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济最后还是按下了自己的杀意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见这年轻人虽然气质有些异于常人但他的眼神却清澈之极,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心中不由暗暗称奇,但也因此更加警惕。
徐济没有想到史阿会把这个徒弟带出长安来,难道史阿就那么自信吗?不过此时自己别无选择,除非一跃而起杀人灭口,否则还是得相信史阿的眼光。
当然,若是徐济发现不对劲的话,他一定会痛下杀手的。不过徐济知道能够骗得过史阿恐怕没有几个,像史阿这种超一流高手本身就是智能超群的人,也许不擅长带兵打仗,但是绝对是看人的老手,既然史阿那么十拿九稳,自己当然不好说什么,但一番试探是免不了的。
当下淡然道:“本人徐济,这位朋友叫什么名字?”
那名青年男子的脸上露出不能置信的神情,显然没有想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徐济,看来史阿并没有告诉他预先会遇见谁,故此显得十分激动,但是却在竭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显然不想让自己在徐济面前失态,好一会儿才故作镇定道:“小子郭淮见过徐将军。”
徐济先是心头一放,看来这个年轻人很在意他在自己心中的形象,这么看来,这个人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来投效自己的。
这小子看样子是个人物,对了,这小子好像叫什么郭淮。
郭淮?!徐济反应过来的时候心中也吃了一惊:居然是魏国名将郭淮!
要知道徐济在后世最崇拜的人就是曹操,故此对曹操手下的人物知之甚深,这个郭淮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个十足的笨蛋,几乎是被诸葛亮等人耍的团团转,最后还被姜维一箭射死。但是徐济查过史料,历史上的郭淮可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在定军山一役中,魏军主将夏侯渊被黄忠一刀斩杀后,魏军群龙无首。这时候就是这个郭淮站了出来。推选张郃为军中主帅,说“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正是因为有了郭淮的力排众议。所以张郃才能控制魏军的诸多将领,使得魏军免于大败。而事实证明,这个张郃后来成为了蜀汉的心腹大患,文武全才到了几乎无人可以克制的地步。由此可见这个郭淮的观人入微的本领。当时夏侯渊新死.虽然有张郃暂摄其位,但是军心浮动,士气低迷,难于一战,而刘备大军转眼便到,关键时刻,又是这个郭淮力挽狂澜.
不久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水为阵以拒蜀军.郭淮却认为:"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遂在汉水以北列阵,欲待蜀军涉水半渡时进行反击.不过枭雄刘备久经战阵。最后识破此计,隔水相持而不渡。郭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令刘备逡巡而不敢前,给了魏军以喘息之机。
正以为如此,曹操才会让让张郃假节,把这个郭淮任命为张郃司马。
其他如黄初元年以镇西长使的身份行征羌护军,与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等。皆平之。因此才会有关中平定,百姓的易安居乐业的局面,随后郭淮镇压羌族叛乱,更是威震边疆。太和二年时诸葛亮首次攻魏,派马谡守街亭,高详驻军柳城。张郃率军攻打街亭。又是这个郭淮率军佯攻柳城,牵制蜀军。更随后又在抱罕破羌人唐。
太和五年二月的时候,诸葛亮第四次攻魏,包围祁山,蜀军乘势抢先收割熟麦。获得军粮。时陇右无粮,有人建议从关中运粮,便路途非常远。这时,又是郭淮凭借自己在羌人心中的威望招抚羌人,恩威并施,遂解军粮之急。转为扬武将军。青龙二年二月,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又是这个郭淮识破了诸葛武侯地用心,屯兵北原,更识破诸葛亮攻西围是假,攻阳遂是真的战略意图,令一代奇才诸葛亮无功而返,更加进一步刺激了诸葛亮的病情,令诸葛亮当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
