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角苗跳花坡习俗
在贵州崇山峻岭中,生活着苗族最神奇的一支“长角苗”,有人把这儿的苗族称为“生态博物馆”。和其他苗族一样,他们能歌善舞,喜欢芦笙和三眼箫,男女用对歌表达爱情。
箐苗十二寨,每个寨子都有一个固定的山头。朵村(长角苗未婚女子)只能在自己寨子的山头,跑到别个寨子的山头就要挨打。只有朵有(长角苗未婚男子)想到哪个山头玩就到哪个山头玩。
每年腊月二十六七,几个几个的朵有就邀邀约约在一家(一个寨子分成若干帮),集中在一起边烧火边打草鞋,打好草鞋等跳花坡时好穿。只有富有的人家用麻布做鞋帮,牛皮做鞋底,鞋底用若干颗小毛钉钉了又用大铁钉钉,一只鞋一般要钉九根到十一根铁钉。这种钉子鞋既防滑又扎实,就是在石板上走路容易“倒栽葱”。所以还是穿草鞋把稳,多打几双带在身上,既可以自己穿,还可送给鞋穿烂了的朵村。
朵村们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也是七八个或十几个用煤烧烯火,围成一火笼。从正月初四开始到正月十四的十天是跳花坡。
朵有和朵村们每天穿上盛装,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吃完早饭就上山了。大家背起芦笙和伞,拿起口琴和三眼箫。十二个寨子的十二个山头,一个一个的都象一朵朵花一样。老远听去木叶是木叶叫,芦笙是芦笙欢,红火得很。
岩上扯花岩下栽,岩下滴水养花苔。
只要你心和我意,扯支鲜花别处栽。
天上毛雨满天飞,毛雨飞到竹林脚步。
爹妈舍不得金子银子过,心上的朋友归别个。
十天的跳花坡,又唱歌来又跳舞,朵有朵村们心头的火焰涨到了最*。十天的跳花坡,十天的歌舞,十天的激情,十天的狂欢,是朵村们热情大胆、朵有们豪情奔放的世界。
朵村们想找哪个找哪个,找到了心上人,心里笑笑的回到家中,朵有们赶到她们家门口,朵村们故意围着大门不准进,要对歌,对不赢就叫他们舔舂辣椒的盐桥棒,背马鞍子。唱啊笑啊闹啊,朵村们输了就退回里层里去,朵有们就趁机闯进了家门。
朵有们进家后,朵村们就去做饭来大家一起吃。吃完饭,一火笼人边烤火边讲笑话,直到夜深人静,朵村们退回闺房睡觉,朵有们就在堂屋头滚草窝。第二天早上,朵村们热好水,抬水请朵有们洗脸。洗完脸,又围着火笼打扮起来。打扮好以后,朵有请朵村热甜酒来唱,朵村叫朵有唱酒歌,唱了酒歌才唱甜酒。直到吃完早饭,一小排一小排的“花”又上山了。每天都要跳到下午五六点钟才下山回家。如果遇上赶场天,有的朵有和朵村们会上街打一趟。只见一个朵有,几个朵村就会带他们到鞋摊上逛,趁朵有不注意,朵村们一个人提起一双草鞋就跑,让那个朵有瘪乌瘪乌(无可奈何)只好掏腰包,远去的朵村们,回头看看,花花朵朵地笑。
正月初十跳花节,是整个跳花坡活动的高峰。朵村们在节日前后都随时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放肆地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一旦找到了就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抓着对方的手臂,任凭周围的人怎么笑也不肯松手。哪个朵有若有迟缓,这个朵村会使个眼色,让同伴一拥而上,将对方从人堆里“抢”出来拉起走。双方若是有意了,便教起应口(教好点子),等到天有点黑的时候,朵有便吹起三眼箫或口弦琴邀朵村出来晒月亮。
陕北民俗——“放社”
陕北的习俗是陕北人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社会风俗与社会生活习惯,是陕北文化系统结构中最重基本的要素之一,是陕北文化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解读陕北文化区域普遍存在的习俗的特点,是认识陕北区域文化特征的一把钥匙。
历代帝王每当有喜庆或灾疫之事,都会大赦天下,以显示皇恩浩荡,宽厚仁慈,体恤民情,同时也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收拢天下人心的方法。“放社”这种活动只有陕北榆林地区的佳县境内有。“放社”的发起时间已无法考据。据说佳县黄河一带很早以前瘟疫肆虐,洪水泛滥,妖魔横行,百姓生活在火热水深之中。这事让八仙和道教仙宗张道陵知道了,他们便一起降妖除魔,最后制服了黑龙,并为百姓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从此瘟疫尽散,村民安泰。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根据大赦天下里消除一切罪责免去一切灾难的寓意,在每年正月初九举办“放赦”活动,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村舍人口平安,风调雨顺、消灾免难、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因“放赦”活动的历史久远,致使“放赦”这一民间宗教活动的真正含义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加上“放赦”活动属于民间社火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人们大都把原来祈求赦免天下苍生的“放赦”,称之为现在的放社火——“放社”。
“放社”的具体方式为在村子周边的一处悬崖上,拴下一根专门定做长达两三百丈长的绳索,将年、月、日、时四个先行官和道教传说中的八仙(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何仙姑)及一个骑着仙鹤的老寿星顺着绳索凌空放下,年、月、日、时四个先行官为分别骑在马上的四个神仙,马和神仙都是用木头精雕而成,这些社人、社马都是按真人真马的比例缩小的,每年都要重新修固,去掉脱落的油漆,涂上当地的血腻子,重上底色,再用矿物颜料和油漆画上轮廓、五官,马上有彩漆,神仙披袍穿衣,威猛英俊、神态各异。有的如威风凛凛的将军,有的像驰骋疆场的斗士。
少数民族的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盛行祭月、拜月的风俗习惯。云南傣族盛行“拜月”。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民俗节庆。
藏族的“寻月”。*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白族的筷子歌
人民对筷子的偏爱,不仅和其他民族一样在生活中离不开它,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筷子习俗和歌谣。
在大理地区白族群众中不管是婚丧娶嫁,还是请客吃饭,首先都要双手敬筷给宾客,以示尊敬,并以筷子为内容歌唱。比如在喜庆宴上是这样唱的:“一张桌子四四方,八大碗菜摆中央,八双筷子摆四边,八人坐四方。举起筷子拈菜吃,主人我来谢大家,说说笑笑莫忘吃,请动筷品尝”。
一般请客吃饭,用一般的竹筷子。而在白族婚礼上,一律都用红颜色染就的竹筷子。主人在婚庆之前要砍回些竹子请人加工削成筷,然后染红。这一是取红为吉利,二则是借用红字的谐音,取“和睦”之意,而前来参加喜庆婚宴的客人都要把自己使用的那双红筷子带回家,借主人家喜气。因而,有喜庆的人家,首先是要准备足够的“红筷子”。
在大理地区,白族人家在嫁姑娘时,姑娘要唱“哭嫁歌”和“辞娘歌”。做娘的听了这些歌,虽舍不得女儿出嫁,但还是劝女儿出嫁,并以筷子作比喻唱起这样的歌:“一支筷子不成双,一双筷子不是单,一双筷子好吃饭,相依又相帮。做人不做单筷子,单筷一支难成家,一双筷子才成业,女儿记心上”。
求亲相亲,劝人娶嫁也都常用“一支筷子夹不了菜”的谚语来相劝或提醒对方。特别是上门求亲时,有首以筷作比喻的歌,听来十分亲切,那歌是这样唱的:“你家门前有蓬竹,青枝绿叶好茂盛。讨根金竹做筷子,答应不答应?别处竹子我不讨,你家竹子讨一根。讨得金竹做筷子,合做一家人”。
年轻人谈情说爱,也以筷子来表达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常常唱起这样的歌:“好久不到这边来,这边竹子长成材,不知金竹有无主,真话说出来。有主你就说句话,无主你就跟我来,讨得金竹做筷子,与金碗作伴”。
其中,有一首《点菜蔬》歌里也唱到了筷子:“是谁发明了筷子?是盘古发明了筷子。筷子用什么做成?筷子用竹子做成。筷子用它做什么?筷子用它吃饭。筷子为什么要用一双?筷子一双是男人和女人。世上有多少双筷子,世上就有多少个男人和女人”。
歌中唱到筷子的来历虽不可信,但它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筷子的偏爱和与众不同的以歌直抒胸臆。
