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明禄拿红参讲宫的那一刻起,整个京城的弦立刻绷紧了,一辆马车在十几名侍卫的严密保护下。从徐寿辉府后门飞驰而出,向东城门方向驶去,几名监视徐府的暗探在马车走远后,立刻分兵两路,一路紧盯马车,而另一路则火赶回来禀报。
马车一路疾奔,半个时辰后驶出了金川门,金川门外离长江已经近了,再行约七八里路便是外金川门,在外金川门之外有一个渡江的码头,五六条大渡船正静静地停泊在江边,码头上已经聚集了数百人,吵吵嚷嚷要求乘船渡江,一名船老头则苦着脸向大家反复解释。
“各位父老乡亲,昨晚江面上风大浪急,听说有一艘从北岸过来的船翻掉了,死了一百多人,现在上面有命令,不准出航。”
“什么风大浪急,天气这么晴好,根本就没有风,我们要渡江!”人群一阵阵喧哗,吵成一团。
这时,远处忽然出现了大群骑兵,马蹄声如雷鸣般向这边冲来,码头江面以西也有大队骑兵向这边包抄而来,吵嚷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大家个个惊惶,不知生了什么事?马车旁的十几名侍卫顿时脸色大变,他们护卫马车沿着江岸向东逃去。
两边包抄而来的骑兵显然就是针对这辆马车,他们在后面穷追不舍,两队雁行的骑兵越追越近,眼看已经快要追上了,十几名随从的脸上都露出了绝望之色,纷纷拔出刀,准备进行最后的抵抗。
“杀啊!”千名骑兵突然加,越了马车,将他们团团包围,十几名骑兵举起了黑黝黝地马枪。砰砰!一阵枪响,几匹拉车的马匹悲嘶着摔倒,马车一个侧翻,竟四轮朝天地翻倒在地上。
十几名随从似乎被威力巨大的新式火枪吓怕了,纷纷把刀扔在地上,举起了手,骑兵们把他们押走,这时几名士兵上前将车门打开,从车中拖出一名戴斗笠的男子。他已经晕过去了。
为军官一阵仰天大笑。“威名赫赫的道衍法师,想不到你会栽在我的手上!”
抓住了燕王军师,这可是大功一件,他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飞马上前,长刀挥出,挑去了这名男子的斗笠,眼前竟是一张老年男子的面孔,头已经花白了,哪里是什么和尚,军官顿时愣住了。
在京城南面聚宝门外的长干故里,有一条小街道,叫做珍珠巷,这里居民不多,周围是大片农田,珍珠巷的最西端有一座破旧的宅院,也不知道是谁的家产。大门经过风吹雨打,陈旧而斑驳,一天到晚都紧锁着。很少看见有谁从这座宅子里进出。
但宅子的后院却栓着几匹马。一间紧靠农田的房间里,姚广孝正背着手来回踱步,目光忧虑,小他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他现李维正似乎已经有所警怯了,本来他准备今天一早将渡江北上,可是从江岸传来的消息是江面封锁,不准任何民船渡江,江面是全部都是军船,已经将整个江面封锁了。
既然军船可以肆击,忌惮在江面上航行,显然风高浪急就是无稽之谈,姚广孝立刻意识到了危险将至,但他并不担心李维正会抓到自己,事实上他昨天会见完王明禄后便离开了徐寿辉府,他知道自己的份量,一日李维正知道他居然在京城。肯定会掘地三尺来找他,但他并不急着逃走,这个时候藏身于市井反而是最安全,所以他昨天晚上便是住在城外的这座偏僻的旧宅里,根本就不和徐寿辉进行联系,甚至徐寿辉和李景隆等人也不知道他是住在这里。这是一个徒弟家的旧宅,已经五六年没人住了,而且徒弟的父亲就是里长,他也不担心被人找到。
现在姚广孝忧虑的不是自己会被抓住,而是这次行动会不会被李维正所利用,成为他进一步深控权力的机会。
