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抛开长安之事不提,另一面在豫州和扬州的战事却令徐济心怀大畅。
倒是荆州的形势有点令徐济无奈,孙策在荆州南部四郡的实力日渐强大起来。
占据荆州南部的孙策接纳周瑜的建议,频频向荆州南部四郡的世家大族示好。
早在刘表下荆州前,荆州南部便有宗贼作乱,所谓宗贼即使一些在荆州不得势的、不服官府管教的大姓,这些大姓只不过没有学术地位,还够不上世家大族,但是势力也是强极一时。刘表到任荆州后,虽然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压制住了宗贼,但是宗贼却始终蠢蠢欲动,更对刘表心怀不满。
现在在孙策的蓄意拉拢下,怀着对刘表的仇恨,便对孙策效死命,毕竟在孙策的支持下,他们日后很有可能变成新兴的世家大族,没有人会放弃这个机会。
而荆州南部原本的世家大族更在孙策的思威并施下,纷纷投靠了孙策,使得孙策的势力大涨,虽然正规军数量仍然有数,但是只要需要,荆州南部的世家大族随时都可以拿出几万人来支援孙策。没有后顾之优的孙策开始移军北上,全力夺取长江防线。
巴陵、汉寿、武陵等地被连连拿下,或强攻而下、或当地官员献城、或世家大族临阵倒戈,总之这一切都令孙策的实力急剧地扩张中。
张允的六万大军也未能阻止孙策地强横势头。在连败之后,便移军北上,到江陵与蔡瑁汇合,护住南郡,屯兵华容和竟陵以求苟延残喘。在半个月前,孙策手下大将程普与江夏太守会战于武昌。大破黄祖。黄祖手下大将都督苏飞指挥水军来援,却被孙策水军将领蒋钦联合江夏水贼在半路伏击,击溃了江夏水军,更擒获苏飞。
苏飞知势不可违。便投降给了孙策,有了详知江夏内情的苏飞,江夏一线皆不可守,赤壁.夏口.石阳.乌林.汉阳.三江口.黄州等地被连连攻克。黄祖兵败而走。却被蒋钦大军围困在夏口江面上。在三面皆不可走的情况下,手下将领劝其投降。黄祖自思若是投降便是第二回落入到孙氏家族的手中,一时间羞愧难当,大叫一声跳入江中,溺水身亡,由是黄祖手下将士皆降。
经此一役,黄祖手下士兵连同江夏水贼,孙策得荆州军共五万有余,守住江夏诸城绰绰有余,在攻克长沙后。孙策的自身实力经过江夏一役又一次得到了质的提高。由此荆州震动,人心所向无不欲归孙策。因此在孙策夺得江夏之后,荆州出现了一股风潮,荆州北部许多的百姓开始了大局的迁移活动,在荆州北部世家大族地默许下。大批百姓通过江夏来到了荆州南部四郡。枣阳、义阳、平春,甚至光州、固始、安丰等地百姓,也因为袁绍和兖州军的战事开始大量地向南迁移。涌入到荆州南部四郡。弄得荆州北部的众多城市百姓数量锐减,连这些地方的荆州驻军也人心惶惶。
现在的孙策钱、粮、民、兵、声望样样皆有,真正成了一方霸主。而荆州刺史刘表刺史北有兖州于禁军、南有孙策军,东面又出现了百姓逃跑的事件,一时间当真是焦头烂额。
不过。刘表的刺史之位已经是时日无多。
南面的孙策军在扫平了江夏后,不问可知下一步就会西进。水陆两线攻击江陵,蔡瑁张允虽是将才,但从能力上和蒋钦比起来还相差太多。
而北面的李严大军本就是兖州的内应,自然可以随时南下。豫州袁绍也是败亡在即,臧霸大军收服豫州之日。就是窥探荆州东北之时。
再有荆州世家大族地背叛,刘表焉得不败?
现在徐济犹豫地事情是李严大军是否应该南下的问题。须知李严现在手下有一万多精兵,都是李严的心腹,手下大将魏延更是对李严信服得很,只要李严愿意。他随时都可以改旗易帜,表明自己的身份。
犹豫再三,徐济叹息着放弃了。谁让自己现在占据的地方太大,而手中的兵力却过少呢?
