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北昌行之一二六
第438章
新春过后, 阿念按察使任期已满, 阿念简直不用多想, 直接上了任期满的折子, 帝都的皇帝陛下很痛快的给江按察使升了官儿, 正四品宣慰司副使。
阿念这种升官速度, 整个北昌府也没谁了。
阿念私下都与子衿姐姐道, “这闹得,我都不晓得我到底做官做得如何了?”
何子衿镇定道,“你于任上尽心尽力, 无愧于心,只管安心就是。”
阿念微微颌首。
何子衿接着问一句,“对了, 这宣慰司副使, 到底是个什么官儿啊!”
阿念升官升的顺利,只是, 这春节刚过, 纪珍就得回帝都当差了。纪珍特意来岳家小住几日, 说来, 这定了亲就往岳家这么住着的,也没谁了。好在纪珍小时候就在岳家一住五六年, 他住惯了, 并不觉什么, 也不让阿曦妹妹在学里请假,依旧是每天傍晚去接阿曦妹妹放学, 俩人在一处说说话,聊聊天。待纪珍走时,阿曦做了好几个荷包,还有一身春天穿的薄料袍子,许多肉干啊山货啊,让纪珍带着路上吃。纪珍也给了阿曦,嗯,那啥,一匣子金锞子,是给阿曦的零用,而且跟阿曦说了,阿曦都是纪家的人家,以后都让阿曦用自己的银子。这事儿,原本纪珍是偷着办的,不晓得如何叫阿念知道的,阿念气的,“我闺女用他养!”要不是纪珍先走一路,阿念得拿金锞子糊纪珍一脸。
好在纪珍走的快,阿念无法,要是默收,好似他贪纪家银钱似的。可不默收吧,又气纪家小子张狂,于是,阿念跟闺女说了,“这银子只管攒着做私房,不要动,咱家还养不起你啦。”
阿曦笑眯眯地,“爹你还真跟阿珍哥生气呀,以前阿珍哥捎东西也常有金银锞子一类啊。”
“唉,先时没看出这小子险恶用心来。”阿念这话把阿曦笑得够呛。
在这上头,阿晔同他爹是站在一处的,双胞胎则是站在他们大姐这边儿的,用双胞胎的话说,“真金白银比真心还真呢,要是光闹好嘴,说些甜言蜜语,一点儿实际表示都没有,那才叫滑头呢,我看阿珍哥实在的很。”
总之,大家各抒己见啦!
阿晔抒己见的时间也有限,转眼就是秀才试了。这些年,家里一直没断人科考,阿冽、俊哥儿、兴哥儿、大宝、二郎,都考过秀才试的,但,自家儿子考是头一回啊,家里秀才试的板凳桌椅是有的,说来很是苦B,举人试都是在贡院有桌有房的,秀才试却没有固定场所,一般都是在官学那大院子里考,还要自带桌椅板凳。也就阿晔这本地人,倘是外地学子赴考,得自备桌椅,简直是要多坑有多坑。
阿曦还说他哥,“哥,你先练练扛桌椅,这虽是简单样式的,到时也没五喜帮你扛,都得你自己扛,你看能不能扛得动。”
重阳也说,“试一试,这是先时兴舅舅用的,泡桐木的,你还是别用家里的,咱们家里多是红木的,沉的要命。这泡桐的轻省,好扛。”
大宝笑道,“有一年考试,咱们北昌府一财主家,有钱,然后,那财主家的儿子要去考秀才,为显财力,扛的是家里的紫檀案跟紫檀椅,我就从书院门口到院子那百步远的距离,累得满头大汗,那一年可是把我们笑得够呛,险捉不住笔。”
大家听的都大笑起来,阿曦还追着问是哪家的事儿。一时间,院里热闹的紧。
何子衿还问阿晔和二宝,要不要吃及第粥。
阿晔道,“大宝哥他们都是考举人才吃及第粥,我们考个秀才,不用吃,待考举人再吃不迟。”阿晔对考秀才还是极有信心的。他刚说完,二宝郁闷的,“你先叫我说成了不成?”二宝笑嘻嘻地同子衿姑妈道,“姑妈,他爱吃不吃,我吃。我吃了及第粥,方有自信。”把何子衿逗乐。
何子衿笑道,“介时你住过来,一道吃早饭。”
二宝点头,“这也好。”
俩孩子下场前,何琪叫何子衿一道烧香,何子衿觉着阿晔估计问题不大,便没去。何老娘沈氏同何琪去了,何老娘还抱怨了何子衿一回,道,“你虽会卜两下子,到底没有菩萨法力深,真个老抠儿,孩子要紧的时候,烧两柱香你就舍不得了。要是阿晔秀才试有个好歹,都怪你。”
何子衿道,“这有什么可烧的,一个秀才试,又不是春闱。”自信儿子的背后,绝对站着一位自信的娘啊!
