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孙掌柜算好了帐,一共是一百五十个瓶子,除了徐有财拿去的三个样品,总共是卖了三万八千六百文——也就是三十八贯零六百。算好了帐,也是信守承诺,分作了十份,其中三份都给了徐有财。
徐有财心里一算,手上这沉甸甸的一箱铜钱,正好是十一贯五百八十,他在学校里就选修过宋朝经济,知道这一贯购买力大概就是三百块,但宋初、宋末差异极大,所以也不敢肯定。便偷偷翻了翻屋里的老皇历,知道现在正是嘉佑三年——只是中国历史上年号太多,这嘉佑又不像贞观、康熙之类那么出名,所以还是不太清楚自己究竟身在北宋何年。后来从孙掌柜处才又打听了出来,当今圣上乃大宋四代皇帝,先皇庙号真宗。
那现在的皇帝不就是狸猫换太子里面那个宋仁宗赵祯吗!
徐有财突然觉得自己真是幸运,不仅是因为仁宗年间颇多故事,不仅有民间闻名的包青天、力图改革的王安石、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以及几年后惊艳文坛的苏轼。更重要的是……
这真是个赚钱的绝好时代!
需知,北宋一朝,前有收复十国、并征辽乱世,后面更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直至举国南迁,唯有仁宗一代,天下太平、四海升平、陆海皆通、民丁兴旺,特别是商业上极度发达!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是在此时期的中国四川出现,其名“交子”。
这样的好机会,不去赚钱,不是亏了?
徐有财收了这箱钱,又分了宁宣儿一贯五百八十的零头作平时零用,剩下的十贯,虽然不是什么大钱,但好歹也相当于三千人民币——想到之前因为八千块学费就被退学,他不忧反喜,正所谓天下何处不赚钱,到了宋朝我就要发家!
于是,又叫孙掌柜去联系那大食商人,满满当当又进了五百件,其中孙掌柜虽然之前拿了大头,却因为还盘算着留着钱回乡只出了一半,倒是徐有财孤注一掷,将剩下的十贯,都砸进去,进了货了。
这一笔,又是大赚,还比上次卖的价格高了些。一来,正所谓一传十、十传百,不仅土桥一带的商户都买了,连东京城内其他教坊的商户听了,也都前来抢购;二来,这又是独一份的买卖,除了那大食商人手里有货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家,孙掌柜又严守进货渠道,所以自然生意红火;三来,徐有财又在瓶子身上作了改良,在瓶子上又都标了刻度,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却是让这玻璃瓶子又火了一把,连之前买到的,也纷纷抱来要求加刻,但那黑心商贩,秘密跟徐有财商量的,却都被回绝了。回去恨恨间便要自己刻字,却都是一刻就碎——原来宋朝还没有腐蚀技术,不知道要用碱来蛀刻,徐有财的那点中学化学知识又派上了用场。
这样一来二去,大概半个月之久,只徐有财便已经赚了二三百贯,这生意又不用雇什么伙计,平rì里孙掌柜没事便去进货,留下宁宣儿收钱,徐有财白天里摆弄烧碱给刻字,晚上闲着没事便带着宁宣儿一起去街市里转悠,宋朝又没有宵禁,所以往往去内城的瓦子里逛到半夜才回来,看见喜欢的东西便买了,提着大兜小袋回来。
这rì刚清晨,前rì里进的一千件玻璃又卖光了,孙掌柜自去进货,还没有回来,宁宣儿早早开了门,门口写了“琉璃已售空,明rì再来”的牌子,但又担心别人以为这里已经关门大吉了,所以在前厅里守着空荡荡的屋子。
只有徐有财一人昨天玩的晚了,又没有人叫他起床,所以赖到现在才刚刚伸个懒腰下地来。
环视这件小屋,内里放着两张床,都是烧的火炕,也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般,无论到哪都是一张雕花木大床——因为后屋除了厨房外只有两间,所以徐有财便和孙掌柜住了一间。现在孙掌柜走了,屋里只剩他一人,便起身来用皂角洗了把脸,只是没有牙膏,还是有些别扭。
这就是徐有财吗?
他抬头盯着铜镜里的自己看去,只见一张清秀脸庞,下巴尖尖的,这种脸型虽然在宋朝不受欢迎,但如果放到现代去,定是帅哥一枚,气质上倒有些像胡歌,特别是他现在头上顶个发髻——虽然也是挺帅的,但每天早起还要打理,又是麻烦事一件。
梳妆打扮完毕,戴上纱冠,才抬脚要走出房门——这又是身份得不同了,之前徐有财穿的那身衣服,便是最贫寒的百姓穿的“短褐”,现在已经有钱了,便不再是小伙计,所以换上了一身白布袍,虽然宽宽大大的不方便,但宁宣儿说,若还穿之前的衣服出去,人家都看不起的,所以才换了。
但是……
也不用戴花吧?