李严南下,即使加上于禁大军,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统摄荆州北部,若是加上豫州的臧霸大军,那还差不多,但问题是豫州新定,臧霸和高顺大军都要留在豫州以防豫州世家大族作乱。
而且就天下攻略来讲,要败孙策,就要先夺汉中和益州,否则自己的军队即使把荆州北部据为己有,最后的结果也是和孙策大军隔江而望。既然现在荆州的南部基本上已经是孙策的天下,而且荆州的世家大族也有舍弃刘表的意思,再加上孙策并不着急北进,而是巩固荆州南部,要以长江为界,把荆州北部让给自己,想要借长江天险和自己对抗的局面,那荆州北部这块地方早晚是自己的,何必急于一时呢?
左右李严的身份都没有必要再隐藏下去。还不如要李严投入到长安的战事中呢,相对于南下荆州而言,李严的这个作用更为巨大。随即,徐济传下命令,要在弘农一带做戏给天下人看的李严和于禁两人继续“交战”,实则确实想函谷关一带移动,以便配合长安战事,毕竟徐济不希望潼关和青泥口的长安军干扰自己的长安攻略。
徐济自家事自家知,虽然在占据长安之后,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刘协的皇帝之名借此号令长安地区的各个城市,但是潼关和青泥口的军队非比寻常,毕竟这是长安的门户。此二处的守将都是王允手下的亲信,长安陷落后,别的地方都好说,唯独这两个地方的守军不好收拾,不可等闲视之。有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牵制两地;徐济的后方将会少很多的压力。
剩下地就是静候郭淮的佳音了。
就在这时,徐盛方面方面传来了好消息:王凌被抓了。此人被抓的时候身上并没有书信。但是根据郭淮的描述,徐盛百分百肯定此人便是王凌。
徐济大喜,要徐盛把王凌送到河对岸来。王凌还未到,郭淮却先来了。
徐济和史阿心知长安城的事情有了进展,便在中军大帐等候郭淮。
郭淮兴冲冲地走进大帐,徐济大笑着让他坐下,道:“看伯济的气色,我就知道吕布匹夫已经中了文和之计了。”
郭淮喜气洋洋道:“正如主公所料。从今天上午开始起。吕布开始在城内频频调动兵马,更引军出城演练,王允府中惊疑一片,都不知道吕布此举有何意。我却知道这一定是贾诩先生的功劳。”
徐济点了点头。对郭淮道:“这几日若无必要,伯济最好不要出城,一则是王允多疑,若是被他发现了行藏,那便是万仞之山功亏一篑了;再则,若是错过了开放城门的时候那就不好了。”
郭淮肃容道:“郭淮晓得了。”三人又也就了一下长安城的街道,讨论如何以最小的损失拿下王允。
正说话间,便有人报,王凌已经带到。
徐济这才想起此事还未告诉郭淮,郭淮闻言。便对徐济道:“主公,未知要如何处置王陵?”
徐济本想说杀了以绝后患,但看到郭淮的神情,马上笑道:“伯济又什么好的提议吗?”郭淮犹豫再三,便拜服在地道:“主公。可否饶过王凌?”
徐济淡然道:“我知道王凌乃是你的好友。但我们做事情不可因公肥私,王凌的背后乃是王氏家族,既然与王允有勾结,那便是我徐济的敌人,此人我岂能留之?除非伯济有一个可以说得通的理由。”
郭淮看着徐济道:“主公所言极是,郭淮虽非士人却也粗通大义。这王凌若与主公无用,郭淮万不敢提此无理要求。”徐济眼眉一挑道:“哦?如此。伯济不妨说来听听。”
郭淮沉声道:“主公占领长安,潼关和青泥口的守军不可不防。我猜主公对于这两处雄关定有安排,但这两处关口不在主公手中始终都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王凌乃是王允的侄子,这两处关口的守将更是王凌和王晨代表王允亲自指派的。若是主公对王凌示之以恩宠,两处雄关可不战而降。”史阿和徐济闻言豁然动容,无可否认,郭淮地建议十分令人心动,而且切实可行。想到这,徐济点头道:“伯济言之有理,我知道怎么做了。”
徐济便要人把王凌带进中军大帐。郭淮知道自己不方便留在这里,便站起身来告辞,徐济知道他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与王凌相见,若是王凌见到郭淮在此,说不定会激起逆反的心理,誓死不与自己合作,那就得不偿失了。郭淮离开后,王凌被两个负责宿卫徐济的幽影带进来营帐中。
徐济和史阿大人看向这个王允的侄子,长得倒是一表人才,不过此时一脸的尘土,满身泥污,显得狼狈不堪。
徐济看来看昂然而立的王凌,挥了挥手,那两名幽影变退出营帐而去。徐济站起身来,走到王凌身边,悠然道:“阁下,便是王凌先生了吧?”
