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候,那些新疆士兵开始把平时积攒下来的军饷以刚刚给付的军饷交到“物资总管”的手上,并逐一登记家庭地址、联系人。这样,“如果有谁回不来了”,部队也知道应该把钱和书信寄到什么地方去。忙完这些事已是夜里11点了,伞兵们开始乘车前往机场。
迪化机场。
五架经过改动的黑寡妇战斗机,正安静地停在机场中央。现在它开始充当运输机使用,因为它独有的夜航功能与反雷达侦查功能是现代时期任何战机都不能逾越的。一架黑寡妇只能运送三十名伞兵,因此,五个伞兵小队的士兵就分乘了五架飞机,每架飞机上三十人,这其中包括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中国同盟军特种兵六名、新疆士兵二十名、预备飞行员一名、通讯员一名。
“你看!那是赵司令!”一名新疆士兵兴奋地喊道。
赵晓峰同样背着行囊,攀上了飞机,这次他亲自担任第一小队的队长,而石里担任第二小队队长、山猫任第三小队队长、谢珂与莫雨涵分别担任四、五小队的队长。
下半夜一点整,机滑出跑道,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飞上了天空。飞机升空以后,机舱里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闭着眼睛养精蓄锐,其实都在默默地想心事。
赵晓峰一遍又一遍地回着跳伞程序的各个环节。毕竟,到了这个时期他只跳过一次伞,技术生疏,倘若还没见到敌人的影子就先把自己给摔死了,那可实在是太冤枉了。
此时。飞机领航员起身对赵晓峰说道:“司令!预计空降地域的能见度非常低,不太适合跳伞。”
赵晓朝着他微微一笑,然后点了点头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被苏联人看到了,那我们还不被当成活靶子?”
“呵!”赵晓峰的话立即将机舱里沉闷的气氛给打破了。
6月17日下半夜二时三十分。机舱里地黄亮了。
“全体起立!跳伞准备!”赵晓大声地吼叫起来。这喊声意味着。中**事史上地第一次正规地伞兵空降作战即将拉开序幕了。
可是。在当时。机舱里地伞兵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重要地历史时刻。提前十分钟亮起黄色准备灯。也就是要让战士们背着沉重地行囊多站立十分钟。不过。大家对此并没有异议。全都在队长地叮嘱下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检查着牵引索挂钩和自己地伞包。
有意思地是。赵晓峰这时候丝毫没有考虑黑寡妇会不会遇到敌人战斗机地拦截。也没有去考虑地面上是否有敌军地炮火。他满脑子担心地只是降落伞能不能顺利地打开。或者自己会不会掉到一个人迹罕至地奇怪地方。找不到同伴了。
“跳伞地时候要抓紧时间!”石里吼叫着:“不许在门口停留!飞机上磨蹭一两秒钟。落到地上就差了好几里路。要害死人地。大家一定要按照训练时地情景。拉近距离!”
这句话很有作用。大家情不自禁地向机舱门口挪动了几步。生怕被前面地人给耽误了。
赵晓峰站在队伍中间,他的身上不仅背负全套伞兵装备,还携带着自己命令机械部门刚刚设计出来的一支“火箭筒”。那沉重的行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现在很担心自己能不能及时地跳出舱门。
就在这时,“嘀……嘀……嘀”,跳伞铃突然响了起来,头顶的绿灯亮了。
机舱门被打开,队长们喊叫着,士兵们相互催促着:“快跳,快跳!”
舱门边的伞兵一个接一个地蹦了出去。快要轮到赵晓峰的时候,飞机忽然转了个弯,机身猛地向右倾斜,弄得他前面的通信兵高强失去了平衡,一下子跪倒在地。赵晓峰也顾不了那么多,用手托起他的背包,硬生生地把他推出了舱门。
高强几乎是头朝下从飞机里倒栽葱摔出来的。他心想:“完蛋了,伞绳一定打结了,这回我死定了!”他一名胡乱地扯着伞绳,一面胡思乱想,可没过多久,“嘭”的一声,降落伞竟然在他头顶上张开了。
降落伞在天空中飘飘荡荡,可伞兵的滋味却比不上先前训练时的轻松自在。跳伞之前,全部的装备行囊都固定在腰腹以下的胯带上。先前背着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没感到有什么不合适,现在被吊在空中,所有的重量都集中在下半身,赵晓峰觉得自己的屁股都快要被扯掉了,“靠!老子从今往后再也不跳伞了!”
