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如果,那么。
其中,“如果……那么……”是联结词,和分别是前件和后件。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就……”、“有……就有……”、“倘若……就……”、“哪里有……哪里就有……”、“一旦……就”、“假若”、“……则……”、“只要……就……”等联结词都能表达充分条件关系。
要确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还是假的,关键要看其前件是不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即有前件必然有后件,如果有前件却没有后件,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就是假的。因此,对于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其前件真而后件假时才假,在其他情况下皆为真。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只有,才。
其中,“只有……才……”是联结词,和分别是前件和后件。
在日常语言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才……”等联结词都能表达必要条件关系。
要确定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还是假的,关键要看其前件是不是后件的必要条件,即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如果没有前件也有后件,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假的。因此,对于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其前件假而后件真时才假,在其他情况下皆为真。
(3)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当且仅当,才。
其中,“当且仅当……才……”是联结词,和分别是前件和后件。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只要……就……并且只有……才……”、“……当且仅当……”等联结词,均能表达充要条件关系。例如,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个命题中,前半部分表达了“人犯我”是“我犯人”的必要条件,后半部分表达了“人犯我”也是“我犯人”充分条件,合起来就表达了“人犯我”是“我犯人”的充要条件。即“当且仅当人犯我,我才犯人”。
要确定一个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还是假的,关键要看其前件是不是后件的充要条件,即有前件必然有后件,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当有前件却无后件,或无前件有后件时,这个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假的。因此,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前件与后件等值(前件真并且后件真,或者前件假并且后件假)时真,在前件与后件不等值(前件真的后件假,或者前件假时后件真)时假。所以,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又称为等值命题。
(4)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
如果是的充分条件,那么就是的必要条件;
如果是的必要条件,那么就是的充分条件。
因此,
“如果,那么”等值于“只有,才”;
“只有,才”等值于“如果,那么”。
6.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命题。
例如:
(1)他是演员或者是导演。
(2)小刘是警察或者是督察。
构成选言命题的支命题叫做选言支。有的选言命题的选言支之间具有并存关系,有的选言命题的选言支之间不具有并存关系。由具有并存关系的选言支所构成的选言命题称为相容的选言命题,由不具有并存关系的选言支所构成的选言命题称为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1)相容的选言命题
相容的选言命题是断定几个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的选言命题,如上例(1)和(2)都是相容的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或者。
其中,“或者”是联结词,p、称为选言支。
在日常语言中,“……或……”、“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等联结词都是表达相容的选言关系。
(2)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情况中有且只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选言命题。如上例的(2)就是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要么要么。
其中,“要么……要么……”是联结词,p、是选言支。
在日常语言中,“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或……或……二者不可得兼”、“不是……就是……”等联结词都能表达不相容的选言命题。例如,“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关系。
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当全部选言支都真或都假时,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就是假的。
7.负命题
负命题就是通过否定某个命题所得到的命题,又称命题的否定。设原命题为,则该命题的负命题为“并非”。例如,原命题为“所有科学家都是大学毕业的”,其负命题为“并非所有科学家都是大学毕业的”。
负命题的一般公式是:并非。
“并非”称为联结词,是支命题。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非”、“并不是”、“不”、“是假的”等,都是“并非”的意思。负命题“并非”与其原命题“P”之间具有矛盾关系,即当原命题“P”真时,负命题“并非”为假;当原命题“P”为假时,负命题“并非”为真。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如果,那么。
其中,“如果……那么……”是联结词,和分别是前件和后件。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就……”、“有……就有……”、“倘若……就……”、“哪里有……哪里就有……”、“一旦……就”、“假若”、“……则……”、“只要……就……”等联结词都能表达充分条件关系。
要确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还是假的,关键要看其前件是不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即有前件必然有后件,如果有前件却没有后件,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就是假的。因此,对于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其前件真而后件假时才假,在其他情况下皆为真。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只有,才。
其中,“只有……才……”是联结词,和分别是前件和后件。
在日常语言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才……”等联结词都能表达必要条件关系。
要确定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还是假的,关键要看其前件是不是后件的必要条件,即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如果没有前件也有后件,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假的。因此,对于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其前件假而后件真时才假,在其他情况下皆为真。
(3)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命题。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当且仅当,才。
其中,“当且仅当……才……”是联结词,和分别是前件和后件。
在日常语言中,“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只要……就……并且只有……才……”、“……当且仅当……”等联结词,均能表达充要条件关系。例如,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个命题中,前半部分表达了“人犯我”是“我犯人”的必要条件,后半部分表达了“人犯我”也是“我犯人”充分条件,合起来就表达了“人犯我”是“我犯人”的充要条件。即“当且仅当人犯我,我才犯人”。
要确定一个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还是假的,关键要看其前件是不是后件的充要条件,即有前件必然有后件,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当有前件却无后件,或无前件有后件时,这个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假的。因此,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前件与后件等值(前件真并且后件真,或者前件假并且后件假)时真,在前件与后件不等值(前件真的后件假,或者前件假时后件真)时假。所以,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又称为等值命题。
(4)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
如果是的充分条件,那么就是的必要条件;
如果是的必要条件,那么就是的充分条件。
因此,
“如果,那么”等值于“只有,才”;
“只有,才”等值于“如果,那么”。
6.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命题。
例如:
(1)他是演员或者是导演。
(2)小刘是警察或者是督察。
构成选言命题的支命题叫做选言支。有的选言命题的选言支之间具有并存关系,有的选言命题的选言支之间不具有并存关系。由具有并存关系的选言支所构成的选言命题称为相容的选言命题,由不具有并存关系的选言支所构成的选言命题称为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1)相容的选言命题
相容的选言命题是断定几个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并且可以同时存在的选言命题,如上例(1)和(2)都是相容的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或者。
其中,“或者”是联结词,p、称为选言支。
在日常语言中,“……或……”、“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等联结词都是表达相容的选言关系。
(2)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可能的事物情况中有且只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选言命题。如上例的(2)就是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要么要么。
其中,“要么……要么……”是联结词,p、是选言支。
在日常语言中,“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或……或……二者不可得兼”、“不是……就是……”等联结词都能表达不相容的选言命题。例如,“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关系。
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当全部选言支都真或都假时,不相容的选言命题就是假的。
7.负命题
负命题就是通过否定某个命题所得到的命题,又称命题的否定。设原命题为,则该命题的负命题为“并非”。例如,原命题为“所有科学家都是大学毕业的”,其负命题为“并非所有科学家都是大学毕业的”。
负命题的一般公式是:并非。
“并非”称为联结词,是支命题。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非”、“并不是”、“不”、“是假的”等,都是“并非”的意思。负命题“并非”与其原命题“P”之间具有矛盾关系,即当原命题“P”真时,负命题“并非”为假;当原命题“P”为假时,负命题“并非”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