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大国商(第一更)
“周公”
远远的一见着来者,李子诚便满是笑容的迎了过去,这位可是新任的财政总长。
“实是抱歉的紧,若是周公来时发一份电报,子诚定往徐州亲迎周公”
语间浓浓的客气,到是让刚进这六合公司的周学熙先是一愣,接着又是一笑。
“致远,切莫客气,周某此番前来只怕是多有讨扰”
一捧一顿间,两人便是哈哈大笑,李子诚手作着请。
“周公,请”
在某种程度上,李子诚一直觉得这个时代诸如周学熙、张謇等实业商人,都是可敬可叹的真正大国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只有这个时代的那些商人,才是真正的中国商人,至于后世的商人,说句话不客气的话,只有两字送给他们“奸商”
传统企业家的幸运之处,他们处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虽然泥沙俱下,披尽沙砺,也有无数诚信文化之金。他们未喝过打倒一切的狼奶,行事规则遵照传统儒家与商家文化而行,倒也形成了自然商业生态,和自制的风险控制规则。
对诚信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仰的存在,对于个人产权的尊重、商人权利的释放,对家国的责任感,所有这一切传统使传统企业家与市场规则形成良性合力,商人自治组织结构严密,执行力之强,令人叹为观止。
而他们却需要面对的是战争频发、民不聊生,缺乏起码的社会秩序,政府无法保护民族企业,外资蚕食了本土商人的市场。可即便如此,他们创造出的企业,仍足以让后世所谓的“巨商”们相形见秽,更不要提他们在创办企业的同时,所承担的那份社会责任。
这个时代的这些企业家们往往皆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奋发图强为动力,每每读起他们的传记,总是让人感到荡气回肠。也正因如此,对他们,李子诚才会持着“敬”字
“致远,切莫称公,学熙虽长,然你我相处,当以平辈论之”
见李子诚一句一个周公,虽说心里颇为受用,可周学熙却明白这个敬字,要还不如不要,大总统不过叫李子诚个“老弟”,自己还能长出大总统一辈去。
“哎,如此,子诚便高攀了”
觉察到周学熙谨慎状,李子诚立即反应过来了原因,周学熙能有今天全倾懒袁世凯的支持,自己叫袁世凯一声大哥,自然的在他面前也就不用行晚辈礼。
这时不待周学熙发话,一直跟在爹身旁的周明泰便上行长鞠一礼。
“明泰见过李叔”
瞧见这十六七岁的少年喊了自己一声叔,顿时,李子诚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阵,这一声叔,可不就把自己喊老了。
“快快免礼,免礼”
“缉之兄,请座”
将周家父子一行两人请进办公室,李子诚立即不无歉意的说道。
“缉之兄是我商界之翘楚,子诚早有意拜望,以当面向缉之兄请教从商之道,只是俗事缠身,还请缉之兄莫怪”
俗话说礼多人不客,从周学熙来直到茶上,李子诚秉持个礼字,着实让周学熙颇为受用,而他本人虽说出身大家,但身上却毫无一般官僚子弟的纨绔之气,李子诚的客气、礼字,立即使得两人关系亲近不少。
“致远,此次,愚兄冒然前来,生意其次,还请致远先受个谢”
说着,刚刚坐下的周学熙便站起身朝李子诚鞠一礼。
“缉之兄,你这……唉”
客气着,李子诚倒是一叹气。
“另外,大连的龙牌一桶洋四块二,启新马牌一桶五块六,可致远你舍贱用贵,这个情兄承了,但……”
说话的时候,周学熙将一张支票朝李子诚面前一推。
看了眼那张支票,李子诚但笑不语,启新是现在国内唯一的一家水泥公司,而连云港无论是商港修建或是楼厂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水泥。
两个月前,日本人在大连设的小野水泥厂主动派人联系,以低于市场价两成,向公司推销水泥,不过却被自己回了,后来又通过在天津的采买人员有意无意的把这事透了出去。
将面前的支票推回去,李子诚微微一笑。
“缉之,这钱,我不能要,当初回日本人,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目的再明显不过,无非就是低价倾销,连云商港、陇海铁路以及沿线站地建筑需洋灰泥岂止百万吨,任何一家公司得此生意皆可得做大之势,若这生意被日本人低价得了,只恐怕将来我国洋灰定价皆由外人,子诚虽少,可亦是实业救国,实是我辈之责,这无关个人之情,只有国之大利钱还请缉之兄收回去”
一句话,只让周家父子看着眼前这年不过二十二的青年,周学熙半晌未能说出话来,而周明泰的目中这会更是钦佩之意。
“致远,好好”
随手将支票一撕,周学熙连道两声好。
“自此之后,但凡六合用洋灰,每桶皆按四块一之价”
听着启新主动降价,目的达到的李子诚却摇了摇头。
“四块二”
“成”
李子诚主动加价,让周学熙放声大笑起来,这李子诚,果然不愧是李子诚,这会他到真信了那句“子待人以诚,交之以心”了。
“事如其人,生意做到这份上,将来发展只怕不可限量啊……”
这会李子诚却又主动开口说道。
“缉之兄,不知缉之兄,是否有意在南方建厂”
在南方建厂?
