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北,华林园重光殿,起部官员,借助建筑模型,向皇帝、太后及诸位宰辅,讲解淮阴行在的建设情况。
行在,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淮阴行在,在淮阴城外新建,因为实际上承担别都的职责,所以建造规模不小。

李笠也在场,毕竟他是行在城池的“设计”之一以及监工。

总体而言,淮阴行在为矩形,城内实行里坊制。

城内按九宫格分为九个同等大小的矩形区域,最上(最北)的一行三“格”,中间那“格”为宫城区域,其中包括行宫和行在官署。

左右两格,为官员、宗室以及各类贵人的住宅区。

除宫城之外,其他八个“大格”,其内都有九个坊,坊均有坊墙,开有四门(大坊)或二门(小坊)。

各坊之间有道路隔开,所以整体上看,行在就像是个棋盘。

李笠根据寒山二城的建设经验,组织人员为行在设计了完善的排水(污)管网。

这个排水(污)管网,在建城的时候同步建设,确保大量人口入住行在后,各坊(而不是只有贵人居住区)的日常生活污水和排泄物能够及时排出城外。

又不会因为雨季内涝导致雨水倒灌,使得城里各坊乃至街道污水横流。

此外,李笠根据寒山城的“市政建设”经验,让行在城内街道路面全部“硬化”,即大量铺设青石路面、水泥路面。

因为有完善的排水管网,就能确保路面不会有太多泥土、污垢和积水。

所以,城中道路不会出现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地泥泞的情况。

对于出行有车代步的贵人而言,道路硬不硬化无所谓,可对于寻常百姓而小官吏来说,雨天出行不用走在污水横流、高低不平的泥泞街道上,这就是一种便利。

除此之外,城内建筑的细节部分,譬如宫城的布局、各宫殿的样式? 李笠不是专业人士,就未参与。

皇帝萧询看着城池模型,颇为期待? 期待建成之后? 驻跸淮阴的新生活。

但他毕竟年少? 无论是阅历还是见识,都不足以让他问出多少有深度的问题,也不太理解各种工程术语? 以及宫殿设计的精妙之处。

所以? 起部官员的讲解,其实是讲给太后以及各位宰辅听的。

太后见儿子听着听着有些走神,知道儿子精力不济? 便适时结束讲解? 随后开始下一个“环节”。

新钱的发行。

今年是泰安元年? 因为饶州乐安大铜矿的发现及开采? 铜产量必然大增? 所以朝廷决定铸新式样的铜币? 币名“泰安五铢”。

有司呈上样币,供皇帝、太后及宰辅们查看。

泰安五铢,形制同寻常五铢钱,外圆内方,圆有外廓? 方孔亦有内廓。

正面是“泰安五铢”四个字? 泰、安二字为上下结构? 五、铢二字为左右排列。

反面无字? 而是两道交叉的麦穗(阳文图案),一左一右包夹着中心位置的方孔。

这两道麦穗其实是一禾两穗,即“嘉禾”? 有天下太平的含义。

总体来说,泰安五铢依旧是正常的五铢钱形制,无有效的防伪措施,一旦发行,很快就会有人私铸假币,或者将大量好币窖藏。

过得一段时间,市面上流通的泰安五铢,要么是粗制滥造的假币,要么是残缺不全、被人剪边、凿孔的残币。

是这样么?

