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
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的称号),十四岁那年,就服侍太宗。当时太宗的御厩里,有匹名马,叫“狮子驄”,长得肥壮可爱,但是性格暴躁,不好驾驭。有一次,唐太宗带着宫妃们去看那匹马,跟大家开玩笑说:“你们当中有谁能制服它?”妃子们不敢接嘴,十四岁的武则天勇敢地站了出来,说:“陛下,我能!”
太宗惊奇地看着她,问她有什么办法。武则天说:“只要给我三件东西:第一件是铁鞭,第二件是铁锤,第三件是匕首。它要是调皮,就用鞭子抽它;还不服,用铁锤敲它的头;如果再捣蛋,就用匕首砍断它的脖子。”唐太宗听了哈哈大笑。他虽然觉得武则天说的有点孩子气,但是也很赞赏她的泼辣性格。唐太宗死了后,按照当时宫廷的规矩,武则天被送进尼姑庵。这当然是她很不情愿的。
唐高宗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看中了武则天。即位两年后,他把武则天从尼姑庵里接出来,封她为昭仪(妃嫔的称号)。后来,又想废了原来的王皇后,立武则天做皇后。这件事遭到很多老臣的反对,特别是高宗的舅父长孙无忌,说什么也不同意。武则天私下拉拢一批大臣,在高宗面前支持武则天当皇后,有人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别人管不着。”唐高宗这才下了决心,废了王皇后,让武则天当皇后。
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就使出她那果断泼辣的手段,把那些反对她的老臣一个个降职、流放,连长孙无忌也被逼自杀。不多久,那个本来已经十分无能的高宗害了一场病,成天头昏眼花,有时候连眼睛都张不开。唐高宗看武则天能干,又懂得文墨,索性把朝政大事全交给她管了。
武则天掌了权,渐渐不把高宗放在眼里。高宗想干什么,没有经过武则天同意,就干不了。唐高宗心里气恼,有一次,他跟宰相上官仪(上官是姓)商量。上官仪是反对武则天掌权的,就说:“陛下既然嫌皇后太专断,不如把她废了。”高宗是个没主意的人,听了上官仪的话,说:“好,那就请你去给我起草一道诏书吧。”两个人的说话,被旁边的太监听见了,那些太监都是武则天的心腹,连忙把这件事报告武则天。等上官仪把起草好的诏书送给高宗,武则天已经赶到了。她厉声问高宗说:“这是怎么回事?”
唐高宗见了武则天,吓得好像矮了半截。他把上官仪起草的诏书藏在袖子里,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教我干的。”武则天立刻下命令把上官仪杀了。
打那以后,唐高宗上朝,都由武则天在旁边监视;大小政事,都得由皇后点了头才算数。公元683年,高宗死了。武则天先后把两个儿子立为皇帝——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都不中她的意。她把中宗废了,把睿宗软禁起来,自己以太后名义临朝执政。这一来,又遭到一些大臣和宗室的反对。
有个官员徐敬业被武则天降职,借这个由头,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找宰相裴炎商量。裴炎说:“现在皇帝年纪大了,还不让他执政,人家就有了借口,只要太后把*还给皇帝,徐敬业的叛乱自然会平息。”武则天认为裴炎跟徐敬业一样,都想逼她下台,一气之下,就把裴炎打进牢监;又派出大将带领三十万大军讨伐徐敬业。徐敬业兵少势孤,抵抗了一阵,就失败了。接着,又有两个唐朝宗室——越王李贞和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也被武则天派兵*了。
经过这两场小小的兵变,全国恢复了安宁,没有人再敢反对武则天。武则天巩固了她的统治,就不满足太后执政的地位了。有个和尚猜到了太后的心思,伪造了一部佛经,献给武则天。那部佛经里说,武则天本来是弥勒佛投胎到人世来的。佛祖派她下凡,就是要让她代替唐朝皇帝统治天下。
又过了几月,有个官员名叫傅游艺,联络了关中地区九百多人联名上书,请求太后即位称帝。武则天一面推辞,一面提升了傅游艺的官职。结果,劝她做皇帝的人越来越多。据说当时文武官员、王公贵族、远近百姓、各族首领、和尚道士,上劝进表的有六万多人。