周学熙诧异的看着李子诚。
“缉之兄,请这边”
起身走到办公室旁边的房,拉开玻璃柜上盖着白布,李子诚将连云港未来的规划模型完全展示了出来。
“缉之兄,您看,这是连云港两期六年之后的模样”
看着那规划模型,周学熙完全被惊呆了,而周明泰则是看傻了眼睛,完全不敢相信这,这规划模型展示的就是连云港,除去那两座小山之外,连云港完全变了模样,沿海的地方,除去一座大港口外,便是一座坞台相连的大造船厂。
“这,这……”
手指着那模型中,一座座少数五六层,多则十一二层的建筑,周学熙岂会不知道,若连云港真这么建了,别说是一个启新,怕就是三个启新生产出来的水泥,也不见能满足连云港的需要。
“这就是连云港”
微笑着,手扶着这个由十几名建筑行职员新近建成的连云港规划展示台,李子诚看着周学熙说道。
“三年后,待一期工程完工连云港有万吨码头两座,可泊数万吨之巨轮,为我国第一大港,届时,陇海铁路筑成,凭借港路之优,连云港必一跃为我国之重要海港城市,不逊青岛、大连、上海、广州等地,自将各地商人所逐,所以,”
话声稍顿,抬起头来的李子诚望着周学熙时,满面皆是诚挚之笑。
“未来数年,连云港必将大举土木,而连云港之建筑皆以现代混凝土建筑为主,所需洋灰数量巨大,每年恐不下十数万吨,若启新能设分厂于连云港,不仅可满足连云港之需求,同样可降底运输成本,且洋灰为土木工程所不可缺之物,我国建筑渐趋西式,他日道路、桥梁、堤防等工程日重,国内洋灰市场不可限量,若于连云港设厂,他日可利用连云港水陆交通之便,进而控制南方市场,逐洋商于境外”
李子诚的话让周学熙陷入沉思之中,双目不时的看着那规划模型,这会先前的惊讶却又变成了凝重,见他陷入思索之中,手指着规划模型中工业区的一个位置。
“若是启新愿意于此设厂,工厂可设于此处,缉之兄是知道的,铁路用地内一应公私企业,皆为免税,除需向管委会交纳少量管理费外,全无其它任何费用,诺是缉之兄有意,弟愿从中联系,帮缉之兄分厂引入他国先进洋灰技术”
虽说是面对这接连不断的诱惑,但周学熙神情仍显凝重,有着袁世凯做靠山的他从来就不担心各方勒拿报效,而且有着半官半商身份的启新同样享受着诸如税收、煤炭、运输等各种特权,用地内的企业优惠对其它人而言,或许诱惑十足,但对他来说却是可有可无。
在沉思良久之后,周学熙却是长声一笑,然后双手一拱,看着李子诚说道。
“既然致远如此盛情,那周某便却之不恭了不过,”
手朝着规划模型的某一位边角一指,周学熙笑说道。
“想来铁路用地紧张,启新新厂建于连云港,我看还是在这里”
他指的是标准着“非公司用地”之外的位置,作为袁世凯的亲信,周学熙岂会不知道老袁对六合,可是没怎么放过心,若是自己进了这铁路用地,不知道……有些事,还是做两手打算的好。
见周学熙一下给自己省下几百亩地,未及细想的李子诚心里不由一乐,正欲说话时,周学熙却又开口说道。
“致远,今个你送我一份大礼,为兄长来时也没备好礼,这,恰有一事,就全当借花献佛吧”
(不好意思,今天更新晚了点,还请各位大大见谅不知为何,对于那个时代的商人,无语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身上那种敢为天下先、愿担天下任的实业家的责任感吧)
...
