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黑水城肃慎王宫。
肃慎位于大汉的东北方,曾与夫余、鲜卑等国相邻,不过这几个国家已经并入了大汉,所以肃慎唯一一个邻国就是汉朝。肃慎的地方并不算小,可惜地广人稀,全国人口不过五十万。
肃慎立国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实际上与其说肃慎是一国,倒不如说是数十个大小部落联合起来的联盟。现在的肃慎国王叫山友,已经年过半百,他在年轻的时候开始学习汉人的经验,在黑水河畔建立了黑水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肃慎与大汉的关系十分融洽,山友通过贸易往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当然,所谓的壮大只是针对那些分散在各处的部落而言的,对于大汉来说,肃慎根本不堪一击。
山友有六个儿子,他最喜欢的是他的大儿子石虎,由于年迈,山友将许多事情都交给了石虎去处理,自己乐得清闲,不过,自从得到汉军要入侵的消息,山友再也清闲不下去了。今天一早,天还没有大亮,石虎就带着国师吐伏卢匆匆进宫找山友商议退敌之策。
石虎与吐伏卢等了半天,才见山友出来,两人急忙上前行礼。山友没有心思理会这些,他挥了挥手示意二人坐下,然后焦急地问石虎:“情况怎么样?汉人真的打来了吗?”
石虎点了点头:“是,昨夜收到消息,汉人三天前已经进入我国境内,人数和他们进军的线路与国师所说的一模一样。”
“啊?!这可怎么办?”山友一年前就得到汉军要攻打肃慎的消息,虽然他不太相信,可还是做了一些安排。去年一年他都提心吊胆地过着,可是汉军灭了夫余之后又没有了动静,这让他对这条消息产生了怀疑。可就在他放松警惕的时候,吐伏卢又告诉他汉军就要进攻了,并且提供了准确的兵力及汉军的行军线路图。当时山友还心存侥幸,不相信汉军会发兵十万攻打肃慎,要知道汉军平定国力更强的夫余也才动用了四万多人,另一方面,山友自认为肃慎与汉朝的关系还没有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所以派了使臣前去质问汉军,希望汉军将领能够看在以往两国的交情上主动撤兵。现在,石虎的这番话让他彻底绝望了。
石虎也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吐伏卢,希望他能出个好主意。吐伏卢见二人都看着自己,于是上前一步说道:“大王,汉军来势汹汹,但绝不是无懈可击,在下有上、中、下三策可以应对。”
“哦?!”山友闻言一阵欣喜,他没想到自己的国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三个办法退敌,“什么办法,你说,你快说。”
“这上策是请大王率领全**民举国北迁,大王已经用了近一年时间将南方各部落迁到了黑水城附近,现在只要大王下令,我们可以很顺利地渡过黑水河。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暂避汉军的锋芒,等到寒冬来临,汉军根本无法在黑水城生存,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乘机再打回来,将他们全部消灭。到那个时候,大王说不定还能……”
“那中策呢?”不等吐伏卢把话说完,山友急着追问中策,他对这个计划不感兴趣,先不说汉军能不能在黑水城生存下去,就是让他带着几十万国人向北,他都不知道能有多少人活着回来,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和他一起走。而最让山友不能接受的是让他放弃黑水城,黑水城是他一手建立的,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其实,吐伏卢也明白这个计策再好,山友也不会接受,于是他也没有再劝,而是说道:“这中策就是分兵把守要道,以山川河流为屏障延缓汉军的进军速度,同时派出精兵藏于深山老林之中,待汉军过后再袭扰他们后方,使他们首尾难顾,最后死守黑水城。只要我们能坚持到冬天来临,大雪一下,汉军不退则必亡。”
“那下策呢?”
“这下策嘛……”听到山友问到下策,吐伏卢变得吞吞吐吐,不肯明言。
山友看出他有顾虑,于是说道:“国师但说无妨。”
吐伏卢咬了咬牙,终于说出两个字:“投降!”