王凌被抓的时候莫名其妙,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对自己动手的人是谁,原本盛气凌人,但此刻见到对方一语便叫破自己的名字,就知道对方已经知道了自己地身份,既然已经知道自己是大司徒王允的侄子,对方还敢下手,那么定有强劲的实力,自然把满腔的怒火和傲气收了起来,更是立刻打消了用王允的身份地位去威胁对方的企图。同时在暗自思索抓住自己地到底是何人。看着王凌脸色一变。徐济就知道说到王凌地心里去了,便好整以暇看着王凌。
王凌心知今日自己定逃不过好去,但却没有放弃最后的一下希望,勉强道:“这位将军认错人了,我并不是什么王凌,只不过是并州的一个行脚商人。”
徐济哑然失笑道:“阁下若是行脚商人人,身上岂无一二本钱?不知阁下身上黄白之物到底几何?所带发市之货物又在哪里?”王凌闻言一愣。便不言语,徐济悠然自得道:“王凌你不要再强辩了,我徐济既然可以抓你到这里,便已经摸清了你的所有底细。”
王凌这才知道对面的人乃是徐济,立时面无人色,咬着嘴唇不说话。这当然是在预防徐济诈他,从他口中掏出消息来。
更从徐济在此位置上判断出来徐济此行是为了长安和王允而来。徐济当然明白王凌心中地念头,眼中闪过一抹森冷的杀机。冷哼道:“王凌.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次回到自己的宗族有消息要带给你的叔父王允?你别告诉我你今趟只是回去探亲.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你弟弟王晨每个月都会回并州一趟。”
王凌愕然看向徐济,他不明白为何如此机密的事情徐济的人在,而王允却完全不知道,可以肯定。王允死定了.否则徐济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抓住自己.不过只要不承认自己回并州是为了通风报信,徐济拿自己也没有办法,到了这等田地,他惟有希望牺牲自己。以保家族的利益,既然徐济没有杀他,那就说明有些事情徐济还没有弄明白,既然王允已经被徐济算计了,那就不要再为一个死人拖累整个家族,为了家族的利益,只要三缄其口。即使是徐济日后要对付自己地家族。没有证据下,徐济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下,王凌轻哼了一声,继续保持沉默。王凌的想法徐济了然于胸,要不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潼关和青泥口的问题。自己岂会和王凌多费口舌?早就一刀杀了。
冷笑道:“让我猜猜看,令尊大人是不是要你捎信给你的叔父王允,说我徐济在多日前来到并州,但现在已经消失无踪,也许已经渡过黄河,到长安来,要你叔父小心。”
王凌的脸上再无半点血色。徐济的话直中他的要害,给了他一种在王氏家族内部也有徐济的人的错觉。若是如此,王氏家族也不可幸免。凄惶无助之下,半晌才颓然道:“徐将军既然已经知道所有的事情,还问我做什么?”徐济没想到王凌地口风这般严密,表面上已经承认了一切。但实际上却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冷哼道:“王凌,你以为我在你王氏家族中有内应的事情是在诈你吗?哼!有一件事情你必须要搞清楚,无论你今天是否与我徐济合作,王允的败亡已经无可挽回。现在的区别就是我徐济到底是要灭掉王允一个人,还是顺便把你们整个王氏家族一起灭掉。”王凌猛地抬起头来,神色复杂难明的看着徐济,他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当然明白像徐济这种雄霸一方的诸侯,要对付谁,自然有千般接口,只是对徐济在灭掉王允的同时能顺便灭掉王氏家族的说法表示怀疑。