无所谓,反正投入流通的泰安五铢越多,朝廷就赚得越多,至于流通后的泰安五铢会变成什么“状态”,管不了,也不用管。

因为泰安五铢不是用钱范批量铸造出来的,而是用机器批量制作出来的,为“机制币”。

且不是全铜,而是适当加入铅等金属,所以,泰安五铢的制币成本比其面值低,做得越多,赚得越多。

制币居然能赚钱(滥发大额钱币例外),千百年来,这是头一遭。

萧询不懂这意味着什么,江夏王萧大款便给侄儿做讲解。

历朝历代,铸币的成本(整体成本,不单单是铸造成本),肯定要高于所铸钱币的面值。

譬如,官府要制作一千枚五铢钱(一千文),得花一千一百文的成本。

所以,对于朝廷来说,铸币是一件亏本的事情,但又不得不做,因为民间需要钱币。

又因为总体来说,天下缺铜,铜价较高,所以出现一个问题:

好铜钱熔了之后,即便扣去消耗,之后作为铜料出售,售价,依旧比这铜钱面值要高。

所以品质好的铜钱,就成了生财利器:把好铜钱熔了,作为铜料出售,能够赚钱。

加上民间需要大量铜器,所以大量好钱被人熔了铸造铜器。

或者对铜钱下手,剪边(剪外廓取铜,导致圆形的钱变成多边形)、凿孔(凿方孔取铜,导致铜钱的方孔变大)取铜。

又有大量富贵人家,大规模存储好钱,所以种种原因导致好铜钱消失,怎么都不够用。

朝廷为了维持民间对钱币的正常需求,就只能继续大量铸币,然后继续亏本。

国力雄厚时,还负担得起,一旦财政吃紧,币制败坏就在所难免。

萧询听得似懂非懂,萧大款继续解释。

新工艺制作的泰安五铢,没必要实行什么防伪措施,防也防不住。

反正制作成本(总成本)低于其面值,所以只要流通出去,官府就能赚钱。

加上乐安“水铜”多年的对外销售,铜价缓慢下降,不法奸商若要熔泰安五铢为铜,当做铜料销售,扣去各类成本,极大可能获利甚微,甚至亏本。

若日后乐安铜矿大规模开采,官府向民间大量销售铜料,使得民间有了可靠地铜料来源,适当缓解铜荒,铜价必然一步下跌。

所以,熔钱为铜再出售的做法,收益会进一步变小。

打泰安五铢主意的人变少,市面上流通的泰安五铢,消失或者变残缺的几率下降,民间的钱荒就会得到缓解。

这对于朝廷整顿币制,是很有好处的。

萧询听了叔叔关于新钱的介绍,还是听不太懂。

太后想提点,但急切间,也不知该如何把复杂的道理,用简单的话告诉儿子。

李笠适当讲解,说新钱有两点好处。

第一,自古以来,头一次可以实现制币盈利,这可不得了,几位先帝当年都没做到。

第二,新钱会被许多人使用,使用者不会故意破坏这么好的铜钱,因为这是泰安五铢,比寻常五铢钱要好。

这么一说,萧询瞬间明白了:

我做到了曾祖、祖父、父亲都没做到的一件事!

我的新钱很好,比其他五铢钱都好!

小孩子总希望自己的成就,能够得到父辈、长辈的认可,总希望自己的表现比“同龄人”强。

现在,大将军就直截了当告诉他,泰安五铢好在哪里。

萧询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萧大款见了,只觉无奈:方才我说得口干舌燥,还比不上彭城公两三句?

泰安五铢的介绍环节结束,但新钱的介绍还在继续。

接下来,是名为“泰安通宝”的铜钱登场。

这种铜钱,形制有些特别,因为中间的孔是圆孔。

一枚钱的重量为十五铢,是三枚五铢钱得重量,其币值当为三文。

但是标称面值为壹陌,即一百文。

所以这是“一(文)当三十三(文)”,或者“一(枚)当百(枚)”的大钱。

一般来说,当朝廷开始发行“当十钱”、“当百钱”、“当千钱”,其目的必然是大规模搜刮民脂民膏。

这种钱,必然名声狼藉,很快就会“贬值”,退出流通。

谁发行这种钱,谁就是在作孽。

那么,该怎么向少帝解释,朝廷发行这种面值壹陌(一百文)铜钱的“苦衷”呢?

众人的目光,聚集在李笠身上。

这是你的主意,跟你女婿解释一下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