可以说,诸葛亮地死和眼前这个郭淮有着直接原因。
诸葛亮死后,无论是王平还是姜维,与郭淮交手都未占到半点便宜,此人在长安地区一共呆了三十多年,绝对是长安地区解决各种问题的专家和防守长安、汉中、西凉的中流砥柱。
看着眼前这个对自己恭恭敬敬、而使诸葛武侯“泪满襟”的郭淮,徐济的心脏不争气的跳动了几下,含笑招手令郭淮坐下。
史阿见状,松了一口气,看得出徐济对自己的这个徒弟印象不错,而且也对自己的自作主张并无不满,心中暗赞徐济的识人用人之能。呵呵一笑,史阿对郭槐道:“伯济,这就是我和你说地大人物了。”
郭淮一个劲儿的点头,徐济若是还不算大人物,这天下间还有谁才是大人物。
史阿转过头来向徐济解释道:“主公,我今天才一到长安城的门口,就看见这小子匆匆地从长安的城门口出来,一副心事匆匆地样子我把他叫住,一问,才知道这小子有急事要出城。”徐济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明白史阿所说的急事一定和自己有关,马上把目光看向了郭淮,露出询问的目光。同时心中恍然:大概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史阿才彻底的信任了郭淮,把这个郭淮领到了自己这里。
想到这里更是提起了百倍的精力去听郭淮说的每一个字。
因为经历的风浪多了,徐济不会那么轻易地相信别人。郭淮在徐济炯炯的目光的注视下,略微有点紧张,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那天师傅进长安城来找我,把我吓了一大跳,而且师傅很急,一个劲地询问我长安的事情,心慌意乱下,就忘记把一些事情告诉师傅了。等到师傅走了以后。我越想越不对劲。但是又不知道师傅的行踪,所以才决定出城,决定自己解决这个潜在的危险。”
徐济仔细的揣摩着郭淮地话,觉得他这番言词可信性很高。即便是王允已经知道自己带领五千幽影渡河的消息。那下不可能知道自己和史阿这么隐秘的行动,可以说郭淮的出现完全是一个巧合。在这种情况下。郭淮的话的可信度就已经很高了。若是郭淮是王允的内鬼,那很难想象郭淮会在见到史阿之后马上缟出一个令史阿完全信任地理由来。若是如此的话,这个郭淮可是太高杆了。
不过小驶得万年船,现在只要听一听郭淮嘴中所谓的危险是什么,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这个郭淮到底是不是王允派出来用来算计史阿地人。想到这里,徐济微笑道:“伯济所谓地潜在的危险是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郭淮凝声道:“在下不知道师傅有没有向徐将军提起过我长安的身份。”
徐济从史书中倒是知道郭淮的来历。不过表面上却故作不知,那当然是为了检验郭淮有没有对自己说实话。才要说不知道,郭淮却失笑道:“是小子糊涂了。徐将军明明是第一次听说我这名不见经传之辈,也对,师傅又怎会提及我这籍籍无名之人呢?”
顿了一顿,郭淮道:“我的祖父郭全曾经乃是朝中的大司农。我的父亲郭缊现在正在并州雁门出任太守。”徐济点了点头,知道郭淮没有瞒自己。同时心中一动,这个郭淮倒是给自己提了一个醒,自己不是不放心于扶罗,要梁习暗中派人监视吗?若是这个郭淮投入到自己的手下,那么定会得到乃父郭缊地全力支持的。
并州初定,在雁门边关有一个自己的心腹在,实在是一件理想的事情。尤其是自己正在和北面的草原民族交战的时候。正在想着,郭淮又道:“早年的时候,小子曾随祖父安居在洛阳,当时就已经和师傅学习击剑之术,后来,京城西迁。祖父被逼迫入长安,我也跟着到了这里,后来师傅突然在长安出现,还当上了大汉第一剑师,我就接着和师傅学习剑术。而郭氏家族又非是本地人。我在长安举目无亲,幸好有师傅照料我,否则只怕我郭淮早已经病死在长安了。”
徐济这才知道原来史阿对郭淮有活命之恩。看样子,郭淮骗史阿的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而且史料记载上郭淮也是的确是个孝子。