邯郸除夕扔愁帽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时进行。各家各户的大人、孩子,都把头上载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正月十五夜晚烤“柏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起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不分老幼妇孺,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士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了统一的土服士帽、商服商帽,赵国人不忘国耻大辱,每当夜深人静,就纷纷把秦王规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时的邯郸已在秦的统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横遭杀戮。
从此,赵国人对秦王更加怨恨。他们为了避免无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换旧为名,把头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说是驱赶一年的晦气,扔旧愁、迎新喜。官府也就无可奈何了。
久习成俗。后来,秦国虽已灭亡,邯郸人并没有改变习惯,把它作为一种地方风俗,称之为“扔愁帽”,流传至今。不过,现今人们扔帽子,已经没有当年的忧愁,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应景的乐事了。
闽台清明习俗拾趣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多在四月五日,有时也可能在前一天或后一天。清明前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开始春耕春种,是每年农事的重要时刻。有趣的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
民间自古有着扫墓、插柳、踏青、打秋千、拔河、斗鸡、扑蝶、放风筝等丰富的娱乐活动,使“清明”充满了诱人的色彩。这些风俗相传是由隋唐以前较为盛行的“寒食节”渐渐演变而来的。寒食节,相传是晋文公为纪念其辅臣介之推被烧死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吃冷食。
闽台一直保留着以下习俗:
扫墓
泉州民间约定俗成以清明节前、节后各十天为扫墓期。扫墓,泉州人称“巡风水”、“上墓”。清明节期间,在外子孙归家祭祖,一家亲属扶老携幼,随带果盒祭品,相偕上坟扫墓。到达墓地,大家动手斩荆棘,除杂草,培墓土,开排水沟,填平洼坑,描红墓碑,修整墓园停当,即陈上祭品,焚香点烛,献纸钱,按辈分大小依次行礼致敬,表达对先人的悼念。
食清明
清明节前数天,泉州城郊农家大多忙于蒸制清明。清明有两种:一种以糯米粉揉成薄皮,炒小麦磨粉调糖水做馅,名叫“麦馅”;另一种甘薯干磨粉加糯米浆揉成皮,豌豆沙或绿豆沙加糖为馅,叫“豆馅”。两种坯都搓成小皮球状,抹上食用油,外用高粱叶包裹,蒸透即成。这种农家应时食品,可用于清明节祭祖和扫墓供品,也可充做点心或馈赠亲友的节日礼品。清明不必动锅加热,即可食用充饥,这也许是古代寒食的遗风吧。
嫩饼菜
清明节一大早,泉州家家户户忙于厨事,蒸炒炸炖,鱼肉鸡鸭,厅堂祖先供桌上摆满丰盛的肴馔,其中大多备有嫩饼菜。嫩饼菜这种泉州特有的风味菜肴,它寓意包金包银、招财进宝,对家庭未来寄以美好的祝福。
泉州嫩饼菜类似春卷,但内涵比春卷来得丰富多彩。其饼皮一种是面粉加水揉韧,擀成直径(15-20厘米)的圆形薄饼坯,放入烤炉烤制而成,名曰“润饼”;另一种是将精面粉加水反复搅打成质韧的温面团,抓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锅上旋烙,拭成其薄如纸的饼皮,名曰“拭饼”。
嫩饼菜的主料通常用胡萝卜、冬笋、青豌豆、豆腐干、包菜、球菜、猪肉、墨鱼、煎鸡蛋(切丝),蚝或蚝煎、虾仁等,分盘上席,或重油炒成大杂烩;辅料有油爆米粉丝、油焙海苔、糖拌炒花生末、麻蓼、葱白、蒜白、芫荽等佐食。食时以薄饼皮包裹馅料和辅料,卷成圆筒状,双手握着就食。节日全家人围席共餐,各自动手动口,别有一番情趣。
踏青
清明节正值暮春三月,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生机*发。人们把扫墓与踏青结合起来,到郊野春日之游,采百草,围坐饮宴,至暮方归。古往今来,*上留下了无数踏青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踏青的诗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插柳
清明节,民间有家门上插有一两枝新柳条的习俗,有些妇女头上也插柳叶枝,民谚有“檐下不插柳,春神绕着走”之说。插柳相传是古俗,这样可以“消灾避邪”。
吃清明蛋
台湾人有清明吃蛋奇俗,俗称吃“清明蛋”。蛋有两种,一种是“画蛋”,用茜草汁作染料,在煮熟的蛋壳上精绘花纹,数日后会呈现红色,剥下壳,蛋白有蓝色花纹,可吃。另一种是“雕蛋”,仅供观赏,用笔在煮熟蛋壳上绘花纹,后用刀刻,将整蛋掏空,蛋白蛋黄依次取出,这种吃蛋习俗源自广东。
斗鸡
台湾清明行斗鸡,民间饲养一种体大色黑的“斗鸡”,俗称“军鸡”。清明日,城乡广场上常有斗鸡赌胜负活动。古人有诗写道:“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放风筝
台湾人常携带风筝线轴,扫完墓,就在山间旷野放筝。随着徐徐春风,将风筝缓缓送入晴空,一线在握,眼望风筝在蓝天飘飞,其乐无穷。难怪古人作《风筝》诗夸赞:“纸花如雪飞满天,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白裤瑶族的蜘蛛图腾
居住在贵州荔波境内的白裤瑶人,有保护蜘蛛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会轻易伤害蜘蛛。是白裤瑶人祖先们知道蜘蛛结网捕食害虫的道理而加以保护吗?尚无史料。
相传瑶族人很早以前居住在今天的长江流域以南。当时是“苗众”的一个小支系,隋唐时期瑶王“义勇”率领瑶族子民从“苗众”分离出来,自己在长江中下游开辟了一方天地,由于瑶王治理有方,瑶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狩猎耕种。天朝皇帝非常赞赏“义勇”,以“先有瑶瀛,后有朝臣”高度评价赞扬“义勇”并赐予他一枚方形印章,号令天下人们要以此为印信,免除白裤瑶的一切徭役,因此当时白裤瑶又被称作“莫役”。
由于“义勇”的印信威力无穷,上至官府下至黎民百姓,只要看到印信,就如看到皇帝,一切难事都会迎刃而解,瑶民们的生活更加繁荣昌盛了,外族土司非常嫉妒“义勇”,一心想吞占瑶族人民的这方肥沃土地,更想拥有瑶王的这枚印信。
于是土司唆使自己的儿子去接触瑶王的女儿,骗取了瑶王女儿的爱情,最后了成婚,并不断的取得了瑶王的信任。一次土司的儿子在瑶王熟睡时偷走了瑶王的印信带回交给了土司。土司见时机已成熟,就派兵侵占了瑶族的土地。瑶王想要召集族人,兴兵迎战,但是没有了印信,号令失去了威力,再也无法反抗土司的侵占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土地被外人侵占,而他们却被赶了出去。
由于瑶族当时太兴旺,朝廷也担心有朝一日他们会反朝廷,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朝廷也开始派兵*,上有官兵,下有土司。瑶族人逃亡到瑶山时,前有悬崖,后有追兵,走投无路之时,只好躲进一个山洞,立刻就有成千上万的蜘蛛在洞口织满了蜘蛛网,追兵和土司赶到洞口,不知瑶族人躲到了什么地方?有人说:“可能躲在洞里”有人回答说:“洞口都结了这么多蜘蛛网,不可能在”。他们没有找到瑶族人就返回去了。从那以后,瑶族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就地耕织,繁衍子孙于瑶山。
自蜘蛛在山洞结网救了他们后,瑶族人就把蜘蛛当作保命之神来崇拜。如有人受了惊吓生病了,就找鬼师来“喊魂”。鬼师念经时一定要念到蜘蛛出现时,才会用树叶小心的包起蜘蛛带回病人身边,意为魂已招回,病人会很快康复的。小孩摔倒时,其母亲会念:“大兴鲁(瑶语)……大兴鲁……”瑶语“大兴”就是蜘蛛,就是灵魂,其表示的是让蜘蛛像救祖先一样,保护受惊吓的人有惊无险,平平安安!