毕竟道现在为止,自己并没有确实地看见徐济手中掌握着王氏家族和王允相互勾结的证据,虽然王允是王氏家族的人,但不能说王允有罪,便要株连整个王氏家族吧?尤其按照兖州“罪不及无辜亲人”的律法,更加说不过去。除非徐济在王室家族的内部真的有内应在,才可以名正言顺的除掉王氏家族的证据,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机会,王氏家族就会销毁和王允之间的所有来往的证据,徐济再想对付王氏家族那就难上加难了。
徐济为人最重信诺,绝不会随意改变律法,那无异于失信天下,所以王凌才会认为徐济即便要对付王氏家族,也没有足够理由,毕竟,王氏家族乃是并州的世家大族,随意铲除只会令地方振动,对徐济不利。虽然眼前的徐济一付吃定自己的模样,但是王凌却抱有一线希望,他以为徐济若是在王氏家族内部真的有内应的话,为何还要和自己费这许多话?倒不如直接杀掉自己。
徐济盯着脸上阴晴不定的王凌,心知对方已经动援,哈哈一笑道:“我不妨告诉你,当今圣上也在我徐济的手中。要不要我现在就领你王凌去面圣?”
王凌闻言立时色变,这意味着即便徐济在王氏家族中没有内应,也可以以皇帝之命杀人了。他本来还在奇怪徐济除掉王允后拿什么来控制长安,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想到这里,王凌颓然道:“王凌一切愿听徐将军差遣,只求保我王氏家族一脉。”
徐济哈哈一笑道:“我不要你与王允为难,只要你为我骗开潼关和青泥口的城门,如何?”
王凌身躯一颤,他这才知道徐济留下自己的原因,徐济真的并非是为了套取王氏家族的内幕,而是从那个其实并不存在的“内应”那里知道了自己和这两座关口守将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种无力的感觉泛上了王凌的心头。
面对徐济就好似一切都被他掌握在手中一般,毫无反手的机会,这才是最为可怕的。
倒是荆州的形势有点令徐济无奈,孙策在荆州南部四郡的实力日渐强大起来。
占据荆州南部的孙策接纳周瑜的建议,频频向荆州南部四郡的世家大族示好。
早在刘表下荆州前,荆州南部便有宗贼作乱,所谓宗贼即使一些在荆州不得势的、不服官府管教的大姓,这些大姓只不过没有学术地位,还够不上世家大族,但是势力也是强极一时。刘表到任荆州后,虽然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压制住了宗贼,但是宗贼却始终蠢蠢欲动,更对刘表心怀不满。
现在在孙策的蓄意拉拢下,怀着对刘表的仇恨,便对孙策效死命,毕竟在孙策的支持下,他们日后很有可能变成新兴的世家大族,没有人会放弃这个机会。
而荆州南部原本的世家大族更在孙策的思威并施下,纷纷投靠了孙策,使得孙策的势力大涨,虽然正规军数量仍然有数,但是只要需要,荆州南部的世家大族随时都可以拿出几万人来支援孙策。没有后顾之优的孙策开始移军北上,全力夺取长江防线。
巴陵、汉寿、武陵等地被连连拿下,或强攻而下、或当地官员献城、或世家大族临阵倒戈,总之这一切都令孙策的实力急剧地扩张中。
张允的六万大军也未能阻止孙策地强横势头。在连败之后,便移军北上,到江陵与蔡瑁汇合,护住南郡,屯兵华容和竟陵以求苟延残喘。在半个月前,孙策手下大将程普与江夏太守会战于武昌。大破黄祖。黄祖手下大将都督苏飞指挥水军来援,却被孙策水军将领蒋钦联合江夏水贼在半路伏击,击溃了江夏水军,更擒获苏飞。
苏飞知势不可违。便投降给了孙策,有了详知江夏内情的苏飞,江夏一线皆不可守,赤壁.夏口.石阳.乌林.汉阳.三江口.黄州等地被连连攻克。黄祖兵败而走。却被蒋钦大军围困在夏口江面上。在三面皆不可走的情况下,手下将领劝其投降。黄祖自思若是投降便是第二回落入到孙氏家族的手中,一时间羞愧难当,大叫一声跳入江中,溺水身亡,由是黄祖手下将士皆降。
