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业听了秦宇寒的话暗自摇头,他没想到秦宇寒变得如此冲动,他只得再次劝道:“秦大哥,杀了杜勋是容易,可杀了他之后又能怎么样?别人照样认为他是个英雄,杀了匈奴单于的英雄。”
张伟业又苦口婆心劝了半天,秦宇寒终于松了口,答应在没有证据之前不再提及此事了。张伟业也总算把心放了下来,他又转过脸来对刘掌柜说道:“刘掌柜,此事暂时放一放,萧哥那里我去说,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事相求。”
“不敢,二公子有话尽管吩咐。”
“杨排长的妻子可曾安置?”
“这个……”刘掌柜犹豫了半天才说道,“二公子,你也知道她是个韩人,按照我们高门卫的规矩……”
刘掌柜的话还没说完,张伟业就说道:“我不管她是不是韩人,我只知道她是杨排长的妻子,你说什么也要把她安置好。”
刘掌柜见他如此坚决,只得点头同意。
张伟业见他们两个都答应了,于是起身告辞,他要急着回去把这件事禀报给张雄,同时还要和石显打个招呼,只要两边都不再追究,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秦宇寒把张伟业送到了大门口,张伟业向他提议:“秦大哥,我看你也别回阿兰州吧,干脆你去营州,德公爵那里正需要人。”
张伟业没有明说,但秦宇寒一听就明白了,一定是东北又要开战了,于是他对张伟业说道:“好,我去,反正阿兰州我是回不去了,换个地方也好。”
很快,张伟业返回张雄的定国公府,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张雄。接着,张伟业又去了石显的府上,告诉他秦宇寒已经答应不再过问此事。石显没想到张伟业半天的时间就把这件事情解决了,当下让杜勋对张伟业千恩万谢,张伟业摆了摆手说道:“谢就不必了,毕竟闹起来对谁都不好,希望石大人也能就此罢手,毕竟秦宇寒也是在下的朋友。”
“呵呵,当然,当然,只有他不再提此事,什么都好商量。”
张伟业想了想对石显说道:“石大人,秦宇寒说他想再上战场,在下觉得他不宜待在长安,阿兰州他也不想回去,我看不如把他弄到营州去吧。等那里一打起仗来,他就没时间瞎闹腾了。”
“嗯,好,好主意。这事就由老夫安排,把他送到营州去。”
张伟业微微一笑,然后起身就要离去,石显亲自带着杜勋送他出门,临走时,张伟业斜着眼睛看了杜勋一眼,这一举动让杜勋吓了一跳,他可以从张伟业的眼神中感到他对自己的蔑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刘掌柜返回了阿兰州,秦宇寒到了刘钦的手下当了一名少校营长,杜勋被石显弄到了长乐宫,虽然职位不高,可怎么着也在石显的眼皮底下,以后升迁起来更方便。只是杜勋怕见到张伟业,很快就以回家看望父母为由告了长假,带着自己的媳妇回老家去了。石显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于是就同意了,又派了几个丫环家丁一路随行。
在石显看来,这次让自己的女儿石凤娇与杜勋一起回去,也算是给杜勋长了脸,杜勋是手刃匈奴单于的英雄,现在又在皇宫里当差,再加上有他这位尚书令做岳父,一定能轰动他的家乡。让石显没想到的是,杜勋回去不到半个月,他带去的一个家丁就赶回来报信了,告诉石显,杜勋被抓了。
石显吃惊之余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杜勋的弟弟杜辉用他带回去的钱在当地南平县城开了一家绸缎庄,开始生意还算不错,但却引起了另一个做绸缎生意的杨老板的记恨。这个杨老板自恃家底雄厚,开始赔本做生意,就是要把杜家的生意抢走,把他们挤出南平县城。杜家卖什么,杨家就卖什么,而且价格便宜,八十个铜钱一尺的绸缎,杨家只卖七十,这样一来,杜家的生意每况愈下,到了最后连一笔生意也做不成了,眼看就要关门大吉了。