过坏的眼中露出回忆的神色道:“我病好之后,便知道自己这条命是师傅救的,所以师傅要我赴汤蹈火我定然在所不惜。
徐济点了点头,历史上史阿和郭淮不都是曹魏集团的人吗?就是没听说两个人会扯上关系。史阿的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使得一张好像万年寒冰的英俊面孔有了一丝笑容。道:“伯济资质不错,人又勤勉,我岂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史阿对徐济道:“伯济是个有心人,我当初来长安的时候,伯济本来想要离开长安,回到故里太原阳曲,协助自己的父亲驻守雁门关,与羌胡作战,但是一见我来,便留了下来继续和我学习剑术。不过说到才能,我看伯济的带兵能力要远远超过他的剑术了。”
徐济这才知道,原来郭淮的命运在这里应为自己干预历史的原因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转变。
怪不得呢,徐济明明记得郭淮跟随曹操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家乡,何时在长安出现过?原来竟是因为史阿的突然出现而造成的。而且史阿也早就想到要把郭淮安插在长安做自己的棋子了。郭淮被史阿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微红着脸道:“师傅过奖了,不过师傅的嘱咐不敢有一丝的忘记,师傅不希望别人知道师傅与我之间的关系,所以时至今日,在长安还没有人对我的身份表示怀疑,只是知道我乃是已故大司农郭全的孙子。直到师傅大闹长安,我才知道师傅为何不让我张扬自己是师傅的徒弟。那是生怕我受到牵连,只是没有想到师傅会这么快回来,而且站到我的身边。”
说到这里。徐济还是没有从郭淮地话中发现一丝不妥当的地方。看来的确是自己杯弓蛇影了。看着徐济若有所思地样子,郭淮连忙一拍自己的脑袋道:“看我,居然说跑题了。事情是这么回事,当时师傅见我病好了,便建议我依附长安的权贵人物。毕竟我地祖父乃是朝中的大司农,人脉极广。因为王允和我祖父还算有点交情。而且王允乃是晋阳王氏家族的人。说起来也是同乡世家之好。所以我便去投奔王允??????”
徐济闻言失声道:“你说什么?王允乃是晋阳王氏家族地人?王氏家族不是在兖州琅琊吗?”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允地家族居然在并州而非是山东琅琊!”
一瞬间,徐济便捕捉到郭淮说的麻烦事情是什么了:自己带领五千幽影潜入长安地区的事情根本就是瞒不住王允,也许王允现在不知道,但是只要晋阳的王氏家族派人到长安来。那就一定会知道这个秘密的。
若是自己还以为可以始终瞒得住王允,说不定会让王允反过来算计。这个情报来得太及时了。
只此一件事,徐济就已经彻底相信郭淮了。郭淮看着徐有脸诧异的样子,解释道:“徐将军有所不知,王姓一共有三支,徐将军说的是琅琊的王氏和王允所在的晋阳王氏虽然都上毫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裔,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说起来晋阳王氏家族乃是正统,不过现在人们一提起王氏家族只会想起琅琊里,早在先汉昭宣时期。博士谏大夫,经学名家王吉就为琅琊王氏地显贵奠定了基业。王吉祖孙三代,禄位弥重,有‘累世之美’的称号,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所以晋阳王氏家族反而不那么出名了。”
原来如此!徐济知道王氏家族并非是因为什么王允。而是因为史书上之后的两晋时期山东琅琊王氏家族太有名了。西晋,王祥位居三公,王戎,王衍先后出任宰相,大大提高了琅琊王氏家族的声望。东晋初,由于王导功勋卓著,担任宰相居中秉政。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这是琅琊王氏势力达到顶峰的标志。一直以来,徐济始终都以为王允乃是琅琊人。
该死,自己完全弄错了。郭淮继续道:“我看师傅来此,就知道兖州军要在长安有大的行动。可是兖州军要来到长安地话,一定瞒不过王氏家族的人,我就是怕晋阳的王氏家族派人到长安来送信,幸好现在不是月底,王氏家族的人还没有把消息传过来。这才心下稍安,然后准备出长安城,想要先一步在半路截杀王氏家族派来的使者。”