坦率地说,姚广孝是反对这次行动,他认为燕王有点想当然了,燕王认为李维正必然会趁机篡位。但他却不这样认为,或许李维正想篡位,但他绝不会是现在动手。他现在掌握朝政时日尚浅,无论是民心支持还是对大明的控制,他都远远达不到篡位的程度,以李维正的政治头脑,他是不会在此玄把自己置于绝路之上。
从他这几天来京的考察。他更坚信了自己的观点,这个李维正的手段极为厉害,以恢复唐制为由,一步步架空了朱允炆的权力,如果燕王之计一旦成功,或许燕王可以趁机登基,但最大的得益者却是李维正,燕王这样做,从长远看,将会是一步极大地错棋。
可燕王偏偏就听信了那个吕思远的建议,坚持要走这步棋。这才是姚广孝最为担心的,他现自从吕思远出现在燕王身边后,燕王已经和从前不大一样了,更重于偏锋阴谋,而轻视正道阳策,渐渐失去了一个帝王应有的博大之气,这一点在他对待世子的态度上尤为明显,真正的帝王胸怀,都是会从王朝的长远展来进行考虑,甚至连太祖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洪武后毅然选择了建文,可以马上得天下,安能在马上治之?
燕王从前选择了宽容仁厚的长在为世子,这是正确的,可自从吕思远出现后,燕王便越来越倾向于次子高熙,那是一个冲动而愚蠢的武夫,他早就看透了这个人。尽管吕思远将他假扮得很好,但他的本质却会时不时表露出来,可燕王却偏偏看不到,或者是说视而不见,这让姚广孝极为忧虑,长此以往。燕王能敌得过李维正吗?
就在姚广孝忧虑重重之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即有人咚咚敲门,显得非常焦急。姚广孝一愣,随即脸色沉了下来,这是什么人?竟然如此鲁莽,他使了个眼色,手下立刻出去了,片刻领进了纪纲的一名手下,他进门便禀报道:“纪大人请军师火离开京城,无忧先生已经在江边被抓住了。”
姚广孝大吃一惊,尽管他感觉到李维正已经警惧了,但那毕竟只是一种猜测,可现在却实实在在地生了。
“除了无忧先生被抓,还有什么情况?”
“回禀军卑,京城中正壮大规模地抓捕军师。各处都贴有图文悬赏通告。举报着可得白银五千两,整个京城里到处都是士兵。”
“那徐大人的府上可有动静?”姚广孝急问道。
“没有,很安静,没有一点动静。”
姚广孝无力地坐了下来,他明白了,其实他们的阴谋早就被李维正现了。可是他却迟迟不动手,既然已经抓到无忧先生,徐寿辉怎么还可能逃得过,可为什么李维正却迟迟不动手?不用说,他也在等,等候宫中传出消息后再行抓捕,这样,燕王的责任就担定了。
想到这,他急忙命这名传信者道:“你火回去告诉纪大人,让他通知徐寿辉和李景隆,命他们立即销毁和燕王有关的一切往来信件,快!”
他话音刚落,坐在窗口的一名手下突然惊叫起来,“明军!明军来了。”
姚广孝和几人一起扑向窗口,眼前的情形把他们惊呆了,只见田野上密密麻麻都是明军,张弓搭箭,手中端着火统、拿着长刀,足足有数千人,形成了一个大圆,正向这边慢慢合拢。
“军师!”屋外也有人喊了起来,“不好了,大门外全部都是军队”
姚广孝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藏在这里?
“军师,我们杀出去!”一名侍卫官拔刀狂吼一声道。
姚广孝却慢慢坐了下来。完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李维正在城中的四处抓捕他不过是在做戏,他其实早已经把自己盯死了,姚广孝轻轻叹了口气,如果自己被抓,那还有谁会劝说燕王不废除世子呢?
“砰!”地一声巨响,大门被撞开了,院子里一片喊杀声,刀剑相撞的格斗声,还有一声声的惨叫传来,姚广孝慢慢走到房门口,大喊一声道:“统统给我住手!”