经此一役,黄祖手下士兵连同江夏水贼,孙策得荆州军共五万有余,守住江夏诸城绰绰有余,在攻克长沙后。孙策的自身实力经过江夏一役又一次得到了质的提高。由此荆州震动,人心所向无不欲归孙策。因此在孙策夺得江夏之后,荆州出现了一股风潮,荆州北部许多的百姓开始了大局的迁移活动,在荆州北部世家大族地默许下。大批百姓通过江夏来到了荆州南部四郡。枣阳、义阳、平春,甚至光州、固始、安丰等地百姓,也因为袁绍和兖州军的战事开始大量地向南迁移。涌入到荆州南部四郡。弄得荆州北部的众多城市百姓数量锐减,连这些地方的荆州驻军也人心惶惶。
现在的孙策钱、粮、民、兵、声望样样皆有,真正成了一方霸主。而荆州刺史刘表刺史北有兖州于禁军、南有孙策军,东面又出现了百姓逃跑的事件,一时间当真是焦头烂额。
不过。刘表的刺史之位已经是时日无多。
南面的孙策军在扫平了江夏后,不问可知下一步就会西进。水陆两线攻击江陵,蔡瑁张允虽是将才,但从能力上和蒋钦比起来还相差太多。
而北面的李严大军本就是兖州的内应,自然可以随时南下。豫州袁绍也是败亡在即,臧霸大军收服豫州之日。就是窥探荆州东北之时。
再有荆州世家大族地背叛,刘表焉得不败?
现在徐济犹豫地事情是李严大军是否应该南下的问题。须知李严现在手下有一万多精兵,都是李严的心腹,手下大将魏延更是对李严信服得很,只要李严愿意。他随时都可以改旗易帜,表明自己的身份。
犹豫再三,徐济叹息着放弃了。谁让自己现在占据的地方太大,而手中的兵力却过少呢?
李严南下,即使加上于禁大军,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统摄荆州北部,若是加上豫州的臧霸大军,那还差不多,但问题是豫州新定,臧霸和高顺大军都要留在豫州以防豫州世家大族作乱。
而且就天下攻略来讲,要败孙策,就要先夺汉中和益州,否则自己的军队即使把荆州北部据为己有,最后的结果也是和孙策大军隔江而望。既然现在荆州的南部基本上已经是孙策的天下,而且荆州的世家大族也有舍弃刘表的意思,再加上孙策并不着急北进,而是巩固荆州南部,要以长江为界,把荆州北部让给自己,想要借长江天险和自己对抗的局面,那荆州北部这块地方早晚是自己的,何必急于一时呢?
左右李严的身份都没有必要再隐藏下去。还不如要李严投入到长安的战事中呢,相对于南下荆州而言,李严的这个作用更为巨大。随即,徐济传下命令,要在弘农一带做戏给天下人看的李严和于禁两人继续“交战”,实则确实想函谷关一带移动,以便配合长安战事,毕竟徐济不希望潼关和青泥口的长安军干扰自己的长安攻略。
徐济自家事自家知,虽然在占据长安之后,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刘协的皇帝之名借此号令长安地区的各个城市,但是潼关和青泥口的军队非比寻常,毕竟这是长安的门户。此二处的守将都是王允手下的亲信,长安陷落后,别的地方都好说,唯独这两个地方的守军不好收拾,不可等闲视之。有于禁大军和李严大军牵制两地;徐济的后方将会少很多的压力。
剩下地就是静候郭淮的佳音了。
就在这时,徐盛方面方面传来了好消息:王凌被抓了。此人被抓的时候身上并没有书信。但是根据郭淮的描述,徐盛百分百肯定此人便是王凌。
徐济大喜,要徐盛把王凌送到河对岸来。王凌还未到,郭淮却先来了。
徐济和史阿心知长安城的事情有了进展,便在中军大帐等候郭淮。
郭淮兴冲冲地走进大帐,徐济大笑着让他坐下,道:“看伯济的气色,我就知道吕布匹夫已经中了文和之计了。”
郭淮喜气洋洋道:“正如主公所料。从今天上午开始起。吕布开始在城内频频调动兵马,更引军出城演练,王允府中惊疑一片,都不知道吕布此举有何意。我却知道这一定是贾诩先生的功劳。”
徐济点了点头。对郭淮道:“这几日若无必要,伯济最好不要出城,一则是王允多疑,若是被他发现了行藏,那便是万仞之山功亏一篑了;再则,若是错过了开放城门的时候那就不好了。”
郭淮肃容道:“郭淮晓得了。”三人又也就了一下长安城的街道,讨论如何以最小的损失拿下王允。
正说话间,便有人报,王凌已经带到。
徐济这才想起此事还未告诉郭淮,郭淮闻言。便对徐济道:“主公,未知要如何处置王陵?”
