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骑着车,悠闲自在,因为那是回家,回家意味着放松,结束了一天的劳碌,余下的时间全属于我。
抬头一看,交通指示灯上显示绿灯还有5秒。只有5秒了,我使足浑身力气加速踩车,可车轮刚与停车线相切,红灯就亮了起来,我毫不犹豫便冲了出去,任凭交警在那边使劲吹哨子。好不容易冲到了停车线还要停下来灯上30秒,我才没那分闲功夫,再说我骑那么快,惯性又大,怎么可能一下子停下来。

回家了,周末,该歇歇了,放下书包就做作业简直是自虐。听会儿音乐也好,陶醉与光良的《第一次》和陈慧琳的《记事本》,随意翻翻书架上的那一叠叠的书。好像听音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老爸居然来叫我吃饭了。不禁有一丝惊异,20分钟过去了,我在听音乐!

我不敢相信,连5秒的时间也要赶,连30秒也不肯闲等的我竟然花了20分钟无所事事。

时间还多呢,我们总是这样想。在两分钟内,我们在第一分钟里觉得很轻松;在五分钟内,我们在前两分钟内觉得充裕。而当时限将到的最后一刻才产生紧迫感。我想若我抬头看到的5秒而是十秒,我也许不会那样急着冲上去,即使十秒过后我被拦在了停车线后面。假如那次不是周末,也许我跨入家门就要急着做那成堆的作业(虽然我顶不愿意做)。

还记得曾经在收音机里听到的一个小故事。那是大山里的一个孩子,和他的母亲。他们很穷,母亲的一个很大的愿望便是能吃上一个苹果。这对后来当了经理的孩子来说是小事一桩,然经理是很忙的,虽然他从未忘母亲的奢望。他总是在想:手头的事要紧,苹果可以明天再买。多少明天过去了,母亲病重,她最后的愿望还是能吃到苹果,孩子急忙放下手中的活买了苹果回去,可是晚了,母亲最终没有吃到苹果。孩子后悔,他以为的“时间还多”造成了现在的“来不及”。他到了母亲弥留之际才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这是何等悲哀。

每曾有作业可以在几天内完成,我们会拖到最后一天搞定;如果是当天放学前完成,那必定是要到最后一节课时才可完工。所以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我们同学,无论是寒假还是暑假,先尽情玩个够,待假期将尽,近开学的一个星期才东奔西跑地“做作业”。这是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存在极大的缺点,也是人的一种本性,但很多时候这种本性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与其在最后时刻高呼“何必当初”,还不如现在就着手干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