沈氏笑道,“取个吉利也好。”
“可不是么。这都不晓得,平日里挺伶俐个人,关键时候糊涂。”何老娘拍着大腿,唉声叹气起来,觉着孙女对重外孙这科举太冷淡啦。
何子衿给何老娘嘟囔的,只得去给阿晔烧了回香,还捐了十两香油钱,何老娘此方才乐呵起来,悄悄同自家丫头道,“秀才试捐十两,待举人试多捐些,捐十二两、十五两、二十两都成,最多不要超过二十两。”
何子衿取笑,“合着价码还不一样来着。”
“愿景不一样,自然香油钱也不一样啦。”何老娘理所当然,还道,“这秘诀,我只传给你。”
何子衿笑,“成,我一准儿不往外说。”
何老娘欣慰地,“这就对啦!”叫别人知道,都这样去拜菩萨,岂不是夺了自家孩子的天机么!何老娘在大事上一向很清楚滴。
见自家丫头烧了香,何老娘就放下心来,又问过有没有准备鞭炮,何子衿很谦虚地,“也没多准备,就准备了两箱子二踢脚,三箱子小鞭,四箱子烟花罢了。”
何老娘点头,“这备得不少。”
沈氏道,“这几天考试定是累的,多给阿晔备些滋补之物。”
“我都把阿晔和二宝的菜单安排好了。”
闻此言,何老娘沈氏皆纷纷点头。
何子衿这里还是很游刃有余的,何琪就是一径往何子衿那里送各样补品,主要是,二宝为了每天喝及第粥,就住子衿姑妈家了。
要知道,秀才试不似举人试,关贡院九天就考完了。秀才试分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说来也难着呢。场次虽只则三场,考试时间拉得却长,起码半个月,所以,二宝干脆就住子衿姑妈家了。
不知是不是子衿姨妈的及第粥就这般灵验,三月底秀才榜一出,二宝还当真榜上有名,只是名次不大好,倒数第二,比孙山略强些。阿晔名次不错,第二名,与当初俊哥儿是一样的,但这对于阿晔也实在有够郁闷了,用阿晔的话说,他爹在十四的时候,已经是解元了。所以,与新秀才们聚会时,面对诸人夸奖奉承,阿晔是谦逊的不得了啊!而且,他不是假谦逊,他是真谦逊,他完全不觉着有何好骄傲的,比起他爹,他不要说青出于蓝了,就是比肩都差一截呢。
阿晔都与好友苏二郎道,“你说,给我爹做儿子,压力多大啊!”把苏二郎乐得够呛,苏二郎是第三名。
苏二郎笑,“你这话,听我祖父说,我爹小时候也这般说过。我祖父当年就是案首,我爹他们兄弟三人,虽皆是进士功名,却无一案首出身。”
阿晔道,“我这苦衷,看来只有苏伯伯明白了。”
苏二郎笑,“我比我爹强,我爹当年秀才试只得第五,我前进了两名。”
“那以后你儿子惨了,除了案首,就只有第二名可考了。”
苏二郎笑,“考得中就好,虽不是案首,咱们放鞭炮的响动可算第一。”打趣的阿晔险没叫茶呛着,阿晔道,“我都说不叫我娘放那些鞭炮了,我娘非得放,也怪下人,不会算计,买那么些鞭炮做甚!”真的,他家放鞭炮就放了一个时辰,比案首家的响动可大多了。
阿晔跟他娘提意见吧,他娘还笑眯眯地,“你就让我高兴一下吧。”何子衿一点儿不觉着她儿子考得不好,十四岁的秀才啊,这要搁现在也得是个中文系高才生啊!而且,还得是未扩招前的,九几年的大学水准的中文系高材生!何子衿多么骄傲啊,儿子这样的优秀!何子衿简直高兴的了不得,她一高兴,捐了官学五百套桌椅,给以后孩子们秀才试使,省去学子们扛桌椅板凳之辛劳。
说来好事连连,阿晔与二宝刚中了秀才,何家的诰命下来了,何老娘沈氏荣升五品宜人的诰命。何子衿闻信前去相贺,笑道,“必得大摆宴席,好生贺一贺!”
何子衿到时,何老娘都换上五品宜人的诰命服了,一幅既欢喜又神气的模样,何子衿笑道,“这身衣裳,祖母穿着就是气派!”
何老娘问,“比你当年那宜人衣裳如何?”
何子衿正色道,“不能比!就是衣裳一样,我哪里有您老人家这气派哟!”
