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姐姐说说看,只要八娘能做到的,必定尽力就是。”
武三娘迟疑了一下,还是开了口:“还请妹妹能单为我画套头面首饰来。”
说到这里,脸色一时又有些红。
七娘还没听明白,八娘却是明白了。
武家的情况,她们多少有些耳闻,看武三娘这样子,大概是亲事已经定了下来,只是不知道她求这副头面,是定亲时用,还是成亲是用,不过不管是成亲还是定亲,都是陪嫁用的首饰,八娘心中就有了数,忙道:“恭喜武姐姐,首饰的事情,八娘自然尽心,只望到时候姐姐喜欢就是。”
武三姐只是淡淡笑了笑:“八妹妹画出来的,我哪里会不喜欢,这事就拜托八妹妹了。”
脸上倒是未见多少喜色。
八娘心中诧异,难道这门亲事,武三娘并不满意?可观武三姐从前行事,在家中也是当得主说得上话的,若是不满意,大可不应,这到是为何?
又一想武三娘这等的女子,亲事上尽也不能如愿,不免又有些惋惜,只是人家当事人并未说什么,劝慰的话就不好说出口,只道:“小事罢了。难得能帮上武姐姐的忙。”
武三娘见时辰不早,便道:“也没旁的事情,我便先回去了,这几张画稿的银钱,回头我就派人送过来。八妹妹若是有空,再多想些出来,我估摸着这几张,也顶多能撑个把月,你们是不知道,如今我们泰瑞祥,不单是南丰城的店,别处几家,也都叫人踏破了门槛儿了。说起来,八妹妹当真是我们武家的福星。”
七娘谦逊道:“她一个小娃儿,武姐姐这么说,当是折了她的寿了,真论起来,武姐姐才是我们的福星呢。”
又客套几句,武三娘告辞而去。
午后果然命人送了二百贯钱的交子来。
八娘又让朱氏收了,这一算下来,除了家里的开销,还有去临川时的花销以及给老祖母和六娘留的生活费,这会儿家里也有四百贯钱的存款了。
朱氏看着那装交子的盒子,直乐得合不拢嘴。
有了钱打底,八娘便去寻吴氏:“嫂子,眼看着娘再过两月就要生产了,稳婆什么的,可提前张罗好了?”
吴氏听她小大人般合计着这这事儿,张了张嘴,到底抿了嘴笑着打了她的头:“这哪里是你们小娘子家家操心的事情?万不要在外人面前也这么说,没得叫人听了笑话。你就放心吧,嫂子我早就请好稳婆了,单等着日子到了就请了稳婆过来,是城里最好的稳婆。”
八娘揉了揉头,也知道自己这话说的越了规举,讨好的抱着吴氏的胳膊一阵晃:“嫂子别笑,八娘这不是担心我娘嘛,对了,嫂嫂觉得到时候要不要请个郎中过来也瞧瞧?要是万一”
吴氏连忙“呸呸”了几声,不过想着八娘也是担心婆婆,倒也没骂她,只道:“这些事儿,你别管了,凡事嫂子都按排着呢。你要没事儿,多帮着母亲照看小十妹就是。”
想到小十那看着乖巧,实则磨人的性子,八娘一溜烟儿跑了:“小十不喜欢我,我叫七姐照看去。”
转眼到了六月,天热炎热的叫人坐着都汗流夹背,还好院里有井,不时打些凉水出来在屋里放着,也能去些暑气。
晚上吃完晚饭,一家人便爱坐在后院里的树下纳凉闲聊。
便又说起购置田产的事情。
曾子晔因家中现在条件转好,倒也没再出去行商,曾老爹便把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办,并交待最好是在入秋前能办好,如此也不影响他们兄弟几人去京城的行程。
第二日一早,曾子晔便匆匆去了城外,连续转了几天,也没寻着合适的。倒也并非没有那卖地的人家,只是大多零散,并不符合他家的要求,偶有大片田地一道出售的,又非上良田,曾子晔自然是看不上,如此一耽搁,就入了七月,因连续下了几场大暴雨,想着乡间道路难行,曾子晔就息在了家中。
刚好南城县大嫂吴氏的舅家王家来人,想着商量求娶六娘进门的事情,那王咎之也已年方二十,实是到了该成亲的时候。