赵晓峰低头朝地面看,“靠!什么也看不到,一!”他身上的装备不仅重,而且鼓鼓囊囊地影响了方快落地的时候,赵晓峰才发现地面上有条小河,亮晶晶的。他急坏了:“老天保佑、菩萨保佑,千万别落进水里呀!浑身上下这么沉重的东西,掉进水里就直接沉底了,绝对爬不上来!”
还好,老天爷真的开眼了。赵晓峰落在河边,他紧跑几步解开了伞包……“伞降成功了!”
很多人没有赵晓峰这么幸运,小河附近覆盖着好多张降落伞,一个个人形的怪物在伞布底下拱来拱去,就是钻不出来。有个新疆士兵急得大嚷大叫:“来人呐!救命啊!”幸亏河水不深,岸上的人赶紧将他救了上来。
赵晓峰放下身上的装备,在一棵高树上树起了一面白色的召集旗,一众士兵连忙朝他那里奔去。
不一会,副队长王轩到了,通信兵高强也冲了过来,并立即开始动手组装那台步话机。这小子不但没有“像秤砣一样”的摔死,而且身上连一点儿泥水也没粘上,真是够幸运的。
此时,新疆的援归化骑兵第一师、混合第三师在前敌总指挥杨耀均的带领下已经与刘伯承的13师汇合了,依仗赵晓峰支援而来的大炮及炮弹,刘伯承此时是踌躇满志。
新疆兵团前敌总指挥杨均、归化骑兵第一师张风仪、混合第三师尤得胜、中国**的刘伯承、左权、朱瑞以及中国同盟军的特派员、国防委员吕正操七个人共同研究了一套作战方案,以配合中国同盟军的空中打击与伞兵突击,当然,除了赵晓峰身边的人,没有人知道他也参加了这次代号为“猎鹰”的敌后军事行动。
这两天苏军队非常疲惫,不光要应付着敌人不间断的空中打击,还要时刻防备着哈密城外敌人陆军部队的偷袭,而且国内还有想要将部队调到蒙古战场的想法。
此时,疆地区战事总司令康斯坦丁诺夫,指挥着夏克尔的机械化部队一个团骑兵部队一个团已经汇合了驻哈密的航空中队与“红八团”,将哈密城内外阵地布置的犹如铁桶一般。
这哈密的苏联军中配备了大量的t-34中型坦克,还有十五辆t-35重型坦克,这令康斯坦丁诺夫心中非常安稳,因为那最新式的“t——35”在国内号称“无敌将军!”就连苏联比较先进的t-34克都无法与它相斗,它单独配置的一门155mm榴弹加长炮可以毫不犹豫地将t-34击穿。
6月17日清晨五点起中国**第13师团起了中央进攻;第一路由左权指挥、敢死队由一团长刘江山带领、其他师属炮兵营、机枪营、骑兵营为总预备队,同时新疆炮兵受命集中炮火炮击哈密城外苏军阵地,掩护第一路步兵推进。
清晨五点整,悄悄消灭了外苏联人三处岗哨的第二路迪化骑兵已经接近了苏联军队的左侧翼驻地,但是,意外的事件发生了,从右侧翼包抄上来的第三路、第四路骑兵忽然遭到了苏联地雷的袭击,原来,苏联人为了防止“新共联军”从两侧偷袭,所以,在左右两路都埋上了大量的地雷。
被雷声惊动了的苏联人立即回到了各自的战斗岗位,而正准备进攻苏军侧翼的第二路骑兵师杨耀均部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弄糊涂了,他只好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转向就地防守。
而骑在虎背上的第三路、第四路偷袭部队现在是欲罢不能,张风仪知道,自己身后的炮兵阵地还没有成型、装甲部队没有骑兵的交叉掩护、步兵部队距离又太远,前后脱节太严重,这要是打起仗来,自己的部队非败不可。
于是张风仪紧急下令,前线部队迅速后退,步兵立即前进抵挡苏联军队的追击,,而炮兵部队则立即依据哈密城外的阵地布置火炮,到时候给苏联的追兵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发现敌人偷袭的苏联人现在也顾不得几日来的困乏了,他们相继爬进了坦克中,并发动起坦克,开始朝着迪化骑兵的后退方向追击而去。
由于部队遭到苏联人的地雷袭击,大量的马匹受惊、士兵受伤,所以张风仪部队后撤的速度非常缓慢。而敌人的部队则迅速追来,在他们猛烈地炮火下,迪化骑兵竟然混乱地四处逃窜。
见到此景,刘伯承立即命令中军左权师团发起猛烈冲锋,想要从中路突破,以解新疆骑兵之围。
...