蜘蛛教瑶族人织布缝衣的传说也源于现今白裤瑶族服饰上的图腾,不分男女老幼,瑶族服饰上都绣有三到九个“米”字形的蜘蛛网,中央都绣上一个蜘蛛。传说白裤瑶族到瑶山时依然穿的是兽皮和树叶,高山的寒冷气候使得许多人都生病死亡了。蜘蛛看到这一情景,于是派来了一只最能织网的蜘蛛下到人间,教会了白裤瑶女子纺纱、织布制作衣物。于是瑶族才有了自己的民族服饰,穿在身上暖和了,生病的人也减少了。又得到了蜘蛛的又一次相救,瑶族人在瑶山才得以世代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于是白裤瑶人都很感激蜘蛛的每一次相救,都把蜘蛛视为神灵。到现在,瑶族人一样很供奉蜘蛛,不伤害蜘蛛。所以在瑶族的家庭里我们常会看到连绵的蜘蛛网。
藏区的牦牛崇拜
在如今的藏区,牦牛崇拜还是十分普遍的。如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甘孜、阿坝藏区、*的昌都地区等地都把牦牛头骨、牛角作为灵物供奉,把牦牛尸体等当作镇魔驱邪的法物,嘉绒藏区甚至要专门过祭牦牛神的年,其虔诚可见非同一般,邓廷良在《嘉绒族源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中就有这方面的描述:“在嘉绒地区,对牦牛的崇拜亦是多方面的,他们在石墙上面嵌上白石牦牛头,刚杀的牛头也要供于房顶。在寺院、经堆之上,也供有刻上经文的牦牛头,虔诚礼拜之”。嘉绒藏人还要过独特的祭牦牛神的年,名叫“额尔冬绒”,时间在藏历的十一月十三日,乃是传说中嘉绒先祖“额尔冬爷爷”的生日。
“额尔冬爷爷”在传说中的事迹,与《格萨尔王传》很相似,由于他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下水战胜各种妖魔,嘉绒人才得以安处。而“额尔冬爷爷”的原身(法像)即为牛首人身,所以每逢过嘉绒年时,土司、土官、守备、大头人家都要用面做一个二尺多高的牛首人神像,供于家中神主位上虔诚把之。
另外,四川西南部的冕宁藏区每隔十三年要在藏历的正月历举行为期三天的“祭牛王会”。可见这一古老信仰的生命力了。
藏族的牦牛崇拜中有几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藏族把对牦牛的崇拜与对自然崇拜中的山神崇拜结合在一起。例如:雅拉香波、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阿尼玛卿、年保页什则等青藏高原上的著名山神,它们的化身都是白牦牛。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上面提到的山神的化身都是白牦牛。为什么在牦牛前都要加上“白”字呢?这就引出牦牛到底是不是藏族图腾的话题了。
按说,“高原之舟”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成为藏人崇拜的图腾也仿佛顺理成章。而且视牦牛为藏族图腾的人也有他们的理由:藏族发祥地的部落中就有名为“吐蕃六牦牛部”的;而且一些汉文文书也记载,目前的藏族人种是牦牛羌系的一个部落,既然以牦牛冠之,则以牦牛为图腾。然而我们确实找不出牦牛是藏族图腾的印迹的充分证据。
藏族山神化身的白牦牛的重点并不在牛身上,而是那个“白”字。这些有关白牦牛的传说,除了藏人本身从远古以来就有的白色崇拜以外,藏人尚白很可能还受了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印度、波斯等尚白的国度,传说中的佛祖入胎时,就有一只白象**的梦中,后而生佛祖。随着佛教的广为传播,佛祖形象的日益完美高大,白色更为神圣、崇高。接受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藏人是不是借这个故事的神圣白色,而以牦牛替换了象呢?这种可能性也许是存在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色彩崇拜上的相同,加深加重了藏人的尚白观念。
而且相对于白牦牛的神圣,有些牦牛在藏族的一些故事中又成了恶魔的象征。比如那则关于朗达玛的传说,有兄弟三人在祈祷时只为自己而忘了推荐牛,后牛知此事,发誓来生毁灭佛法,即转生为达玛赞普,头上长俩骨突,状如牛角。这一故事对达玛赞普是怀有仇恨的。但是,能在故事中运用牛这一点看,牛本身并不那么神圣,否则绝不会借牛去喻丑恶的形象。
从藏文史书、神话传说等看,有种复杂而有趣的现象,有着两种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牦牛系列,两种牦牛形象:一种是以白牦牛为主的神的形象,并在藏族文化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种是以黑牦牛为主的魔的形象,它没有白牦牛那么引人注目,但它很可能早于神牛的形象出现,至少是同时出现,而且有着活跃强大的生命力。
另外,甘、青部分藏区还流传着“什巴达义”(创世歌),说什巴宰牛时,将牛头放高处,就有了山峰;牛皮铺地下,就有了大地,牛尾放山阴,就有了森林,等等。综合上述材料和这首长歌考察,牦牛作为藏人的动物崇拜较为合适,尚没有上升到图腾崇拜。
云南十八怪
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的冬暖夏凉气候。
云南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有彝、白、壮、傣、纳西、藏、瑶族等其他二十五个民族,占了全省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云南第一怪
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
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
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大,故夸张说三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
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象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
背着娃娃谈恋爱:少数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
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
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孃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孃,而把姑姑与孃孃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便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
老太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第十二怪
新鞋后面补一块: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云南第十三怪
汽车还比火车快:由于有许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云南第十四怪
脚趾常年都在外: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品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云南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带:云南的妇女们历来勤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们来干,而男子们相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六怪
花生蚕豆数着卖: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就是秤一杆。
