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报,明代官方机构专门用于刊载军事消息的一种传播工具,它以战况为主,兼及敌我动向、态势、意图以及与军事紧密相关的外交情况,就好比宋代的边报和现在军队内部的报纸一样,只在官方内部传递消息,供各部门交流之用。.
崇祯十五年的六月,一份塘报却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份由兵部尚书陈新甲拟定,与后金议和的协议书却漠然间出现在六部三司衙门的案桌上,一时之间六部官员奔走相告,辱陈新甲卖国者不计其数,御书房内的弹劾奏章更是铺天盖地而来。

兵部尚书府内,陈新甲的一张老脸寒得如腊月的飞霜,坐在书房内一言不,而他的面前则站着一位青衣小童,此刻浑身颤抖脸色白,就是他将陈新甲连夜拟定出来的议和条款当作塘报分给了六部,这是何等大的罪孽?套用一句刚刚陈新甲的话:“百死难则其咎!”

沉默良久,陈新甲忽然叹了口气:“清鸣,你也跟了老爷三年,这三年里老爷的书房一直便是交给你打理,也未出过什么大错,可这一次老爷是不能再留下你了!”

“老爷!”书童清鸣扑通一声便给陈新甲跪下:“老爷,清鸣该死,清鸣该死!”

陈新甲摇了摇头:“你是一个很知我心意的孩子,我也一直很喜欢你,可这一次,不要说是你,就连老爷怕是也难逃其咎,你还是离开京城,有多远便走多远吧!”

清鸣闻言,眼泪扑簌簌地落了下来,将机密文件当作塘报出去,如此大的错误陈新甲却没有要了他的命,这是何等的仁慈?当即跪倒连连磕头。

陈新甲其实也颇为无奈,事情已经生了,他就必须去面对,再如何刁难这个孩子也无济于事,索性放他一条生路吧,一念至此,只挥了挥手,示意清鸣离去,清鸣咬了咬嘴唇,猛然站起身,推门便出了陈府的大门,这一辈子,或许他都不会再回到京城了。

陈新甲枯坐在书房内,清鸣离开未有半个时辰,管家却站在门外低声唤道:“老爷,职方郎中马绍愉在外求见!”

陈新甲眉帘微动:“让他进来吧!”

少顷,门外脚步声骤起,随即书房的门被推开,马绍愉踏步进来,一转身又将书房的大门关死,见陈新甲正闭目养神,不由低声唤道:“尚书大人!”

陈新甲摆了摆手,睁开双目:“你什么都不用说,我心里有数,事情已经生,挽回是不可能了!”

马绍愉点了点头:“这个我明白,我只是想来问问尚书大人可有什么打算?”

“打算?”陈新甲苦苦一笑:“你我身为臣子,能有什么打算?那份条约上,白纸黑字,写着我陈新甲的名字,又是从我陈府出,就算陈某口若悬河,这一回却也难以争辩了!”陈新甲说到此不无担心地道:“只是圣意难测,不知陛下如何想法。”

“这个尚书大人却不用担心!”马绍愉道:“如今弹劾尚书大人的折子多如雪片,但却都被圣上一一压下,没有任何表态。”

陈新甲神色一变:“不用担心?”他看了一眼马绍愉,自己的这个下属到底还是太嫩了,就是因为没有任何表态,他陈新甲才会如此心焦,因为若朱由检站在他这边便应该驳回这些奏章,没有表态说明他朱由检只是在犹豫,犹豫是要支持他陈新甲对抗百官,还是顺应时势杀了他陈新甲以平百官之愤,以这些年他对朱由检的了解,这个人翻脸就跟翻书一样,他也无从臆测。

马绍愉见陈新甲面无喜色,不禁问道:“尚书大人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咱们背后可有圣上的旨意。”

“圣上的旨意?”陈新甲脸色骤变,急声问道:“绍愉?当日圣上给你手谕带出京城出访后金,那份手谕可还在?”

“在,近日忙于奔波,却忘记将它焚毁了!”

陈新甲闻言,却是双眼一眯,他不可能呆在这里坐以待毙,他必须自救,若朱由检真的要杀他,他需得寻一块护身符,最不济也能保全自己的家人,想到此,却冷声道:“快,你将那份手谕交给我,我有要事要办!”

大明皇宫御书房内,朱由检脸色不善,王承恩早已遣退一众宫人,回身之时,却见朱由检正死死盯着御案上的一叠奏章,这些奏章俱都来自六部,以弹劾陈新甲通敌卖国的罪行,其言辞绰绰,却似真要斩杀了陈新甲才得以泄愤。

“啪”一声急响,御案上的奏章全部被朱由检推倒在地,只听他怒吼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好一个兵部尚书,好一个陈新甲!”

王承恩见朱由检怒,急忙躬身去拾地上的奏章,却听朱由检道:“承恩,你说,朕怎会选了这样一个无用的人,真是荒谬,荒谬啊!”

王承恩站其身来,却宽慰道:“陛下,眼前已不是生气的时候,事情出了就得解决,陛下是要打算拉陈尚书一把,还是!”王承恩说到这里,看了朱由检一眼:“陛下可要早做决断才是!”

“朕如何不明白?”朱由检突然间叹了口气:“可是朕若处罚了他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可若朕将此事置之不理,满朝文武绝难罢休,如此一来,他们对朕必有非议,说陈新甲是受朕的指使,朕现在是进退两难啊!”

王承恩闻言顿时闭嘴不语,只将地上的奏折一份份捡起,说起王承恩却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太监曹化淳,这两人皆是自幼陪伴朱由检长大,在朱由检登基为帝之后,也同样获得重用,不过若说到信任,朱由检最信任的却是这位秉笔太监王承恩,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将他时刻留在身边,王承恩是一个聪明人,魏忠贤阉党乱政之事多多少少都会给朱由检一个提醒,所以王承恩与曹化淳不同,他从不会与朱由检讨要权利,更不会参与政治,这也是朱由检极为喜欢他的一个原因,最起码他不用像当初防着魏忠贤一样防着王承恩,所以王承恩虽然无权,更在曹化淳的管辖之下,可就连曹化淳见到他也不得不恭恭敬敬,而此刻,朱由检的话题已经涉及到朝政上官员的任免,所以王承恩也是知趣地闭上了嘴巴。

朱由检当然明白王承恩的心思,却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承恩,你素来心细,这次朕准你参政,你大可直言不讳!”

王承恩闻言却是咧嘴一笑:“奴才哪里来的什么办法能替皇上决断,只是奴才认为皇上该从两方面去考虑,这第一就是后金与百官孰轻孰重,奴才不知道其他,只是套用一句陈尚书的话,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朱由检眉头紧皱,上回是陈新甲对自己说的这番话,可如今换了王承恩来说,这境况却是如此的不同:“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朱由检念了数次,却终究摇了摇头:“让朕再想想,再想想!”

与此同一时刻,锦衣卫自然也收到了陈新甲的塘报,做为三所千户李,李渔却是心中微动,以他对历史的了解,陈新甲与后金议和应该是大明朝最后一次喘息的机会,这个机会不说能够挽救大明于水火,但却足矣延长大明的寿命,李渔一念至此,却猛然站起:“陈新甲不能死!”

就在这时,百户闻浩进了三所大门,见到李渔行了一礼,却听闻浩道:“启禀千户,指挥使大人给三所下了指令!”

“哦?”李渔一愣:“什么指令?”

闻浩上前一步,递上一封信函,李渔顺手拆开,只见上面写了四个大字:“隔离陈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