沈氏忍笑,何老娘却是点一点头,一幅老封君的派头,道,“这话,倒也在理。”
第438章
新春过后, 阿念按察使任期已满, 阿念简直不用多想, 直接上了任期满的折子, 帝都的皇帝陛下很痛快的给江按察使升了官儿, 正四品宣慰司副使。
阿念这种升官速度, 整个北昌府也没谁了。
阿念私下都与子衿姐姐道, “这闹得,我都不晓得我到底做官做得如何了?”
何子衿镇定道,“你于任上尽心尽力, 无愧于心,只管安心就是。”
阿念微微颌首。
何子衿接着问一句,“对了, 这宣慰司副使, 到底是个什么官儿啊!”
阿念升官升的顺利,只是, 这春节刚过, 纪珍就得回帝都当差了。纪珍特意来岳家小住几日, 说来, 这定了亲就往岳家这么住着的,也没谁了。好在纪珍小时候就在岳家一住五六年, 他住惯了, 并不觉什么, 也不让阿曦妹妹在学里请假,依旧是每天傍晚去接阿曦妹妹放学, 俩人在一处说说话,聊聊天。待纪珍走时,阿曦做了好几个荷包,还有一身春天穿的薄料袍子,许多肉干啊山货啊,让纪珍带着路上吃。纪珍也给了阿曦,嗯,那啥,一匣子金锞子,是给阿曦的零用,而且跟阿曦说了,阿曦都是纪家的人家,以后都让阿曦用自己的银子。这事儿,原本纪珍是偷着办的,不晓得如何叫阿念知道的,阿念气的,“我闺女用他养!”要不是纪珍先走一路,阿念得拿金锞子糊纪珍一脸。
好在纪珍走的快,阿念无法,要是默收,好似他贪纪家银钱似的。可不默收吧,又气纪家小子张狂,于是,阿念跟闺女说了,“这银子只管攒着做私房,不要动,咱家还养不起你啦。”
阿曦笑眯眯地,“爹你还真跟阿珍哥生气呀,以前阿珍哥捎东西也常有金银锞子一类啊。”
“唉,先时没看出这小子险恶用心来。”阿念这话把阿曦笑得够呛。
在这上头,阿晔同他爹是站在一处的,双胞胎则是站在他们大姐这边儿的,用双胞胎的话说,“真金白银比真心还真呢,要是光闹好嘴,说些甜言蜜语,一点儿实际表示都没有,那才叫滑头呢,我看阿珍哥实在的很。”
总之,大家各抒己见啦!
阿晔抒己见的时间也有限,转眼就是秀才试了。这些年,家里一直没断人科考,阿冽、俊哥儿、兴哥儿、大宝、二郎,都考过秀才试的,但,自家儿子考是头一回啊,家里秀才试的板凳桌椅是有的,说来很是苦B,举人试都是在贡院有桌有房的,秀才试却没有固定场所,一般都是在官学那大院子里考,还要自带桌椅板凳。也就阿晔这本地人,倘是外地学子赴考,得自备桌椅,简直是要多坑有多坑。
阿曦还说他哥,“哥,你先练练扛桌椅,这虽是简单样式的,到时也没五喜帮你扛,都得你自己扛,你看能不能扛得动。”
重阳也说,“试一试,这是先时兴舅舅用的,泡桐木的,你还是别用家里的,咱们家里多是红木的,沉的要命。这泡桐的轻省,好扛。”
大宝笑道,“有一年考试,咱们北昌府一财主家,有钱,然后,那财主家的儿子要去考秀才,为显财力,扛的是家里的紫檀案跟紫檀椅,我就从书院门口到院子那百步远的距离,累得满头大汗,那一年可是把我们笑得够呛,险捉不住笔。”
大家听的都大笑起来,阿曦还追着问是哪家的事儿。一时间,院里热闹的紧。
何子衿还问阿晔和二宝,要不要吃及第粥。
阿晔道,“大宝哥他们都是考举人才吃及第粥,我们考个秀才,不用吃,待考举人再吃不迟。”阿晔对考秀才还是极有信心的。他刚说完,二宝郁闷的,“你先叫我说成了不成?”二宝笑嘻嘻地同子衿姑妈道,“姑妈,他爱吃不吃,我吃。我吃了及第粥,方有自信。”把何子衿逗乐。
何子衿笑道,“介时你住过来,一道吃早饭。”
二宝点头,“这也好。”
俩孩子下场前,何琪叫何子衿一道烧香,何子衿觉着阿晔估计问题不大,便没去。何老娘沈氏同何琪去了,何老娘还抱怨了何子衿一回,道,“你虽会卜两下子,到底没有菩萨法力深,真个老抠儿,孩子要紧的时候,烧两柱香你就舍不得了。要是阿晔秀才试有个好歹,都怪你。”
何子衿道,“这有什么可烧的,一个秀才试,又不是春闱。”自信儿子的背后,绝对站着一位自信的娘啊!