六娘转年也就到了十七岁,两家的亲事亦是早两年间就订了下来的,曾不疑自是同意了,不过王家也休谅六娘一直在临川照顾曾家老夫人,突然换了人,老夫人不一定习惯,再加上王咎之入秋也要去京城里赴考,便把婚期定在了来年初夏,介时王咎之也该从京中赶考回来了。
若是能进了中士,也是喜上加喜的事情。
来的是王家长房的王大舅爷。
因上回听了曾子晔说了王大舅有心想说了八娘给他家的四小子,曾不疑心知此次王大舅代王家三房来与他家说话,大概也有相看八娘并与他议亲的意思,不过上回听了曾子固的劝,并不想这么早就给八娘订亲,因此也未叫八妹姐妹出来拜见王大舅爷。
谈完正事,自然是留客吃饭,王大舅也不推迟。
毕竟是吴氏的亲舅舅,吴氏就问起舅母并几个表兄妹,王大舅笑道:“这回你舅母和你十三弟也一起跟来了,只是今日大舅找亲家公有事要议,你舅母也去了城中看望亲戚,并未跟来,我们总归要在南丰住几日,改日你舅母再领你十三弟过来看望你婆母。”
曾不疑见他单提到他家四子王十三,就知道自己猜测正确,笑道:“不知王大舅爷一家落脚在何处?”
“就在城中的来客客栈里。带着小十三郎出去拜见他姨母去了。”
有高堂在,吴氏不好说什么,朱氏闻言嗔道:“亲家大舅这可是拿我们当外人了,我们家院子虽小,待客总不至于没地方,怎好叫舅爷一家住客栈里去?”
说着,就回头吩咐吴氏:“大儿媳,回头你准备一下,去趟来客客栈,务必要把你大舅母和你四表弟接来,要不是我这身子不便,我便亲自接去。”
这一来,正合了王大舅求亲的心思,且自家儿子十三郎,那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相信曾亲家看了一定喜欢,如此再议亲事就容易了。因此只客气了几句,也就应下了。
吴氏回屋里换了出门的衣衫,禀过公婆,自去了客栈。
朱氏便留了老哥两还有大儿子说话,自己则去了厨房里忙着晚膳。又叫了七娘和八娘来帮忙。
小姐妹两人哪里敢叫朱氏挺着大肚子动手,因此按了朱氏在一边坐着,叫了觉儿去买了些鸡鸭鱼肉,到了华灯初上时分,吴氏接了王大舅母和十三表弟进了府,姐妹二人也整出了一桌子丰盛的晚饭。
因王大舅一家是首次上门作客,收拾好晚饭,八娘和七娘也被吴氏叫到后院换了衣衫,好见见王大舅母,两姐妹换衣服的时间,吴氏已去收拾了前院的正厅,因是至亲,也便没有那么多讲究,并未搞什么男女分桌,索性合在一处吃了。
姐妹二人换好衣服,去前院里帮着吴氏端碗端菜,等菜上了桌,这才正式拜见了王大舅和王大舅母,王大舅还好,王大舅母看着收拾的清爽宜人的曾家两个小姐妹,自是一顿好夸,那眼光在八娘身上直绕了好几圈。
八娘被她看的有些发毛,便索性寻了借口,陪着吴氏躲到了厨房里。
王家的小十三郎王彦深给曾不疑行了见礼,又被王大舅母叫进来,给朱氏也行了礼,朱氏也听曾不疑提过王家有心想求娶八娘的事情,因此打量王十三的眼光,就带了点审视的意味。
武三娘迟疑了一下,还是开了口:“还请妹妹能单为我画套头面首饰来。”
说到这里,脸色一时又有些红。
七娘还没听明白,八娘却是明白了。
武家的情况,她们多少有些耳闻,看武三娘这样子,大概是亲事已经定了下来,只是不知道她求这副头面,是定亲时用,还是成亲是用,不过不管是成亲还是定亲,都是陪嫁用的首饰,八娘心中就有了数,忙道:“恭喜武姐姐,首饰的事情,八娘自然尽心,只望到时候姐姐喜欢就是。”
武三姐只是淡淡笑了笑:“八妹妹画出来的,我哪里会不喜欢,这事就拜托八妹妹了。”
脸上倒是未见多少喜色。
八娘心中诧异,难道这门亲事,武三娘并不满意?可观武三姐从前行事,在家中也是当得主说得上话的,若是不满意,大可不应,这到是为何?
