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派去的说客——范希圣客气地请田虎与欧阳德基重新落座之后正色道:“在下本一介书生,文无小才,武无寸功,只是观国势衰微,内心不安。位卑未敢忘忧国。先祖尝在朝中多举强国御寇之旗,不意百年之后,竟被朝廷枉为党人,令在下不胜心寒。且见朝中贪官枉法,权臣擅为,在下于国事心灰意冷,本欲退隐山林,做一村夫,了却残生。不料湖北王庆闻知在下家乡所在,执意派人相请,邀我出山保他。当时王庆描述他的宏愿,也说得天花乱坠,加上在下因怨恨朝廷,一时糊涂便答应下来。不想到了湖北之后,见王庆表里不一,多行不义,在下便准备离开。那王庆不依不饶,以在下全家性命相挟。无奈之下,苟且偷生。说来是辱没了先祖遗训,惭愧啊!”田虎与两个部下交换了眼色:原来此人本来保的是王庆,现在王庆自尽之后,他才又投奔了宋江。
听范希圣继续说:“直到宋公明挥师南下大破荆襄,在下才得以跳下贼船,联合几位平素对王庆的倒行逆施也恨之入骨的志士反了起来,帮着宋公明除去了王庆这一国贼。事定之后,在下已无颜在外抛头露面,本拟回家蒙童启智,终老林泉。临行前得知宋公明将要北上山西与将军会猎,在下以为将军与王庆大不同,且将军与宋公明同为国中豪杰,手下部属亦多忠义之人,不忍看大家同室操戈,才自告奋勇前来晋东,愿与将军面陈愚见。”
田虎还没吭声,欧阳德基搭话了:“范兄原来是要为宋江来做说客的吧?”范希圣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欧阳先生这样说,范某也不辩解。久闻欧阳先生见识广博,尽得家传,想必对天下形势是有所见解的。范某不才,愿向欧阳先生讨教一二。”
见对方微然点头,范希圣侃侃而谈:“国家起于三皇,兴于五帝;夏商两周,秦汉三国;晋及隋唐,始至本朝。历数已有三千余年。其间天下大统有之,分崩离析有之;四海升平有之,列国混战有之。先生以为我中华之国何时最为强盛?又及历朝百代帝王,何朝何代,百姓乐之?”欧阳德基手拈胡须,沉思不语,暗自揣测对方的用意。
田虎以为军师一时间答不上人家的提问,觉得自己也是秀才出身,不妨试试答一下这位本朝名家后人的问题:“田某不才试答之。如谬,先生莫要见怪。田某以为秦汉之时都有国家强盛之日,而至为盛者莫过于唐。高宗、中宗、玄宗三世,国强民富,四方来朝,扬眉吐气也!”先生以为如何?”“请继续说。”范希圣微笑着鼓励道。
“至于百姓安居乐业,古有乐,今亦有乐,不敢谬评之。文景之治,千年传颂;景观之治,亦多褒语。大抵如此吧?”“不错,田将军不但叱咤风云,而且博古通今,范某十分佩服。”范希圣起身行了一礼,又坐下说:“将军所言大体不差。尧舜盛世,人所未见。盛唐良景,所去不远,路人皆知。然唐何以盛,我朝何以不盛?”
田虎说:“唐之盛在于君王贤明,臣工良勤。”范希圣摇摇头:“不尽然。唐太宗固然以贤明开国,然李氏子孙多是守业之君,谈不上多么贤明。不然也不会有武后篡权,安史之乱。若论起臣工,我朝自太祖以来,贤人名士更著,不次于魏征李绩者大有人在,为何盛唐得四方来朝,我国却要年年岁贡?大唐子民之安居乐业较之我朝为多呢?”“先生之意是大宋的外患更多,因而繁盛不及前朝?”田虎问道。
“不然,天下是用刀枪打出来的,将军应该更知道这个道理。外寇还是那些外寇,中原还是这个中原,不是人家更强大,而是我国衰弱了!”听到这里,欧阳德基清清嗓子终于开口了:“依先生所见,大宋不及前朝是国力不及所致?是国体不及所致?是国人不及所致?”范希圣看了他一眼:“欧阳军师果然家学渊源,一言可及的。在下愚见,当今国家正处于危急时刻,外有辽夏虎视眈眈,内有骄奢民心思变。赵家皇帝中不乏立志中兴之人,朝野两地亦有众多报国志士,乃是国家政治不当,方有今日颓势。范某想请问将军,”他把目光盯着田虎,“将军起事多年,亦有成就,何不效仿方腊王庆,立国称王?”
