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此意气者,“意气和气概”也。
乱世出英雄,英雄洒意气。有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楚霸王项羽,有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忠臣文天祥,有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不屈巾帼刘胡兰,有那“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一代伟人*,更有那针砭时事写出“如匕首,如投枪”警世之作的鲁迅和誓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毋庸置疑,那曾在历史上叱诧风云的人物必定很是具有非凡的“意志和气概”,而且也正因此才使他们具有了非凡的胆识。他们一腔热血,敢做敢当。在当时看来,他们似乎都长了反骨。他们蔑视当时一切所谓的正道,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抛开自己的利益去实现人生意义。他们那锐不可当的意气成就了他们,使他们流芳千古,而不像那等毫无意气可言、在金钱和权势面前便摇起了尾巴的诸如袁世凯汪精卫之流,他们只能遗臭万年。如此看来,我们必须得意气起来。

然而如今太平盛世,想来似乎没得意气的用武之地,但仍不乏“意气”之人。他们或玩世不恭,或心高气傲,或愤世嫉俗,或孤芳自赏。他们总是唾星四溅的咒骂着世态炎凉,似乎社会是如此破烂而他又是如此意气所以全社会只等着他去拯救。他们大多是些年轻人,这或许是令人欣慰的。然而再看看那些年长者,他们似乎很是文明而不懂如何咒骂,或者连抱怨也没了,甚至像是深谙为人之道而在“这样的社会”如鱼得水。是习惯了,成熟了,还是他们已然没了意气?没有人会愿意相信真有那么个蜕变过程。

然而似乎连很令男性大众喜欢的Beyond乐队也应了这般。虽是中国的摇滚乐队,但出道时也出了不少反抗当家的诸如《无语问苍天》《我是愤怒》《不可一世》的意气之篇。然而在出道二十年后,虽已名声在外,却又唱出了“不管这种争执有形或老套,未做好的继续做,活着必须革命,心高气傲,哪里都去不到……”(出自《抗战二十年》)。他们似乎在感叹“意气终将要被磨消,人最后还是要为了活着而活着”。

我想起了我前不久读过的一部小说,名唤《沧浪之水》,讲的是一位“意气”了六年之久的闲职研究生因忍受不了生活的压力和权钱的诱惑而放下自己的精神追求去谋划官运最终成为厅长的故事。刚开始,“在那些岁月里,我心中充满了驰骋天下普度众生的激情……我用不屑的眼神看着那些整天只知道为自己的私利奔波的俗人。我很瞧不起那种轻于鸿毛的庸人哲学……我觉得自己注定要为天下先。”到后来,“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神话,我是人,人生意义都是假的,人只有一辈子,人活着注定要为鼻子前的那点东西而奋斗,这才现实。”我很奇怪自己对于主人公的心灵抉择过程和最终选择竟没有一丝反感,到后来猛然惊醒才发现自己的意气竟如此容易沉沦,难道现实真有如此染化能力吗?

前几天《中国剪报》一则消息说,某医院一王姓科室主任在收了十年的回扣后最终还是因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将此事报予了媒体,同时也将那些回扣捐给了贫困学生。这还是很令人快慰的。人人天生“意气”,若能像王某一样保持着这份意气该是多好,扔了改了本性实在可惜。

一条鱼死了,可能是他本身的问题;然而一池塘的鱼全死了,那必是池塘的问题了。对于“意气”的消逝,是不是也该考虑社会他本身的某些制度具有了扼杀性?

愿“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期待“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