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脚气有一段时间了,用了几种药,总不见断根,三番五次地复发。母亲知道了,说:“你成天穿皮鞋,闷的。皮鞋不养脚呢。现在我眼睛不好,纳不了鞋底,要不然再给你做一双布鞋。”母亲说完叹了口气,似乎有些歉疚。听了母亲的话,我心窝里情不自禁地涌出一股暖流,缓缓地淌着,将记忆中那些无法抹去的影像一一翻腾出来。
母亲是个瘦小而精力充沛的。其实她身体一直不太好,血压偏低,有心脏病,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为了我们姐弟四人上学读书,每一天,母亲的劳动都排得满满的。母亲白天的劳动,给我的印象不深,尽管我知道她很辛苦;惟独母亲夜夜在灯下纳鞋底的场景照片一样烙在我的心壁,至今仍记得十分清楚。

那时家中点的是十五支光的电灯,昏黄的光梦一样朦胧。停电了,就点煤油灯,屋子里更加朦胧。母亲将碎布片用浆糊粘在一起,一层层地叠起来纳千层鞋。母亲坐在矮凳上,手拿着鞋底,右手捏着长长的钢针。母亲用戴在中指上的顶针将钢针用力穿透厚厚的鞋底,一针一针细心地纳着。每纳几下,母亲就习惯性地将针尖在头皮上蹭蹭,让针尖变得更滑。母亲的动作柔和优雅,像在编织优美的舞蹈。

屋角里的纺织娘在叫,门前泡桐花在夜色中绽开。这样温馨的夜晚,我常常趴在母亲的脚边睡着。母亲便放下手中的活,抱我上床;替我掖好被子,母亲又坐回矮凳上。风从窗户里钻进来,灯光的晃动中,母亲劳作的影子在墙上被拉得老长。

不知要花多少个夜晚,母亲才能纳好一双鞋底。每纳好一双,母亲就会伸伸酸痛的腰,用手指在鞋底上*。成千上万根麻线将鞋底绷得结结实实。有时候,母亲还会将纳好的鞋底给隔壁左右的大婶欣赏。大婶们称赞鞋底纳得针脚密,针线齐,说你们家的孩子可真有福气,穿上这样厚实的鞋,那脚才叫享受呢。这时,母亲满是皱纹的黝黑的脸上就露出舒心的笑。

一双双鞋底在我的睡梦中完工了,母亲却不得停歇,又忙着做鞋帮,将鞋帮用麻线牢牢地上在鞋底上。往往等第二天早上我睁开眼,一双崭新的透着母亲体温的新鞋就摆在床头了。

母亲做的布鞋,穿在脚上很舒服。可是那时候我还不懂母亲做鞋的辛苦,常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疯耍,爬树,钻沟,走路时比赛着踢石子,看谁能一脚将石子踢得最远,看谁能将一颗石子从家门口一路踢到学校。常常一双新鞋穿不了两三个月就磨破了。母亲总是一边帮我补鞋一边埋怨,“你这双脚呀,怎么穿鞋的!”

这么多年,母亲不知为我做了多少双鞋。在母亲看来,惟有她做的鞋,穿在儿子脚上,才是最好看最舒服的。但少年的我却并不这样想。初二那年,运动鞋已经在乡村中学流行起来,很多学生脚上都蹬着一双运动鞋,神气又漂亮。我很是羡慕,回家让母亲给我买。但那时候家里很穷,买油盐酱醋的钱都指望着几个鸡蛋,哪里有钱买运动鞋呢。恰好城里的一个亲戚来做客,知道了这件事,带我上街买了双运动鞋。母亲很是感激,为了答谢,特地为亲戚家的孩子做了两双结结实实的布鞋。那两双布鞋做得很精致,花了母亲不少工夫。

考上大学后,我是穿着皮凉鞋去学校的。临行前,母亲将一双崭新布鞋塞进皮箱。我说不用带了。母亲说:“带上吧,晚上洗脚后看书踏一踏吧。”母亲那时候已经接受了我和哥姐们不大穿布鞋的事实,但改不了习惯,空闲下来,总是将不能穿的旧衣拆了做鞋。孩子们都穿皮鞋了。一双双布鞋做好了就收藏在家中的老木箱里。母亲心里却时时惦记着,天好的日子就翻出来晒一晒,等待着有一天能再穿在孩子们的脚上,哪怕是过年时只穿一回也行。大学里几乎没人穿布鞋,母亲塞给我的那双布鞋摆在床底,很少拿出来穿。日子一长,竟几乎淡忘了。后来有一次寝室里大扫除,从床底角落里翻出了那双鞋,上面布满了灰尘,因为受潮,已经发霉了。虽然不穿,我还是很心痛,将它洗干净后晒干,重新收在箱子中。

大学二年级的那年冬天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雪积得很厚,天很冷。晚上上晚自习时坐在教室里看书,穿着皮鞋的脚冻得冰凉。这时候我忍不住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又厚又暖和的棉鞋来。正在怀念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张家里寄来的包裹单。去邮局一拿,正是我梦寐中又厚又暖和的棉鞋。原来,母亲从电视新闻中看到我读书的城市下了大雪,翻出老木箱中收藏的早就做好的棉鞋,给我寄来了。捧着母亲千针万线做的棉鞋,回学校的路上,寒风瑟瑟,我心里酸酸的。

晚上穿着母亲做的棉鞋看书,脚暖乎乎的。从那以后,我不再觉得母亲做的布鞋比皮鞋难看。每年春节回家,返校时都要带一双母亲做的布鞋,像母亲说的那样,晚上洗脚后看书时穿。

今年春节回家,母亲说晚上总是感到双脚冰冷,怎么也暖和不了。我第二天立即到镇上给母亲买了一双棉皮鞋。动身前母亲拦着不让我去,说她有鞋呢。我还是去了。鞋买回来后,母亲责怪我买贵了。我却有些心酸,母亲啊母亲,你给我做了一辈子鞋,那是用钱能衡量的吗?

吃年夜饭的时候,我特地留意了母亲的手。母亲为我们搛菜的手上布满一道道裂口。

我知道,那是长年累月,母亲纳鞋底时被麻线勒出来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