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调整生活规律,合理饮食调配,坚持适当运动……均是高血糖家庭护理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自测血糖

一、自测血糖的最佳时间

什么时候自测血糖最好呢?

(1)空腹血糖

指隔夜空腹8~12小时、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时间最好在早上6~8点,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监测结果。

(2)餐前血糖

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

(3)餐后2小时血糖

指早、中、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

(4)随机血糖

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

二、把握自测的频度

自测血糖的频度该如何把握呢?

(1)自测血糖的频度,可以和医生商量后决定。

(2)当近期血糖常常偏高时,应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它们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血糖升高的水平。

(3)当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最好注意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

(4)可以尝试间隔一段时间,在某日的不同时间测4~6次血糖,了解一天24小时中血糖的变化规律。

(5)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以较长。

(6)但对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人,或出现生病、手术、运动、外出、饮酒等各种生活应激情况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

三、具体*作方法

那么,具体如何自测血糖呢?

(1)调整血糖仪的代码使其与现在使用的试纸的代码相同,注意不同时间购买的试纸有不同的代码,所以必须先调整血糖仪的代码;

(2)洗手,用酒精消毒采血的手指;

(3)手臂下垂30秒,以便使血液充分流到手指;

(4)将采血针头装入刺指笔中,根据手指皮肤厚度选择穿刺深度,刺破手指取适量血;

(5)待血糖仪指示取血后,将血滴在血糖试纸指示孔上;

(6)把血糖试纸插入血糖仪中,注意有的血糖仪需先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再将血滴在试纸上;

(7)几秒或十几秒钟之后,从血糖仪上读出血糖值;

(8)在记录本上记录血糖值和监测时间。

四、注意事项

自测血糖要注意哪些细节才能测得准呢?

(1)调校好仪器

首先应认真阅读血糖仪的使用说明书,注意各种提示信号,并保证*作前有充足的电量。然后调整好血糖仪代码,使之与试纸代码相同。建议最好使用原厂家配套生产的试纸条。每次自测时,都要注意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并察看试纸表面有无因受潮或受其他污染,切忌用手触摸试纸条表面。

(2)采血前准备

先洗手,然后令手臂下垂一会儿,感觉到手指血液充盈时,即可用酒精消毒准备要扎的手指。注意一定得等酒精挥发完后再扎手指。

(3)扎针有讲究

采血部位要交替轮换,不要长期刺扎一个地方,以免形成疤痕。在手指侧边采血疼痛较轻,而且血量足。另外,扎针时需要注意千万不要挤压采血的手指,因为太用力挤压手指可致血液稀释,影响到检测结果。

第二节高血糖家庭护理

一、日常生活护理

高血糖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非常重要,护理得当则能避免高血糖的进一步恶化,而且能积极辅助治疗高血糖。具体措施如下:

(1)调整生活规律

高血糖属慢性病,生活规律非常重要,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按时起居,有利于糖代谢。每周按时测量体重,作为计算饮食和观察疗效的依据。

(2)合理饮食调配

少进糖食、根茎类蔬菜,如土豆、白薯、山药。适当限制水果。应增进粗纤维的食物,如糙米、玉米、豆类、绿叶蔬菜、白菜、绿豆芽、黄瓜、芹菜、西红柿等。多食用优质蛋白,如瘦肉、蛋、奶、鱼类。选用植物油,少吃动物内脏类食物等。

(3)坚持适当运动

适当而有规律的运动是治疗高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可采取多种运动方式,如散步、做健美*、打太极拳、跳迪斯科舞、打乒乓球、游泳、跑步等。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爱好,选择运动方式。

(4)保护皮肤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一般情况下每周要洗澡,勤换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要保持外阴部清洁,防止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5)保护双脚

避免穿紧袜子和硬底鞋,以免发生足部溃疡进而发展成坏疽。保护方法如下:

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颜色,有无水疤、破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用温水洗脚。擦干做足部*,以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鞋袜清洁,大小合适,宽松柔软为宜,切勿穿硬底鞋及凉鞋;

修剪指(趾)甲切忌太短,自己不要修剪鸡眼,以免造成感染。

(6)按时服药,定期监测

每天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按时到医生处回访,这些措施均可有效预防高血糖病情的恶化,有助于高血糖的治疗。当发现自己身体不适时,更应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

二、春季护理

春季乍暖还寒,人们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高血糖患者,高血糖环境使病毒、细菌更易于繁殖。因此,春季高血糖患者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注意“春捂”