徐有财拿起桌上的一朵大红花来,正是宁宣儿在夜市上买的,徐有财还以为是她自己要戴,不料却别到自己脑袋上来了。徐有财也之前在街上见过有男人头上戴花,但还以为是什么特殊职业的标志——之前看水浒里,不就有个刽子手头上别着红花吗?却不知宋朝无论男女,人人都有戴花的习惯。
虽然宁宣儿一再让自己戴上,但他还是觉得娘娘腔,便又扔回到桌上,才走了出来。
只见外面积雪消融,前两rì下了七八天的大雪终于停了下来,rì头初升,在天上昏昏沉沉的弥散着光芒,反不如地上的白雪看着晃眼,只是寒气上涌,脚上觉得冰冷。出了内屋门,便是一座小院,虽然只有四五尺见方,却玲珑小巧,中间栽了一棵寒梅,现在枝头开着白中带血的花朵,地上又砌了一方小圆石,中间有一颗长一尺的大石,上面写着:“小家”二字。
徐有财也见过房东,知道是个三十左右的妇人,虽然还有几分风韵,却至今未婚嫁,这“小家”两个字,想必就是房东盼望有人能来发现他这颗“碧玉”吧?
想到此,他不觉一笑,想这宋朝的人,都这么有趣,却不知千年之后的子孙都那么无趣,莫说在这方寸地之间建一个园林,就是绿化带也不肯多留一点,都要开发了楼盘。
穿过不足三尺长的走廊,徐有财进了外厅,和宁宣儿打了招呼,便坐下来,掏出两本古书读读。他学的就是经济学,古代这方面的著作却不多,现在到了实地,才发现并非如此。除了更早流传下来如曹丕《盐铁论》之类书籍,街上书摊还有卖些《一rì千金》、《陶朱公秘传》之类的书籍,类似于现代的《发家致富一百问》什么的,但其中也不乏未传世的好书。
正看得兴起,突然脚步声传来,抬头一看,正是孙掌柜。
“孙掌柜,您回来了。”宁宣儿迎道,待孙掌柜坐下,将茶盅递过,孙掌柜接到手里,却又放下了,闷坐着也不说话。
徐有财早看出他进来时脸sè不对,便问:“怎么?进价又涨了?”
“不是,唉。”孙掌柜叹气道。
“不是涨价是什么?快说,你老叹气干什么?”徐有财一生孤苦,但从来坚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看这孙掌柜虽然善心,做生意又讲信用,但总是唉唉的,便心中有些不痛快。
“那大食商人也没有货了。”孙掌柜痛惜道。“我今rì里去码头看,正好碰上那大食人开船要走,原来他这一船,除了琉璃瓶子之外全部滞销,他便将东西都便宜处理了,换些钱买了当地的货品要走——这一走,恐怕没有两年是回不来了。”
徐有财听了,心中已经开始琢磨,这大食就是现代的阿拉伯,中间商船来往,必须经过印度、马六甲海峡、南海,现在正是冬季,中国沿海季风都是向南,这大食商人乘船正好南下,但中间停靠,又要等印度洋夏季风,回到大食确实需要一年,再回来,又要一年——幸亏中学那点地理知识还没忘。
这样一来,等于两年都不能卖玻璃了,看那大食商人也是倒霉,否则运的货物怎么都滞销呢?其他大食来的商人估计也知道玻璃在中国不好卖,所以这两年之内,恐怕是不会有商人带玻璃再来了。自己又不会烧制玻璃的方法,看来这买卖是做不成了。
想到此,孙掌柜又开始哀叹:“好不容易逮着个赚钱的买卖,看来,又是泡汤了。”
“未必。”徐有财站起来,看看外面寒风凛冽,不远处的汴河冒出腾腾的雾气,说道。“其实这几rì我已在思索,这琉璃瓶子,始终是个小生意,虽然利大,但只能卖给商户。现在咱们算来,最少也卖了两三千个,汴梁虽大,但商户到底有限,一旦买到之后,这又是耐用品,如果不是失手打碎,恐怕不会再来购买。就算那大食商人还有货,咱们估计再卖个四五天,也会压货。”
“徐老弟说的不错,我却是想不到这一层。”孙掌柜叹服道。“可无论怎么说,这买卖还是完了。”
“不错,是完了——那就找新的生意。”徐有财朗声道。“需知,天下没有万年不赔的生意,咱们既然赚了一些钱,现在也该换个大生意做做了。”
“徐老弟有主意了?我就知道徐老弟聪明,一定有法子的。”孙掌柜听了,连忙站起来,笑道。
“我、没、有。”徐有财一字一顿说道。“至少现在还没有。”——————————————————————
求票求收藏!一天三更不断,书友加群:200567937
徐有财心里一算,手上这沉甸甸的一箱铜钱,正好是十一贯五百八十,他在学校里就选修过宋朝经济,知道这一贯购买力大概就是三百块,但宋初、宋末差异极大,所以也不敢肯定。便偷偷翻了翻屋里的老皇历,知道现在正是嘉佑三年——只是中国历史上年号太多,这嘉佑又不像贞观、康熙之类那么出名,所以还是不太清楚自己究竟身在北宋何年。后来从孙掌柜处才又打听了出来,当今圣上乃大宋四代皇帝,先皇庙号真宗。
那现在的皇帝不就是狸猫换太子里面那个宋仁宗赵祯吗!