又一想武三娘这等的女子,亲事上尽也不能如愿,不免又有些惋惜,只是人家当事人并未说什么,劝慰的话就不好说出口,只道:“小事罢了。难得能帮上武姐姐的忙。”
武三娘见时辰不早,便道:“也没旁的事情,我便先回去了,这几张画稿的银钱,回头我就派人送过来。八妹妹若是有空,再多想些出来,我估摸着这几张,也顶多能撑个把月,你们是不知道,如今我们泰瑞祥,不单是南丰城的店,别处几家,也都叫人踏破了门槛儿了。说起来,八妹妹当真是我们武家的福星。”
七娘谦逊道:“她一个小娃儿,武姐姐这么说,当是折了她的寿了,真论起来,武姐姐才是我们的福星呢。”
又客套几句,武三娘告辞而去。
午后果然命人送了二百贯钱的交子来。
八娘又让朱氏收了,这一算下来,除了家里的开销,还有去临川时的花销以及给老祖母和六娘留的生活费,这会儿家里也有四百贯钱的存款了。
朱氏看着那装交子的盒子,直乐得合不拢嘴。
有了钱打底,八娘便去寻吴氏:“嫂子,眼看着娘再过两月就要生产了,稳婆什么的,可提前张罗好了?”
吴氏听她小大人般合计着这这事儿,张了张嘴,到底抿了嘴笑着打了她的头:“这哪里是你们小娘子家家操心的事情?万不要在外人面前也这么说,没得叫人听了笑话。你就放心吧,嫂子我早就请好稳婆了,单等着日子到了就请了稳婆过来,是城里最好的稳婆。”
八娘揉了揉头,也知道自己这话说的越了规举,讨好的抱着吴氏的胳膊一阵晃:“嫂子别笑,八娘这不是担心我娘嘛,对了,嫂嫂觉得到时候要不要请个郎中过来也瞧瞧?要是万一”
吴氏连忙“呸呸”了几声,不过想着八娘也是担心婆婆,倒也没骂她,只道:“这些事儿,你别管了,凡事嫂子都按排着呢。你要没事儿,多帮着母亲照看小十妹就是。”
想到小十那看着乖巧,实则磨人的性子,八娘一溜烟儿跑了:“小十不喜欢我,我叫七姐照看去。”
转眼到了六月,天热炎热的叫人坐着都汗流夹背,还好院里有井,不时打些凉水出来在屋里放着,也能去些暑气。
晚上吃完晚饭,一家人便爱坐在后院里的树下纳凉闲聊。
便又说起购置田产的事情。
曾子晔因家中现在条件转好,倒也没再出去行商,曾老爹便把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办,并交待最好是在入秋前能办好,如此也不影响他们兄弟几人去京城的行程。
第二日一早,曾子晔便匆匆去了城外,连续转了几天,也没寻着合适的。倒也并非没有那卖地的人家,只是大多零散,并不符合他家的要求,偶有大片田地一道出售的,又非上良田,曾子晔自然是看不上,如此一耽搁,就入了七月,因连续下了几场大暴雨,想着乡间道路难行,曾子晔就息在了家中。
刚好南城县大嫂吴氏的舅家王家来人,想着商量求娶六娘进门的事情,那王咎之也已年方二十,实是到了该成亲的时候。