“投降?!”不仅是山友,一旁的石虎一听这两个字也叫了起来。
“是,是投降。汉军势大,即使大王击退了他们,必定也是元气大伤,而且汉人向来有仇必报,就算大王这一次侥幸获胜,汉人也会再来第二次、第三次……”
“不行!绝对不行!”吐伏卢的话才说完,石虎就跳了起来,“一听敌兵压境,一仗未见就先言投降,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也就是吐伏卢说的这话,如果换成其他人,石虎早就冲上去给他几个大嘴巴了。
山友也不愿意投降:“是啊,国师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还没打上一仗,就将大好河山送与他人,这……这也太不像话了。”
见山友父子二人都不愿投降,吐伏卢也不再坚持,而是改口说道:“是,大王说的是,在下鲁莽了。”
山友想了想,对吐伏卢说道:“我看还是选用中策的好,只要能拖到冬天,汉军必败。”
石虎也点头附和,吐伏卢见二人决心已下,也不再说什么,当下告辞出了王宫。等他走了之后,石虎才对山友说道:“父王,你觉得国师此策如何?”
“计是好计,人不是好人。”
“啊?”山友的话让石虎摸不着头脑。
山友冷笑一声解释道:“如今大军压境,我们也只能这么做了。不过国师总归是个汉人,在他看来投降谁都一样,所以我们对他不可不防啊。”
“国师他可是鲜卑人!”
“都一样,鲜卑人不就是汉人了吗?他一直说要复国,希望我们能帮他,可你看看,汉军一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投降,这样的人能靠的住吗?”
“哦……”石虎点了点头,终于明白了山友的意思,于是又问,“父王,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
“静观其变,先等给汉军送信的人回来再说。还有,你马上让石豹领兵去勿吉山关口,那里只有几百人,根本守不住的。”石豹是山友的二儿子,石虎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肃慎的第一勇将。
“是!孩儿这就让他领兵三千去防守勿吉山。”
……
勿吉山,在黑水城以南一百多里的地方,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只有一条路连接南北两个方向。多年以来,山友在这里驻扎了五百弓箭手,以防备和监视南部的各个部落。如果借助地利,这五百弓箭手对付一两千杂兵还行,可要是对付装备精良的汉军就不行了,所以山友才会想着向这里增兵。不过,在他的援兵到达之前,张伟业率领的一万胡骑就已经杀到了山前。
张伟业带人连续急行军三天,这才来到勿吉山的山脚下,到了这里他才发现,地图上的一座山实际上是一个关隘。东西两个方向都是山,再远就是河,只有这里有一条路从两座山峰之间穿过,肃慎人在这里修了一道关口,中间是一道木墙,守军可以在登上木墙防守,而且木门前本来就不宽的道路上被肃慎人放置了大量的拒马,用以阻碍汉军的进攻。
张伟业让拓拔平等人安排大军休整,同时派出斥侯打探情况。很快,斥侯回来禀报,他们在周围没有发现人烟,而关口上的肃慎人已经做好了准备。
张伟业皱了皱眉头问道:“关上有多少人?”
“不太清楚,看样子只有数百人。”
张伟业听完转身问陈汤等人:“你们看这一仗应该怎么打?现在绕道是来不及了,我们必须要在明天日落之前赶到黑水城下。”
呼延云天一听满不在乎地嚷嚷道:“这还有什么好想的,拼啊!我们这么多人,还对付不了这几百个小毛贼。”
听了他的话,陆平生和几个千夫长都点了点头,他们都没有好办法,既然时间不等人,那也只有硬冲了。只有陈汤有些担心,提醒大家道:“他们占据地利,如果硬拼的话我们的伤亡会很大的。”
“那你说怎么办?我们又没有攻城器械,难道真要绕过去?”
张伟业说道:“绕道肯定是没有时间了,只有从这里走。陈汤,你就没有好办法?”
陈汤摇了摇头,他现在对周围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根本想不出好办法来,唯今之计也只能硬攻了!