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他的手下纷纷后退,护卫在他左右,此刻院子里已经涌进了数百人之多,都是武艺高强的精悍之军,墙头、房顶上也布满了明军,近千支箭冷冷地对准了他们二十几人,只需一声令下,他们谁也活不成。
这时,一名大将走出来,拱手道:“大师,我们大都督有令,不得羞辱大师,要么以礼相待。要么就当场杀死,请大师自己选择。”
姚广孝长长叹了一口气。对左右令道:“把刀枪放下吧!没有必要抵抗了。”
二十几名手下默默地将手中刀放在地上,等待着明军的处置,这时,门口的士兵纷纷向两边闪开,让出了一条路,只见一身盔甲的李维正在数十名亲卫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含笑向姚广孝点了点头道:“姚大师,别来无恙?”
姚广孝苦笑了一声道:“李大人愿意我称呼你什么呢?李都督还是李相国?”
“随便大师怎么称呼都行,今天有幸捉到大师,可抵燕军十万大军,这是朝廷之幸,姚大师,请吧!”
李维正闪身一旁,做出一个请的姿态,姚广孝惨笑一声,慢慢向门外走去,走到李维正面前时。他又停住了脚步,“李相国,我想问你一句实话,将来的某一天。你会走上那一步吗?”
李维正笑着摇了摇头道:“大师,这个问题我不想直接回答你,你在静修期间,我会派人每天把京城的各大报纸都送给你,你自己来判断一下,我到底会不会走那一步?”
“那就多谢了!”
姚广孝大步向门外走去。大门外已经停了一辆全封闭的弓车,三十名武艺高强的明军紧贴左右押送,旁边还有数百名骑兵,他走进了马车,车门轰然关上,外面上了铁锁,马车起步了,向聚宝门方向驶去。
明军已经散去了。只有李维正和五百名亲卫以及押送姚广孝的马车驶进城门,城门处依然盘查严格,墙上张贴有大幅捉拿姚广孝的悬赏图文,近百名民众挤在图文下面观望,马车从他们身旁缓缓驶过,只听有人在大声念道:“重赏捉拿燕王叛逆主谋道衍,此人身高六尺,年纪五十岁上下,为光头修行和尚,随行者有二十余人……,有提供有用线索者赏银千两、领官兵抓捕着赏银五千两!”
在一片惊叹声中,李维正笑着骑马走过了榜文。
一行人才网走到府东街口上,忽然,一名宫廷侍卫像疯一样向这边狂奔而来,他看见了李维正,几乎就是从马上滚落下来,爬在李维正面前大哭道:“相国,快!皇上他……他出事了!”
建文三年六月初五,大明建文皇帝在服用红参后生了急性中毒,经多名御医抢救无效,在深夜驾崩,百官恸哭,相国李维正下令彻查此事,很快便从红参购买者太监王明禄那里找到了突破口,红参是右军都督徐寿辉通过延嗣药房转送入宫,延嗣药房掌柜也承认此红参是徐寿辉秘密购入,且李景隆也有参与。
李维正立即下令抓捕徐寿辉和李景隆,并详细搜查他的府邸,在他的府中搜到了他与燕王来往的信件,并从他府中的密室里抓到了燕王席幕僚道衍和制毒的贾医士。
人证、物证确凿,在大理寺的连夜审讯中,李景隆终于承认,他和徐寿辉早已投靠了燕王。这次毒杀皇上正是燕王的命令,目的是为了毒杀皇上而上位。
李维正遂将所有证据昭示天下,并下令公开斩徐寿辉和李景隆二人,以二人的人头来祭祀皇上之灵。
“各位大臣,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当拥立太子登基。告慰皇上英灵!”
