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了,洛杉矶的骄阳当空燃烧,从正午积蓄起来的热量全都闷在球场里面,煎熬着场上战斗了近三个小时的球员。球场有个美丽的名字——玫瑰碗,这星球四年来最受瞩目的、史诗级的大赛即将由意大利人和巴西人在此画上句号。
意大利球员抱着球走向罚球点,点球大战踢到第5轮了,前4轮巴西3-2领先,意大利不容再失。第五个是最有把握的王牌,他是意大利的10号、世界足球先生、亿万球迷心中的王子——罗伯特.巴乔。[..]

他放下球,往后退开助跑的距离。他的球衣下摆完全从裤腰里放出来了,潇洒不羁或又显得疲惫无力。灼热的草皮反shè着阳光,刺得他紧皱眉头,眼睛勉强地直视球门。巴西门将塔法雷尔上一轮扑中了马萨罗的点球,士气正高。他脚踩球门线,手按膝盖,弓着身子,想在对手的视野中扮演一只金刚。巴乔退到禁区线外停住了,现在他需要把球踢进12码远的球门,为队友帕柳卡赢得扑球的机会。

球场内一切静止,人们表情定格,呼吸阻塞,连旗帜都凝固得像锈铁。每过一秒,压力都立方倍地累加,所以巴乔不做无谓的对峙,他的助跑没等观众心里猜测一把就开始了。

……

洛杉矶的天空依然那么晴朗,南京也是,太阳才刚刚升起,暑气就涌进窗户了。我坐在地板上,爸爸从身后轻轻地拍拍我的肩,“好啦,起来吧。”

“还有吗?”我不停往下掉的眼泪已经给自己确定了答案,偏又不甘心地问他。

“没有了,巴西赢了。”

被反复摩擦的罚球点有些模糊了,巴乔还在那儿,站着,双手叉腰,低着头,发梢的yīn影掩藏了他的眼睛,掩藏了所有神情。那条曾经跟随他英风飒飒的辫子像滑落在窗台上的风铃,瘫软地担着。蓝衣,白字,10号,GIO,他的背号仿佛电影片尾字幕的落幅,孤零零地悬在画面上。那时的他,与玫瑰碗中的每一个人,甚至斑驳的草地、甚至闷热的空气都隔绝了,隔绝得更清晰了。

1994年美国世界杯决赛,巴西与意大利苦战120分钟,谁也没能攻破对方的球门。最终巴西通过互罚点球,第四次夺得世界杯,超过三次夺冠的德国和意大利独享殊荣。多年后,还有多少人记得那场点球大战中为巴西立下大功的是11号罗马里奥、6号布兰科和8号邓加?然而巴乔那蓝sè的10号背影却成为了无数球迷足球rì记的第一张扉页。

转眼十年过去了,世界足坛新人换旧人,可倘若你注视着巴乔,也许感受不到季节更替,岁月变迁,即使他辗转几座城市,换了几身球衣,俊朗的面容变得沧桑,飘逸的辫子杂生白发。你会一直生活在那个古典与现代完美交融,忠臣与游侠应运而生的足球黄金时代。

巴乔把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选在布雷西亚,效力过意甲三大豪门的明星重新走进小球会,在老帅马佐尼的赏识下得到了充裕的时间、zì yóu的空间,放下胜负得失,享受纯粹的快乐。

2004年1月18rì,布雷西亚队做客圣西罗,37岁的巴乔犹如年轻的王子回归国都,受到全场最高规格的欢迎。我仍旧是他的观众,是他的球迷,只不过比十年前近得多,就在替补席上看他踢球。这回没首发是幸运的,可以让我全神贯注地只管欣赏。说实话,目前我的运动能力应该超过了巴乔,他毕竟是将近40的人了,与其上场过招,不如完好地保存那份单纯的崇拜。

没多久,事实告诉我这么想太天真了。

第22分钟,巴乔接到毛里的传球与皮尔洛遭遇。这两人曾在布雷西亚共事过半个赛季,皮尔洛也曾告诉我他很多招数是跟巴乔学的。跳出“巴乔接班人”的复制模式,转型为后置的组织者,皮尔洛已堪称意大利技术最好的中场球员了,虽然防守略差,但估计巴乔过不了他这关。