云南第十七怪
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
云南第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壮与家鼠有很大差相异。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客家的“崇九”风俗
客家话“九”与“久”同音,故客家人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有“崇九”风俗。
客家人建新房子,通常要挑选与九相关的日子,如初九、十八等。所建楼房的层数和房间数也是九的倍数,认为这样可以长久同居共处。“九”在客家人的婚烟嫁娶中显得尤为重要,男女双方相亲、换帖,一般都选与九有关的日子,聘金尾数要带“九”,如(1999元),迎亲的队伍也要凑足九人,凡礼品都要九方为吉利。客家人做寿,寿粄要做八十一或三百六十个,所用菜都暗切“三、六、九”,如三鲜汤、炖狗肉(狗偕九),韭菜豆腐、重阳(九九)寿糕等等。
由于九与韭谐音,小孩破学启蒙都要食韭菜。客家山歌也用韭谕九,如:“燕子含泥过九江,妹子送郎出外乡,九月九日种韭菜,两人交情久久长。”客家人对九的重视,还表现在把正月初九视为良辰吉日。春节后,出门做工、经商的人一般要到初九这天才离家启程,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天祝藏族的白色崇拜
在甘肃省武威境内的乌鞘岭下,有一片西起冷龙岭、东至松山滩,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大草原,这便是著名的天祝草原,即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辖地。
天祝藏族人民最喜爱白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祝草原四周为雪山环绕,一片银白,地上的羊群和牦牛,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袄、戴的毡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区人民视白色为理想、吉祥、胜利、昌盛的象征。
关于白色,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的一个部落,在一次战斗中被对手重重包围。对手限期部落头领必须在天亮之前投降,否则就要将全部落的人全部杀光。
眼看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天就要亮了。正在这紧要关头,突然从对手背后杀来一支骑白马、穿白衣、戴白帽、手持银剑的人马,杀得对手丢盔弃甲、四处逃散。部落头领一看,原来这支人马正是他两天前派出去打猎的十三对男女健儿。原来他们为了靠近对手而又不让对手发现,就骑上与雪山冰地一样颜色的白马、穿上白衣、戴上白帽。部落头领为了表彰他们,规定:只有部落英雄才能骑白马、穿白衣、戴白帽。
从此,白色就成了这个部落最崇拜的颜色,而现在的天祝藏族同胞,便是这个部落的后裔。
北京民间绝活:“吆喝”
北京有个“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鸿老先生,会吆喝一百多种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卖声。但凡老字号重张,他都得去给老买卖吆喝两嗓子。
一九九三年,南来顺重新归置了一百多种京味小吃,他专去捧场。有口卖高桩柿子的词儿他是这么吆喝的:“嘞——高桩儿的嘞——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其实,吆喝的本意是大声喊叫。
《儒林外史》里正在灯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听得门外一声响亮,有几十人声一齐吆喝起来”。这大声喊叫的吆喝何时用作叫卖的吆喝?此无考证(也于此就教于方家),但卖东西吆喝着卖,则古已有之。
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扬声”;宋时开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明代的北京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岁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绘声绘色了。卖心里美萝卜的吆喝:“萝卜赛梨哎——辣来换”!卖冰糖葫芦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芦”!卖金鱼的吆喝:“一大一条,二大一条,我不是卖黄瓜的,我是卖大小金鱼的”!卖蟠桃的就更吆喝出个花儿:“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绣的,这是三姑娘逛花园一脚踩下一个扁盖儿桃”……吆喝也非京华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头巷尾。
在徐州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听见过“炕鸡嘞嗨——炕鸡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经指点原是常州人在叫卖梳子篦子;还有早市上“大米小米豇绿豆,白面一勾五碰头的稀饭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声,秋冬夜色中远处传来的“里外青的萝卜嘞”!“烤白果嘞——白果”!的吆喝声,声声入耳。
不错,这种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抑扬顿挫生动风趣出自小商小贩之口的吆喝,确实走进了艺术殿堂,受到艺术家的青睐。
传统相声《卖估衣》里就有吆喝的活儿。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抢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还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旧事》、《四世同堂》等影视剧配过吆喝声,而十多年前有个小品中的吆喝“卖大米嘞——卖大米”!也着实火了一把。
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贩夫走卒,将贩卖货物用曲艺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来,他们不愧为韵味十足的吆喝艺术家。
土家族奇特的偷俗
偷,历来是被视为可耻的卑劣行为,可是在鄂西一带的土家人聚居的吊脚楼里,至今仍保留着几种别开生面、饶有风趣的“偷俗”。这“偷俗”不仅不为土家人唾弃,而且还受土家人的赞赏并传为美谈。
土家族习俗较多:
偷梁树
土家人修建吊脚楼木房,正中堂屋脊上都要横搁一根大梁。梁上朝地一面中央绘着太极图。两头分别写着“荣华富贵金玉满堂”等吉祥词,画着“乾坤”日月卦。土家人很看重梁,说它寄托着今后的兴衰荣辱。
这根梁树却是要偷来的。修屋前,主人在附近人家的山头上悄悄相中粗壮苗条、枝桠繁茂的杉树,粗壮苗条表示子孙兴旺后人多,枝桠繁茂表示家大业正又久长。到了架梁的前一天夜里,主人请来几个强壮后生,择黄道吉时出门,到树前,先点燃三柱香,烧上一盒纸,再念几句祝词,用大斧砍倒后,抬起就走,中间不能歇气不能讲话,抬到主人家放到木马上由木匠加工成大梁。上梁时又有一套奇俗一番热闹。
第二天,树主看到树桩边的香灰纸灰,便知道自己的树被人偷去做了梁木,不气不恼十分高兴,因为这表示自家的山地风水好,出了人家喜欢的梁木。
偷南瓜
八月十五月亮圆时,吊脚楼里亲朋团聚,过着中秋节。待过半夜子时,几个人悄悄地嘀咕一阵后各自分开行走,轻手轻脚地走到东家瓜园,或进西家菜地,选那又大又圆的南瓜摘下一个,用红布包起就走。第二天,失瓜的主人看到新摘的瓜蒂,决不吵闹,一笑了之,心里还默默为偷瓜人祈祷:“老天保佑他来年有生!”