徐济皱着眉头道:“伯济,你并非是王氏家族的人,又怎么能知道王氏家族的使者是谁呢?你在半路截杀王氏家族的使者岂非是大海捞针?”郭淮闻听“大海捞针”这个成语先是一愣,心中赞叹了两句,然后才解释道:“徐将军有所不知,王允和晋阳王氏家族时时互通有无,定在每个月的月底传递消息,而传递消息的人乃是王氏家族的家主、也就是王允的哥哥的儿子王凌和王晨。这两人平时和我的关系不错,总是一个劲儿向他们的宝贝妹子许配给我。这次回晋阳取消息的人就是王凌。因为王允生性多疑,对外人他是信不过的,而王凌和王晨的身手不错,长安城的城墙,两人都能翻越。我要杀掉王凌把握其实不大。”徐济点了点头,王晨他是没听说过,不过这个王凌自己似乎有印象,似乎是曹魏集团的重臣之一。好像历史上郭淮的妻子还真的就是王凌的妹子,好像两个人很恩爱,光儿子就生了五个,好像是说新语里面就有一个关于他妻子的故事,哎,看来自己已经把《世说新语》忘记得差不多了。要不是因为郭淮,自己还真是记不起这号人物。
郭淮冷然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允对我也十分看重,否则我也没有资格在刘璋被劫持后和王允一起到长安城外勘查现场。”
徐济此时已经被郭淮的话完全打动,更知道郭淮绝无半点虚言。没有想到王允这般阴险,看来自己真的是不瞧他了。
想到这里,徐济有点坐立不安,对史阿道:“史阿兄,你还要渡河回去一趟,把这消息告诉文锋,要他密切监视大河,务必要捉住王凌!”
史阿当然知道这事情的重要性,答应一声站起来便出去了。
郭淮这才放下了心事,知道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被化解了。徐济却心情大坏,现在还没有弄清楚王允有没有怀疑贾诩,反倒弄出来了一个王氏家族,真是防不胜防。
突然间,徐济发觉长安攻略要作出很大的改变,否则自己说不准就要铩羽而回了。
徐济没有想到史阿会把这个徒弟带出长安来,难道史阿就那么自信吗?不过此时自己别无选择,除非一跃而起杀人灭口,否则还是得相信史阿的眼光。
当然,若是徐济发现不对劲的话,他一定会痛下杀手的。不过徐济知道能够骗得过史阿恐怕没有几个,像史阿这种超一流高手本身就是智能超群的人,也许不擅长带兵打仗,但是绝对是看人的老手,既然史阿那么十拿九稳,自己当然不好说什么,但一番试探是免不了的。
当下淡然道:“本人徐济,这位朋友叫什么名字?”
那名青年男子的脸上露出不能置信的神情,显然没有想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徐济,看来史阿并没有告诉他预先会遇见谁,故此显得十分激动,但是却在竭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显然不想让自己在徐济面前失态,好一会儿才故作镇定道:“小子郭淮见过徐将军。”
徐济先是心头一放,看来这个年轻人很在意他在自己心中的形象,这么看来,这个人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来投效自己的。
这小子看样子是个人物,对了,这小子好像叫什么郭淮。
郭淮?!徐济反应过来的时候心中也吃了一惊:居然是魏国名将郭淮!
要知道徐济在后世最崇拜的人就是曹操,故此对曹操手下的人物知之甚深,这个郭淮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个十足的笨蛋,几乎是被诸葛亮等人耍的团团转,最后还被姜维一箭射死。但是徐济查过史料,历史上的郭淮可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在定军山一役中,魏军主将夏侯渊被黄忠一刀斩杀后,魏军群龙无首。这时候就是这个郭淮站了出来。推选张郃为军中主帅,说“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正是因为有了郭淮的力排众议。所以张郃才能控制魏军的诸多将领,使得魏军免于大败。而事实证明,这个张郃后来成为了蜀汉的心腹大患,文武全才到了几乎无人可以克制的地步。由此可见这个郭淮的观人入微的本领。当时夏侯渊新死.虽然有张郃暂摄其位,但是军心浮动,士气低迷,难于一战,而刘备大军转眼便到,关键时刻,又是这个郭淮力挽狂澜.