皮尔洛冷静地保持距离踩着碎步后退,不急于上抢。巴乔左脚支撑,脚尖轻盈地跳跃移动,右脚则变化莫测地控制皮球每一寸的方向。推进了几米,他加大步幅,皮尔洛同步跟上,一边后退一边压缩间距。突然,巴乔扭转右脚向外横拨,与对手的动势呈90度岔开。皮尔洛自知被晃,努力回身补救,脚来不及抢球就干脆用身体去挡人。谁料巴乔没往那个方向再进一步,反而扣回皮球折返,和皮尔洛擦肩而过,突破了。

皮尔洛输了,随后追上的加图索倒地滑铲,更连巴乔的脚后跟都没碰着。巴乔盘球向前,无人盯防时脚步也带着隐约的花哨。我的眼前重现了当年“亚平宁王子”闪烁着瘦小而jīng干的身躯,于密集的军阵中潇洒游刃的情景。

巴乔由左肋突入禁区,马尔蒂尼、内斯塔两人联防,对上世界最强的中卫组合,“王子”还能继续潇洒吗?

是的,他继续着。

马尔蒂尼和内斯塔那一刻的选位和分工在我看来没有破绽,只有迎面逼来的压迫感,而巴乔连贯的动作仍像播放正版唱片那么流畅。他外脚背轻轻一拨,一记手术刀般又快又短的传球瞬间斜穿米兰的双保险防守,我没看清球是从哪儿穿过去的,我根本看不出哪儿能穿过去。传球指向球门却没一直往迪达的面前滚,撤了力,刚好送到小禁区边上,这是巴乔计算好的分寸,让右侧跟进的搭档曼尼埃罗顺利接手。可惜啊,后者竟用喝二锅头的气力去喝红酒,为了避开迪达,领球时毛糙地趟出比传球还大的一脚,直接挥霍了良机。

看到这儿,我不为“最前排观众席”的好位子得意了,我要赶快上场,不是为了跟巴乔较量,仅仅是想体验他的足球,哪怕被晃晕在地上被大家笑。

第31分钟,科鲁奇右路直传,巴乔拉边带球下底,马尔蒂尼、科科、西多夫三人将他贴着底线包围。巴乔稍稍妥协,仍能确保球权及下一个球权。他回传禁区边缘的迪比亚乔,后者远shè,迪达侧扑挡出,布雷西亚获得左侧的角球。

巴乔走向角旗,东南角看台上的球迷彻底疯掉了。他们敲打着围栏发出尽可能响的声音,扯起嗓子喊:“罗比!罗比!(巴乔的昵称)”他们高举红黑sè的旗子和写有米兰口号的围巾为客队的主将竭力挥舞。巴乔礼貌地朝看台微微欠身,转过来就不再分心,专注地盯着禁区了。

禁区里戒备森严,内斯塔盯曼尼埃罗,马尔蒂尼盯毛里,皮尔洛和西多夫各守一边门柱。之前布雷西亚有过两次角球,都被米兰轻松化解。没有空霸式人物在场,角球并不是他们的长项,这次料想也占不到便宜。

起球了,巴乔的双臂贴在身体两侧,腿部优雅的摆动更加清楚。这位古典的艺术家总要教我们欣赏最简练的美,他分明地告诉我们力的传递是沿着大腿、小腿、脚腕、脚背的协调联动来完成的。皮球带着旋转升起,角度非常贴近底线,布雷西亚几个接应点迎球往门前涌去。球的旋转轴是斜的,向内又向下,自循奇怪的轨道高高地吊向后点。迪达跟着向远门柱一点点倒退,而球路的下滑越来越陡,并且像被球门吞吸似地往里偏转。不好!是要直接吊门!一个不可思议的判断随着这条诡异弧线的尾声变成事实,皮球越过迪达高举的手掌,加剧内收和下落的角度重新与底线汇合。把守远门柱的西多夫是无能为力的,他不能用手,只能仰着头目送皮球贴着横梁下沿、门柱内侧钻进球门远角。巴乔主罚角球直接破门。

整个球场哽咽般地寂静一秒,转而以惊叹爆发,又很快,一袭哨音压制了惊叹,主裁判抢眼地跑着,摇手向各方示意进球无效,尚未从震惊中缓过来的球场又炸开锅了。布雷西亚球员围住裁判理论,曼尼埃罗、毛里显得很激动,主裁指着刚刚突前争顶的中卫佩特鲁济说着什么。