徐济本想说杀了以绝后患,但看到郭淮的神情,马上笑道:“伯济又什么好的提议吗?”郭淮犹豫再三,便拜服在地道:“主公。可否饶过王凌?”
徐济淡然道:“我知道王凌乃是你的好友。但我们做事情不可因公肥私,王凌的背后乃是王氏家族,既然与王允有勾结,那便是我徐济的敌人,此人我岂能留之?除非伯济有一个可以说得通的理由。”
郭淮看着徐济道:“主公所言极是,郭淮虽非士人却也粗通大义。这王凌若与主公无用,郭淮万不敢提此无理要求。”徐济眼眉一挑道:“哦?如此。伯济不妨说来听听。”
郭淮沉声道:“主公占领长安,潼关和青泥口的守军不可不防。我猜主公对于这两处雄关定有安排,但这两处关口不在主公手中始终都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王凌乃是王允的侄子,这两处关口的守将更是王凌和王晨代表王允亲自指派的。若是主公对王凌示之以恩宠,两处雄关可不战而降。”史阿和徐济闻言豁然动容,无可否认,郭淮地建议十分令人心动,而且切实可行。想到这,徐济点头道:“伯济言之有理,我知道怎么做了。”
徐济便要人把王凌带进中军大帐。郭淮知道自己不方便留在这里,便站起身来告辞,徐济知道他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与王凌相见,若是王凌见到郭淮在此,说不定会激起逆反的心理,誓死不与自己合作,那就得不偿失了。郭淮离开后,王凌被两个负责宿卫徐济的幽影带进来营帐中。
徐济和史阿大人看向这个王允的侄子,长得倒是一表人才,不过此时一脸的尘土,满身泥污,显得狼狈不堪。
徐济看来看昂然而立的王凌,挥了挥手,那两名幽影变退出营帐而去。徐济站起身来,走到王凌身边,悠然道:“阁下,便是王凌先生了吧?”
王凌被抓的时候莫名其妙,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对自己动手的人是谁,原本盛气凌人,但此刻见到对方一语便叫破自己的名字,就知道对方已经知道了自己地身份,既然已经知道自己是大司徒王允的侄子,对方还敢下手,那么定有强劲的实力,自然把满腔的怒火和傲气收了起来,更是立刻打消了用王允的身份地位去威胁对方的企图。同时在暗自思索抓住自己地到底是何人。看着王凌脸色一变。徐济就知道说到王凌地心里去了,便好整以暇看着王凌。
王凌心知今日自己定逃不过好去,但却没有放弃最后的一下希望,勉强道:“这位将军认错人了,我并不是什么王凌,只不过是并州的一个行脚商人。”
徐济哑然失笑道:“阁下若是行脚商人人,身上岂无一二本钱?不知阁下身上黄白之物到底几何?所带发市之货物又在哪里?”王凌闻言一愣。便不言语,徐济悠然自得道:“王凌你不要再强辩了,我徐济既然可以抓你到这里,便已经摸清了你的所有底细。”
王凌这才知道对面的人乃是徐济,立时面无人色,咬着嘴唇不说话。这当然是在预防徐济诈他,从他口中掏出消息来。
更从徐济在此位置上判断出来徐济此行是为了长安和王允而来。徐济当然明白王凌心中地念头,眼中闪过一抹森冷的杀机。冷哼道:“王凌.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次回到自己的宗族有消息要带给你的叔父王允?你别告诉我你今趟只是回去探亲.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你弟弟王晨每个月都会回并州一趟。”
