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的退却,并没有给孙权减轻多少压力,相反让他更加焦虑不安。
从时间上推算,昨天傍晚魏霸与陆逊翻脸,撤出战场,今天上午魏军就到了这里,可见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用铁骑进行突袭,隔断他和陆逊之间的联络,甚至有可能就是击杀他孙权,让吴国陷入群龙无首的危险境地。

魏军虽然攻击的时间并不长,却给孙权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不用统计,粗粗的看一眼战场,估计伤亡就不下一万。更重要的是,为了抵挡突如其来的魏军铁骑,他们烧掉了不少辎重车,魏军的退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火势凶猛,对战马的干扰非常大。他们现在退去,还可以再来,可是孙权到哪里再找这么多的辎重车来结阵?而且魏军退却,也是因为他们刚刚奔驰了一百多里,体力不足,可想而知,等这些辎重营烧完了,等魏军恢复了体力,下一次战斗将更加惨烈。

孙权发现,自己被困在了这里,无法动弹。跑,两条腿的人跑不过四条腿的战马,战,主动权在魏军手中,自己想战也无能为力,更何况惊魂未定的将士们也未必有胆量主动攻击魏军。

如今之计,只剩下固守待援,希望陆逊早点从襄阳撤出。只是这样一来,刚刚攻克的襄阳城就只能放弃了。处心积虑的谋划了那么久,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一只脚已经踏进了襄阳城,最后还是要完好无缺的吐出来,实在让人无法甘心。

都是因为魏霸突然撤走,还给魏军留下了一道浮桥,要不然战局怎么会变化得这么快。

一想到此,孙权就恨得牙痒痒。

在联盟之初,孙权未尝没有想到其中的风险,对陆逊的步步为营,他也是默许的,但是随着战局的一步步进展,蜀军接连几次大胜,最后甚至以伤亡过半的代价攻克了樊城,这让孙权开始怀疑起自己是不是谨慎过头了。既然樊城在蜀军手中,魏军又没有了水师,无法轻易渡过汉水,那攻击襄阳应该还是有可能的。就算仍有风险,也抵不上襄阳的诱惑。

不仅是孙权这么想,陆逊也是这么想,所以他才会主动攻击襄阳。至于魏霸的刺激,根本不是主要原因。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襄阳外城已破,只剩下一些残兵在内城负隅顽抗的时候,会闹出这样的事。虽说孙权知道魏霸很可能从一开始就用心不良,可是他对陆逊的处理还是非常不满。你要么就不要乱动,要动就把事情办好,办成这样,这算什么?

孙权越想越气,派人突围,向陆逊问计。不过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成份是问计,有多少成份是怨气,就只有孙权自己最清楚了。魏军就在一旁,突围的人凶多吉少,如果仅仅是向陆逊通报情况,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周边的斥候很快就会发现这里的情况,也许现在已经把消息送到了陆逊的面前。

然而所有人的都知道孙权现在心情不好,孙虑阵亡几乎已成定局,大军又遭受惨败,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此时此刻,谁又肯为陆逊说一句话。陆逊虽然位高权重,可是他的人缘并不好,江淮人与他有隔阂,江东人也未必就喜欢他,见孙权做出这个安排,所有人都沉默了。

陆逊的确已经知道了。早在孙权遇袭之前,他就收到了魏军铁骑向南去了的消息。对于魏军的用意,他不用猜都能想得到,他也派出了报警的人,可惜魏军同样谨慎,派出大量的斥候截杀,陆逊最后也不清楚派出去的人能不能活着赶到孙权面前。不过他并不担心,一来孙权本人战场经验很丰富,对魏国铁骑的忌惮也很深,想来不会不提防,二来他在汇报与魏霸发生冲突的报告的末尾也已经提醒孙权了,那时候魏军还在渡河,想必肯定能送到孙权的手里。

他万万没想到,孙权因为孙虑的死乱了心神,根本就没注意到最后几句很含蓄的提醒。当他得知孙权在行军途中被魏军突袭,现在还被困在旷野之中的时候,他非常震惊。

他立即找来了朱然等人,宣布撤军。

朱然等人非常吃惊,可是也非常无奈。他们都清楚,既然魏军已经通过蜀军留下的浮桥渡过了汉水,而襄阳的内城还在夏侯霸的手中,吴军就算是想坚守襄阳也无法做到,剩下的就只有撤军一途。只是这样一来,这么多天的辛苦,这么大的伤亡,全都付之东流,血本无归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魏霸造成的。一想到这一点,所有人都恨上了魏霸,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现在就把魏霸抓住过来生吞活剥。