不久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水为阵以拒蜀军.郭淮却认为:"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遂在汉水以北列阵,欲待蜀军涉水半渡时进行反击.不过枭雄刘备久经战阵。最后识破此计,隔水相持而不渡。郭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令刘备逡巡而不敢前,给了魏军以喘息之机。
正以为如此,曹操才会让让张郃假节,把这个郭淮任命为张郃司马。
其他如黄初元年以镇西长使的身份行征羌护军,与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等。皆平之。因此才会有关中平定,百姓的易安居乐业的局面,随后郭淮镇压羌族叛乱,更是威震边疆。太和二年时诸葛亮首次攻魏,派马谡守街亭,高详驻军柳城。张郃率军攻打街亭。又是这个郭淮率军佯攻柳城,牵制蜀军。更随后又在抱罕破羌人唐。
太和五年二月的时候,诸葛亮第四次攻魏,包围祁山,蜀军乘势抢先收割熟麦。获得军粮。时陇右无粮,有人建议从关中运粮,便路途非常远。这时,又是郭淮凭借自己在羌人心中的威望招抚羌人,恩威并施,遂解军粮之急。转为扬武将军。青龙二年二月,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又是这个郭淮识破了诸葛武侯地用心,屯兵北原,更识破诸葛亮攻西围是假,攻阳遂是真的战略意图,令一代奇才诸葛亮无功而返,更加进一步刺激了诸葛亮的病情,令诸葛亮当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
可以说,诸葛亮地死和眼前这个郭淮有着直接原因。
诸葛亮死后,无论是王平还是姜维,与郭淮交手都未占到半点便宜,此人在长安地区一共呆了三十多年,绝对是长安地区解决各种问题的专家和防守长安、汉中、西凉的中流砥柱。
看着眼前这个对自己恭恭敬敬、而使诸葛武侯“泪满襟”的郭淮,徐济的心脏不争气的跳动了几下,含笑招手令郭淮坐下。
史阿见状,松了一口气,看得出徐济对自己的这个徒弟印象不错,而且也对自己的自作主张并无不满,心中暗赞徐济的识人用人之能。呵呵一笑,史阿对郭槐道:“伯济,这就是我和你说地大人物了。”
郭淮一个劲儿的点头,徐济若是还不算大人物,这天下间还有谁才是大人物。
史阿转过头来向徐济解释道:“主公,我今天才一到长安城的门口,就看见这小子匆匆地从长安的城门口出来,一副心事匆匆地样子我把他叫住,一问,才知道这小子有急事要出城。”徐济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明白史阿所说的急事一定和自己有关,马上把目光看向了郭淮,露出询问的目光。同时心中恍然:大概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史阿才彻底的信任了郭淮,把这个郭淮领到了自己这里。
想到这里更是提起了百倍的精力去听郭淮说的每一个字。
因为经历的风浪多了,徐济不会那么轻易地相信别人。郭淮在徐济炯炯的目光的注视下,略微有点紧张,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那天师傅进长安城来找我,把我吓了一大跳,而且师傅很急,一个劲地询问我长安的事情,心慌意乱下,就忘记把一些事情告诉师傅了。等到师傅走了以后。我越想越不对劲。但是又不知道师傅的行踪,所以才决定出城,决定自己解决这个潜在的危险。”
徐济仔细的揣摩着郭淮地话,觉得他这番言词可信性很高。即便是王允已经知道自己带领五千幽影渡河的消息。那下不可能知道自己和史阿这么隐秘的行动,可以说郭淮的出现完全是一个巧合。在这种情况下。郭淮的话的可信度就已经很高了。若是郭淮是王允的内鬼,那很难想象郭淮会在见到史阿之后马上缟出一个令史阿完全信任地理由来。若是如此的话,这个郭淮可是太高杆了。
不过小驶得万年船,现在只要听一听郭淮嘴中所谓的危险是什么,马上就可以判断出来这个郭淮到底是不是王允派出来用来算计史阿地人。想到这里,徐济微笑道:“伯济所谓地潜在的危险是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郭淮凝声道:“在下不知道师傅有没有向徐将军提起过我长安的身份。”
徐济从史书中倒是知道郭淮的来历。不过表面上却故作不知,那当然是为了检验郭淮有没有对自己说实话。才要说不知道,郭淮却失笑道:“是小子糊涂了。徐将军明明是第一次听说我这名不见经传之辈,也对,师傅又怎会提及我这籍籍无名之人呢?”