杜勋回去之后,知道了一切,气得不行,如果是过去,他也就忍了,可现在他的身份不同了,他没想到一个普通商人欺负到了自己的头上。于是杜勋带着人去杨家理论,杨门自然不服,双方争吵起来,到了最后,杜勋气极了,带人把杨家的店铺给砸了。南平县令接报带着人把杜勋等人绑了,杜勋不服,大喊大叫,被南平县令打了四十大板,丢进了牢房。石凤娇一见慌了神,只得派了个家丁回长安给石显送信。
石显听完皱起了眉头,他暗自埋怨杜勋到处惹事,可又恨南平县令不通人情,他在书房里转了几圈,突然想起了南平县归豫州管辖,那里正是弘恭的治下。萧望之请辞之后,他的儿子萧汲担任了中书令,而原来的中书令弘恭被外放到了豫州担任州牧。想到自己与弘恭的关系,石显坐下来,提笔给弘恭写了封信,把情况说了一遍,请他出面帮忙。
很快,弘恭接到了石显的书信,立即派人去了南平县,先放出了杜勋,过后不久,又借故罢免了南平县令,换上了自己人。从此之后,杜家在南平的生意越来越好,势力也越来越大,没有几年就成了南平地区的首富,这些都是与弘恭的特别关照分不开的。
对于这些小事,长安是不会知道的,不管是内阁还是刘奭每天都有大量的政事要处理,当弘恭把南平县令撤职查办的奏章送到内阁时,内阁根本没在意,只是表示同意此事,没有派人进一步核查。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南洋、印度、东北以及匈奴各方面的奏章。
这也难怪,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各地的奏章涌进了长安城,每一个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丞相张英、太尉李恩泽,还有张千秋、冯奉世、夏侯胜、刘向、田延年、萧汲都来到了宣室殿见刘奭,张伟业和石显也在一旁听着。
张英首先说道:“陛下,百乘那边传来消息,说身毒人迫于我军的压力,已经退兵了,百乘人愿意按事先说好的,划出沿海港口让我天朝海军进驻。”
刘奭笑着点了点头,看来现在百乘真的是怕了,再也不敢得罪大汉了:“好,这样一来我军就可以在印度洋立足了,看样子可以成立印度洋舰队了。”海军现在有三大舰队,北海舰队规模不大,驻守东海群岛,东海舰队是实力最大的一支,负责守卫中原沿岸,南海舰队实力也不大,主要驻守琼崖,此外,汉军还有一些小型船只组成的内河舰队,由各州郡分别掌握。
李恩泽一听马上说道:“海军方面已经有了准备,他们想把南洋总督府所辖的小型舰队和各探险队划分成印度洋舰队和南洋舰队,由海军直接指挥。”
“这个……镇国公府方面是什么意思?”刘奭有些担心,毕竟这些船队都是由李兴汉一手建立的,算是半个李家的私人武装,他不点头没人敢瓜分。
“臣已经和李议长谈过此事,他没有意见。”
刘奭一听就放心了,于是点了点头:“好,让海军方面和南洋总督府进行交接,让他们拿出一个完整的计划来。”
“是。”李恩泽答应了一声退了下来,张英接着刚才的话题问道:“陛下,要不要派人去百乘一趟,督办此事?”
刘奭转过脸来问冯奉世:“冯大人,你看何人前往最好?”
冯奉世一听,马上就答道:“回陛下,臣举荐谷永谷大人,上次和百乘使者谈判都是他出面的,让他去最合适。”
刘奭又询问了一下在场众人,大家都没有意见,于是点头同意:“嗯,那就让谷永去吧。”
“是,臣遵旨。”
张英等人说完并没有退下,刘奭又问道:“怎么?还有事?”
“是,还有一件喜事,可臣等都拿不定主意,担心其中有诈。”
“喜事?什么喜事?”刘奭奇怪了,怎么喜事还会有诈?
“匈奴新单于驹于利受遣使到长安,愿意称臣纳贡,与我朝世代修好。”
张伟业又苦口婆心劝了半天,秦宇寒终于松了口,答应在没有证据之前不再提及此事了。张伟业也总算把心放了下来,他又转过脸来对刘掌柜说道:“刘掌柜,此事暂时放一放,萧哥那里我去说,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事相求。”
“不敢,二公子有话尽管吩咐。”
“杨排长的妻子可曾安置?”
