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二岁入驿站做驿丞,发现大宋驿站官道,其实名存实亡,其中积弊深远,大家不过是吃皇粮、混rì子而已。徐掌柜,如果是您,遇到这种情况当如何办?”马花藤坐下,不说自己抄袭的事情,却问道。
“若是徐某,虽然不才,也当努力改进,清除积弊。驿站虽小,但乃国之根本,一信不达,在商人而言,可能错过时机,损失百万,在国家而言,可能军情不达,就此亡国,也有可能。”徐有财答道。
“不错,可马花藤并没有如此做。”马花藤摇头道。“马某入驿站五年,却丝毫没有改进,而是暗自里往自己口袋里捞银两,并记录下驿站运行的得失,并结交前来送信、运送货物的巨商……”
“然后开设了藤迅商行?”金算盘一旁接话道。
“柴大人所言不差,我自从离开驿站,入京城开设了这藤迅商行——徐掌柜,当年做送信的商行,何止百十家,为什么只有马某的藤迅商行如今一枝独秀?原因就在这里,不知道徐掌柜除了手上的一纸公文之外,可曾有其他必胜的优势,来做这煤炭生意?”马花藤问道,盯着徐有财双眼。
徐有财无言以对。
自己不过是靠一腔热血才想做这煤炭生意,其实徐有财心中早有想法,无论卖盐还是茶,都是销售,而且与农业有关。自己要想一鸣惊人,必须从工业出发,煤炭是工业的血液,做工业,莫如先从开采煤矿开始。
可即使能开采出来,又有什么用?
这马花藤的故事,若是不久前听到,还要嗤之以鼻,认为此人jiān诈狡猾,以前作为驿丞,不思改良大宋驿道制度,反而利用经验和资源自给跑出来做小买卖。
可如果他也如自己以前一样一身正气,就真的能改进吗?官场内积弊,岂是一人奋力,就能一扫而空的?小小的驿站,其中也难免有黑幕,并非皇帝不愿意改进,而是下面的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不配合不合作。
所以,宁可背上骂名,也要自己出来另起炉灶,这样反而可以避开利益纠葛,将生意发扬光大。最后结果,却要好得多,方案可行,就如同现在,公鸡帝国,一统天下,百姓送信方便,建立了全国xìng的信息通道。
这样的创业道路,难道是错误的吗?
道路究竟是什么?
有谁知道对错,或者,只是想象中的对错?
这是听完马花藤故事之后,徐有财心中所想。
虽然没有借到钱,可此行却并不虚,如果道路错误了,努力只是朝错误方向更进一步而已。
傲不可长,yù不可纵
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马花藤的经历正说明了这点,他并没有立下什么豪言壮语,要如何改变世界,却将事情做到了最好。如果换做自己,能做的比他更好吗?
诚然,他的业务都是抄袭的,可却事实上推动了大宋的商业化。如果一门心思奔着理想化前进,那么事也就干不成了,委曲求全,或被视为自甘堕落。
“这送信的业务是抄袭的,蹴鞠自然也是一样,最早开设蹴鞠场地的,并不是马某,在下不过改进而已。俗不可耐,这是大家对我马花藤的评价,眼里除了钱没有别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马花藤将故事讲完,平静道。“徐掌柜想必也是这么认为的吧?无论如何,您的投资方案,我不能同意,虽然徐掌柜设想很好,马某还是希望您能三思,毕竟,难度太大。”
徐有财回来的路上,一直想着这番话,和自己设想的完全不同——挖出煤矿,再发明蒸汽机,再铺设铁路,一系列做完,大宋的工业化也就完成了。以强大的工业文明作为基础,大宋也将成为强国,一切不公平将被消弭。
可事实并非如此。
一着走错,满盘皆输,自己之前做的玻璃生意,和筒装水生意,都是考虑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才开始的。可煤炭挖出来,又能如何呢?
和官府比起来,自己根本不占任何优势,能不能站住脚都是难题,何谈后面的宏伟蓝图?