原来,偷摘的南瓜是送给没有生育的人家。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妇老来无子。一个讨米的老太婆便给他一粒瓜子,种下后第一天牵藤,第二天开花,第三天就结了瓜。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老两口把瓜摘下抬到屋里,那瓜突然裂开,从里面蹦出一个又肥又胖的儿子来。从此八月十五偷瓜的习俗(又叫摸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不管有无生育,族人们都要偷摘一个别家的大南瓜送到亲人的床上。
偷饭碗
偷饭碗是土家族吊脚楼里奇特的婚俗之一。当娶亲的队伍来到新娘家,经过妙趣横生的“拦门”、“讨粑”等过场后,主人便热情设宴款待来人。午餐时,接亲者中间有几个“不识好歹”的人,互相把眼睛眨几眨,便把饭碗悄悄藏到胸口或掖下。到了男方家,“偷”者从身上取出“赃物”,大摇大摆走进厨房,乐滋滋等主人奖赏。主人也满脸高兴,按偷得的碗的数量,每只碗奖赏一大坨猪肉,偷碗者皆大欢喜。原来土家人称这偷来的碗为“衣禄碗”,偷得越多越好,表示新郎新娘今后生活富足,兴旺美好。
在贵州崇山峻岭中,生活着苗族最神奇的一支“长角苗”,有人把这儿的苗族称为“生态博物馆”。和其他苗族一样,他们能歌善舞,喜欢芦笙和三眼箫,男女用对歌表达爱情。
箐苗十二寨,每个寨子都有一个固定的山头。朵村(长角苗未婚女子)只能在自己寨子的山头,跑到别个寨子的山头就要挨打。只有朵有(长角苗未婚男子)想到哪个山头玩就到哪个山头玩。
每年腊月二十六七,几个几个的朵有就邀邀约约在一家(一个寨子分成若干帮),集中在一起边烧火边打草鞋,打好草鞋等跳花坡时好穿。只有富有的人家用麻布做鞋帮,牛皮做鞋底,鞋底用若干颗小毛钉钉了又用大铁钉钉,一只鞋一般要钉九根到十一根铁钉。这种钉子鞋既防滑又扎实,就是在石板上走路容易“倒栽葱”。所以还是穿草鞋把稳,多打几双带在身上,既可以自己穿,还可送给鞋穿烂了的朵村。
朵村们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也是七八个或十几个用煤烧烯火,围成一火笼。从正月初四开始到正月十四的十天是跳花坡。
朵有和朵村们每天穿上盛装,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吃完早饭就上山了。大家背起芦笙和伞,拿起口琴和三眼箫。十二个寨子的十二个山头,一个一个的都象一朵朵花一样。老远听去木叶是木叶叫,芦笙是芦笙欢,红火得很。
岩上扯花岩下栽,岩下滴水养花苔。
只要你心和我意,扯支鲜花别处栽。
天上毛雨满天飞,毛雨飞到竹林脚步。
爹妈舍不得金子银子过,心上的朋友归别个。
十天的跳花坡,又唱歌来又跳舞,朵有朵村们心头的火焰涨到了最*。十天的跳花坡,十天的歌舞,十天的激情,十天的狂欢,是朵村们热情大胆、朵有们豪情奔放的世界。
朵村们想找哪个找哪个,找到了心上人,心里笑笑的回到家中,朵有们赶到她们家门口,朵村们故意围着大门不准进,要对歌,对不赢就叫他们舔舂辣椒的盐桥棒,背马鞍子。唱啊笑啊闹啊,朵村们输了就退回里层里去,朵有们就趁机闯进了家门。
朵有们进家后,朵村们就去做饭来大家一起吃。吃完饭,一火笼人边烤火边讲笑话,直到夜深人静,朵村们退回闺房睡觉,朵有们就在堂屋头滚草窝。第二天早上,朵村们热好水,抬水请朵有们洗脸。洗完脸,又围着火笼打扮起来。打扮好以后,朵有请朵村热甜酒来唱,朵村叫朵有唱酒歌,唱了酒歌才唱甜酒。直到吃完早饭,一小排一小排的“花”又上山了。每天都要跳到下午五六点钟才下山回家。如果遇上赶场天,有的朵有和朵村们会上街打一趟。只见一个朵有,几个朵村就会带他们到鞋摊上逛,趁朵有不注意,朵村们一个人提起一双草鞋就跑,让那个朵有瘪乌瘪乌(无可奈何)只好掏腰包,远去的朵村们,回头看看,花花朵朵地笑。
正月初十跳花节,是整个跳花坡活动的高峰。朵村们在节日前后都随时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放肆地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一旦找到了就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抓着对方的手臂,任凭周围的人怎么笑也不肯松手。哪个朵有若有迟缓,这个朵村会使个眼色,让同伴一拥而上,将对方从人堆里“抢”出来拉起走。双方若是有意了,便教起应口(教好点子),等到天有点黑的时候,朵有便吹起三眼箫或口弦琴邀朵村出来晒月亮。
陕北民俗——“放社”
陕北的习俗是陕北人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社会风俗与社会生活习惯,是陕北文化系统结构中最重基本的要素之一,是陕北文化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解读陕北文化区域普遍存在的习俗的特点,是认识陕北区域文化特征的一把钥匙。
历代帝王每当有喜庆或灾疫之事,都会大赦天下,以显示皇恩浩荡,宽厚仁慈,体恤民情,同时也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收拢天下人心的方法。“放社”这种活动只有陕北榆林地区的佳县境内有。“放社”的发起时间已无法考据。据说佳县黄河一带很早以前瘟疫肆虐,洪水泛滥,妖魔横行,百姓生活在火热水深之中。这事让八仙和道教仙宗张道陵知道了,他们便一起降妖除魔,最后制服了黑龙,并为百姓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从此瘟疫尽散,村民安泰。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根据大赦天下里消除一切罪责免去一切灾难的寓意,在每年正月初九举办“放赦”活动,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村舍人口平安,风调雨顺、消灾免难、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因“放赦”活动的历史久远,致使“放赦”这一民间宗教活动的真正含义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加上“放赦”活动属于民间社火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人们大都把原来祈求赦免天下苍生的“放赦”,称之为现在的放社火——“放社”。
“放社”的具体方式为在村子周边的一处悬崖上,拴下一根专门定做长达两三百丈长的绳索,将年、月、日、时四个先行官和道教传说中的八仙(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何仙姑)及一个骑着仙鹤的老寿星顺着绳索凌空放下,年、月、日、时四个先行官为分别骑在马上的四个神仙,马和神仙都是用木头精雕而成,这些社人、社马都是按真人真马的比例缩小的,每年都要重新修固,去掉脱落的油漆,涂上当地的血腻子,重上底色,再用矿物颜料和油漆画上轮廓、五官,马上有彩漆,神仙披袍穿衣,威猛英俊、神态各异。有的如威风凛凛的将军,有的像驰骋疆场的斗士。
少数民族的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盛行祭月、拜月的风俗习惯。云南傣族盛行“拜月”。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民俗节庆。
藏族的“寻月”。*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白族的筷子歌
人民对筷子的偏爱,不仅和其他民族一样在生活中离不开它,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筷子习俗和歌谣。
在大理地区白族群众中不管是婚丧娶嫁,还是请客吃饭,首先都要双手敬筷给宾客,以示尊敬,并以筷子为内容歌唱。比如在喜庆宴上是这样唱的:“一张桌子四四方,八大碗菜摆中央,八双筷子摆四边,八人坐四方。举起筷子拈菜吃,主人我来谢大家,说说笑笑莫忘吃,请动筷品尝”。
一般请客吃饭,用一般的竹筷子。而在白族婚礼上,一律都用红颜色染就的竹筷子。主人在婚庆之前要砍回些竹子请人加工削成筷,然后染红。这一是取红为吉利,二则是借用红字的谐音,取“和睦”之意,而前来参加喜庆婚宴的客人都要把自己使用的那双红筷子带回家,借主人家喜气。因而,有喜庆的人家,首先是要准备足够的“红筷子”。
在大理地区,白族人家在嫁姑娘时,姑娘要唱“哭嫁歌”和“辞娘歌”。做娘的听了这些歌,虽舍不得女儿出嫁,但还是劝女儿出嫁,并以筷子作比喻唱起这样的歌:“一支筷子不成双,一双筷子不是单,一双筷子好吃饭,相依又相帮。做人不做单筷子,单筷一支难成家,一双筷子才成业,女儿记心上”。
求亲相亲,劝人娶嫁也都常用“一支筷子夹不了菜”的谚语来相劝或提醒对方。特别是上门求亲时,有首以筷作比喻的歌,听来十分亲切,那歌是这样唱的:“你家门前有蓬竹,青枝绿叶好茂盛。讨根金竹做筷子,答应不答应?别处竹子我不讨,你家竹子讨一根。讨得金竹做筷子,合做一家人”。
年轻人谈情说爱,也以筷子来表达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常常唱起这样的歌:“好久不到这边来,这边竹子长成材,不知金竹有无主,真话说出来。有主你就说句话,无主你就跟我来,讨得金竹做筷子,与金碗作伴”。
