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误入化学武器基地
作战处长平静、悲怆地讲述……
1941年11月18日晚,第26摩步师乘着友军打开的缺口,绕过谢尔普霍夫向东挺进。
俄国人以为德军要从南面迂回莫斯科,赶紧把部队北调,通往东面的路畅通无阻,德军两个昼夜就进入了烟雾弥漫、烟囱林立的斯图皮诺。
斯图皮诺位于莫斯科以南、图拉以北,极少有人知晓的神秘地方。斯图皮诺有一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德军沿着一条支线进入工厂,那是一座大型联合化学工厂,在加紧生产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氢氰酸和氰化钾,每月的产量高达五千吨。
斯图皮诺东南,还有一座小点的工厂在研发秘密防毒面具,这种防毒面具带有用桔霉素化合物制成的新型过滤器,它不是用来防御敌人的细菌武器,而是防自家的,斯大林打算在发动进攻战役之前使用。
实际上,化学武器对苏联的军事将领并不陌生,因为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就曾利用它来对付过无产阶级的敌人,借助于化学武器曾镇压过1919年雅罗斯拉夫尔的起义,苏军一代名将图哈切夫斯基利用它平息过叛乱。
在二十年代,德国与苏联作为国际上的弃儿,两国在生产和试验化学毒剂方面曾有过富有成效的合作,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30年代中期,后来只是“因为德国政治局势发生变化”而中断。
第26摩步师还缴获了一份文件,这是1941年8月,苏联最高统帅部发布的标题为“关于1941年八、九两月装备化学炮弹、化学炸弹的命令”的文件,文件中指示:“责成化工人民委员部和人民委员杰尼索夫具体负责,每月由工厂生产装填特罗利特、佩尔西尔、罗扎明等物质的化学航空炸弹45万发以上,76毫米的杀伤性化学炮弹112万发,其它的炮弹50多万发。”同时还对具体化工企业下达了生产任务。
作战处长无声地抽泣着,讲不下去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后,情报科长低着头接着往下讲:
“……比尔费尔德代师长立功心切,亲自带领先头团打前锋,太可怕了,老远刺鼻的味道,工人们穿着简单的防化服装,呆滞的目光,有小孩,有妇女,有政治犯,还有德军战俘,那些德军战俘竟然对同胞们的呼唤无动于衷,像行尸走肉。只有一个军士说了句:你们到这里来干什么?几小时后你们会死去,因为这里是地狱。”
“我刚说过,工人们有简陋的防护服装,而我们什么都没有,结果,成批的士兵们溃烂死去。我站在望远镜里看到了这一切,我确信我会在几天后死去,不过到现在还活着。”
“苏军防化兵把我们团团包围,打死了好多受到腐蚀的德国兵,对这些德国兵来说,打死是一种解脱。”
“仅存的人抬着比尔费尔德少将的尸体,一个苏军少将说,留着几个活尸给希特勒,不,元首报丧,让法西斯知道,英雄的苏联科学家有能力研制出最先进的生化武器,把敢于来犯的敌人彻底消灭。全团就剩下我们10个人,当然,我们缴获的所有东西,包括文件都被收缴,当场销毁。”
贝洛若有所思,施蒙特仍在奋笔疾书,冉妮亚面色呆滞,元首神情黯然,他想起一战时中芥子气、差点成为瞎子的惨境。
冉妮亚插话,说现在的芥子气里加了好多致命物质,比过去的厉害多了。
第26摩步师执行了元首亲自制订的作战计划,他们勇往直前,进入了雄伟的联合化学工业区,破坏一些工厂设施的同时,被泄漏的化学品和放射物沾染,全师九千多名官兵,有一半当场死于非命,每天仍有几名士兵死亡。
“不会传染吧?”贝洛终于说出了心病。
“不会,主要是芥子毒气,当然跟一战时元首在西线中的那种不太一样。”侦察科长说完又呕吐起来,第二天他死于全身溃疡。
李德听完后,尽管心里惊涛骇浪,表面上还得显得平静,他指示把26摩步师剩下人员全部运回国内全面检查治疗,语无伦次地说这次行动是必要的,至少德军拿竹杆捅了俄国人的敏感部位,让他们受到惊吓。
大家心想,为了让他们受到惊吓,几千德军精锐之师命赴黄泉,不是死于真枪实弹,而是窝囊废一般地死去。在随后的日子里继续付出生命的代价——几天后科长死于呕吐和腹泻。
李德猝然一拳咂在桌子上,鲜血从手背上渗出:“以我的名义发布命令:第2航空队、还未调到非洲的第3航空队中的第10航空军,还有德国第52战斗机联队,明天开始,全力轰炸斯图皮诺及其周围的化工厂,为26摩步师复仇。”