不说官府,大宋虽然人口数千万,可煤炭并没有普及开来,原因就在于灶具的使用上。一个土灶只要搬砖和泥,一上午时间就可以造就,可燃烧煤炭的大炉子,却做工复杂。
以大宋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普及煤炭的燃烧,不是谁挡住了徐有财的财路,而是现实就是如此,百姓有自己的需求,你不能强行加于头顶。
仔细回想,徐有财若有所悟,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早在chūn秋战国时,墨子就发现了小孔成像,可为什么造不出来相机?之后一直重农轻商,为的是什么?难道古人真的傻到不知道科技可以提高生产力,认为发明创造就是奇yín巧计吗?
那为什么农业技术和天文技术又那么发达?
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工业化?
苛求古人,年幼不知苦难,激扬粪土,只觉得众生皆醉我独醒。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考虑的过于简单。
官场、名利、地主、稳定、结构、先后,种种混杂在一起,将中国的历史牢牢拴住,似乎不能前进一步,靠着一腔热血,就能改变这一切吗?
能。
如果连一腔热血都没有,又何谈其他?
既然马花藤这里借不到钱,也不必心急,徐有财先领了金算盘回到白虎桥住处,晚上吃了饭,就要入睡,突然敲门声响起。
徐有财起身开门,外面chūn风吹过微凉,月明星稀,夜幕中一人站在门口,一身皂衣打扮,看来是官府之人。
“这里是徐有财府上吗?”皂衣人问道,牵着一匹枣红sè马匹,马身上汗流遍体,呼呼地喘着粗气。
“不错,在下就是徐有财。”
“您的加急信函。”皂衣人取出怀中信函,却不递给徐有财——这大宋发送信函,都是接收人付钱,徐有财知道他的意思,取了钱来,交到他手上,这轻轻一封信函就用了三贯钱,只因为动用了加急通道,只为了送这一封信,就要这皂衣人星夜兼程赶来,花费自然不少。
徐有财取了信,关上门,点亮油灯接着微光看这信函的署名,突然眼前一亮,急急将信函拆开,细细读了一遍,心中喜不自胜,将信纸在桌上一拍,高声喜道:
“太好了,钱有了!”
此信署名:相州沈安。
"
“若是徐某,虽然不才,也当努力改进,清除积弊。驿站虽小,但乃国之根本,一信不达,在商人而言,可能错过时机,损失百万,在国家而言,可能军情不达,就此亡国,也有可能。”徐有财答道。
“不错,可马花藤并没有如此做。”马花藤摇头道。“马某入驿站五年,却丝毫没有改进,而是暗自里往自己口袋里捞银两,并记录下驿站运行的得失,并结交前来送信、运送货物的巨商……”
“然后开设了藤迅商行?”金算盘一旁接话道。
“柴大人所言不差,我自从离开驿站,入京城开设了这藤迅商行——徐掌柜,当年做送信的商行,何止百十家,为什么只有马某的藤迅商行如今一枝独秀?原因就在这里,不知道徐掌柜除了手上的一纸公文之外,可曾有其他必胜的优势,来做这煤炭生意?”马花藤问道,盯着徐有财双眼。
徐有财无言以对。
自己不过是靠一腔热血才想做这煤炭生意,其实徐有财心中早有想法,无论卖盐还是茶,都是销售,而且与农业有关。自己要想一鸣惊人,必须从工业出发,煤炭是工业的血液,做工业,莫如先从开采煤矿开始。
可即使能开采出来,又有什么用?
这马花藤的故事,若是不久前听到,还要嗤之以鼻,认为此人jiān诈狡猾,以前作为驿丞,不思改良大宋驿道制度,反而利用经验和资源自给跑出来做小买卖。
可如果他也如自己以前一样一身正气,就真的能改进吗?官场内积弊,岂是一人奋力,就能一扫而空的?小小的驿站,其中也难免有黑幕,并非皇帝不愿意改进,而是下面的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不配合不合作。
所以,宁可背上骂名,也要自己出来另起炉灶,这样反而可以避开利益纠葛,将生意发扬光大。最后结果,却要好得多,方案可行,就如同现在,公鸡帝国,一统天下,百姓送信方便,建立了全国xìng的信息通道。
这样的创业道路,难道是错误的吗?