王凌愕然看向徐济,他不明白为何如此机密的事情徐济的人在,而王允却完全不知道,可以肯定。王允死定了.否则徐济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抓住自己.不过只要不承认自己回并州是为了通风报信,徐济拿自己也没有办法,到了这等田地,他惟有希望牺牲自己。以保家族的利益,既然徐济没有杀他,那就说明有些事情徐济还没有弄明白,既然王允已经被徐济算计了,那就不要再为一个死人拖累整个家族,为了家族的利益,只要三缄其口。即使是徐济日后要对付自己地家族。没有证据下,徐济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下,王凌轻哼了一声,继续保持沉默。王凌的想法徐济了然于胸,要不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潼关和青泥口的问题。自己岂会和王凌多费口舌?早就一刀杀了。
冷笑道:“让我猜猜看,令尊大人是不是要你捎信给你的叔父王允,说我徐济在多日前来到并州,但现在已经消失无踪,也许已经渡过黄河,到长安来,要你叔父小心。”
王凌的脸上再无半点血色。徐济的话直中他的要害,给了他一种在王氏家族内部也有徐济的人的错觉。若是如此,王氏家族也不可幸免。凄惶无助之下,半晌才颓然道:“徐将军既然已经知道所有的事情,还问我做什么?”徐济没想到王凌地口风这般严密,表面上已经承认了一切。但实际上却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冷哼道:“王凌,你以为我在你王氏家族中有内应的事情是在诈你吗?哼!有一件事情你必须要搞清楚,无论你今天是否与我徐济合作,王允的败亡已经无可挽回。现在的区别就是我徐济到底是要灭掉王允一个人,还是顺便把你们整个王氏家族一起灭掉。”王凌猛地抬起头来,神色复杂难明的看着徐济,他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当然明白像徐济这种雄霸一方的诸侯,要对付谁,自然有千般接口,只是对徐济在灭掉王允的同时能顺便灭掉王氏家族的说法表示怀疑。
毕竟道现在为止,自己并没有确实地看见徐济手中掌握着王氏家族和王允相互勾结的证据,虽然王允是王氏家族的人,但不能说王允有罪,便要株连整个王氏家族吧?尤其按照兖州“罪不及无辜亲人”的律法,更加说不过去。除非徐济在王室家族的内部真的有内应在,才可以名正言顺的除掉王氏家族的证据,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机会,王氏家族就会销毁和王允之间的所有来往的证据,徐济再想对付王氏家族那就难上加难了。
徐济为人最重信诺,绝不会随意改变律法,那无异于失信天下,所以王凌才会认为徐济即便要对付王氏家族,也没有足够理由,毕竟,王氏家族乃是并州的世家大族,随意铲除只会令地方振动,对徐济不利。虽然眼前的徐济一付吃定自己的模样,但是王凌却抱有一线希望,他以为徐济若是在王氏家族内部真的有内应的话,为何还要和自己费这许多话?倒不如直接杀掉自己。
徐济盯着脸上阴晴不定的王凌,心知对方已经动援,哈哈一笑道:“我不妨告诉你,当今圣上也在我徐济的手中。要不要我现在就领你王凌去面圣?”
王凌闻言立时色变,这意味着即便徐济在王氏家族中没有内应,也可以以皇帝之命杀人了。他本来还在奇怪徐济除掉王允后拿什么来控制长安,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想到这里,王凌颓然道:“王凌一切愿听徐将军差遣,只求保我王氏家族一脉。”
徐济哈哈一笑道:“我不要你与王允为难,只要你为我骗开潼关和青泥口的城门,如何?”
王凌身躯一颤,他这才知道徐济留下自己的原因,徐济真的并非是为了套取王氏家族的内幕,而是从那个其实并不存在的“内应”那里知道了自己和这两座关口守将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种无力的感觉泛上了王凌的心头。
面对徐济就好似一切都被他掌握在手中一般,毫无反手的机会,这才是最为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