迪化机场。
五架经过改动的黑寡妇战斗机,正安静地停在机场中央。现在它开始充当运输机使用,因为它独有的夜航功能与反雷达侦查功能是现代时期任何战机都不能逾越的。一架黑寡妇只能运送三十名伞兵,因此,五个伞兵小队的士兵就分乘了五架飞机,每架飞机上三十人,这其中包括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中国同盟军特种兵六名、新疆士兵二十名、预备飞行员一名、通讯员一名。
“你看!那是赵司令!”一名新疆士兵兴奋地喊道。
赵晓峰同样背着行囊,攀上了飞机,这次他亲自担任第一小队的队长,而石里担任第二小队队长、山猫任第三小队队长、谢珂与莫雨涵分别担任四、五小队的队长。
下半夜一点整,机滑出跑道,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飞上了天空。飞机升空以后,机舱里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闭着眼睛养精蓄锐,其实都在默默地想心事。
赵晓峰一遍又一遍地回着跳伞程序的各个环节。毕竟,到了这个时期他只跳过一次伞,技术生疏,倘若还没见到敌人的影子就先把自己给摔死了,那可实在是太冤枉了。
此时。飞机领航员起身对赵晓峰说道:“司令!预计空降地域的能见度非常低,不太适合跳伞。”
赵晓朝着他微微一笑,然后点了点头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被苏联人看到了,那我们还不被当成活靶子?”
“呵!”赵晓峰的话立即将机舱里沉闷的气氛给打破了。
6月17日下半夜二时三十分。机舱里地黄亮了。
“全体起立!跳伞准备!”赵晓大声地吼叫起来。这喊声意味着。中**事史上地第一次正规地伞兵空降作战即将拉开序幕了。
可是。在当时。机舱里地伞兵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重要地历史时刻。提前十分钟亮起黄色准备灯。也就是要让战士们背着沉重地行囊多站立十分钟。不过。大家对此并没有异议。全都在队长地叮嘱下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检查着牵引索挂钩和自己地伞包。
有意思地是。赵晓峰这时候丝毫没有考虑黑寡妇会不会遇到敌人战斗机地拦截。也没有去考虑地面上是否有敌军地炮火。他满脑子担心地只是降落伞能不能顺利地打开。或者自己会不会掉到一个人迹罕至地奇怪地方。找不到同伴了。
“跳伞地时候要抓紧时间!”石里吼叫着:“不许在门口停留!飞机上磨蹭一两秒钟。落到地上就差了好几里路。要害死人地。大家一定要按照训练时地情景。拉近距离!”
这句话很有作用。大家情不自禁地向机舱门口挪动了几步。生怕被前面地人给耽误了。
赵晓峰站在队伍中间,他的身上不仅背负全套伞兵装备,还携带着自己命令机械部门刚刚设计出来的一支“火箭筒”。那沉重的行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现在很担心自己能不能及时地跳出舱门。
就在这时,“嘀……嘀……嘀”,跳伞铃突然响了起来,头顶的绿灯亮了。
机舱门被打开,队长们喊叫着,士兵们相互催促着:“快跳,快跳!”
舱门边的伞兵一个接一个地蹦了出去。快要轮到赵晓峰的时候,飞机忽然转了个弯,机身猛地向右倾斜,弄得他前面的通信兵高强失去了平衡,一下子跪倒在地。赵晓峰也顾不了那么多,用手托起他的背包,硬生生地把他推出了舱门。
高强几乎是头朝下从飞机里倒栽葱摔出来的。他心想:“完蛋了,伞绳一定打结了,这回我死定了!”他一名胡乱地扯着伞绳,一面胡思乱想,可没过多久,“嘭”的一声,降落伞竟然在他头顶上张开了。
降落伞在天空中飘飘荡荡,可伞兵的滋味却比不上先前训练时的轻松自在。跳伞之前,全部的装备行囊都固定在腰腹以下的胯带上。先前背着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没感到有什么不合适,现在被吊在空中,所有的重量都集中在下半身,赵晓峰觉得自己的屁股都快要被扯掉了,“靠!老子从今往后再也不跳伞了!”