李维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太和殿上方回荡着,六月初六,建文皇帝尚不满两岁的太子朱文奎在相国李维正的坚决拥护下,登基为大明王朝三任皇帝,建立年号为启元,谧其父庙号为惠帝,尊其母马氏为皇太后,皇太后立即册封李维正为太傅,号“尚父”,天下军国大事,皆由相国裁处。
启元元年,大明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马车一路疾奔,半个时辰后驶出了金川门,金川门外离长江已经近了,再行约七八里路便是外金川门,在外金川门之外有一个渡江的码头,五六条大渡船正静静地停泊在江边,码头上已经聚集了数百人,吵吵嚷嚷要求乘船渡江,一名船老头则苦着脸向大家反复解释。
“各位父老乡亲,昨晚江面上风大浪急,听说有一艘从北岸过来的船翻掉了,死了一百多人,现在上面有命令,不准出航。”
“什么风大浪急,天气这么晴好,根本就没有风,我们要渡江!”人群一阵阵喧哗,吵成一团。
这时,远处忽然出现了大群骑兵,马蹄声如雷鸣般向这边冲来,码头江面以西也有大队骑兵向这边包抄而来,吵嚷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大家个个惊惶,不知生了什么事?马车旁的十几名侍卫顿时脸色大变,他们护卫马车沿着江岸向东逃去。
两边包抄而来的骑兵显然就是针对这辆马车,他们在后面穷追不舍,两队雁行的骑兵越追越近,眼看已经快要追上了,十几名随从的脸上都露出了绝望之色,纷纷拔出刀,准备进行最后的抵抗。
“杀啊!”千名骑兵突然加,越了马车,将他们团团包围,十几名骑兵举起了黑黝黝地马枪。砰砰!一阵枪响,几匹拉车的马匹悲嘶着摔倒,马车一个侧翻,竟四轮朝天地翻倒在地上。
十几名随从似乎被威力巨大的新式火枪吓怕了,纷纷把刀扔在地上,举起了手,骑兵们把他们押走,这时几名士兵上前将车门打开,从车中拖出一名戴斗笠的男子。他已经晕过去了。
为军官一阵仰天大笑。“威名赫赫的道衍法师,想不到你会栽在我的手上!”
抓住了燕王军师,这可是大功一件,他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飞马上前,长刀挥出,挑去了这名男子的斗笠,眼前竟是一张老年男子的面孔,头已经花白了,哪里是什么和尚,军官顿时愣住了。
在京城南面聚宝门外的长干故里,有一条小街道,叫做珍珠巷,这里居民不多,周围是大片农田,珍珠巷的最西端有一座破旧的宅院,也不知道是谁的家产。大门经过风吹雨打,陈旧而斑驳,一天到晚都紧锁着。很少看见有谁从这座宅子里进出。
但宅子的后院却栓着几匹马。一间紧靠农田的房间里,姚广孝正背着手来回踱步,目光忧虑,小他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他现李维正似乎已经有所警怯了,本来他准备今天一早将渡江北上,可是从江岸传来的消息是江面封锁,不准任何民船渡江,江面是全部都是军船,已经将整个江面封锁了。
既然军船可以肆击,忌惮在江面上航行,显然风高浪急就是无稽之谈,姚广孝立刻意识到了危险将至,但他并不担心李维正会抓到自己,事实上他昨天会见完王明禄后便离开了徐寿辉府,他知道自己的份量,一日李维正知道他居然在京城。肯定会掘地三尺来找他,但他并不急着逃走,这个时候藏身于市井反而是最安全,所以他昨天晚上便是住在城外的这座偏僻的旧宅里,根本就不和徐寿辉进行联系,甚至徐寿辉和李景隆等人也不知道他是住在这里。这是一个徒弟家的旧宅,已经五六年没人住了,而且徒弟的父亲就是里长,他也不担心被人找到。
现在姚广孝忧虑的不是自己会被抓住,而是这次行动会不会被李维正所利用,成为他进一步深控权力的机会。
坦率地说,姚广孝是反对这次行动,他认为燕王有点想当然了,燕王认为李维正必然会趁机篡位。但他却不这样认为,或许李维正想篡位,但他绝不会是现在动手。他现在掌握朝政时日尚浅,无论是民心支持还是对大明的控制,他都远远达不到篡位的程度,以李维正的政治头脑,他是不会在此玄把自己置于绝路之上。
从他这几天来京的考察。他更坚信了自己的观点,这个李维正的手段极为厉害,以恢复唐制为由,一步步架空了朱允炆的权力,如果燕王之计一旦成功,或许燕王可以趁机登基,但最大的得益者却是李维正,燕王这样做,从长远看,将会是一步极大地错棋。
可燕王偏偏就听信了那个吕思远的建议,坚持要走这步棋。这才是姚广孝最为担心的,他现自从吕思远出现在燕王身边后,燕王已经和从前不大一样了,更重于偏锋阴谋,而轻视正道阳策,渐渐失去了一个帝王应有的博大之气,这一点在他对待世子的态度上尤为明显,真正的帝王胸怀,都是会从王朝的长远展来进行考虑,甚至连太祖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洪武后毅然选择了建文,可以马上得天下,安能在马上治之?