“他冲撞守门员了。”“大概是的。”替补席上议论纷纷。

我也看到了,佩特鲁济争球时推搡迪达,犯规在先,进球应该不算,可平心而论,即使迪达没被侵犯也很难挽救,这球真的是吊过了门将后仰伸手的极限,绝对完美。本将成就经典的进球被吹掉,换做别人早就呼天抢地了,而巴乔倒很淡定,只是不近不远地站在旁边履行队长的义务,也不吭声。等队友争辩够了,他招招手叫他们回防,自己平静地慢慢往回走。

上半场0-0结束,巴乔的表现比比分亮得多。可从场面和数据来看米兰的优势是明显的,舍甫琴科和因扎吉也威胁过布雷西亚的球门,所以安切洛蒂不必考虑做什么调整,我还得耐心等待。下半场,米兰进入抢分时间,优势向胜势转化了。

第47分钟,卡福右侧界外球扔到禁区内,卡卡晃开佩特鲁济斜shè被萨亚扑出,舍甫琴科补shè破门,1-0。

第55分钟,科科左路前传,西多夫下底传中,萨亚抢在因扎吉头顶单拳将球击出,卡卡禁区弧顶胸部卸球,右脚凌空抽shè,2-0。

米兰10分钟内连下两城,对布雷西亚来说很难追上了。他们有巴乔,但他们不是尤文图斯,而且巴乔的体能也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丢第二球之后,马佐尼用巴奇尼换下毛里,维持边路的体能和速度,安切洛蒂则用安布罗西尼换下西多夫,加强中场防守。第72分钟,安帅第二次换人,用里瓦尔多换下因扎吉,并让前者拖在舍甫琴科身后和卡卡组成双前腰。米兰的部署一步步后退,我的机会也一分分减少,替补席上大家轻松地说笑,只有我坐立不安。

安切洛蒂肯定看出来了,“小保罗,坐不住吗?”

我冲他假笑一下,又坐下来。

“那就出来活动活动吧。”一件绿背心扔到我怀里。

“好的,教练!”我脱下外套跳出替补席,不用准备,球衣、球袜、球鞋,包括护腿板都早已装备妥当了,套上背心便在场边热身走起。

巴乔体能下降,活动范围缩小,即便如此,他依旧是球队进攻的必经枢纽。我热身的那一边靠布雷西亚的左路,巴乔基本不过来,我只能在来回小跑中远远地看。迪比亚乔直传,巴乔在中圈准备接球,我的脚步随之停下。

米兰的前卫线反应迅速,安布罗西尼直奔巴乔背后,等他一转身,护球稍有破绽便可抢断。巴乔背后长了眼睛,并不转身,右脚迎球顺势往右后方一拉,身体则同时往左后方撤步,人球分两路,把安布罗西尼从中间让过,接着转身拿球。皮尔洛接踵而来,巴乔立即分球,传给左边的巴奇尼。巴乔不再做长距离的盘带了,他几乎变成了一座固定的指挥塔,在中场中路10米范围内细致地处理每次传递。这么玩对米兰的后防威胁倒不大,但在他的区域之内,我们的球员个个暴露出技术的苍白。

“喂!小保罗!”我听见安切洛蒂大声叫我,这才发现自己拉开弓步蹲着好久没动了,我看巴乔看得出神,都忘记热身的事了。

“你怎么了?迷迷糊糊的,我叫你上场呢。”安帅说着把我领到第四裁判那儿,电子牌上的数字已经打好,绿sè14,红sè7,我将替换舍甫琴科。大屏幕上计时到82分钟了,垃圾时间的换人,教练无需叮嘱什么,只等死球。

科鲁奇铲断科科的脚下球出界,换人窗口开了。“米兰换人,7号舍甫琴科下,14号亚特兰蒂尼上。”广播播出信息,场内响起送给进球功臣的掌声,舍瓦跑步离场。忽然掌声提高一倍,对面看台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站了起来。

“布雷西亚换人,10号巴乔下,29号卡拉奇奥洛上。”主持人播报道,“感谢罗伯特!”他又加上一句。

我扭头一看,原来他们的大个子前锋卡拉奇奥洛和我并排站着等候出场呢。

巴乔摘下队长袖标交给迪比亚乔,然后走向场边,微笑着,边走边转身向四周所有观众挥手致意。他将在本赛季结束后退役,这已是确信的、公开的消息了,那么此时此刻,便是“亚平宁王子”作为球员在圣西罗球场的最后一刻。