其中,有一首《点菜蔬》歌里也唱到了筷子:“是谁发明了筷子?是盘古发明了筷子。筷子用什么做成?筷子用竹子做成。筷子用它做什么?筷子用它吃饭。筷子为什么要用一双?筷子一双是男人和女人。世上有多少双筷子,世上就有多少个男人和女人”。
歌中唱到筷子的来历虽不可信,但它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筷子的偏爱和与众不同的以歌直抒胸臆。
邯郸除夕扔愁帽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时进行。各家各户的大人、孩子,都把头上载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正月十五夜晚烤“柏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起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不分老幼妇孺,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士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了统一的土服士帽、商服商帽,赵国人不忘国耻大辱,每当夜深人静,就纷纷把秦王规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时的邯郸已在秦的统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横遭杀戮。
从此,赵国人对秦王更加怨恨。他们为了避免无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换旧为名,把头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说是驱赶一年的晦气,扔旧愁、迎新喜。官府也就无可奈何了。
久习成俗。后来,秦国虽已灭亡,邯郸人并没有改变习惯,把它作为一种地方风俗,称之为“扔愁帽”,流传至今。不过,现今人们扔帽子,已经没有当年的忧愁,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应景的乐事了。
闽台清明习俗拾趣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多在四月五日,有时也可能在前一天或后一天。清明前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开始春耕春种,是每年农事的重要时刻。有趣的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
民间自古有着扫墓、插柳、踏青、打秋千、拔河、斗鸡、扑蝶、放风筝等丰富的娱乐活动,使“清明”充满了诱人的色彩。这些风俗相传是由隋唐以前较为盛行的“寒食节”渐渐演变而来的。寒食节,相传是晋文公为纪念其辅臣介之推被烧死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吃冷食。
闽台一直保留着以下习俗:
扫墓
泉州民间约定俗成以清明节前、节后各十天为扫墓期。扫墓,泉州人称“巡风水”、“上墓”。清明节期间,在外子孙归家祭祖,一家亲属扶老携幼,随带果盒祭品,相偕上坟扫墓。到达墓地,大家动手斩荆棘,除杂草,培墓土,开排水沟,填平洼坑,描红墓碑,修整墓园停当,即陈上祭品,焚香点烛,献纸钱,按辈分大小依次行礼致敬,表达对先人的悼念。
食清明
清明节前数天,泉州城郊农家大多忙于蒸制清明。清明有两种:一种以糯米粉揉成薄皮,炒小麦磨粉调糖水做馅,名叫“麦馅”;另一种甘薯干磨粉加糯米浆揉成皮,豌豆沙或绿豆沙加糖为馅,叫“豆馅”。两种坯都搓成小皮球状,抹上食用油,外用高粱叶包裹,蒸透即成。这种农家应时食品,可用于清明节祭祖和扫墓供品,也可充做点心或馈赠亲友的节日礼品。清明不必动锅加热,即可食用充饥,这也许是古代寒食的遗风吧。
嫩饼菜
清明节一大早,泉州家家户户忙于厨事,蒸炒炸炖,鱼肉鸡鸭,厅堂祖先供桌上摆满丰盛的肴馔,其中大多备有嫩饼菜。嫩饼菜这种泉州特有的风味菜肴,它寓意包金包银、招财进宝,对家庭未来寄以美好的祝福。
泉州嫩饼菜类似春卷,但内涵比春卷来得丰富多彩。其饼皮一种是面粉加水揉韧,擀成直径(15-20厘米)的圆形薄饼坯,放入烤炉烤制而成,名曰“润饼”;另一种是将精面粉加水反复搅打成质韧的温面团,抓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锅上旋烙,拭成其薄如纸的饼皮,名曰“拭饼”。
嫩饼菜的主料通常用胡萝卜、冬笋、青豌豆、豆腐干、包菜、球菜、猪肉、墨鱼、煎鸡蛋(切丝),蚝或蚝煎、虾仁等,分盘上席,或重油炒成大杂烩;辅料有油爆米粉丝、油焙海苔、糖拌炒花生末、麻蓼、葱白、蒜白、芫荽等佐食。食时以薄饼皮包裹馅料和辅料,卷成圆筒状,双手握着就食。节日全家人围席共餐,各自动手动口,别有一番情趣。
踏青
清明节正值暮春三月,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生机*发。人们把扫墓与踏青结合起来,到郊野春日之游,采百草,围坐饮宴,至暮方归。古往今来,*上留下了无数踏青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踏青的诗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插柳
清明节,民间有家门上插有一两枝新柳条的习俗,有些妇女头上也插柳叶枝,民谚有“檐下不插柳,春神绕着走”之说。插柳相传是古俗,这样可以“消灾避邪”。
吃清明蛋
台湾人有清明吃蛋奇俗,俗称吃“清明蛋”。蛋有两种,一种是“画蛋”,用茜草汁作染料,在煮熟的蛋壳上精绘花纹,数日后会呈现红色,剥下壳,蛋白有蓝色花纹,可吃。另一种是“雕蛋”,仅供观赏,用笔在煮熟蛋壳上绘花纹,后用刀刻,将整蛋掏空,蛋白蛋黄依次取出,这种吃蛋习俗源自广东。
斗鸡
台湾清明行斗鸡,民间饲养一种体大色黑的“斗鸡”,俗称“军鸡”。清明日,城乡广场上常有斗鸡赌胜负活动。古人有诗写道:“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放风筝
台湾人常携带风筝线轴,扫完墓,就在山间旷野放筝。随着徐徐春风,将风筝缓缓送入晴空,一线在握,眼望风筝在蓝天飘飞,其乐无穷。难怪古人作《风筝》诗夸赞:“纸花如雪飞满天,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白裤瑶族的蜘蛛图腾
居住在贵州荔波境内的白裤瑶人,有保护蜘蛛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会轻易伤害蜘蛛。是白裤瑶人祖先们知道蜘蛛结网捕食害虫的道理而加以保护吗?尚无史料。
相传瑶族人很早以前居住在今天的长江流域以南。当时是“苗众”的一个小支系,隋唐时期瑶王“义勇”率领瑶族子民从“苗众”分离出来,自己在长江中下游开辟了一方天地,由于瑶王治理有方,瑶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狩猎耕种。天朝皇帝非常赞赏“义勇”,以“先有瑶瀛,后有朝臣”高度评价赞扬“义勇”并赐予他一枚方形印章,号令天下人们要以此为印信,免除白裤瑶的一切徭役,因此当时白裤瑶又被称作“莫役”。
由于“义勇”的印信威力无穷,上至官府下至黎民百姓,只要看到印信,就如看到皇帝,一切难事都会迎刃而解,瑶民们的生活更加繁荣昌盛了,外族土司非常嫉妒“义勇”,一心想吞占瑶族人民的这方肥沃土地,更想拥有瑶王的这枚印信。
于是土司唆使自己的儿子去接触瑶王的女儿,骗取了瑶王女儿的爱情,最后了成婚,并不断的取得了瑶王的信任。一次土司的儿子在瑶王熟睡时偷走了瑶王的印信带回交给了土司。土司见时机已成熟,就派兵侵占了瑶族的土地。瑶王想要召集族人,兴兵迎战,但是没有了印信,号令失去了威力,再也无法反抗土司的侵占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土地被外人侵占,而他们却被赶了出去。
由于瑶族当时太兴旺,朝廷也担心有朝一日他们会反朝廷,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朝廷也开始派兵*,上有官兵,下有土司。瑶族人逃亡到瑶山时,前有悬崖,后有追兵,走投无路之时,只好躲进一个山洞,立刻就有成千上万的蜘蛛在洞口织满了蜘蛛网,追兵和土司赶到洞口,不知瑶族人躲到了什么地方?有人说:“可能躲在洞里”有人回答说:“洞口都结了这么多蜘蛛网,不可能在”。他们没有找到瑶族人就返回去了。从那以后,瑶族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就地耕织,繁衍子孙于瑶山。
自蜘蛛在山洞结网救了他们后,瑶族人就把蜘蛛当作保命之神来崇拜。如有人受了惊吓生病了,就找鬼师来“喊魂”。鬼师念经时一定要念到蜘蛛出现时,才会用树叶小心的包起蜘蛛带回病人身边,意为魂已招回,病人会很快康复的。小孩摔倒时,其母亲会念:“大兴鲁(瑶语)……大兴鲁……”瑶语“大兴”就是蜘蛛,就是灵魂,其表示的是让蜘蛛像救祖先一样,保护受惊吓的人有惊无险,平平安安!