春季是一年之中气候最不稳定的季节,虽然气温回升,但仍然时不时地有回潮的小股冷空气袭来,让人们又暂时回到冬天。就是在一天当中,气温也是朝暮凉、白昼暖、午夜寒的变化,气候多变,忽寒忽暖。所以,当平均气温刚刚大于10℃*春季的时候,不要过早脱下棉衣,应本着“春捂”的原则,注意保持身体暖和,随时增减衣服以顺应气候的变化。

(2)预防“春困”

春季风和日丽,但人却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早晨也不醒,这种现象就是大家所说的“春困”。春天犯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体内循环季节性差异,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负荷加重,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造成的。减轻与预防春困要注意:保证睡眠;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适当增加营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吸烟等。

(3)谨防感冒

春季天气渐暖,阳气升发,百草回生,也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和易于传播的的季节。因此,高血糖患者对于感冒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严加预防。平时要保持居室空气流通,在感冒流行期间,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并注意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4)适量运动

春季是万物萌动的大好时节,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季节。在春季开展适合高血糖患者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以较好地达到辅助治疗高血糖的目的。

(5)情志调节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肝性喜调达而恶郁怒。若情志过激或抑郁不舒,可致肝的疏泄失职,阳气升泄太过,表现为稍受刺激即生气发怒,怒则伤肝,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火旺灼伤阴津,则引起血糖上升,症状加重。因此,春季要特别注意情志调节。

三、夏季护理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血糖的变化与季节密切相关。冬季血糖比春秋高,而夏季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因此,夏季是防治高血糖的最佳季节,护理原则需把握一个“清”字。

(1)思想宜清静

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躁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保持清淡的心态,则平和宁静,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正常生活,从而使高血糖症状加重。

(2)饮食宜清淡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另外,喝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疾病。

(3)游乐宜清幽

炎夏不可远途跋涉,应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神怡如梦,涤尽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

(4)居室宜清凉

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四、秋季护理

秋季容易使血糖波动,其原因在于秋天人们食欲增加且秋季瓜果很多,如糖尿病患者贪嘴,不注意控制进食的总量和种类,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其次,秋天的寒意会刺激交感神经,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秋季护理则需注意:

(1)科学饮食

季节性的血糖升高,基本都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有直接关系。高血糖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生活规律起来,合理安排膳食营养。

(2)预防“秋燥”

秋季气侯干燥,空气温度较低,空气中相对温度通常在60%以下,甚至30%左右,而人的皮肤、黏膜等所需的相对温度大约是70%,低于这个数值,人便会感到干燥,呼吸道黏膜及皮肤水分大量散失,容易产生咽喉干燥、咽痒、干咳、*干裂、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简单而有效的防“秋燥”措施有: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有利于养阴清燥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等;加强锻炼,以增加体质,提高肺的*功能及身体耐受能力;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按时作息,避免熬夜,定时定量进餐;营造温度适宜的小环境。如在室内养些花草,经常洒水,以调节空气温度;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受到刺激而“上火”。

(3)预防感冒

初秋时节,气温日差较大,这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预防秋季感冒,在起居方面要有所注意。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单、毛巾被之类的被褥抵御夜凉侵袭。另外,在感冒流行季节,房间的空气要流通。当发生感冒时,既不必惊慌,也不可不当回事。应多休息、多饮白开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

(4)预防腹泻

秋季为腹泻的高发季节。研究表明,秋季腹泻大多数是病毒污染所致,与一般饮食不洁引起的肠炎不同。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限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5)心境平和

秋季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万物开始萧条,人们情感容易悲伤,如再遇上不顺心的事,极易诱发消沉的心绪。因此,人们的情绪通常不太稳定,心情烦躁。研究发现,秋冬季节也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等症易高发的季节。所以,要注意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

五、冬季护理

中医理论认为,冬季主收藏,人体的阴阳气血等正气在冬季皆收藏于肾中。冬季是很多虚损性慢性病的最佳调理时机,因为此时防治高血糖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节制饮食

冬季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更旺,这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订科学的食谱,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淀粉食物,忌食糖及甜糕点,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类等,多吃些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2)注意保暖

冬季气候寒冷,因此必须注意保暖,否则易使高血糖患者症状加重、病情恶化。俗话说:“冬季戴帽,胜过穿袄。”高血糖患者冬季保暖不仅需要穿袄,而且最好外出时戴顶帽子。

(3)适当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对调节血糖、稳定病情十分有益。

(4)情绪稳定

过度的喜、怒和悲伤,使情绪出现波动,与高血糖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内在联系,因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中医也认为,五志过极皆从火化,进而更伤气阴,导致病情加重,故高血糖患者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负性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