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常见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可怕性在于全球还没有先进的医学手段可以完全治愈该疾病。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病发的幸存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利。

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上千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脏和脑部的疾病。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大、死亡率高的中老年性疾病。那么这么可怕的疾病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诱因一:小疾病

打鼾和慢性肠炎等小疾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很多人普遍认为打鼾是一种普通的小事情,于是得不到很大的重视。事实上,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打鼾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打鼾的患者应该通过检测血浆中的相关指标来诊断是否存在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危机,对冠心病进行超早期限的诊断和预防。

部分慢性肠炎的患者总以为偶尔的饮食无规律导致的慢性肠炎是个小疾病,对身体健康无大碍的慢性炎症。事实上,耽误慢性肠炎不治疗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慢性肠炎是引起脑中风及心肌梗塞的高危因素。因此,提早预防炎症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几率。

诱因二:饮食无节制

饮食无规律会损害肠道的功能,造成肠道吸收力的下降。此外,饮食无节制,暴饮暴食,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从而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的疾病。

诱因三:作息无规律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作息无规律导致身体器官功能下降。当人体器官功能失调会导致身体并发亚健康或者其他小疾病。当亚健康得不到重视,小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进一步危害到人体的器官,导致器质性的病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诱因四:缺乏运动

临床相关研究表明:每周少于8个小时运动量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比保持8个小时以上运动量的人要高出5倍的几率。这主要是由于摄进体内的脂肪得不到有效的分解导致身体内部脂肪含量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此外,部分人认为上下班的短时间走路,干家务活,购物是一种运动,从而忽视了运动对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事实上,每周保持8个小时的运动量,是指每天持续一个小时的专业运动量,如慢跑,跳绳,瑜伽,登山,打球,气功等活动。

诱因五:压力和压抑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如何承受压力,释放压力和缓解压抑是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经常处于压力、压抑的生活环境的人容易导致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功能紊乱,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

三、哪些人群需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45周岁以上的中年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病。45周岁的中年人,器官的功能正在减弱,如果在这个时候饮食无规律和缺乏运动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因此,45周岁以上的中年人除了增强日常的锻炼,还要注意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2.肥胖者

肥胖者往往血液的胆固醇含量过高,除了加强日常的运动锻炼,控制饮食之外,还要定期到医院检查,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应酬族

经常性参加饭局应酬的人,容易烟酒无节制,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血液中胆固醇过高。因此,经常参加应酬的人,尤其是有将军肚的人要增强运动,节制烟酒且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4.有家族性遗传者

在家族中有多人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且每年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积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四、心脑血管疾病初期症状自测

体型肥胖,饮食无节制,运动量少,长期生活在高压环境下的人,或者出现亚健康和年龄达到45周岁的人,不妨来做下一个简单的自测,看看你的身体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下列的描述中进行自测。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则得1份,不符合则不得分。

1.你的伴侣或者亲友有抱怨过你鼾声吓人?

2.你的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5%?

3.你感觉精力大不如从前,且有胸闷气短的情况?

4.你经常性感到气喘?

5.你经常感觉心绪不宁,夜晚难以入睡?

6.你心脏部分偶尔感觉到刺痛?

7.你的手脚有轻微的不受控制?

8.你的记忆力明显下降,且频繁头疼?

9.你发现你的视力明显下降,且经常有看前方物体模糊的情况?

10.你有尿频、尿失禁等情况发生?

以上的10道描述中,如果你的得分是5分以上,那么需要加强锻炼,控制饮食,调整作息时间,且到相关的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得分在1-4分区间的人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健康,对自己相应的病症进行及时的治疗和预防。

五、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作为心脑血管的患者和其家属都要积极帮助其本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多种并发症,从而减少危及患者生命的一些活动。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情况作出了心脑血管患者的*预防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的初期患者。这些患者多属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初期患者。他们的血压、血脂或血糖值比普通人偏高,但是属于在受控的范围内。对这些初期的患者,医生和家人给予树立正确的观念,告知有可能导致病情严重的不良生活习惯,要求其积极配合医生和家人进行日常生活上的保健。

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指对已发现的脑血管病早期并发症的患者,针对其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争取及时治愈,预防发生脑中风等后遗症,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预防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的治疗和防护的手段,目的在于减轻疾病进一步发展或减少并发症。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坚持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语言、记忆力、心理等,可以明显减少复发,降低致残率,减轻脑中风、偏瘫对患者和家庭带来的不便,提高患者对长期残疾的适应能力。

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相对应的级别预防。中期患者切勿采用一级的预防手段,避免延误自身的病情。下面介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总原则: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和大豆制品。常食用粗粮和大豆制品能帮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防心脑血管的并发症。常见适合心脑血管患者食用的食品有: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45克为宜。高血脂患者(无糖尿病病史)可以每天食用1只苹果具有减轻体内胆固醇含量的保健功效。此外,常见具有降脂功能的食物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要积极配合食用。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患者摄取鱼油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有效率高达75%。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多摄入鱼油和鱼肉,用适量的鱼肉代替高脂肪的肉食,来减轻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从而保持身体的血压、血脂、血糖的一个稳定值。

3)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严格控制每日膳食的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一般来说,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每日脂肪摄入量不宜超过30克或应该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300毫克以下为宜,要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海鲜、贝壳类等。

4)保持正确的运动

心脑血管患者需要适量的运动,但是不宜剧烈的运动,否则会造成脑中风等急发性的并发症。心脑血管患者适合比较温和的运动方式,比如:气功、太极拳、慢走、伸展四肢等。在运动的时候,要坚持“少量多餐”的运动方式,将为时1个半小时的运动量分配到每天的几个不同时段里。此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晨运,因为患者清晨会感觉疲惫和活力不足,此时坚持运动会导致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5)练习心态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脑中风等急发性的并发症。因此,心脑血管患者,尤其是冠心病、高血脂患者每天要练习深呼吸来平衡自己的心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是有效保持平衡身体状态的方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