田虎很诧异他有此一问,回答说:“田某扯旗造反是迫于无奈。当年我也是个安分守己的读书人,原本是打算苦读圣贤书谋个功名,然而天不遂人愿,科考之时遇到考官索贿。我那时少不更事,与他顶撞,被他百般刁难,愤而离京,发誓再也不求仕途。没料到在家做个平民也不容易,地方上的官吏时来骚扰欺压,不是要收这个税,就是要加那个捐,稍有质疑,便要定我个聚众闹事,毁谤朝议的罪名,要抓我下狱,逼得我动手杀了人,这才上山造反。我造反不是没想过称王称霸。意气风发的时候也曾兵发晋阳,想取下晋阳做都城,呵呵。”欧阳德基也没听田虎说起这些事,也跟着听得津津有味。只有唐斌是田虎的老弟兄,当年的情形不禁掠过脑海。
田虎接着说:“后来在晋阳城下我军久攻不下,不但军中将士伤亡很多,就连山西百姓也跟着糟了殃。幸亏有位高人点拨于我,我这才如醍醐灌顶,知道自己的贪念给黎民百姓和军中将士带来了多大的灾难!以往一直说官府无道害民,没想到自己在百姓的眼中也是吃人的老虎一般。我一下子心灰意冷,撤兵来到这太行山。在太行山中,我反思经年,终于醒悟一个道理:图慕富贵虚名都不是正道,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位老百姓做些好事,谋些福祉,不但可以心安理得,而且同样可以流芳百世,不枉在世上活这一遭!”范希圣不禁击掌叫好,欧阳德基也频频点头。
田虎叹了口气:“王庆、方腊立国称王,那是人各有志,在下不好评说。只是依我看,不管怎么样也要体恤军民,否则与昏君贪官就没什么区别了。田某胸无大志,只想着蜗居山沟,保一方之平安了,所以我严肃军纪,不让部下扰民,百姓也对我不错,田某,官军也就拿我没办法了,呵呵呵,”说着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范希圣恭恭敬敬地给田虎行了个礼:“久闻田将军急公好义,悲天悯人,行事与群雄大不相同。今日闻听将军直抒胸臆,果是英雄气概,侠义情怀。”唐斌插话说:“我大哥爱民如子,谁要是侵犯百姓,他定会严加惩处。不用说对于那些贪官污吏、地主恶霸,就是军中弟兄犯了错违了军纪也不行。”范希圣问:“在下听说河北申虎原也是田将军手下的弟兄?”田虎点点头:“不错。申虎本名叫申四郎,是员虎将,只是性子急了些,因在军中醉酒犯了军纪,我只能将他逐出太行山。还算这小子有良心,说要感激我的知遇之恩,不记我的仇,在太行山东边立起了山头,愿意做我的羽翼,还把名字改成申虎,要为我出头。”说完又哈哈大笑。见范希圣没明白“出头”之意,欧阳德基用手指蘸水在桌子上写了个“田”字,然后上下各出一头,就变成了“申”字,惹得范希圣也哈哈的笑了起来。
等大家笑过,田虎问范希圣:“田某已经拜读过宋公明的书信,不知先生有何赐教?”范希圣收住笑容,正色道:“宋将军想见田将军。”欧阳德基和唐斌都倒吸一口凉气,心想:此间可有什么计谋?唐斌更是话冲出口来:“宋江是想诳我大哥自投罗!”田虎抢声道:“唐斌住口,不得胡说。宋公明不是那样的小人。”范希圣忙解释说:“各位不必多心。在下与宋将军相处不过月余,但其人光明磊落,亦是盖世豪杰,绝不会行下三滥的勾当。我来之前宋将军对我说,他受抚招安,绿林同道多不理解,颇有非议,以为他是贪图荣华富贵,其实不然。他心中不禁有良多的苦衷,且也有深远的想法。这些想法于国于民都颇为有利,只是不便与他人明说。故此希望与田将军当面详谈。”田虎点点头转脸看军师。欧阳德基拈须道:“宋公明大兵压境,却要约主公会面,还是谨慎为妙。”范希圣站起身来说:“宋公明说他愿只身入高平。将军如是不放心,在下也愿留在将军营中。若有不测,可拿在下人头抵命!”