“周公”
远远的一见着来者,李子诚便满是笑容的迎了过去,这位可是新任的财政总长。
“实是抱歉的紧,若是周公来时发一份电报,子诚定往徐州亲迎周公”
语间浓浓的客气,到是让刚进这六合公司的周学熙先是一愣,接着又是一笑。
“致远,切莫客气,周某此番前来只怕是多有讨扰”
一捧一顿间,两人便是哈哈大笑,李子诚手作着请。
“周公,请”
在某种程度上,李子诚一直觉得这个时代诸如周学熙、张謇等实业商人,都是可敬可叹的真正大国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只有这个时代的那些商人,才是真正的中国商人,至于后世的商人,说句话不客气的话,只有两字送给他们“奸商”
传统企业家的幸运之处,他们处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虽然泥沙俱下,披尽沙砺,也有无数诚信文化之金。他们未喝过打倒一切的狼奶,行事规则遵照传统儒家与商家文化而行,倒也形成了自然商业生态,和自制的风险控制规则。
对诚信文化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仰的存在,对于个人产权的尊重、商人权利的释放,对家国的责任感,所有这一切传统使传统企业家与市场规则形成良性合力,商人自治组织结构严密,执行力之强,令人叹为观止。
而他们却需要面对的是战争频发、民不聊生,缺乏起码的社会秩序,政府无法保护民族企业,外资蚕食了本土商人的市场。可即便如此,他们创造出的企业,仍足以让后世所谓的“巨商”们相形见秽,更不要提他们在创办企业的同时,所承担的那份社会责任。
这个时代的这些企业家们往往皆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奋发图强为动力,每每读起他们的传记,总是让人感到荡气回肠。也正因如此,对他们,李子诚才会持着“敬”字
“致远,切莫称公,学熙虽长,然你我相处,当以平辈论之”
见李子诚一句一个周公,虽说心里颇为受用,可周学熙却明白这个敬字,要还不如不要,大总统不过叫李子诚个“老弟”,自己还能长出大总统一辈去。
“哎,如此,子诚便高攀了”
觉察到周学熙谨慎状,李子诚立即反应过来了原因,周学熙能有今天全倾懒袁世凯的支持,自己叫袁世凯一声大哥,自然的在他面前也就不用行晚辈礼。
这时不待周学熙发话,一直跟在爹身旁的周明泰便上行长鞠一礼。
“明泰见过李叔”
瞧见这十六七岁的少年喊了自己一声叔,顿时,李子诚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阵,这一声叔,可不就把自己喊老了。
“快快免礼,免礼”
“缉之兄,请座”
将周家父子一行两人请进办公室,李子诚立即不无歉意的说道。
“缉之兄是我商界之翘楚,子诚早有意拜望,以当面向缉之兄请教从商之道,只是俗事缠身,还请缉之兄莫怪”
俗话说礼多人不客,从周学熙来直到茶上,李子诚秉持个礼字,着实让周学熙颇为受用,而他本人虽说出身大家,但身上却毫无一般官僚子弟的纨绔之气,李子诚的客气、礼字,立即使得两人关系亲近不少。
“致远,此次,愚兄冒然前来,生意其次,还请致远先受个谢”
说着,刚刚坐下的周学熙便站起身朝李子诚鞠一礼。
“缉之兄,你这……唉”
客气着,李子诚倒是一叹气。
“另外,大连的龙牌一桶洋四块二,启新马牌一桶五块六,可致远你舍贱用贵,这个情兄承了,但……”
说话的时候,周学熙将一张支票朝李子诚面前一推。
看了眼那张支票,李子诚但笑不语,启新是现在国内唯一的一家水泥公司,而连云港无论是商港修建或是楼厂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水泥。
两个月前,日本人在大连设的小野水泥厂主动派人联系,以低于市场价两成,向公司推销水泥,不过却被自己回了,后来又通过在天津的采买人员有意无意的把这事透了出去。
将面前的支票推回去,李子诚微微一笑。
“缉之,这钱,我不能要,当初回日本人,原因很简单,他们的目的再明显不过,无非就是低价倾销,连云商港、陇海铁路以及沿线站地建筑需洋灰泥岂止百万吨,任何一家公司得此生意皆可得做大之势,若这生意被日本人低价得了,只恐怕将来我国洋灰定价皆由外人,子诚虽少,可亦是实业救国,实是我辈之责,这无关个人之情,只有国之大利钱还请缉之兄收回去”
一句话,只让周家父子看着眼前这年不过二十二的青年,周学熙半晌未能说出话来,而周明泰的目中这会更是钦佩之意。
“致远,好好”
随手将支票一撕,周学熙连道两声好。
“自此之后,但凡六合用洋灰,每桶皆按四块一之价”
听着启新主动降价,目的达到的李子诚却摇了摇头。
“四块二”
“成”
李子诚主动加价,让周学熙放声大笑起来,这李子诚,果然不愧是李子诚,这会他到真信了那句“子待人以诚,交之以心”了。
“事如其人,生意做到这份上,将来发展只怕不可限量啊……”
这会李子诚却又主动开口说道。
“缉之兄,不知缉之兄,是否有意在南方建厂”
在南方建厂?