顿了一顿,郭淮道:“我的祖父郭全曾经乃是朝中的大司农。我的父亲郭缊现在正在并州雁门出任太守。”徐济点了点头,知道郭淮没有瞒自己。同时心中一动,这个郭淮倒是给自己提了一个醒,自己不是不放心于扶罗,要梁习暗中派人监视吗?若是这个郭淮投入到自己的手下,那么定会得到乃父郭缊地全力支持的。
并州初定,在雁门边关有一个自己的心腹在,实在是一件理想的事情。尤其是自己正在和北面的草原民族交战的时候。正在想着,郭淮又道:“早年的时候,小子曾随祖父安居在洛阳,当时就已经和师傅学习击剑之术,后来,京城西迁。祖父被逼迫入长安,我也跟着到了这里,后来师傅突然在长安出现,还当上了大汉第一剑师,我就接着和师傅学习剑术。而郭氏家族又非是本地人。我在长安举目无亲,幸好有师傅照料我,否则只怕我郭淮早已经病死在长安了。”
徐济这才知道原来史阿对郭淮有活命之恩。看样子,郭淮骗史阿的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而且史料记载上郭淮也是的确是个孝子。
过坏的眼中露出回忆的神色道:“我病好之后,便知道自己这条命是师傅救的,所以师傅要我赴汤蹈火我定然在所不惜。
徐济点了点头,历史上史阿和郭淮不都是曹魏集团的人吗?就是没听说两个人会扯上关系。史阿的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使得一张好像万年寒冰的英俊面孔有了一丝笑容。道:“伯济资质不错,人又勤勉,我岂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史阿对徐济道:“伯济是个有心人,我当初来长安的时候,伯济本来想要离开长安,回到故里太原阳曲,协助自己的父亲驻守雁门关,与羌胡作战,但是一见我来,便留了下来继续和我学习剑术。不过说到才能,我看伯济的带兵能力要远远超过他的剑术了。”
徐济这才知道,原来郭淮的命运在这里应为自己干预历史的原因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转变。
怪不得呢,徐济明明记得郭淮跟随曹操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家乡,何时在长安出现过?原来竟是因为史阿的突然出现而造成的。而且史阿也早就想到要把郭淮安插在长安做自己的棋子了。郭淮被史阿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微红着脸道:“师傅过奖了,不过师傅的嘱咐不敢有一丝的忘记,师傅不希望别人知道师傅与我之间的关系,所以时至今日,在长安还没有人对我的身份表示怀疑,只是知道我乃是已故大司农郭全的孙子。直到师傅大闹长安,我才知道师傅为何不让我张扬自己是师傅的徒弟。那是生怕我受到牵连,只是没有想到师傅会这么快回来,而且站到我的身边。”
说到这里。徐济还是没有从郭淮地话中发现一丝不妥当的地方。看来的确是自己杯弓蛇影了。看着徐济若有所思地样子,郭淮连忙一拍自己的脑袋道:“看我,居然说跑题了。事情是这么回事,当时师傅见我病好了,便建议我依附长安的权贵人物。毕竟我地祖父乃是朝中的大司农,人脉极广。因为王允和我祖父还算有点交情。而且王允乃是晋阳王氏家族的人。说起来也是同乡世家之好。所以我便去投奔王允??????”
徐济闻言失声道:“你说什么?王允乃是晋阳王氏家族地人?王氏家族不是在兖州琅琊吗?”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允地家族居然在并州而非是山东琅琊!”