沈氏笑道,“取个吉利也好。”
“可不是么。这都不晓得,平日里挺伶俐个人,关键时候糊涂。”何老娘拍着大腿,唉声叹气起来,觉着孙女对重外孙这科举太冷淡啦。
何子衿给何老娘嘟囔的,只得去给阿晔烧了回香,还捐了十两香油钱,何老娘此方才乐呵起来,悄悄同自家丫头道,“秀才试捐十两,待举人试多捐些,捐十二两、十五两、二十两都成,最多不要超过二十两。”
何子衿取笑,“合着价码还不一样来着。”
“愿景不一样,自然香油钱也不一样啦。”何老娘理所当然,还道,“这秘诀,我只传给你。”
何子衿笑,“成,我一准儿不往外说。”
何老娘欣慰地,“这就对啦!”叫别人知道,都这样去拜菩萨,岂不是夺了自家孩子的天机么!何老娘在大事上一向很清楚滴。
见自家丫头烧了香,何老娘就放下心来,又问过有没有准备鞭炮,何子衿很谦虚地,“也没多准备,就准备了两箱子二踢脚,三箱子小鞭,四箱子烟花罢了。”
何老娘点头,“这备得不少。”
沈氏道,“这几天考试定是累的,多给阿晔备些滋补之物。”
“我都把阿晔和二宝的菜单安排好了。”
闻此言,何老娘沈氏皆纷纷点头。
何子衿这里还是很游刃有余的,何琪就是一径往何子衿那里送各样补品,主要是,二宝为了每天喝及第粥,就住子衿姑妈家了。
要知道,秀才试不似举人试,关贡院九天就考完了。秀才试分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说来也难着呢。场次虽只则三场,考试时间拉得却长,起码半个月,所以,二宝干脆就住子衿姑妈家了。
不知是不是子衿姨妈的及第粥就这般灵验,三月底秀才榜一出,二宝还当真榜上有名,只是名次不大好,倒数第二,比孙山略强些。阿晔名次不错,第二名,与当初俊哥儿是一样的,但这对于阿晔也实在有够郁闷了,用阿晔的话说,他爹在十四的时候,已经是解元了。所以,与新秀才们聚会时,面对诸人夸奖奉承,阿晔是谦逊的不得了啊!而且,他不是假谦逊,他是真谦逊,他完全不觉着有何好骄傲的,比起他爹,他不要说青出于蓝了,就是比肩都差一截呢。
阿晔都与好友苏二郎道,“你说,给我爹做儿子,压力多大啊!”把苏二郎乐得够呛,苏二郎是第三名。
苏二郎笑,“你这话,听我祖父说,我爹小时候也这般说过。我祖父当年就是案首,我爹他们兄弟三人,虽皆是进士功名,却无一案首出身。”
阿晔道,“我这苦衷,看来只有苏伯伯明白了。”
苏二郎笑,“我比我爹强,我爹当年秀才试只得第五,我前进了两名。”
“那以后你儿子惨了,除了案首,就只有第二名可考了。”
苏二郎笑,“考得中就好,虽不是案首,咱们放鞭炮的响动可算第一。”打趣的阿晔险没叫茶呛着,阿晔道,“我都说不叫我娘放那些鞭炮了,我娘非得放,也怪下人,不会算计,买那么些鞭炮做甚!”真的,他家放鞭炮就放了一个时辰,比案首家的响动可大多了。
阿晔跟他娘提意见吧,他娘还笑眯眯地,“你就让我高兴一下吧。”何子衿一点儿不觉着她儿子考得不好,十四岁的秀才啊,这要搁现在也得是个中文系高才生啊!而且,还得是未扩招前的,九几年的大学水准的中文系高材生!何子衿多么骄傲啊,儿子这样的优秀!何子衿简直高兴的了不得,她一高兴,捐了官学五百套桌椅,给以后孩子们秀才试使,省去学子们扛桌椅板凳之辛劳。
说来好事连连,阿晔与二宝刚中了秀才,何家的诰命下来了,何老娘沈氏荣升五品宜人的诰命。何子衿闻信前去相贺,笑道,“必得大摆宴席,好生贺一贺!”
何子衿到时,何老娘都换上五品宜人的诰命服了,一幅既欢喜又神气的模样,何子衿笑道,“这身衣裳,祖母穿着就是气派!”
何老娘问,“比你当年那宜人衣裳如何?”
何子衿正色道,“不能比!就是衣裳一样,我哪里有您老人家这气派哟!”
沈氏忍笑,何老娘却是点一点头,一幅老封君的派头,道,“这话,倒也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