贝洛咬牙切齿地补充:“多带点sd-2蝴蝶炸弹,让俄国人不能修复。”
……
东方出现了一道光亮,亮光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北到摩尔曼斯克、南至克里米亚的广阔战线上。当阳光初照在科泽利斯克以东的一小块高地时,克里木半岛已经日上三杆了,而远在西北的列宁格勒还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一小群人走向冰冻的乌格拉河,嘴里鼻孔里喷出来的团团热气凝成了一层层霜儿,冻结在皮帽四周,恰似一顶银色的头盔戴在冻得通红的脸膛上。
他们是来参加师长葬礼的。不久前的行动中,他全身被化学物品腐蚀,不堪痛苦,举枪自戕。
河畔有个小高地,即使中国最挑刺的风水先生也会相中这块宝地:面向家乡的西面小河流淌,南北一小片白桦林,像守候的士兵,冬能挡风,夏能遮阳,后面是小坡地,成为高地的屏障。
冉妮亚与爱得莱德手捧着鲜相互搀扶着,脸上用头巾裹着严严实实,只在双眼处留出一条细细的缝隙,而在嘴巴的地方结出一层白的霜,真不知道她俩是如何呼吸的。女人真奇怪,即使是情敌,只要不撕破脸,表面上也能装得亲密无间。
几个士兵拿着稿锨呼呼喘着粗气,墓穴周围有火烧过的灰烬,刚挖出来的土堆上冒着热气,天寒地冻,挖墓穴得先用火把土烧热。
远远地,一辆卡车摇摇晃晃开过来了,货厢中间放着师长的灵柩,两边各站着团警卫排的几个战士。
战士们从卡车上跳下来,小心翼翼将棺材卸下。李德接过军长递过来的军旗,轻轻覆盖在棺材上,再从鲍曼手里接过橡叶和剑的骑士十字勋章放在上面,然后大家一起抬进墓穴里。
随军牧师主持安葬仪式。
“k?mpfen unter gottes namen, wir sind unschuldig.”(以上帝的名义而战,我们无罪。)牧师说完这句话后,大家唱起了《我的好战友》:
我曾有个好战友,
再也没人比他好。
当战鼓响彻云霄,
他与我并肩上战场,
大步并肩向战场。
~
子弹呼啸而过,
是冲著他还是对著我?
就看著子弹撕裂了他,
战友倒在我的脚边上,
好像我的心跟著死去。
~
我忍泪咬牙上膛,
战友依然尽力帮忙。
直到这回他帮不了我,
好好地安息吧,
我的好战友……
用铁十字架装饰的墓碑立起来了,上面用里胡哨的哥特字体写着:比尔费尔德少将,德意志帝国弗赖堡人,生于1898年5月19日,卒于1941年12月17日。
李德亲自致悼词:
“……比尔费尔德少将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党员,德国国防军第13军26摩托化步兵师代师长,骑士十字勋章、战功剑铁十字勋章、一级铁十字勋章、二级铁十字勋章、铜质国家体能训练勋章及步兵铜质突击章,以及追授的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
凛冽的寒风把元首感人的话捎向远方:
“他忠实地践行了对元首的誓言,为了实现德意志民族的最高理想,为了德意志人民的千秋万代,与布尔什维克战斗到了最后一息,倒在了为之奋斗的冻土上……”
李德胸前双手握紧拳头,嘴里吐着团团白雾:
“一个比尔费尔德倒下了,千万个比尔费尔德站起来了,像我们伟大的条顿战士一样,掩埋尸体,擦干眼泪,高举旗帜,踏着血迹,夺取最后的胜利。”
似乎是铁石心肠的元首哽咽了:
“比尔费尔德同志,安息吧,在鲜丛中安息吧。你的精神将与世长存,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
牧师的安魂曲在寒风中回荡:
“谁能拒绝抚慰呢?在那个略显空旷的殿堂之上,有我们逝去的亲人犹豫、留恋的脚步与目光。
是谁将他们的眼睛轻轻阖上,是谁将我们泪水默默地抹去,又是谁在抚摸曾经受伤的眼睛与魂灵。
夜莺在神的护佑下,在天使的旁边哼唱起童年的歌谣。
围绕圣坛的鲜,已悄然开放。而圣坛的守护者,却不知去向。”
大家在寒风中伫立,神情庄重,脸色冷峻。刺骨的风吹拂着面庞,传来不同国籍的两个姑娘的啜泣。
作为直接上级的13军军长,费尔贝尔上将也得有所表示,由于元首把该讲的都毫无遗漏地讲完了,他只用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上的演讲》上的话作为告别:“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夕阳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最后,士兵们列队对空鸣枪,惊起无数乌鸦。一代名将走了,入土为安了,也永远解脱了。