周学熙诧异的看着李子诚。
“缉之兄,请这边”
起身走到办公室旁边的房,拉开玻璃柜上盖着白布,李子诚将连云港未来的规划模型完全展示了出来。
“缉之兄,您看,这是连云港两期六年之后的模样”
看着那规划模型,周学熙完全被惊呆了,而周明泰则是看傻了眼睛,完全不敢相信这,这规划模型展示的就是连云港,除去那两座小山之外,连云港完全变了模样,沿海的地方,除去一座大港口外,便是一座坞台相连的大造船厂。
“这,这……”
手指着那模型中,一座座少数五六层,多则十一二层的建筑,周学熙岂会不知道,若连云港真这么建了,别说是一个启新,怕就是三个启新生产出来的水泥,也不见能满足连云港的需要。
“这就是连云港”
微笑着,手扶着这个由十几名建筑行职员新近建成的连云港规划展示台,李子诚看着周学熙说道。
“三年后,待一期工程完工连云港有万吨码头两座,可泊数万吨之巨轮,为我国第一大港,届时,陇海铁路筑成,凭借港路之优,连云港必一跃为我国之重要海港城市,不逊青岛、大连、上海、广州等地,自将各地商人所逐,所以,”
话声稍顿,抬起头来的李子诚望着周学熙时,满面皆是诚挚之笑。
“未来数年,连云港必将大举土木,而连云港之建筑皆以现代混凝土建筑为主,所需洋灰数量巨大,每年恐不下十数万吨,若启新能设分厂于连云港,不仅可满足连云港之需求,同样可降底运输成本,且洋灰为土木工程所不可缺之物,我国建筑渐趋西式,他日道路、桥梁、堤防等工程日重,国内洋灰市场不可限量,若于连云港设厂,他日可利用连云港水陆交通之便,进而控制南方市场,逐洋商于境外”
李子诚的话让周学熙陷入沉思之中,双目不时的看着那规划模型,这会先前的惊讶却又变成了凝重,见他陷入思索之中,手指着规划模型中工业区的一个位置。
“若是启新愿意于此设厂,工厂可设于此处,缉之兄是知道的,铁路用地内一应公私企业,皆为免税,除需向管委会交纳少量管理费外,全无其它任何费用,诺是缉之兄有意,弟愿从中联系,帮缉之兄分厂引入他国先进洋灰技术”
虽说是面对这接连不断的诱惑,但周学熙神情仍显凝重,有着袁世凯做靠山的他从来就不担心各方勒拿报效,而且有着半官半商身份的启新同样享受着诸如税收、煤炭、运输等各种特权,用地内的企业优惠对其它人而言,或许诱惑十足,但对他来说却是可有可无。
在沉思良久之后,周学熙却是长声一笑,然后双手一拱,看着李子诚说道。
“既然致远如此盛情,那周某便却之不恭了不过,”
手朝着规划模型的某一位边角一指,周学熙笑说道。
“想来铁路用地紧张,启新新厂建于连云港,我看还是在这里”
他指的是标准着“非公司用地”之外的位置,作为袁世凯的亲信,周学熙岂会不知道老袁对六合,可是没怎么放过心,若是自己进了这铁路用地,不知道……有些事,还是做两手打算的好。
见周学熙一下给自己省下几百亩地,未及细想的李子诚心里不由一乐,正欲说话时,周学熙却又开口说道。
“致远,今个你送我一份大礼,为兄长来时也没备好礼,这,恰有一事,就全当借花献佛吧”
(不好意思,今天更新晚了点,还请各位大大见谅不知为何,对于那个时代的商人,无语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身上那种敢为天下先、愿担天下任的实业家的责任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