肃慎位于大汉的东北方,曾与夫余、鲜卑等国相邻,不过这几个国家已经并入了大汉,所以肃慎唯一一个邻国就是汉朝。肃慎的地方并不算小,可惜地广人稀,全国人口不过五十万。
肃慎立国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实际上与其说肃慎是一国,倒不如说是数十个大小部落联合起来的联盟。现在的肃慎国王叫山友,已经年过半百,他在年轻的时候开始学习汉人的经验,在黑水河畔建立了黑水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肃慎与大汉的关系十分融洽,山友通过贸易往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当然,所谓的壮大只是针对那些分散在各处的部落而言的,对于大汉来说,肃慎根本不堪一击。
山友有六个儿子,他最喜欢的是他的大儿子石虎,由于年迈,山友将许多事情都交给了石虎去处理,自己乐得清闲,不过,自从得到汉军要入侵的消息,山友再也清闲不下去了。今天一早,天还没有大亮,石虎就带着国师吐伏卢匆匆进宫找山友商议退敌之策。
石虎与吐伏卢等了半天,才见山友出来,两人急忙上前行礼。山友没有心思理会这些,他挥了挥手示意二人坐下,然后焦急地问石虎:“情况怎么样?汉人真的打来了吗?”
石虎点了点头:“是,昨夜收到消息,汉人三天前已经进入我国境内,人数和他们进军的线路与国师所说的一模一样。”
“啊?!这可怎么办?”山友一年前就得到汉军要攻打肃慎的消息,虽然他不太相信,可还是做了一些安排。去年一年他都提心吊胆地过着,可是汉军灭了夫余之后又没有了动静,这让他对这条消息产生了怀疑。可就在他放松警惕的时候,吐伏卢又告诉他汉军就要进攻了,并且提供了准确的兵力及汉军的行军线路图。当时山友还心存侥幸,不相信汉军会发兵十万攻打肃慎,要知道汉军平定国力更强的夫余也才动用了四万多人,另一方面,山友自认为肃慎与汉朝的关系还没有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所以派了使臣前去质问汉军,希望汉军将领能够看在以往两国的交情上主动撤兵。现在,石虎的这番话让他彻底绝望了。
石虎也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吐伏卢,希望他能出个好主意。吐伏卢见二人都看着自己,于是上前一步说道:“大王,汉军来势汹汹,但绝不是无懈可击,在下有上、中、下三策可以应对。”
“哦?!”山友闻言一阵欣喜,他没想到自己的国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三个办法退敌,“什么办法,你说,你快说。”
“这上策是请大王率领全**民举国北迁,大王已经用了近一年时间将南方各部落迁到了黑水城附近,现在只要大王下令,我们可以很顺利地渡过黑水河。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暂避汉军的锋芒,等到寒冬来临,汉军根本无法在黑水城生存,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乘机再打回来,将他们全部消灭。到那个时候,大王说不定还能……”
“那中策呢?”不等吐伏卢把话说完,山友急着追问中策,他对这个计划不感兴趣,先不说汉军能不能在黑水城生存下去,就是让他带着几十万国人向北,他都不知道能有多少人活着回来,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和他一起走。而最让山友不能接受的是让他放弃黑水城,黑水城是他一手建立的,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其实,吐伏卢也明白这个计策再好,山友也不会接受,于是他也没有再劝,而是说道:“这中策就是分兵把守要道,以山川河流为屏障延缓汉军的进军速度,同时派出精兵藏于深山老林之中,待汉军过后再袭扰他们后方,使他们首尾难顾,最后死守黑水城。只要我们能坚持到冬天来临,大雪一下,汉军不退则必亡。”
“那下策呢?”
“这下策嘛……”听到山友问到下策,吐伏卢变得吞吞吐吐,不肯明言。
山友看出他有顾虑,于是说道:“国师但说无妨。”
吐伏卢咬了咬牙,终于说出两个字:“投降!”