可是他们无法抓到魏霸,而魏军却是近在眼前。

朱桓首先站了起来,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司马懿部就在附近,魏军两万铁骑已经冲到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如果撤退,会不会遭到他们的追击。”

陆逊叹了一口气:“魏军追击是必然的,不过他们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收复襄阳,现在我们已经放弃襄阳,他们的目标已经达到,再和我军血战,不会是他们的本意。需知襄阳之战,对魏国来说也是迫于无奈之举,从开战到现在,他们已经损失了不少人马,不会再和我们争一时之短长。归师勿遏,这个道理司马懿懂,曹睿也懂,要知道他们还需要兵力夺回关中呢。”

朱桓虽然对陆逊不太服气,可是听了这些,也没有多说什么。陆逊随即安排朱然率水师先撤,顺汉水而下,先赶到夷水进行布防,接应大军,逼迫魏军铁骑撤退。

朱然领命而去,率领水师随即起帆。陆逊亲率大军,缓缓撤出了襄阳。正如他所料,司马懿并没有追赶,而是立刻进入襄阳城,轻而易举的收复了襄阳。

吴军退走,襄阳收复,曹睿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立刻命令抚军大将军陈群停止前进,暂时留驻宛城。

鏖战月余的襄阳城终于恢复了平静,可是孙权却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陆逊为了防止被魏军的骑兵偷袭,走得非常慢,几乎是步步为营,随时准备战斗。曹宇在田豫的建议下,留下少数人监视襄阳方面撤退的魏军,然后率领主力,再次向孙权发动了猛攻。

孙权据阵而守,死伤惨重。因为大量的辎重、粮草被烧,他们面临着箭矢不足,粮食短缺的困境。箭矢不足,对付铁骑的力量就大打折扣,粮食不足,军心更是不稳,在魏军如潮水般的进攻面前,吴军坚持得非常辛苦。两天下来,就连战阵最中央的孙权也要树起盾牌,以防被魏军的流矢射中。

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候,朱然率军赶到,吴军水师进入夷水,威胁魏军铁骑的后路,曹宇这才放弃了攻击,扬长而去。他们在半路上遇到了陆逊,又一次发动了攻击,不过陆逊早有准备,他们没有占到什么大便宜,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陆逊离开。

脱离了魏军铁骑的威胁,陆逊开始加快脚步,第三天下午,他渡过夷水,这时,他却得到了一个让他很紧张的消息:孙权没有等他,而是率领残兵直接回江陵了。

陆逊长叹一声,心情沉重。

……

魏霸等人远在隆中,收到的消息要慢一些。等他得知襄阳战事已经结束时,他不免有些惋惜。陆逊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襄阳,而曹睿也非常有克制的没有追击,任由吴军退去,这让他的计划大打折扣。算来算去,吴军的总损失不会超过四万,魏军的损失略多一些,应该在五万左右,虽说战果辉煌,可是还没有到让他们元气大伤到无法再战的地步。

这样一来,接下来蜀国要面临的问题就要比预期的严重得多。为了在接下来的三国混战中取得较大的优势,魏霸和吴懿、孟达商量,要立刻攻击丹水中的魏军水师,将武关至襄阳段的丹水置入蜀军的控制之中,进而占领南乡郡,重夺武关。

可是吴懿和孟达都表示了反对。

孟达反对,魏霸早有准备。这次孟达有斩杀胡质部的功劳,有攻克樊城的功劳,他已经捞够了,损失也不少,此时一心想着回到房陵整编俘虏,补充实力,哪里有心思再去打什么南乡郡和武关城。

可是吴懿反对,魏霸非常不理解。在他看来,吴懿不存在实力损耗的问题,他一旦回到成都,下次有没有机会再出征都是个问题,应该希望一次把功劳捞足了才对。蜀军水师现在有九艘装甲楼船,消灭魏军水师是易如反掌,攻取南乡也是很轻松的事,只有重夺武关城可能有点难度,总体来说,这是非常不错的机会,吴懿应该举双手赞成。

可是他偏偏反对了。

吴懿是主将,孟达是副将,主将副将一起反对,魏霸只是一个参军,虽然有不少拥护者,也无法独断专行。面对这个场面,魏霸第一次感觉到了兵权不在自己手中的困窘。

就在这时,费祎和张温来了,带来了一个消息:孙虑战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