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书院今天来了个和尚!这个消息突然间从书院的同学们口中听来惜妍有些愕然。昔年,惜妍曾闻院长所言,麓山书院的创办者却是碧云寺的两个和尚,而麓山书院独尊儒教,院中所教是尽是诗书礼乐,却和佛法半点都不沾。唐国兴盛,却多半受书院之功。唐宗为表两个创办书院的僧人之功,在院旁设立麓山寺,但寺中却无和尚,现在倒成为文人墨客的去处了。
惜妍在麓山寺旁教琴,她是书院的先生,诗书礼乐中的末位,唐国四痴中的琴痴。她横坐抱琴,却看那远处的碑文,看得仔细,仿佛里面有什么玄妙一般。

那碑文写道:“夫天之道也,东仁而首,西义而成,故清泰所居,指于成事者已。地之德也,川浮而动,岳镇而安,故耆阇所临,取于安定者已。兹寺大枑,厥旨玄同,是以回向度门,于廓右,仰止净域,列乎岩巅。宝堂岌业于太虚,道树森梢于曾渚。无风而林壑肃穆,不月而相事澄明。化城未真,梵天犹俗。名称殆绝,地位尝高者,不其盛欤!”笔墨间神情流放,天真烂熳,隐隐残楮断墨间。

惜妍看得仔细,心中为这撰写碑文的人大声喝彩,果然不愧为唐国四痴中的书痴。唐国中有闻名天下的儒教四痴,琴痴惜妍,棋痴范西屏,书痴王道一,画痴吴宗艺。麓山书院占其三,唯独书痴王道一不是麓山书院之人,其余的皆在麓山书院当先生。书痴王道一为当朝文科榜眼,传闻那一rì书写麓山寺碑文,心与道合,书写完毕之时天有异象。惜妍却是知道他所到达的境界其他三痴都未能到达,不由心生向往。

路中有脚步声,惜妍抬头看时却是个五十多岁的和尚,她认得是碧云寺高僧智难,可书院中一向对和尚不太敬仰,所以惜妍也未曾理会,转过头继续看那碑文,希望从碑文中有所顿悟。

智难上得麓山时,见麓山寺前有一年轻女子抱琴看着碑文,那女子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一身淡绿长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智难苦修多年,不为之所动,只是匆匆一瞥,便知她是书院中的惜妍,唐国四痴中的琴痴。智难上前去,做了个礼数,道:“贫僧智难,久闻琴痴大名。”

惜妍皱眉,她颇不喜欢这和尚,她转过身道:“大和尚,有何事就直说了罢。”智难心中道:“孔夫子曾言仁义礼智信,不想这女娃儿如此无理。”智难心中所想甚是,他年逾六十,惜妍也不过二十六七左右,便开口叫唤“大和尚”的,却是不礼貌了些,但皆因书院众人不喜和尚,惜妍在书院中长大,自然受到影响,又怎么给智难好脸sè?不将他赶将下山便是好的了。

智难道:“常闻琴痴琴音天下无双,今有幸得见,不知贫僧有无机会聆听姑娘琴音?”惜妍道:“大和尚想听琴音何不找个地儿坐下慢慢聆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