再次转身、挥手后,巴乔终于走出边线,与此同时,我正走进球场,和他相距不远地交错而过。这一幕被一位摄影师抓拍,后来出现在某体育网站的比赛照片集里。画面的前景是巴乔的侧面,他的手刚刚放下,谢幕后一涌而上的疲倦让他的头微微垂了下去;后景有点虚化了,是穿着红黑间条衫的我,相反地往球场里走,却扭头面向巴乔。

剩余的10分钟,布雷西亚利用卡拉奇奥洛这个高点长传冲吊,总是准头欠佳。米兰着重于中场控制,攻进前场30米区域的次数不多。我大部分时间在无球跑位,牵制对方的反击。比分再无变化,2-0,米兰主场比较顺利地战胜了布雷西亚。

终场哨一响,我就脱下红黑间条衫径直往球员通道跑去,慢慢溜到客队更衣室附近,拎着球衣来回走动,东张西望,像个混进内场的球迷在蹲点等待大牌偶像。布雷西亚的球员陆续经过,礼貌地跟我打招呼。他们一定想不到我是来干嘛的——我鼓足了勇气,来找巴乔交换球衣。

徘徊中,我仔细盯着更衣室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时间长了自己也觉得尴尬。大约到了第十遍“再等一分钟”时,巴乔总算出来了。

他穿着球队的羽绒服,看样子里里外外都更换一新了。他个子很矮,这谁都知道,可站在他面前才感觉他真的很矮,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迎面碰上我,他先打招呼:“哟,亚特兰蒂尼。”他耍帅般地指指我,挤了下眼睛。

“您好,巴乔先生。”我怯生生地说,“我从小看您踢球的。”

他和蔼地笑笑,问我:“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我……”

该提要求时,我犹豫了。交换球衣,是英雄惜英雄的表示,而我和巴乔之间的差距有如我俩本场出场时间的差距那么大,想想也太不合适了。

“我……能请您在我球衣上签个名吗?”我把球衣递过去,却临时更改为另一个更不靠谱的要求。

巴乔愣住了,恐怕他还没遇到过球员来要签名的。他忙叨叨地把浑身上下的口袋摸一遍,“我没带笔,你……嗯,你也不会有。”看着上身运动内衣下身球裤光溜溜的我,他明白这事有多棘手。

“这个……”我更尴尬了。

“你等我一会儿。”他说完掉头跑回更衣室。

唉,简直搞得一团糟。不来还好,来了又心虚,现在骑虎难下,但愿他能找到一支笔吧。

巴乔很快就出来了,手里拿着……天哪!是球衣!我不敢把激动的心情显露出一点点,直到他确切地告诉我那是给我的。

“我们交换球衣怎么样?”他展开球衣,翻着正反两面给我看。

白sè的布雷西亚客场,正面是大大的V形蓝条,背面是蓝sè的10号背号和BAGGIO的印字。球衣上沾着些许泥渍和草sè,是他亲自穿过的证明。这可以称作“巴乔圣西罗退役绝版球衣”了吧。

我当即和他交换,“特别特别”地表达了我的荣幸。

他接过我的红黑间条衫,打开背面的字,“亚特兰蒂尼,14号,嗯……”他念着,然后轻轻折起来对我说,“加油,你一定能踢出大名堂的。”

2004.1.18(周rì)意大利·米兰·圣西罗球场意甲联赛第17轮

米兰2-0胜布雷西亚

第16次出场,第12次联赛出场

米兰:舍甫琴科47’卡卡55’

布雷西亚:

米兰阵容(4-3-1-2):迪达

卡福、内斯塔、马尔蒂尼、科科

加图索、皮尔洛、西多夫(安布罗西尼)

卡卡

因扎吉(里瓦尔多)、舍甫琴科(亚特兰蒂尼)。

布雷西亚阵容(4-4-2):萨亚

斯坦科维丘斯、戴内利、佩特鲁济、皮萨诺

科鲁奇、布里吉(戈纳)、迪比亚乔、毛里(巴奇尼)

巴乔(卡拉奇奥洛)、曼尼埃罗。

本轮尤文图斯客场没能拿下“副班长”锡耶纳,罗马则战胜桑普多利亚,夺回榜首位置。此时米兰仅比罗马少3分,比尤文图斯少2分,而且少赛一场,可以说和他们齐头并进了。

球队的形势非常好,然而我的心头却压着一块巨石,越积越重——从去年10月18rì攻破拉齐奥的球门算起,我整整三个月没有进球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