蜘蛛教瑶族人织布缝衣的传说也源于现今白裤瑶族服饰上的图腾,不分男女老幼,瑶族服饰上都绣有三到九个“米”字形的蜘蛛网,中央都绣上一个蜘蛛。传说白裤瑶族到瑶山时依然穿的是兽皮和树叶,高山的寒冷气候使得许多人都生病死亡了。蜘蛛看到这一情景,于是派来了一只最能织网的蜘蛛下到人间,教会了白裤瑶女子纺纱、织布制作衣物。于是瑶族才有了自己的民族服饰,穿在身上暖和了,生病的人也减少了。又得到了蜘蛛的又一次相救,瑶族人在瑶山才得以世代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于是白裤瑶人都很感激蜘蛛的每一次相救,都把蜘蛛视为神灵。到现在,瑶族人一样很供奉蜘蛛,不伤害蜘蛛。所以在瑶族的家庭里我们常会看到连绵的蜘蛛网。
藏区的牦牛崇拜
在如今的藏区,牦牛崇拜还是十分普遍的。如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甘孜、阿坝藏区、*的昌都地区等地都把牦牛头骨、牛角作为灵物供奉,把牦牛尸体等当作镇魔驱邪的法物,嘉绒藏区甚至要专门过祭牦牛神的年,其虔诚可见非同一般,邓廷良在《嘉绒族源初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中就有这方面的描述:“在嘉绒地区,对牦牛的崇拜亦是多方面的,他们在石墙上面嵌上白石牦牛头,刚杀的牛头也要供于房顶。在寺院、经堆之上,也供有刻上经文的牦牛头,虔诚礼拜之”。嘉绒藏人还要过独特的祭牦牛神的年,名叫“额尔冬绒”,时间在藏历的十一月十三日,乃是传说中嘉绒先祖“额尔冬爷爷”的生日。
“额尔冬爷爷”在传说中的事迹,与《格萨尔王传》很相似,由于他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下水战胜各种妖魔,嘉绒人才得以安处。而“额尔冬爷爷”的原身(法像)即为牛首人身,所以每逢过嘉绒年时,土司、土官、守备、大头人家都要用面做一个二尺多高的牛首人神像,供于家中神主位上虔诚把之。
另外,四川西南部的冕宁藏区每隔十三年要在藏历的正月历举行为期三天的“祭牛王会”。可见这一古老信仰的生命力了。
藏族的牦牛崇拜中有几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藏族把对牦牛的崇拜与对自然崇拜中的山神崇拜结合在一起。例如:雅拉香波、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阿尼玛卿、年保页什则等青藏高原上的著名山神,它们的化身都是白牦牛。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上面提到的山神的化身都是白牦牛。为什么在牦牛前都要加上“白”字呢?这就引出牦牛到底是不是藏族图腾的话题了。
按说,“高原之舟”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成为藏人崇拜的图腾也仿佛顺理成章。而且视牦牛为藏族图腾的人也有他们的理由:藏族发祥地的部落中就有名为“吐蕃六牦牛部”的;而且一些汉文文书也记载,目前的藏族人种是牦牛羌系的一个部落,既然以牦牛冠之,则以牦牛为图腾。然而我们确实找不出牦牛是藏族图腾的印迹的充分证据。
藏族山神化身的白牦牛的重点并不在牛身上,而是那个“白”字。这些有关白牦牛的传说,除了藏人本身从远古以来就有的白色崇拜以外,藏人尚白很可能还受了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印度、波斯等尚白的国度,传说中的佛祖入胎时,就有一只白象**的梦中,后而生佛祖。随着佛教的广为传播,佛祖形象的日益完美高大,白色更为神圣、崇高。接受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藏人是不是借这个故事的神圣白色,而以牦牛替换了象呢?这种可能性也许是存在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色彩崇拜上的相同,加深加重了藏人的尚白观念。
而且相对于白牦牛的神圣,有些牦牛在藏族的一些故事中又成了恶魔的象征。比如那则关于朗达玛的传说,有兄弟三人在祈祷时只为自己而忘了推荐牛,后牛知此事,发誓来生毁灭佛法,即转生为达玛赞普,头上长俩骨突,状如牛角。这一故事对达玛赞普是怀有仇恨的。但是,能在故事中运用牛这一点看,牛本身并不那么神圣,否则绝不会借牛去喻丑恶的形象。
从藏文史书、神话传说等看,有种复杂而有趣的现象,有着两种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牦牛系列,两种牦牛形象:一种是以白牦牛为主的神的形象,并在藏族文化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种是以黑牦牛为主的魔的形象,它没有白牦牛那么引人注目,但它很可能早于神牛的形象出现,至少是同时出现,而且有着活跃强大的生命力。
另外,甘、青部分藏区还流传着“什巴达义”(创世歌),说什巴宰牛时,将牛头放高处,就有了山峰;牛皮铺地下,就有了大地,牛尾放山阴,就有了森林,等等。综合上述材料和这首长歌考察,牦牛作为藏人的动物崇拜较为合适,尚没有上升到图腾崇拜。
云南十八怪
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的冬暖夏凉气候。
云南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有彝、白、壮、傣、纳西、藏、瑶族等其他二十五个民族,占了全省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云南第一怪
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
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
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大,故夸张说三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
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
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象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
背着娃娃谈恋爱:少数民族期盼人丁,盛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
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
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孃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孃,而把姑姑与孃孃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便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
老太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云南第十二怪
新鞋后面补一块: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云南第十三怪
汽车还比火车快:由于有许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云南第十四怪
脚趾常年都在外:云南到处崇山峻岭,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是就做成浅品浅帮鞋,露出脚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云南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带:云南的妇女们历来勤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由她们来干,而男子们相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六怪
花生蚕豆数着卖:旧时滇省民风多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就是秤一杆。
云南第十七怪
这边下雨那边晒: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阳天,一面雨倾蓬。
云南第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山区竹林很多,有繁茂的竹笋。食竹笋的鼠多肥硕,形壮与家鼠有很大差相异。用这样的山珍待客真是赛过鸡鹅。
客家的“崇九”风俗