()
听范希圣继续说:“直到宋公明挥师南下大破荆襄,在下才得以跳下贼船,联合几位平素对王庆的倒行逆施也恨之入骨的志士反了起来,帮着宋公明除去了王庆这一国贼。事定之后,在下已无颜在外抛头露面,本拟回家蒙童启智,终老林泉。临行前得知宋公明将要北上山西与将军会猎,在下以为将军与王庆大不同,且将军与宋公明同为国中豪杰,手下部属亦多忠义之人,不忍看大家同室操戈,才自告奋勇前来晋东,愿与将军面陈愚见。”
田虎还没吭声,欧阳德基搭话了:“范兄原来是要为宋江来做说客的吧?”范希圣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欧阳先生这样说,范某也不辩解。久闻欧阳先生见识广博,尽得家传,想必对天下形势是有所见解的。范某不才,愿向欧阳先生讨教一二。”
见对方微然点头,范希圣侃侃而谈:“国家起于三皇,兴于五帝;夏商两周,秦汉三国;晋及隋唐,始至本朝。历数已有三千余年。其间天下大统有之,分崩离析有之;四海升平有之,列国混战有之。先生以为我中华之国何时最为强盛?又及历朝百代帝王,何朝何代,百姓乐之?”欧阳德基手拈胡须,沉思不语,暗自揣测对方的用意。
田虎以为军师一时间答不上人家的提问,觉得自己也是秀才出身,不妨试试答一下这位本朝名家后人的问题:“田某不才试答之。如谬,先生莫要见怪。田某以为秦汉之时都有国家强盛之日,而至为盛者莫过于唐。高宗、中宗、玄宗三世,国强民富,四方来朝,扬眉吐气也!”先生以为如何?”“请继续说。”范希圣微笑着鼓励道。
“至于百姓安居乐业,古有乐,今亦有乐,不敢谬评之。文景之治,千年传颂;景观之治,亦多褒语。大抵如此吧?”“不错,田将军不但叱咤风云,而且博古通今,范某十分佩服。”范希圣起身行了一礼,又坐下说:“将军所言大体不差。尧舜盛世,人所未见。盛唐良景,所去不远,路人皆知。然唐何以盛,我朝何以不盛?”
田虎说:“唐之盛在于君王贤明,臣工良勤。”范希圣摇摇头:“不尽然。唐太宗固然以贤明开国,然李氏子孙多是守业之君,谈不上多么贤明。不然也不会有武后篡权,安史之乱。若论起臣工,我朝自太祖以来,贤人名士更著,不次于魏征李绩者大有人在,为何盛唐得四方来朝,我国却要年年岁贡?大唐子民之安居乐业较之我朝为多呢?”“先生之意是大宋的外患更多,因而繁盛不及前朝?”田虎问道。
“不然,天下是用刀枪打出来的,将军应该更知道这个道理。外寇还是那些外寇,中原还是这个中原,不是人家更强大,而是我国衰弱了!”听到这里,欧阳德基清清嗓子终于开口了:“依先生所见,大宋不及前朝是国力不及所致?是国体不及所致?是国人不及所致?”范希圣看了他一眼:“欧阳军师果然家学渊源,一言可及的。在下愚见,当今国家正处于危急时刻,外有辽夏虎视眈眈,内有骄奢民心思变。赵家皇帝中不乏立志中兴之人,朝野两地亦有众多报国志士,乃是国家政治不当,方有今日颓势。范某想请问将军,”他把目光盯着田虎,“将军起事多年,亦有成就,何不效仿方腊王庆,立国称王?”