“投降?!”不仅是山友,一旁的石虎一听这两个字也叫了起来。
“是,是投降。汉军势大,即使大王击退了他们,必定也是元气大伤,而且汉人向来有仇必报,就算大王这一次侥幸获胜,汉人也会再来第二次、第三次……”
“不行!绝对不行!”吐伏卢的话才说完,石虎就跳了起来,“一听敌兵压境,一仗未见就先言投降,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也就是吐伏卢说的这话,如果换成其他人,石虎早就冲上去给他几个大嘴巴了。
山友也不愿意投降:“是啊,国师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还没打上一仗,就将大好河山送与他人,这……这也太不像话了。”
见山友父子二人都不愿投降,吐伏卢也不再坚持,而是改口说道:“是,大王说的是,在下鲁莽了。”
山友想了想,对吐伏卢说道:“我看还是选用中策的好,只要能拖到冬天,汉军必败。”
石虎也点头附和,吐伏卢见二人决心已下,也不再说什么,当下告辞出了王宫。等他走了之后,石虎才对山友说道:“父王,你觉得国师此策如何?”
“计是好计,人不是好人。”
“啊?”山友的话让石虎摸不着头脑。
山友冷笑一声解释道:“如今大军压境,我们也只能这么做了。不过国师总归是个汉人,在他看来投降谁都一样,所以我们对他不可不防啊。”
“国师他可是鲜卑人!”
“都一样,鲜卑人不就是汉人了吗?他一直说要复国,希望我们能帮他,可你看看,汉军一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投降,这样的人能靠的住吗?”
“哦……”石虎点了点头,终于明白了山友的意思,于是又问,“父王,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做?”
“静观其变,先等给汉军送信的人回来再说。还有,你马上让石豹领兵去勿吉山关口,那里只有几百人,根本守不住的。”石豹是山友的二儿子,石虎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肃慎的第一勇将。
“是!孩儿这就让他领兵三千去防守勿吉山。”
……
勿吉山,在黑水城以南一百多里的地方,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只有一条路连接南北两个方向。多年以来,山友在这里驻扎了五百弓箭手,以防备和监视南部的各个部落。如果借助地利,这五百弓箭手对付一两千杂兵还行,可要是对付装备精良的汉军就不行了,所以山友才会想着向这里增兵。不过,在他的援兵到达之前,张伟业率领的一万胡骑就已经杀到了山前。
张伟业带人连续急行军三天,这才来到勿吉山的山脚下,到了这里他才发现,地图上的一座山实际上是一个关隘。东西两个方向都是山,再远就是河,只有这里有一条路从两座山峰之间穿过,肃慎人在这里修了一道关口,中间是一道木墙,守军可以在登上木墙防守,而且木门前本来就不宽的道路上被肃慎人放置了大量的拒马,用以阻碍汉军的进攻。
张伟业让拓拔平等人安排大军休整,同时派出斥侯打探情况。很快,斥侯回来禀报,他们在周围没有发现人烟,而关口上的肃慎人已经做好了准备。
张伟业皱了皱眉头问道:“关上有多少人?”
“不太清楚,看样子只有数百人。”
张伟业听完转身问陈汤等人:“你们看这一仗应该怎么打?现在绕道是来不及了,我们必须要在明天日落之前赶到黑水城下。”
呼延云天一听满不在乎地嚷嚷道:“这还有什么好想的,拼啊!我们这么多人,还对付不了这几百个小毛贼。”
听了他的话,陆平生和几个千夫长都点了点头,他们都没有好办法,既然时间不等人,那也只有硬冲了。只有陈汤有些担心,提醒大家道:“他们占据地利,如果硬拼的话我们的伤亡会很大的。”
“那你说怎么办?我们又没有攻城器械,难道真要绕过去?”
张伟业说道:“绕道肯定是没有时间了,只有从这里走。陈汤,你就没有好办法?”
陈汤摇了摇头,他现在对周围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根本想不出好办法来,唯今之计也只能硬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