徐有财突然觉得自己真是幸运,不仅是因为仁宗年间颇多故事,不仅有民间闻名的包青天、力图改革的王安石、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以及几年后惊艳文坛的苏轼。更重要的是……
这真是个赚钱的绝好时代!
需知,北宋一朝,前有收复十国、并征辽乱世,后面更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直至举国南迁,唯有仁宗一代,天下太平、四海升平、陆海皆通、民丁兴旺,特别是商业上极度发达!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是在此时期的中国四川出现,其名“交子”。
这样的好机会,不去赚钱,不是亏了?
徐有财收了这箱钱,又分了宁宣儿一贯五百八十的零头作平时零用,剩下的十贯,虽然不是什么大钱,但好歹也相当于三千人民币——想到之前因为八千块学费就被退学,他不忧反喜,正所谓天下何处不赚钱,到了宋朝我就要发家!
于是,又叫孙掌柜去联系那大食商人,满满当当又进了五百件,其中孙掌柜虽然之前拿了大头,却因为还盘算着留着钱回乡只出了一半,倒是徐有财孤注一掷,将剩下的十贯,都砸进去,进了货了。
这一笔,又是大赚,还比上次卖的价格高了些。一来,正所谓一传十、十传百,不仅土桥一带的商户都买了,连东京城内其他教坊的商户听了,也都前来抢购;二来,这又是独一份的买卖,除了那大食商人手里有货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家,孙掌柜又严守进货渠道,所以自然生意红火;三来,徐有财又在瓶子身上作了改良,在瓶子上又都标了刻度,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却是让这玻璃瓶子又火了一把,连之前买到的,也纷纷抱来要求加刻,但那黑心商贩,秘密跟徐有财商量的,却都被回绝了。回去恨恨间便要自己刻字,却都是一刻就碎——原来宋朝还没有腐蚀技术,不知道要用碱来蛀刻,徐有财的那点中学化学知识又派上了用场。
这样一来二去,大概半个月之久,只徐有财便已经赚了二三百贯,这生意又不用雇什么伙计,平rì里孙掌柜没事便去进货,留下宁宣儿收钱,徐有财白天里摆弄烧碱给刻字,晚上闲着没事便带着宁宣儿一起去街市里转悠,宋朝又没有宵禁,所以往往去内城的瓦子里逛到半夜才回来,看见喜欢的东西便买了,提着大兜小袋回来。
这rì刚清晨,前rì里进的一千件玻璃又卖光了,孙掌柜自去进货,还没有回来,宁宣儿早早开了门,门口写了“琉璃已售空,明rì再来”的牌子,但又担心别人以为这里已经关门大吉了,所以在前厅里守着空荡荡的屋子。
只有徐有财一人昨天玩的晚了,又没有人叫他起床,所以赖到现在才刚刚伸个懒腰下地来。
环视这件小屋,内里放着两张床,都是烧的火炕,也没有像电视剧里演的那般,无论到哪都是一张雕花木大床——因为后屋除了厨房外只有两间,所以徐有财便和孙掌柜住了一间。现在孙掌柜走了,屋里只剩他一人,便起身来用皂角洗了把脸,只是没有牙膏,还是有些别扭。
这就是徐有财吗?
他抬头盯着铜镜里的自己看去,只见一张清秀脸庞,下巴尖尖的,这种脸型虽然在宋朝不受欢迎,但如果放到现代去,定是帅哥一枚,气质上倒有些像胡歌,特别是他现在头上顶个发髻——虽然也是挺帅的,但每天早起还要打理,又是麻烦事一件。
梳妆打扮完毕,戴上纱冠,才抬脚要走出房门——这又是身份得不同了,之前徐有财穿的那身衣服,便是最贫寒的百姓穿的“短褐”,现在已经有钱了,便不再是小伙计,所以换上了一身白布袍,虽然宽宽大大的不方便,但宁宣儿说,若还穿之前的衣服出去,人家都看不起的,所以才换了。
但是……
也不用戴花吧?