赵晓峰低头朝地面看,“靠!什么也看不到,一!”他身上的装备不仅重,而且鼓鼓囊囊地影响了方快落地的时候,赵晓峰才发现地面上有条小河,亮晶晶的。他急坏了:“老天保佑、菩萨保佑,千万别落进水里呀!浑身上下这么沉重的东西,掉进水里就直接沉底了,绝对爬不上来!”
还好,老天爷真的开眼了。赵晓峰落在河边,他紧跑几步解开了伞包……“伞降成功了!”
很多人没有赵晓峰这么幸运,小河附近覆盖着好多张降落伞,一个个人形的怪物在伞布底下拱来拱去,就是钻不出来。有个新疆士兵急得大嚷大叫:“来人呐!救命啊!”幸亏河水不深,岸上的人赶紧将他救了上来。
赵晓峰放下身上的装备,在一棵高树上树起了一面白色的召集旗,一众士兵连忙朝他那里奔去。
不一会,副队长王轩到了,通信兵高强也冲了过来,并立即开始动手组装那台步话机。这小子不但没有“像秤砣一样”的摔死,而且身上连一点儿泥水也没粘上,真是够幸运的。
此时,新疆的援归化骑兵第一师、混合第三师在前敌总指挥杨耀均的带领下已经与刘伯承的13师汇合了,依仗赵晓峰支援而来的大炮及炮弹,刘伯承此时是踌躇满志。
新疆兵团前敌总指挥杨均、归化骑兵第一师张风仪、混合第三师尤得胜、中国**的刘伯承、左权、朱瑞以及中国同盟军的特派员、国防委员吕正操七个人共同研究了一套作战方案,以配合中国同盟军的空中打击与伞兵突击,当然,除了赵晓峰身边的人,没有人知道他也参加了这次代号为“猎鹰”的敌后军事行动。
这两天苏军队非常疲惫,不光要应付着敌人不间断的空中打击,还要时刻防备着哈密城外敌人陆军部队的偷袭,而且国内还有想要将部队调到蒙古战场的想法。
此时,疆地区战事总司令康斯坦丁诺夫,指挥着夏克尔的机械化部队一个团骑兵部队一个团已经汇合了驻哈密的航空中队与“红八团”,将哈密城内外阵地布置的犹如铁桶一般。
这哈密的苏联军中配备了大量的t-34中型坦克,还有十五辆t-35重型坦克,这令康斯坦丁诺夫心中非常安稳,因为那最新式的“t——35”在国内号称“无敌将军!”就连苏联比较先进的t-34克都无法与它相斗,它单独配置的一门155mm榴弹加长炮可以毫不犹豫地将t-34击穿。
6月17日清晨五点起中国**第13师团起了中央进攻;第一路由左权指挥、敢死队由一团长刘江山带领、其他师属炮兵营、机枪营、骑兵营为总预备队,同时新疆炮兵受命集中炮火炮击哈密城外苏军阵地,掩护第一路步兵推进。
清晨五点整,悄悄消灭了外苏联人三处岗哨的第二路迪化骑兵已经接近了苏联军队的左侧翼驻地,但是,意外的事件发生了,从右侧翼包抄上来的第三路、第四路骑兵忽然遭到了苏联地雷的袭击,原来,苏联人为了防止“新共联军”从两侧偷袭,所以,在左右两路都埋上了大量的地雷。
被雷声惊动了的苏联人立即回到了各自的战斗岗位,而正准备进攻苏军侧翼的第二路骑兵师杨耀均部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弄糊涂了,他只好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转向就地防守。
而骑在虎背上的第三路、第四路偷袭部队现在是欲罢不能,张风仪知道,自己身后的炮兵阵地还没有成型、装甲部队没有骑兵的交叉掩护、步兵部队距离又太远,前后脱节太严重,这要是打起仗来,自己的部队非败不可。
于是张风仪紧急下令,前线部队迅速后退,步兵立即前进抵挡苏联军队的追击,,而炮兵部队则立即依据哈密城外的阵地布置火炮,到时候给苏联的追兵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发现敌人偷袭的苏联人现在也顾不得几日来的困乏了,他们相继爬进了坦克中,并发动起坦克,开始朝着迪化骑兵的后退方向追击而去。
由于部队遭到苏联人的地雷袭击,大量的马匹受惊、士兵受伤,所以张风仪部队后撤的速度非常缓慢。而敌人的部队则迅速追来,在他们猛烈地炮火下,迪化骑兵竟然混乱地四处逃窜。
见到此景,刘伯承立即命令中军左权师团发起猛烈冲锋,想要从中路突破,以解新疆骑兵之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