燕王从前选择了宽容仁厚的长在为世子,这是正确的,可自从吕思远出现后,燕王便越来越倾向于次子高熙,那是一个冲动而愚蠢的武夫,他早就看透了这个人。尽管吕思远将他假扮得很好,但他的本质却会时不时表露出来,可燕王却偏偏看不到,或者是说视而不见,这让姚广孝极为忧虑,长此以往。燕王能敌得过李维正吗?
就在姚广孝忧虑重重之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即有人咚咚敲门,显得非常焦急。姚广孝一愣,随即脸色沉了下来,这是什么人?竟然如此鲁莽,他使了个眼色,手下立刻出去了,片刻领进了纪纲的一名手下,他进门便禀报道:“纪大人请军师火离开京城,无忧先生已经在江边被抓住了。”
姚广孝大吃一惊,尽管他感觉到李维正已经警惧了,但那毕竟只是一种猜测,可现在却实实在在地生了。
“除了无忧先生被抓,还有什么情况?”
“回禀军卑,京城中正壮大规模地抓捕军师。各处都贴有图文悬赏通告。举报着可得白银五千两,整个京城里到处都是士兵。”
“那徐大人的府上可有动静?”姚广孝急问道。
“没有,很安静,没有一点动静。”
姚广孝无力地坐了下来,他明白了,其实他们的阴谋早就被李维正现了。可是他却迟迟不动手,既然已经抓到无忧先生,徐寿辉怎么还可能逃得过,可为什么李维正却迟迟不动手?不用说,他也在等,等候宫中传出消息后再行抓捕,这样,燕王的责任就担定了。
想到这,他急忙命这名传信者道:“你火回去告诉纪大人,让他通知徐寿辉和李景隆,命他们立即销毁和燕王有关的一切往来信件,快!”
他话音刚落,坐在窗口的一名手下突然惊叫起来,“明军!明军来了。”
姚广孝和几人一起扑向窗口,眼前的情形把他们惊呆了,只见田野上密密麻麻都是明军,张弓搭箭,手中端着火统、拿着长刀,足足有数千人,形成了一个大圆,正向这边慢慢合拢。
“军师!”屋外也有人喊了起来,“不好了,大门外全部都是军队”
姚广孝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藏在这里?
“军师,我们杀出去!”一名侍卫官拔刀狂吼一声道。
姚广孝却慢慢坐了下来。完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李维正在城中的四处抓捕他不过是在做戏,他其实早已经把自己盯死了,姚广孝轻轻叹了口气,如果自己被抓,那还有谁会劝说燕王不废除世子呢?
“砰!”地一声巨响,大门被撞开了,院子里一片喊杀声,刀剑相撞的格斗声,还有一声声的惨叫传来,姚广孝慢慢走到房门口,大喊一声道:“统统给我住手!”