田虎很诧异他有此一问,回答说:“田某扯旗造反是迫于无奈。当年我也是个安分守己的读书人,原本是打算苦读圣贤书谋个功名,然而天不遂人愿,科考之时遇到考官索贿。我那时少不更事,与他顶撞,被他百般刁难,愤而离京,发誓再也不求仕途。没料到在家做个平民也不容易,地方上的官吏时来骚扰欺压,不是要收这个税,就是要加那个捐,稍有质疑,便要定我个聚众闹事,毁谤朝议的罪名,要抓我下狱,逼得我动手杀了人,这才上山造反。我造反不是没想过称王称霸。意气风发的时候也曾兵发晋阳,想取下晋阳做都城,呵呵。”欧阳德基也没听田虎说起这些事,也跟着听得津津有味。只有唐斌是田虎的老弟兄,当年的情形不禁掠过脑海。
田虎接着说:“后来在晋阳城下我军久攻不下,不但军中将士伤亡很多,就连山西百姓也跟着糟了殃。幸亏有位高人点拨于我,我这才如醍醐灌顶,知道自己的贪念给黎民百姓和军中将士带来了多大的灾难!以往一直说官府无道害民,没想到自己在百姓的眼中也是吃人的老虎一般。我一下子心灰意冷,撤兵来到这太行山。在太行山中,我反思经年,终于醒悟一个道理:图慕富贵虚名都不是正道,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位老百姓做些好事,谋些福祉,不但可以心安理得,而且同样可以流芳百世,不枉在世上活这一遭!”范希圣不禁击掌叫好,欧阳德基也频频点头。
田虎叹了口气:“王庆、方腊立国称王,那是人各有志,在下不好评说。只是依我看,不管怎么样也要体恤军民,否则与昏君贪官就没什么区别了。田某胸无大志,只想着蜗居山沟,保一方之平安了,所以我严肃军纪,不让部下扰民,百姓也对我不错,田某,官军也就拿我没办法了,呵呵呵,”说着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范希圣恭恭敬敬地给田虎行了个礼:“久闻田将军急公好义,悲天悯人,行事与群雄大不相同。今日闻听将军直抒胸臆,果是英雄气概,侠义情怀。”唐斌插话说:“我大哥爱民如子,谁要是侵犯百姓,他定会严加惩处。不用说对于那些贪官污吏、地主恶霸,就是军中弟兄犯了错违了军纪也不行。”范希圣问:“在下听说河北申虎原也是田将军手下的弟兄?”田虎点点头:“不错。申虎本名叫申四郎,是员虎将,只是性子急了些,因在军中醉酒犯了军纪,我只能将他逐出太行山。还算这小子有良心,说要感激我的知遇之恩,不记我的仇,在太行山东边立起了山头,愿意做我的羽翼,还把名字改成申虎,要为我出头。”说完又哈哈大笑。见范希圣没明白“出头”之意,欧阳德基用手指蘸水在桌子上写了个“田”字,然后上下各出一头,就变成了“申”字,惹得范希圣也哈哈的笑了起来。
等大家笑过,田虎问范希圣:“田某已经拜读过宋公明的书信,不知先生有何赐教?”范希圣收住笑容,正色道:“宋将军想见田将军。”欧阳德基和唐斌都倒吸一口凉气,心想:此间可有什么计谋?唐斌更是话冲出口来:“宋江是想诳我大哥自投罗!”田虎抢声道:“唐斌住口,不得胡说。宋公明不是那样的小人。”范希圣忙解释说:“各位不必多心。在下与宋将军相处不过月余,但其人光明磊落,亦是盖世豪杰,绝不会行下三滥的勾当。我来之前宋将军对我说,他受抚招安,绿林同道多不理解,颇有非议,以为他是贪图荣华富贵,其实不然。他心中不禁有良多的苦衷,且也有深远的想法。这些想法于国于民都颇为有利,只是不便与他人明说。故此希望与田将军当面详谈。”田虎点点头转脸看军师。欧阳德基拈须道:“宋公明大兵压境,却要约主公会面,还是谨慎为妙。”范希圣站起身来说:“宋公明说他愿只身入高平。将军如是不放心,在下也愿留在将军营中。若有不测,可拿在下人头抵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