&nnsp;
1941年11月18日晚,第26摩步师乘着友军打开的缺口,绕过谢尔普霍夫向东挺进。
俄国人以为德军要从南面迂回莫斯科,赶紧把部队北调,通往东面的路畅通无阻,德军两个昼夜就进入了烟雾弥漫、烟囱林立的斯图皮诺。
斯图皮诺位于莫斯科以南、图拉以北,极少有人知晓的神秘地方。斯图皮诺有一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德军沿着一条支线进入工厂,那是一座大型联合化学工厂,在加紧生产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氢氰酸和氰化钾,每月的产量高达五千吨。
斯图皮诺东南,还有一座小点的工厂在研发秘密防毒面具,这种防毒面具带有用桔霉素化合物制成的新型过滤器,它不是用来防御敌人的细菌武器,而是防自家的,斯大林打算在发动进攻战役之前使用。
实际上,化学武器对苏联的军事将领并不陌生,因为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就曾利用它来对付过无产阶级的敌人,借助于化学武器曾镇压过1919年雅罗斯拉夫尔的起义,苏军一代名将图哈切夫斯基利用它平息过叛乱。
在二十年代,德国与苏联作为国际上的弃儿,两国在生产和试验化学毒剂方面曾有过富有成效的合作,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30年代中期,后来只是“因为德国政治局势发生变化”而中断。
第26摩步师还缴获了一份文件,这是1941年8月,苏联最高统帅部发布的标题为“关于1941年八、九两月装备化学炮弹、化学炸弹的命令”的文件,文件中指示:“责成化工人民委员部和人民委员杰尼索夫具体负责,每月由工厂生产装填特罗利特、佩尔西尔、罗扎明等物质的化学航空炸弹45万发以上,76毫米的杀伤性化学炮弹112万发,其它的炮弹50多万发。”同时还对具体化工企业下达了生产任务。
作战处长无声地抽泣着,讲不下去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后,情报科长低着头接着往下讲:
“……比尔费尔德代师长立功心切,亲自带领先头团打前锋,太可怕了,老远刺鼻的味道,工人们穿着简单的防化服装,呆滞的目光,有小孩,有妇女,有政治犯,还有德军战俘,那些德军战俘竟然对同胞们的呼唤无动于衷,像行尸走肉。只有一个军士说了句:你们到这里来干什么?几小时后你们会死去,因为这里是地狱。”
“我刚说过,工人们有简陋的防护服装,而我们什么都没有,结果,成批的士兵们溃烂死去。我站在望远镜里看到了这一切,我确信我会在几天后死去,不过到现在还活着。”
“苏军防化兵把我们团团包围,打死了好多受到腐蚀的德国兵,对这些德国兵来说,打死是一种解脱。”
“仅存的人抬着比尔费尔德少将的尸体,一个苏军少将说,留着几个活尸给希特勒,不,元首报丧,让法西斯知道,英雄的苏联科学家有能力研制出最先进的生化武器,把敢于来犯的敌人彻底消灭。全团就剩下我们10个人,当然,我们缴获的所有东西,包括文件都被收缴,当场销毁。”
贝洛若有所思,施蒙特仍在奋笔疾书,冉妮亚面色呆滞,元首神情黯然,他想起一战时中芥子气、差点成为瞎子的惨境。
冉妮亚插话,说现在的芥子气里加了好多致命物质,比过去的厉害多了。
第26摩步师执行了元首亲自制订的作战计划,他们勇往直前,进入了雄伟的联合化学工业区,破坏一些工厂设施的同时,被泄漏的化学品和放射物沾染,全师九千多名官兵,有一半当场死于非命,每天仍有几名士兵死亡。
“不会传染吧?”贝洛终于说出了心病。
“不会,主要是芥子毒气,当然跟一战时元首在西线中的那种不太一样。”侦察科长说完又呕吐起来,第二天他死于全身溃疡。
李德听完后,尽管心里惊涛骇浪,表面上还得显得平静,他指示把26摩步师剩下人员全部运回国内全面检查治疗,语无伦次地说这次行动是必要的,至少德军拿竹杆捅了俄国人的敏感部位,让他们受到惊吓。
大家心想,为了让他们受到惊吓,几千德军精锐之师命赴黄泉,不是死于真枪实弹,而是窝囊废一般地死去。在随后的日子里继续付出生命的代价——几天后科长死于呕吐和腹泻。
李德猝然一拳咂在桌子上,鲜血从手背上渗出:“以我的名义发布命令:第2航空队、还未调到非洲的第3航空队中的第10航空军,还有德国第52战斗机联队,明天开始,全力轰炸斯图皮诺及其周围的化工厂,为26摩步师复仇。”
贝洛咬牙切齿地补充:“多带点sd-2蝴蝶炸弹,让俄国人不能修复。”
……
