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国传统医学之源。《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密不可分。正如明代名医张景岳在其名作《医易义》中所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
1、卦爻辞初探

按照传统的说法,先人画卦作《易》时,均有借于仰观俯察、近取远取之助。所谓“近取诸身”,并非限于卦爻象拟诸人身的某个器官而言,而应理解为在八卦和《易经》中已包含有我先民们对人体自身*和病变的初步认识。先民进行卜筮,意在预测吉凶祸福,而人体自身的*和病变,应是他们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利用巫术的同时,也取得了运用药物对疾病进行斗争的某些经验。

如《复卦》卦辞说:“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这里,卜师把“出入无疾”作为人们时运亨通的首要选择。这正说明,在远古时期,由于生活条件的艰苦,人们的卫生条件无法得到保障,因而疾病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患。所以祈求“无疾”就成为人们最大的关注点之一。

又如《无妄》九五爻辞说:“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对这句话,旧注多停留在字面的解释,意谓不轻举妄为而得了疾病,不用药而有自愈的喜悦。这里如果再追问一句,为什么不轻举妄为而得了病,就不要用药呢?估计这两句话可能是古代的格言成语,意谓对弄不清发病原因的疾病,不轻易用药反而会自行痊愈。因为古人朴素地认为,疾病都是由自身的行为引起的。得罪了鬼神而招致的疾病,需要祈祷,药物无用。

除此之外,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谓轻举妄为而致病,不外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喜怒无常、寒暑不慎等原因引起的。弄清原因,才可对症下药。如果疾病不是由于自己轻举妄为所引起,即“无妄之疾”,也就是说,病因一时无法弄清,就不宜盲目服药,有时反而会自行痊愈。这条爻辞,一方面说明,古人当时对致病的原因知之尚少,其实有许多疾病并不是由于自身行为引起的;另一方面又说明,古人运用药物与疾病作斗争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有对症下药、辨症施治思想的萌芽。

2、认识论、方*溯源

事实上,说传统医学源于《周易》,主要不是就卦爻辞中保留下来的有关人体*和病理方面的知识说的,固然这些古老的资料是非常宝贵的。研究发现,传统医学中的许多认识论及方*上的问题,皆朔源于《周易》。

(1)中医五行学说

尽管《周易》的宇宙观是朴素的,但对形成的认识论已*了客观唯物主义的范畴。

《周易》认为与宇宙的发生最关紧要的莫过于天与地,《周易》用乾卦、坤卦代表天与地。如《周易·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知大始,坤化成物。”八卦中的其余六卦也分别代表实实在在的物质,如巽风、震雷、离火、坎水、艮山、兑泽,形成了所谓八卦哲学,八卦哲学体现了《周易》对宇宙认识的唯物观。

《周易》是以八种物质为宇宙万物之基本要素,其中水、火为五行学说中的两种主要元素。

根据甲骨文记载,五行观念起源于殷商,记载于《尚书·洪范》,但《周易》中已有五行的主要元素——水、火等的萌芽。五行完整记载于《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学说在春秋时期还是一种抽象哲学的概念,《黄帝内经》在当时《周易》、《左传》、《洪范》的影响下,把五行学说这一哲学观念的东西引进到中医学的领域内来,在宇宙唯物观的基础上,借助五行的归类,揭示中医脏腑经络、病理、*间的联系,并应用五行生克理论,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五行学说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医学,长期以来被作为中医理论的说理工具。由于五行学说有认识论范畴唯物观的先进性,又具方*中朴素的系统论思想,中医又独特地把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相结合,用以阐述中医理论,故使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跃居重要地位。

因此,中医学中的五行概念已经比原始的五行概念有了本质的差别,它已经升华为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典范之一。

(2)中医“整体衡动观”

《周易》在平衡观方面,已经初具平衡论思想的雏形,《周易》已经认识到有动必有静的动静平衡观,如《周易·系辞》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周易》的平衡观还反映在卦的结构上,如无论八卦,还是六十四卦对于阴、阳爻的数量,位置其分布都是平衡的。体现了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原理,亦即是在发展中、变化中的平衡,《周易》六十四卦朴素地反映了这一观点。

平衡的目的在于维持相对的静止,亦即相对的稳态,平衡是对立统一的产物,没有对立统一便没有任何平衡。《周易》的平衡现是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的,是在阴阳、天地、水火、日月、刚柔对立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相对平衡。

《周易》的平衡观还表现在制约关系上,就是说有制约才有平衡,亦即对立统一的双方,要在一定制约的基础上才能维持平衡。如《既济卦》的水火互制,《泰卦》、《否卦》的乾、坤交感,都是平衡制约的朴素萌芽。平衡是为了维持整体的统一性。

《易经》的“易”,其含义包括“变易”和“不易”,实际上也就是动和静的统一。有“变易”就必有“不易”,变易是绝对的,不易是相对的,有了“不易”,事物才可能有相对的静止,也才能保持平衡,所谓动中之静,动态的平衡。正所谓“易者,变易也,不易也,简易也”。上述皆体现了《周易》的平衡论思想,《周易》的平衡论思想,渗透于《黄帝内经》,促进了《黄帝内经》整体衡动观的发展。

《黄帝内经》整体衡动观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平衡论思想。是整体运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黄帝内经》的平衡观十分丰富,包括自然界的平衡及人体内的平衡,以及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黄帝内经》和《周易》一样认为宇宙万物是运动产生的,运动是永恒的,互相联系着的,运动产生生命,运动停止,生命便要告终。体现了整体衡动观的重要意义。

近代“整体恒动观”的提法,确应修正为“整体衡动观”。整体,指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关性、统一性。动,指运动、变化,言人体的气化,气机升降运动是无器不有,无时不存在的。衡,指平衡,即人体内部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平衡。中医整体衡动观是中医学认识论中的一大特色,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