在意了。
“我早该想到的,你文章里写了那么多事情,肯定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孙如霜这会儿脸上的神情都已经变成心疼了。
这个女孩子似乎有些单纯?曾几何时,她也是这样的……郭怜筠有些恍惚,之后对孙如霜倒是真心不少,然后顺着孙如霜开始说一些话,甚至还答应了孙如霜在她的文里给孙如霜安排一个正面角色。
“我要壮烈牺牲的那种。”孙如霜眼睛都亮了。
“这恐怕不行,我打算给你安排是一个很厉害的女间谍,不会随便死的。”郭怜筠哄着小妹妹,即便孙如霜其实跟她一样都是十八岁。
孙大船那么宠女儿,要是他女儿在自己的文里死了……自己恐怕不会有好下场。
郭怜筠和孙如霜相交甚欢。
虽然现在郭怜筠的生活相对困窘,但她曾经也是北平大户人家的小姐,见识不凡,和孙如霜自然也是有话聊的,她多多少少透露了一些自己的经历,还引得孙如霜对她异常同情。
又过了半个月,郭怜筠的这部三十万字的长篇终于全部写完,而这个时候,孙如霜邀请她出去游玩。
“我爹的一艘船从美洲回来了,同来的还有一艘非常大非常大的船,据说那艘船上什么都有,在上面生活几个月都不会腻,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看?”孙如霜问道。
郭怜筠同意了,她已经很久没有出门,而且从国外来的船……当初在北平的时候,她就很想出国看看,去国外学先进的技术回来报效祖国,后来是想到郭家并非特别有钱才放弃了,都没跟父母提起过。
当然,这应该也是她潜意识里知道父母肯定不会同意的缘故——她的父母并不喜欢她念书。
郭怜筠答应了,然后坐上孙如霜的汽车,两人直奔港口。
港口来来往往到处都是人,有穿着昂贵西装或者漂亮洋装的绅士淑女,更多的却是因为炎热□□着上身,晒得漆黑来回搬货的劳工。
看到这些人,郭怜筠突然轻松了很多,她虽然遇到了很多磨难,但到底比这些人好了太多太多……
“筠连你看,那就是我说的大船!”孙如霜突然道,她总是喜欢称呼郭怜筠的笔名。
郭怜筠顺着孙如霜的指点看过去,果然看到了一艘非常非常巨大的轮船,港口其他的船都比这艘船小了一号,那些被港口的劳工用来运货的小船待在它旁边,简直成了巨人脚边的尘埃。
什么时候,他们也能有这样的船?郭怜筠和穆凌几乎同时有了这样的疑问,然而,还没等她们感慨完,就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
那艘巨轮上有很多人趴在栏杆上往外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有人扔了几个罐头到附近的小船上。
那些罐头上都是洋文,里面装了什么没人知道,但对于那些普通劳工来说,空的铁罐头都能拿回去放家里装东西,更别说现在这种里面明显装着食物的罐头了!