东方出现了一道光亮,亮光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北到摩尔曼斯克、南至克里米亚的广阔战线上。当阳光初照在科泽利斯克以东的一小块高地时,克里木半岛已经日上三杆了,而远在西北的列宁格勒还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一小群人走向冰冻的乌格拉河,嘴里鼻孔里喷出来的团团热气凝成了一层层霜儿,冻结在皮帽四周,恰似一顶银色的头盔戴在冻得通红的脸膛上。
他们是来参加师长葬礼的。不久前的行动中,他全身被化学物品腐蚀,不堪痛苦,举枪自戕。
河畔有个小高地,即使中国最挑刺的风水先生也会相中这块宝地:面向家乡的西面小河流淌,南北一小片白桦林,像守候的士兵,冬能挡风,夏能遮阳,后面是小坡地,成为高地的屏障。
冉妮亚与爱得莱德手捧着鲜相互搀扶着,脸上用头巾裹着严严实实,只在双眼处留出一条细细的缝隙,而在嘴巴的地方结出一层白的霜,真不知道她俩是如何呼吸的。女人真奇怪,即使是情敌,只要不撕破脸,表面上也能装得亲密无间。
几个士兵拿着稿锨呼呼喘着粗气,墓穴周围有火烧过的灰烬,刚挖出来的土堆上冒着热气,天寒地冻,挖墓穴得先用火把土烧热。
远远地,一辆卡车摇摇晃晃开过来了,货厢中间放着师长的灵柩,两边各站着团警卫排的几个战士。
战士们从卡车上跳下来,小心翼翼将棺材卸下。李德接过军长递过来的军旗,轻轻覆盖在棺材上,再从鲍曼手里接过橡叶和剑的骑士十字勋章放在上面,然后大家一起抬进墓穴里。
随军牧师主持安葬仪式。
“k?mpfen unter gottes namen, wir sind unschuldig.”(以上帝的名义而战,我们无罪。)牧师说完这句话后,大家唱起了《我的好战友》:
我曾有个好战友,
再也没人比他好。
当战鼓响彻云霄,
他与我并肩上战场,
大步并肩向战场。
~
子弹呼啸而过,
是冲著他还是对著我?
就看著子弹撕裂了他,
战友倒在我的脚边上,
好像我的心跟著死去。
~
我忍泪咬牙上膛,
战友依然尽力帮忙。
直到这回他帮不了我,
好好地安息吧,
我的好战友……
用铁十字架装饰的墓碑立起来了,上面用里胡哨的哥特字体写着:比尔费尔德少将,德意志帝国弗赖堡人,生于1898年5月19日,卒于1941年12月17日。
李德亲自致悼词:
“……比尔费尔德少将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党员,德国国防军第13军26摩托化步兵师代师长,骑士十字勋章、战功剑铁十字勋章、一级铁十字勋章、二级铁十字勋章、铜质国家体能训练勋章及步兵铜质突击章,以及追授的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
凛冽的寒风把元首感人的话捎向远方:
“他忠实地践行了对元首的誓言,为了实现德意志民族的最高理想,为了德意志人民的千秋万代,与布尔什维克战斗到了最后一息,倒在了为之奋斗的冻土上……”
李德胸前双手握紧拳头,嘴里吐着团团白雾:
“一个比尔费尔德倒下了,千万个比尔费尔德站起来了,像我们伟大的条顿战士一样,掩埋尸体,擦干眼泪,高举旗帜,踏着血迹,夺取最后的胜利。”
似乎是铁石心肠的元首哽咽了:
“比尔费尔德同志,安息吧,在鲜丛中安息吧。你的精神将与世长存,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
牧师的安魂曲在寒风中回荡:
“谁能拒绝抚慰呢?在那个略显空旷的殿堂之上,有我们逝去的亲人犹豫、留恋的脚步与目光。
是谁将他们的眼睛轻轻阖上,是谁将我们泪水默默地抹去,又是谁在抚摸曾经受伤的眼睛与魂灵。
夜莺在神的护佑下,在天使的旁边哼唱起童年的歌谣。
围绕圣坛的鲜,已悄然开放。而圣坛的守护者,却不知去向。”
大家在寒风中伫立,神情庄重,脸色冷峻。刺骨的风吹拂着面庞,传来不同国籍的两个姑娘的啜泣。
作为直接上级的13军军长,费尔贝尔上将也得有所表示,由于元首把该讲的都毫无遗漏地讲完了,他只用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上的演讲》上的话作为告别:“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夕阳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最后,士兵们列队对空鸣枪,惊起无数乌鸦。一代名将走了,入土为安了,也永远解脱了。
&nn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