客家话“九”与“久”同音,故客家人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有“崇九”风俗。
客家人建新房子,通常要挑选与九相关的日子,如初九、十八等。所建楼房的层数和房间数也是九的倍数,认为这样可以长久同居共处。“九”在客家人的婚烟嫁娶中显得尤为重要,男女双方相亲、换帖,一般都选与九有关的日子,聘金尾数要带“九”,如(1999元),迎亲的队伍也要凑足九人,凡礼品都要九方为吉利。客家人做寿,寿粄要做八十一或三百六十个,所用菜都暗切“三、六、九”,如三鲜汤、炖狗肉(狗偕九),韭菜豆腐、重阳(九九)寿糕等等。
由于九与韭谐音,小孩破学启蒙都要食韭菜。客家山歌也用韭谕九,如:“燕子含泥过九江,妹子送郎出外乡,九月九日种韭菜,两人交情久久长。”客家人对九的重视,还表现在把正月初九视为良辰吉日。春节后,出门做工、经商的人一般要到初九这天才离家启程,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天祝藏族的白色崇拜
在甘肃省武威境内的乌鞘岭下,有一片西起冷龙岭、东至松山滩,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大草原,这便是著名的天祝草原,即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辖地。
天祝藏族人民最喜爱白色,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祝草原四周为雪山环绕,一片银白,地上的羊群和牦牛,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袄、戴的毡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区人民视白色为理想、吉祥、胜利、昌盛的象征。
关于白色,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的一个部落,在一次战斗中被对手重重包围。对手限期部落头领必须在天亮之前投降,否则就要将全部落的人全部杀光。
眼看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天就要亮了。正在这紧要关头,突然从对手背后杀来一支骑白马、穿白衣、戴白帽、手持银剑的人马,杀得对手丢盔弃甲、四处逃散。部落头领一看,原来这支人马正是他两天前派出去打猎的十三对男女健儿。原来他们为了靠近对手而又不让对手发现,就骑上与雪山冰地一样颜色的白马、穿上白衣、戴上白帽。部落头领为了表彰他们,规定:只有部落英雄才能骑白马、穿白衣、戴白帽。
从此,白色就成了这个部落最崇拜的颜色,而现在的天祝藏族同胞,便是这个部落的后裔。
北京民间绝活:“吆喝”
北京有个“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鸿老先生,会吆喝一百多种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卖声。但凡老字号重张,他都得去给老买卖吆喝两嗓子。
一九九三年,南来顺重新归置了一百多种京味小吃,他专去捧场。有口卖高桩柿子的词儿他是这么吆喝的:“嘞——高桩儿的嘞——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其实,吆喝的本意是大声喊叫。
《儒林外史》里正在灯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听得门外一声响亮,有几十人声一齐吆喝起来”。这大声喊叫的吆喝何时用作叫卖的吆喝?此无考证(也于此就教于方家),但卖东西吆喝着卖,则古已有之。
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里做屠夫就“鼓刀扬声”;宋时开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明代的北京有吆喝着卖花的,阳春三月桃花初放,满街唱卖,其声艳羡;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岁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绘声绘色了。卖心里美萝卜的吆喝:“萝卜赛梨哎——辣来换”!卖冰糖葫芦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芦”!卖金鱼的吆喝:“一大一条,二大一条,我不是卖黄瓜的,我是卖大小金鱼的”!卖蟠桃的就更吆喝出个花儿:“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绣的,这是三姑娘逛花园一脚踩下一个扁盖儿桃”……吆喝也非京华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头巷尾。
在徐州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听见过“炕鸡嘞嗨——炕鸡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经指点原是常州人在叫卖梳子篦子;还有早市上“大米小米豇绿豆,白面一勾五碰头的稀饭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声,秋冬夜色中远处传来的“里外青的萝卜嘞”!“烤白果嘞——白果”!的吆喝声,声声入耳。
不错,这种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抑扬顿挫生动风趣出自小商小贩之口的吆喝,确实走进了艺术殿堂,受到艺术家的青睐。
传统相声《卖估衣》里就有吆喝的活儿。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抢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还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旧事》、《四世同堂》等影视剧配过吆喝声,而十多年前有个小品中的吆喝“卖大米嘞——卖大米”!也着实火了一把。
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贩夫走卒,将贩卖货物用曲艺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来,他们不愧为韵味十足的吆喝艺术家。
土家族奇特的偷俗
偷,历来是被视为可耻的卑劣行为,可是在鄂西一带的土家人聚居的吊脚楼里,至今仍保留着几种别开生面、饶有风趣的“偷俗”。这“偷俗”不仅不为土家人唾弃,而且还受土家人的赞赏并传为美谈。
土家族习俗较多:
偷梁树
土家人修建吊脚楼木房,正中堂屋脊上都要横搁一根大梁。梁上朝地一面中央绘着太极图。两头分别写着“荣华富贵金玉满堂”等吉祥词,画着“乾坤”日月卦。土家人很看重梁,说它寄托着今后的兴衰荣辱。
这根梁树却是要偷来的。修屋前,主人在附近人家的山头上悄悄相中粗壮苗条、枝桠繁茂的杉树,粗壮苗条表示子孙兴旺后人多,枝桠繁茂表示家大业正又久长。到了架梁的前一天夜里,主人请来几个强壮后生,择黄道吉时出门,到树前,先点燃三柱香,烧上一盒纸,再念几句祝词,用大斧砍倒后,抬起就走,中间不能歇气不能讲话,抬到主人家放到木马上由木匠加工成大梁。上梁时又有一套奇俗一番热闹。
第二天,树主看到树桩边的香灰纸灰,便知道自己的树被人偷去做了梁木,不气不恼十分高兴,因为这表示自家的山地风水好,出了人家喜欢的梁木。
偷南瓜
八月十五月亮圆时,吊脚楼里亲朋团聚,过着中秋节。待过半夜子时,几个人悄悄地嘀咕一阵后各自分开行走,轻手轻脚地走到东家瓜园,或进西家菜地,选那又大又圆的南瓜摘下一个,用红布包起就走。第二天,失瓜的主人看到新摘的瓜蒂,决不吵闹,一笑了之,心里还默默为偷瓜人祈祷:“老天保佑他来年有生!”
原来,偷摘的南瓜是送给没有生育的人家。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妇老来无子。一个讨米的老太婆便给他一粒瓜子,种下后第一天牵藤,第二天开花,第三天就结了瓜。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老两口把瓜摘下抬到屋里,那瓜突然裂开,从里面蹦出一个又肥又胖的儿子来。从此八月十五偷瓜的习俗(又叫摸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不管有无生育,族人们都要偷摘一个别家的大南瓜送到亲人的床上。
偷饭碗
偷饭碗是土家族吊脚楼里奇特的婚俗之一。当娶亲的队伍来到新娘家,经过妙趣横生的“拦门”、“讨粑”等过场后,主人便热情设宴款待来人。午餐时,接亲者中间有几个“不识好歹”的人,互相把眼睛眨几眨,便把饭碗悄悄藏到胸口或掖下。到了男方家,“偷”者从身上取出“赃物”,大摇大摆走进厨房,乐滋滋等主人奖赏。主人也满脸高兴,按偷得的碗的数量,每只碗奖赏一大坨猪肉,偷碗者皆大欢喜。原来土家人称这偷来的碗为“衣禄碗”,偷得越多越好,表示新郎新娘今后生活富足,兴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