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接受大家的请求,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她就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她执掌*近半个世纪,政绩斐然。武则天贞观之治后开始执政,在她的统治下,社会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非常注意招揽贤才,委以重任。她发展了隋朝以来的科举制,50年间,录取了1000多名进士。武则天还首创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生。开创武举考试,选拔了大量的军事人才。武则天还创立了自举制度,规定九品以上的官员甚至百姓可以举荐自己。武则天的这些政策,使得朝廷上下人才济济。武则天还以知人善任著称。她虽然培植了一批亲信,如酷吏、武姓亲族、男宠等,但却只把他们当作控制朝政的工具,决不轻易赋予重权。而且她明察善断,能够在大量选拔和大量淘汰中,发现治国能臣,她所选拔的宰相狄仁杰、姚崇、张柬之,将帅郭元振、娄师德等,都是一时俊杰,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很注意发展生产,她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实行无为而自治的经济政策。她曾经向高宗上《建言十二事》,把“劝农桑,薄赋徭”列为第一条,由高宗诏令全国施行。在掌握*之后,武则天也一直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她把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决定其升降的重要指标,还组织编写了农书《兆人本业》,颁发全国,指导生产。武则天还大力兴修水利,灌溉了大量的农田,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武则天还十分注意经营边疆地区,她曾经一次赏赐突厥大量的财物,改善了和突厥的关系。还派人夺回了高宗时被吐蕃抢占的安西四镇,并且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北路。在她统治时期,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一直比较正常,边境人民也能够安居乐业。
公元705年正月,唐中宗李显复位,武则天迁居洛阳西南上阳宫。公元705年11月,武则天病逝在上阳宫。临终遗命,撤去帝号,改称皇后,归葬高宗的乾陵。
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的称号),十四岁那年,就服侍太宗。当时太宗的御厩里,有匹名马,叫“狮子驄”,长得肥壮可爱,但是性格暴躁,不好驾驭。有一次,唐太宗带着宫妃们去看那匹马,跟大家开玩笑说:“你们当中有谁能制服它?”妃子们不敢接嘴,十四岁的武则天勇敢地站了出来,说:“陛下,我能!”
太宗惊奇地看着她,问她有什么办法。武则天说:“只要给我三件东西:第一件是铁鞭,第二件是铁锤,第三件是匕首。它要是调皮,就用鞭子抽它;还不服,用铁锤敲它的头;如果再捣蛋,就用匕首砍断它的脖子。”唐太宗听了哈哈大笑。他虽然觉得武则天说的有点孩子气,但是也很赞赏她的泼辣性格。唐太宗死了后,按照当时宫廷的规矩,武则天被送进尼姑庵。这当然是她很不情愿的。
唐高宗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看中了武则天。即位两年后,他把武则天从尼姑庵里接出来,封她为昭仪(妃嫔的称号)。后来,又想废了原来的王皇后,立武则天做皇后。这件事遭到很多老臣的反对,特别是高宗的舅父长孙无忌,说什么也不同意。武则天私下拉拢一批大臣,在高宗面前支持武则天当皇后,有人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别人管不着。”唐高宗这才下了决心,废了王皇后,让武则天当皇后。
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就使出她那果断泼辣的手段,把那些反对她的老臣一个个降职、流放,连长孙无忌也被逼自杀。不多久,那个本来已经十分无能的高宗害了一场病,成天头昏眼花,有时候连眼睛都张不开。唐高宗看武则天能干,又懂得文墨,索性把朝政大事全交给她管了。
武则天掌了权,渐渐不把高宗放在眼里。高宗想干什么,没有经过武则天同意,就干不了。唐高宗心里气恼,有一次,他跟宰相上官仪(上官是姓)商量。上官仪是反对武则天掌权的,就说:“陛下既然嫌皇后太专断,不如把她废了。”高宗是个没主意的人,听了上官仪的话,说:“好,那就请你去给我起草一道诏书吧。”两个人的说话,被旁边的太监听见了,那些太监都是武则天的心腹,连忙把这件事报告武则天。等上官仪把起草好的诏书送给高宗,武则天已经赶到了。她厉声问高宗说:“这是怎么回事?”