六娘转年也就到了十七岁,两家的亲事亦是早两年间就订了下来的,曾不疑自是同意了,不过王家也休谅六娘一直在临川照顾曾家老夫人,突然换了人,老夫人不一定习惯,再加上王咎之入秋也要去京城里赴考,便把婚期定在了来年初夏,介时王咎之也该从京中赶考回来了。
若是能进了中士,也是喜上加喜的事情。
来的是王家长房的王大舅爷。
因上回听了曾子晔说了王大舅有心想说了八娘给他家的四小子,曾不疑心知此次王大舅代王家三房来与他家说话,大概也有相看八娘并与他议亲的意思,不过上回听了曾子固的劝,并不想这么早就给八娘订亲,因此也未叫八妹姐妹出来拜见王大舅爷。
谈完正事,自然是留客吃饭,王大舅也不推迟。
毕竟是吴氏的亲舅舅,吴氏就问起舅母并几个表兄妹,王大舅笑道:“这回你舅母和你十三弟也一起跟来了,只是今日大舅找亲家公有事要议,你舅母也去了城中看望亲戚,并未跟来,我们总归要在南丰住几日,改日你舅母再领你十三弟过来看望你婆母。”
曾不疑见他单提到他家四子王十三,就知道自己猜测正确,笑道:“不知王大舅爷一家落脚在何处?”
“就在城中的来客客栈里。带着小十三郎出去拜见他姨母去了。”
有高堂在,吴氏不好说什么,朱氏闻言嗔道:“亲家大舅这可是拿我们当外人了,我们家院子虽小,待客总不至于没地方,怎好叫舅爷一家住客栈里去?”
说着,就回头吩咐吴氏:“大儿媳,回头你准备一下,去趟来客客栈,务必要把你大舅母和你四表弟接来,要不是我这身子不便,我便亲自接去。”
这一来,正合了王大舅求亲的心思,且自家儿子十三郎,那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相信曾亲家看了一定喜欢,如此再议亲事就容易了。因此只客气了几句,也就应下了。
吴氏回屋里换了出门的衣衫,禀过公婆,自去了客栈。
朱氏便留了老哥两还有大儿子说话,自己则去了厨房里忙着晚膳。又叫了七娘和八娘来帮忙。
小姐妹两人哪里敢叫朱氏挺着大肚子动手,因此按了朱氏在一边坐着,叫了觉儿去买了些鸡鸭鱼肉,到了华灯初上时分,吴氏接了王大舅母和十三表弟进了府,姐妹二人也整出了一桌子丰盛的晚饭。
因王大舅一家是首次上门作客,收拾好晚饭,八娘和七娘也被吴氏叫到后院换了衣衫,好见见王大舅母,两姐妹换衣服的时间,吴氏已去收拾了前院的正厅,因是至亲,也便没有那么多讲究,并未搞什么男女分桌,索性合在一处吃了。
姐妹二人换好衣服,去前院里帮着吴氏端碗端菜,等菜上了桌,这才正式拜见了王大舅和王大舅母,王大舅还好,王大舅母看着收拾的清爽宜人的曾家两个小姐妹,自是一顿好夸,那眼光在八娘身上直绕了好几圈。
八娘被她看的有些发毛,便索性寻了借口,陪着吴氏躲到了厨房里。
王家的小十三郎王彦深给曾不疑行了见礼,又被王大舅母叫进来,给朱氏也行了礼,朱氏也听曾不疑提过王家有心想求娶八娘的事情,因此打量王十三的眼光,就带了点审视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