船上的劳工们顿时争抢起来。
许是这种争抢行为逗乐了船上的人,那些人又扔下来一些罐头,还有香烟,然后看着下面争抢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那些人怎么这样!”孙如霜不满地说道,结果她话音刚落,更加无法让人接受的事情发生了。
巨轮上有人用中文喊了“跪下,给东西”之类的话,然后那些小船上的劳工就真的跪下了大半。
更多的罐头砸了下来,有些还砸在这些劳工的身上,他们却依然欢天喜地地将罐头捧在怀里。
巨轮上哈哈大笑的人和巨轮下跪着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虽然一开始惊奇郭怜筠的女性身份,但并没有丝毫歧视,在了解到郭怜筠如今略显困窘的生活情况之后,还主动提出他们报社可以提供一个住处。
郭怜筠同意了,这里是她以前和姜高杰一起居住过的地方,如果可以,她完全不想留下来。
郭怜筠投稿的报社是一些有钱的新派人士合力办的,为了能吸收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给作者的稿费很多,也很乐意帮助那些陷入窘境的新派人士,郭怜筠就成了被帮助的一员,同时,她的文章也在报纸上开始刊登。
三篇文章的稿费足以支撑郭怜筠独自过很久,所以她没有再去找工作,而是继续开始写文,这次她写的就不是短篇了,而是长篇,描写一个少年在沦陷区的生活和所见所闻。
这个少年家里是当地地主,拥有很大一块土地,但因为他家的土地附近被侵略者发现存在矿产,他的父母就被杀死,土地被侵略者抢走。
一直被人伺候,连馒头是怎么做的都不知道的少年被迫开始流浪,艰难求生,他吃野草,住野外,过的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生活,一路上还遇见了很多悲惨的人,悲惨的事情,他也慢慢学会了自己做饭,学会了辨认哪些植物能吃。
故事一开始很惨烈,拉足了仇恨,中间他的流浪生活有欢喜也有痛苦,而最后……穆凌和郭怜筠讨论之后,决定写他前去刺杀某个人,刺杀成功却被抓,最后他那个因为貌美被侵略者抢走的姐姐救了他。
他跑了,他的姐姐却自尽了。
这篇文章写得并不如之前那些那么快,因为力求真实。
甚至穆凌还绞尽脑汁在里面写了一些在野外求生的方法,那些大多都是她生活在魏家的时候听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兵说的,而她写下来,则是为了让很多的人可以见到,在陷入绝境的时候多一条生路。
通过报刊杂志上的资料,也通过穆凌从那些老兵那里听来的种种战争中的见闻,这个故事写的真实而又动人,开始连载之后,很多人甚至觉得这是作者的真实经历。
这一切让郭怜筠压力大增,为了后面不至于写差,她专门拜访了一些从沦陷区逃到上海的人,因为她选的都是那些当佣人马夫的底层人士,倒是真的得到了不少资料。
报纸上的连载却相对较慢,当报纸上连载到主角因为不会做饭,好不容易抓到鱼之后直接烤着吃,最后又腥又苦却不得不吃完的时候,编辑又来了,还给郭怜筠带来了很多读者来信。
郭怜筠现在只想多赚钱,只想快点出名,然后设法找到姜高杰好拆穿姜高杰的真面目,虽然将读者来信一一看过却并不打算回信,但谭春娟并不这么想:“这些信你都要回。”
“为什么?”郭怜筠有些不解,回一封信要花不少时间,这么多信加在一起她估计要花五六个小时才能回完。
“这些信都是我挑出来的,看信封信纸和笔迹,能确定这些人的家境都很好,并且对你是真心赞赏或真心喜欢,你给他们回信,一来一往之后就能认识很多人。”谭春娟道,她已经发现了,现在的新派人士是有圈子的,进了圈子认识的人多了,那么你遇到困难陷入困境肯定就会有人帮忙。
这样的想法带着功利,但郭怜筠现在还就需要功利一点,以便认识更多的人。如若不然……到时候姜高杰往她身上泼脏水都没人帮她!
听过穆凌的解释,郭怜筠诚恳地回了很多信,甚至告知了其中几人她的真实性别和情况。
这些人又给她写信来了,一来一往间,正如穆凌所说她认识了很多人,甚至有了几个好友,而其中最为要好,并且郭怜筠花了很多功夫维持两人关系的,是一个叫孙如霜的女孩。
这个女孩一开始以为郭怜筠正在连载的文是郭怜筠的真实经历,对郭怜筠表达了敬佩之情还表示可以资助郭怜筠,郭怜筠婉言谢绝她的资助,告知她自己其实是一名女性之后,她还对郭怜筠更崇拜了……
当然,郭怜筠会重视她,主要还是因为她的身份,她的父亲是现在这座城市里最有钱的人之一,开了炼钢厂和面粉厂不说,还有很多船,其中甚至包括可以出海远航的巨型轮船。
现在这边的人想要出国,基本都会选择这位孙大船的船。