唐高宗见了武则天,吓得好像矮了半截。他把上官仪起草的诏书藏在袖子里,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教我干的。”武则天立刻下命令把上官仪杀了。
打那以后,唐高宗上朝,都由武则天在旁边监视;大小政事,都得由皇后点了头才算数。公元683年,高宗死了。武则天先后把两个儿子立为皇帝——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都不中她的意。她把中宗废了,把睿宗软禁起来,自己以太后名义临朝执政。这一来,又遭到一些大臣和宗室的反对。
有个官员徐敬业被武则天降职,借这个由头,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找宰相裴炎商量。裴炎说:“现在皇帝年纪大了,还不让他执政,人家就有了借口,只要太后把*还给皇帝,徐敬业的叛乱自然会平息。”武则天认为裴炎跟徐敬业一样,都想逼她下台,一气之下,就把裴炎打进牢监;又派出大将带领三十万大军讨伐徐敬业。徐敬业兵少势孤,抵抗了一阵,就失败了。接着,又有两个唐朝宗室——越王李贞和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也被武则天派兵*了。
经过这两场小小的兵变,全国恢复了安宁,没有人再敢反对武则天。武则天巩固了她的统治,就不满足太后执政的地位了。有个和尚猜到了太后的心思,伪造了一部佛经,献给武则天。那部佛经里说,武则天本来是弥勒佛投胎到人世来的。佛祖派她下凡,就是要让她代替唐朝皇帝统治天下。
又过了几月,有个官员名叫傅游艺,联络了关中地区九百多人联名上书,请求太后即位称帝。武则天一面推辞,一面提升了傅游艺的官职。结果,劝她做皇帝的人越来越多。据说当时文武官员、王公贵族、远近百姓、各族首领、和尚道士,上劝进表的有六万多人。
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接受大家的请求,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她就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她执掌*近半个世纪,政绩斐然。武则天贞观之治后开始执政,在她的统治下,社会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非常注意招揽贤才,委以重任。她发展了隋朝以来的科举制,50年间,录取了1000多名进士。武则天还首创殿试制度,亲自考试贡生。开创武举考试,选拔了大量的军事人才。武则天还创立了自举制度,规定九品以上的官员甚至百姓可以举荐自己。武则天的这些政策,使得朝廷上下人才济济。武则天还以知人善任著称。她虽然培植了一批亲信,如酷吏、武姓亲族、男宠等,但却只把他们当作控制朝政的工具,决不轻易赋予重权。而且她明察善断,能够在大量选拔和大量淘汰中,发现治国能臣,她所选拔的宰相狄仁杰、姚崇、张柬之,将帅郭元振、娄师德等,都是一时俊杰,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很注意发展生产,她继承了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实行无为而自治的经济政策。她曾经向高宗上《建言十二事》,把“劝农桑,薄赋徭”列为第一条,由高宗诏令全国施行。在掌握*之后,武则天也一直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她把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决定其升降的重要指标,还组织编写了农书《兆人本业》,颁发全国,指导生产。武则天还大力兴修水利,灌溉了大量的农田,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武则天还十分注意经营边疆地区,她曾经一次赏赐突厥大量的财物,改善了和突厥的关系。还派人夺回了高宗时被吐蕃抢占的安西四镇,并且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北路。在她统治时期,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一直比较正常,边境人民也能够安居乐业。
公元705年正月,唐中宗李显复位,武则天迁居洛阳西南上阳宫。公元705年11月,武则天病逝在上阳宫。临终遗命,撤去帝号,改称皇后,归葬高宗的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