一瞬间,徐济便捕捉到郭淮说的麻烦事情是什么了:自己带领五千幽影潜入长安地区的事情根本就是瞒不住王允,也许王允现在不知道,但是只要晋阳的王氏家族派人到长安来。那就一定会知道这个秘密的。
若是自己还以为可以始终瞒得住王允,说不定会让王允反过来算计。这个情报来得太及时了。
只此一件事,徐济就已经彻底相信郭淮了。郭淮看着徐有脸诧异的样子,解释道:“徐将军有所不知,王姓一共有三支,徐将军说的是琅琊的王氏和王允所在的晋阳王氏虽然都上毫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裔,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说起来晋阳王氏家族乃是正统,不过现在人们一提起王氏家族只会想起琅琊里,早在先汉昭宣时期。博士谏大夫,经学名家王吉就为琅琊王氏地显贵奠定了基业。王吉祖孙三代,禄位弥重,有‘累世之美’的称号,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所以晋阳王氏家族反而不那么出名了。”
原来如此!徐济知道王氏家族并非是因为什么王允。而是因为史书上之后的两晋时期山东琅琊王氏家族太有名了。西晋,王祥位居三公,王戎,王衍先后出任宰相,大大提高了琅琊王氏家族的声望。东晋初,由于王导功勋卓著,担任宰相居中秉政。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这是琅琊王氏势力达到顶峰的标志。一直以来,徐济始终都以为王允乃是琅琊人。
该死,自己完全弄错了。郭淮继续道:“我看师傅来此,就知道兖州军要在长安有大的行动。可是兖州军要来到长安地话,一定瞒不过王氏家族的人,我就是怕晋阳的王氏家族派人到长安来送信,幸好现在不是月底,王氏家族的人还没有把消息传过来。这才心下稍安,然后准备出长安城,想要先一步在半路截杀王氏家族派来的使者。”
徐济皱着眉头道:“伯济,你并非是王氏家族的人,又怎么能知道王氏家族的使者是谁呢?你在半路截杀王氏家族的使者岂非是大海捞针?”郭淮闻听“大海捞针”这个成语先是一愣,心中赞叹了两句,然后才解释道:“徐将军有所不知,王允和晋阳王氏家族时时互通有无,定在每个月的月底传递消息,而传递消息的人乃是王氏家族的家主、也就是王允的哥哥的儿子王凌和王晨。这两人平时和我的关系不错,总是一个劲儿向他们的宝贝妹子许配给我。这次回晋阳取消息的人就是王凌。因为王允生性多疑,对外人他是信不过的,而王凌和王晨的身手不错,长安城的城墙,两人都能翻越。我要杀掉王凌把握其实不大。”徐济点了点头,王晨他是没听说过,不过这个王凌自己似乎有印象,似乎是曹魏集团的重臣之一。好像历史上郭淮的妻子还真的就是王凌的妹子,好像两个人很恩爱,光儿子就生了五个,好像是说新语里面就有一个关于他妻子的故事,哎,看来自己已经把《世说新语》忘记得差不多了。要不是因为郭淮,自己还真是记不起这号人物。
郭淮冷然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允对我也十分看重,否则我也没有资格在刘璋被劫持后和王允一起到长安城外勘查现场。”
徐济此时已经被郭淮的话完全打动,更知道郭淮绝无半点虚言。没有想到王允这般阴险,看来自己真的是不瞧他了。
想到这里,徐济有点坐立不安,对史阿道:“史阿兄,你还要渡河回去一趟,把这消息告诉文锋,要他密切监视大河,务必要捉住王凌!”
史阿当然知道这事情的重要性,答应一声站起来便出去了。
郭淮这才放下了心事,知道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被化解了。徐济却心情大坏,现在还没有弄清楚王允有没有怀疑贾诩,反倒弄出来了一个王氏家族,真是防不胜防。
突然间,徐济发觉长安攻略要作出很大的改变,否则自己说不准就要铩羽而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