孙大船有四个儿子,却只有孙如霜一个女儿,自然对女儿百般宠爱,郭怜筠也对孙如霜另眼相待。
以前的自己,肯定不会抱着这样的心态去交朋友……郭怜筠叹了口气,然后给孙如霜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欢迎孙如霜来看自己——就在之前,孙如霜给她写了信想要见她。
孙如霜来的时候,郭怜筠正在做饭,她现在已经有不少钱了,足够请人来照顾自己,毕竟人工很便宜,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她虽然没有想好以后要做什么,但潜意识里想要用这些钱来生钱。
她的理想,她的复仇,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来作为支撑。
“你自己做饭啊?”孙如霜感慨地看着郭怜筠,眼里有着同情,而她的身后,还紧紧地跟着开车送她来的司机和四个保镖。
“我习惯了。”郭怜筠笑了笑,孙如霜的做派其实是让她有些不适的,不过想想她自己接触郭怜筠的心思本就不正,也就不在意了。
“我早该想到的,你文章里写了那么多事情,肯定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孙如霜这会儿脸上的神情都已经变成心疼了。
这个女孩子似乎有些单纯?曾几何时,她也是这样的……郭怜筠有些恍惚,之后对孙如霜倒是真心不少,然后顺着孙如霜开始说一些话,甚至还答应了孙如霜在她的文里给孙如霜安排一个正面角色。
“我要壮烈牺牲的那种。”孙如霜眼睛都亮了。
“这恐怕不行,我打算给你安排是一个很厉害的女间谍,不会随便死的。”郭怜筠哄着小妹妹,即便孙如霜其实跟她一样都是十八岁。
孙大船那么宠女儿,要是他女儿在自己的文里死了……自己恐怕不会有好下场。
郭怜筠和孙如霜相交甚欢。
虽然现在郭怜筠的生活相对困窘,但她曾经也是北平大户人家的小姐,见识不凡,和孙如霜自然也是有话聊的,她多多少少透露了一些自己的经历,还引得孙如霜对她异常同情。
又过了半个月,郭怜筠的这部三十万字的长篇终于全部写完,而这个时候,孙如霜邀请她出去游玩。
“我爹的一艘船从美洲回来了,同来的还有一艘非常大非常大的船,据说那艘船上什么都有,在上面生活几个月都不会腻,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看?”孙如霜问道。
郭怜筠同意了,她已经很久没有出门,而且从国外来的船……当初在北平的时候,她就很想出国看看,去国外学先进的技术回来报效祖国,后来是想到郭家并非特别有钱才放弃了,都没跟父母提起过。
当然,这应该也是她潜意识里知道父母肯定不会同意的缘故——她的父母并不喜欢她念书。
郭怜筠答应了,然后坐上孙如霜的汽车,两人直奔港口。
港口来来往往到处都是人,有穿着昂贵西装或者漂亮洋装的绅士淑女,更多的却是因为炎热□□着上身,晒得漆黑来回搬货的劳工。
看到这些人,郭怜筠突然轻松了很多,她虽然遇到了很多磨难,但到底比这些人好了太多太多……
“筠连你看,那就是我说的大船!”孙如霜突然道,她总是喜欢称呼郭怜筠的笔名。
郭怜筠顺着孙如霜的指点看过去,果然看到了一艘非常非常巨大的轮船,港口其他的船都比这艘船小了一号,那些被港口的劳工用来运货的小船待在它旁边,简直成了巨人脚边的尘埃。
什么时候,他们也能有这样的船?郭怜筠和穆凌几乎同时有了这样的疑问,然而,还没等她们感慨完,就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
那艘巨轮上有很多人趴在栏杆上往外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有人扔了几个罐头到附近的小船上。
那些罐头上都是洋文,里面装了什么没人知道,但对于那些普通劳工来说,空的铁罐头都能拿回去放家里装东西,更别说现在这种里面明显装着食物的罐头了!
船上的劳工们顿时争抢起来。
许是这种争抢行为逗乐了船上的人,那些人又扔下来一些罐头,还有香烟,然后看着下面争抢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那些人怎么这样!”孙如霜不满地说道,结果她话音刚落,更加无法让人接受的事情发生了。
巨轮上有人用中文喊了“跪下,给东西”之类的话,然后那些小船上的劳工就真的跪下了大半。
更多的罐头砸了下来,有些还砸在这些劳工的身上,他们却依然欢天喜地地将罐头捧在怀里。
巨轮上哈哈大笑的人和巨轮下跪着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