道路究竟是什么?
有谁知道对错,或者,只是想象中的对错?
这是听完马花藤故事之后,徐有财心中所想。
虽然没有借到钱,可此行却并不虚,如果道路错误了,努力只是朝错误方向更进一步而已。
傲不可长,yù不可纵
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马花藤的经历正说明了这点,他并没有立下什么豪言壮语,要如何改变世界,却将事情做到了最好。如果换做自己,能做的比他更好吗?
诚然,他的业务都是抄袭的,可却事实上推动了大宋的商业化。如果一门心思奔着理想化前进,那么事也就干不成了,委曲求全,或被视为自甘堕落。
“这送信的业务是抄袭的,蹴鞠自然也是一样,最早开设蹴鞠场地的,并不是马某,在下不过改进而已。俗不可耐,这是大家对我马花藤的评价,眼里除了钱没有别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马花藤将故事讲完,平静道。“徐掌柜想必也是这么认为的吧?无论如何,您的投资方案,我不能同意,虽然徐掌柜设想很好,马某还是希望您能三思,毕竟,难度太大。”
徐有财回来的路上,一直想着这番话,和自己设想的完全不同——挖出煤矿,再发明蒸汽机,再铺设铁路,一系列做完,大宋的工业化也就完成了。以强大的工业文明作为基础,大宋也将成为强国,一切不公平将被消弭。
可事实并非如此。
一着走错,满盘皆输,自己之前做的玻璃生意,和筒装水生意,都是考虑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才开始的。可煤炭挖出来,又能如何呢?
和官府比起来,自己根本不占任何优势,能不能站住脚都是难题,何谈后面的宏伟蓝图?
不说官府,大宋虽然人口数千万,可煤炭并没有普及开来,原因就在于灶具的使用上。一个土灶只要搬砖和泥,一上午时间就可以造就,可燃烧煤炭的大炉子,却做工复杂。
以大宋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普及煤炭的燃烧,不是谁挡住了徐有财的财路,而是现实就是如此,百姓有自己的需求,你不能强行加于头顶。
仔细回想,徐有财若有所悟,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早在chūn秋战国时,墨子就发现了小孔成像,可为什么造不出来相机?之后一直重农轻商,为的是什么?难道古人真的傻到不知道科技可以提高生产力,认为发明创造就是奇yín巧计吗?
那为什么农业技术和天文技术又那么发达?
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工业化?
苛求古人,年幼不知苦难,激扬粪土,只觉得众生皆醉我独醒。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考虑的过于简单。
官场、名利、地主、稳定、结构、先后,种种混杂在一起,将中国的历史牢牢拴住,似乎不能前进一步,靠着一腔热血,就能改变这一切吗?
能。
如果连一腔热血都没有,又何谈其他?
既然马花藤这里借不到钱,也不必心急,徐有财先领了金算盘回到白虎桥住处,晚上吃了饭,就要入睡,突然敲门声响起。
徐有财起身开门,外面chūn风吹过微凉,月明星稀,夜幕中一人站在门口,一身皂衣打扮,看来是官府之人。
“这里是徐有财府上吗?”皂衣人问道,牵着一匹枣红sè马匹,马身上汗流遍体,呼呼地喘着粗气。
“不错,在下就是徐有财。”
“您的加急信函。”皂衣人取出怀中信函,却不递给徐有财——这大宋发送信函,都是接收人付钱,徐有财知道他的意思,取了钱来,交到他手上,这轻轻一封信函就用了三贯钱,只因为动用了加急通道,只为了送这一封信,就要这皂衣人星夜兼程赶来,花费自然不少。
徐有财取了信,关上门,点亮油灯接着微光看这信函的署名,突然眼前一亮,急急将信函拆开,细细读了一遍,心中喜不自胜,将信纸在桌上一拍,高声喜道:
“太好了,钱有了!”
此信署名:相州沈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