徐有财拿起桌上的一朵大红花来,正是宁宣儿在夜市上买的,徐有财还以为是她自己要戴,不料却别到自己脑袋上来了。徐有财也之前在街上见过有男人头上戴花,但还以为是什么特殊职业的标志——之前看水浒里,不就有个刽子手头上别着红花吗?却不知宋朝无论男女,人人都有戴花的习惯。
虽然宁宣儿一再让自己戴上,但他还是觉得娘娘腔,便又扔回到桌上,才走了出来。
只见外面积雪消融,前两rì下了七八天的大雪终于停了下来,rì头初升,在天上昏昏沉沉的弥散着光芒,反不如地上的白雪看着晃眼,只是寒气上涌,脚上觉得冰冷。出了内屋门,便是一座小院,虽然只有四五尺见方,却玲珑小巧,中间栽了一棵寒梅,现在枝头开着白中带血的花朵,地上又砌了一方小圆石,中间有一颗长一尺的大石,上面写着:“小家”二字。
徐有财也见过房东,知道是个三十左右的妇人,虽然还有几分风韵,却至今未婚嫁,这“小家”两个字,想必就是房东盼望有人能来发现他这颗“碧玉”吧?
想到此,他不觉一笑,想这宋朝的人,都这么有趣,却不知千年之后的子孙都那么无趣,莫说在这方寸地之间建一个园林,就是绿化带也不肯多留一点,都要开发了楼盘。
穿过不足三尺长的走廊,徐有财进了外厅,和宁宣儿打了招呼,便坐下来,掏出两本古书读读。他学的就是经济学,古代这方面的著作却不多,现在到了实地,才发现并非如此。除了更早流传下来如曹丕《盐铁论》之类书籍,街上书摊还有卖些《一rì千金》、《陶朱公秘传》之类的书籍,类似于现代的《发家致富一百问》什么的,但其中也不乏未传世的好书。
正看得兴起,突然脚步声传来,抬头一看,正是孙掌柜。
“孙掌柜,您回来了。”宁宣儿迎道,待孙掌柜坐下,将茶盅递过,孙掌柜接到手里,却又放下了,闷坐着也不说话。
徐有财早看出他进来时脸sè不对,便问:“怎么?进价又涨了?”
“不是,唉。”孙掌柜叹气道。
“不是涨价是什么?快说,你老叹气干什么?”徐有财一生孤苦,但从来坚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看这孙掌柜虽然善心,做生意又讲信用,但总是唉唉的,便心中有些不痛快。
“那大食商人也没有货了。”孙掌柜痛惜道。“我今rì里去码头看,正好碰上那大食人开船要走,原来他这一船,除了琉璃瓶子之外全部滞销,他便将东西都便宜处理了,换些钱买了当地的货品要走——这一走,恐怕没有两年是回不来了。”
徐有财听了,心中已经开始琢磨,这大食就是现代的阿拉伯,中间商船来往,必须经过印度、马六甲海峡、南海,现在正是冬季,中国沿海季风都是向南,这大食商人乘船正好南下,但中间停靠,又要等印度洋夏季风,回到大食确实需要一年,再回来,又要一年——幸亏中学那点地理知识还没忘。
这样一来,等于两年都不能卖玻璃了,看那大食商人也是倒霉,否则运的货物怎么都滞销呢?其他大食来的商人估计也知道玻璃在中国不好卖,所以这两年之内,恐怕是不会有商人带玻璃再来了。自己又不会烧制玻璃的方法,看来这买卖是做不成了。
想到此,孙掌柜又开始哀叹:“好不容易逮着个赚钱的买卖,看来,又是泡汤了。”
“未必。”徐有财站起来,看看外面寒风凛冽,不远处的汴河冒出腾腾的雾气,说道。“其实这几rì我已在思索,这琉璃瓶子,始终是个小生意,虽然利大,但只能卖给商户。现在咱们算来,最少也卖了两三千个,汴梁虽大,但商户到底有限,一旦买到之后,这又是耐用品,如果不是失手打碎,恐怕不会再来购买。就算那大食商人还有货,咱们估计再卖个四五天,也会压货。”
“徐老弟说的不错,我却是想不到这一层。”孙掌柜叹服道。“可无论怎么说,这买卖还是完了。”
“不错,是完了——那就找新的生意。”徐有财朗声道。“需知,天下没有万年不赔的生意,咱们既然赚了一些钱,现在也该换个大生意做做了。”
“徐老弟有主意了?我就知道徐老弟聪明,一定有法子的。”孙掌柜听了,连忙站起来,笑道。
“我、没、有。”徐有财一字一顿说道。“至少现在还没有。”——————————————————————
求票求收藏!一天三更不断,书友加群:200567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