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他的手下纷纷后退,护卫在他左右,此刻院子里已经涌进了数百人之多,都是武艺高强的精悍之军,墙头、房顶上也布满了明军,近千支箭冷冷地对准了他们二十几人,只需一声令下,他们谁也活不成。
这时,一名大将走出来,拱手道:“大师,我们大都督有令,不得羞辱大师,要么以礼相待。要么就当场杀死,请大师自己选择。”
姚广孝长长叹了一口气。对左右令道:“把刀枪放下吧!没有必要抵抗了。”
二十几名手下默默地将手中刀放在地上,等待着明军的处置,这时,门口的士兵纷纷向两边闪开,让出了一条路,只见一身盔甲的李维正在数十名亲卫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含笑向姚广孝点了点头道:“姚大师,别来无恙?”
姚广孝苦笑了一声道:“李大人愿意我称呼你什么呢?李都督还是李相国?”
“随便大师怎么称呼都行,今天有幸捉到大师,可抵燕军十万大军,这是朝廷之幸,姚大师,请吧!”
李维正闪身一旁,做出一个请的姿态,姚广孝惨笑一声,慢慢向门外走去,走到李维正面前时。他又停住了脚步,“李相国,我想问你一句实话,将来的某一天。你会走上那一步吗?”
李维正笑着摇了摇头道:“大师,这个问题我不想直接回答你,你在静修期间,我会派人每天把京城的各大报纸都送给你,你自己来判断一下,我到底会不会走那一步?”
“那就多谢了!”
姚广孝大步向门外走去。大门外已经停了一辆全封闭的弓车,三十名武艺高强的明军紧贴左右押送,旁边还有数百名骑兵,他走进了马车,车门轰然关上,外面上了铁锁,马车起步了,向聚宝门方向驶去。
明军已经散去了。只有李维正和五百名亲卫以及押送姚广孝的马车驶进城门,城门处依然盘查严格,墙上张贴有大幅捉拿姚广孝的悬赏图文,近百名民众挤在图文下面观望,马车从他们身旁缓缓驶过,只听有人在大声念道:“重赏捉拿燕王叛逆主谋道衍,此人身高六尺,年纪五十岁上下,为光头修行和尚,随行者有二十余人……,有提供有用线索者赏银千两、领官兵抓捕着赏银五千两!”
在一片惊叹声中,李维正笑着骑马走过了榜文。
一行人才网走到府东街口上,忽然,一名宫廷侍卫像疯一样向这边狂奔而来,他看见了李维正,几乎就是从马上滚落下来,爬在李维正面前大哭道:“相国,快!皇上他……他出事了!”
建文三年六月初五,大明建文皇帝在服用红参后生了急性中毒,经多名御医抢救无效,在深夜驾崩,百官恸哭,相国李维正下令彻查此事,很快便从红参购买者太监王明禄那里找到了突破口,红参是右军都督徐寿辉通过延嗣药房转送入宫,延嗣药房掌柜也承认此红参是徐寿辉秘密购入,且李景隆也有参与。
李维正立即下令抓捕徐寿辉和李景隆,并详细搜查他的府邸,在他的府中搜到了他与燕王来往的信件,并从他府中的密室里抓到了燕王席幕僚道衍和制毒的贾医士。
人证、物证确凿,在大理寺的连夜审讯中,李景隆终于承认,他和徐寿辉早已投靠了燕王。这次毒杀皇上正是燕王的命令,目的是为了毒杀皇上而上位。
李维正遂将所有证据昭示天下,并下令公开斩徐寿辉和李景隆二人,以二人的人头来祭祀皇上之灵。
“各位大臣,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当拥立太子登基。告慰皇上英灵!”
李维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太和殿上方回荡着,六月初六,建文皇帝尚不满两岁的太子朱文奎在相国李维正的坚决拥护下,登基为大明王朝三任皇帝,建立年号为启元,谧其父庙号为惠帝,尊其母马氏为皇太后,皇太后立即册封李维正为太傅,号“尚父”,天下军国大事,皆由相国裁处。
启元元年,大明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