“这个……”刘掌柜犹豫了半天才说道,“二公子,你也知道她是个韩人,按照我们高门卫的规矩……”
刘掌柜的话还没说完,张伟业就说道:“我不管她是不是韩人,我只知道她是杨排长的妻子,你说什么也要把她安置好。”
刘掌柜见他如此坚决,只得点头同意。
张伟业见他们两个都答应了,于是起身告辞,他要急着回去把这件事禀报给张雄,同时还要和石显打个招呼,只要两边都不再追究,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秦宇寒把张伟业送到了大门口,张伟业向他提议:“秦大哥,我看你也别回阿兰州吧,干脆你去营州,德公爵那里正需要人。”
张伟业没有明说,但秦宇寒一听就明白了,一定是东北又要开战了,于是他对张伟业说道:“好,我去,反正阿兰州我是回不去了,换个地方也好。”
很快,张伟业返回张雄的定国公府,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张雄。接着,张伟业又去了石显的府上,告诉他秦宇寒已经答应不再过问此事。石显没想到张伟业半天的时间就把这件事情解决了,当下让杜勋对张伟业千恩万谢,张伟业摆了摆手说道:“谢就不必了,毕竟闹起来对谁都不好,希望石大人也能就此罢手,毕竟秦宇寒也是在下的朋友。”
“呵呵,当然,当然,只有他不再提此事,什么都好商量。”
张伟业想了想对石显说道:“石大人,秦宇寒说他想再上战场,在下觉得他不宜待在长安,阿兰州他也不想回去,我看不如把他弄到营州去吧。等那里一打起仗来,他就没时间瞎闹腾了。”
“嗯,好,好主意。这事就由老夫安排,把他送到营州去。”
张伟业微微一笑,然后起身就要离去,石显亲自带着杜勋送他出门,临走时,张伟业斜着眼睛看了杜勋一眼,这一举动让杜勋吓了一跳,他可以从张伟业的眼神中感到他对自己的蔑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刘掌柜返回了阿兰州,秦宇寒到了刘钦的手下当了一名少校营长,杜勋被石显弄到了长乐宫,虽然职位不高,可怎么着也在石显的眼皮底下,以后升迁起来更方便。只是杜勋怕见到张伟业,很快就以回家看望父母为由告了长假,带着自己的媳妇回老家去了。石显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于是就同意了,又派了几个丫环家丁一路随行。
在石显看来,这次让自己的女儿石凤娇与杜勋一起回去,也算是给杜勋长了脸,杜勋是手刃匈奴单于的英雄,现在又在皇宫里当差,再加上有他这位尚书令做岳父,一定能轰动他的家乡。让石显没想到的是,杜勋回去不到半个月,他带去的一个家丁就赶回来报信了,告诉石显,杜勋被抓了。
石显吃惊之余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杜勋的弟弟杜辉用他带回去的钱在当地南平县城开了一家绸缎庄,开始生意还算不错,但却引起了另一个做绸缎生意的杨老板的记恨。这个杨老板自恃家底雄厚,开始赔本做生意,就是要把杜家的生意抢走,把他们挤出南平县城。杜家卖什么,杨家就卖什么,而且价格便宜,八十个铜钱一尺的绸缎,杨家只卖七十,这样一来,杜家的生意每况愈下,到了最后连一笔生意也做不成了,眼看就要关门大吉了。
杜勋回去之后,知道了一切,气得不行,如果是过去,他也就忍了,可现在他的身份不同了,他没想到一个普通商人欺负到了自己的头上。于是杜勋带着人去杨家理论,杨门自然不服,双方争吵起来,到了最后,杜勋气极了,带人把杨家的店铺给砸了。南平县令接报带着人把杜勋等人绑了,杜勋不服,大喊大叫,被南平县令打了四十大板,丢进了牢房。石凤娇一见慌了神,只得派了个家丁回长安给石显送信。
石显听完皱起了眉头,他暗自埋怨杜勋到处惹事,可又恨南平县令不通人情,他在书房里转了几圈,突然想起了南平县归豫州管辖,那里正是弘恭的治下。萧望之请辞之后,他的儿子萧汲担任了中书令,而原来的中书令弘恭被外放到了豫州担任州牧。想到自己与弘恭的关系,石显坐下来,提笔给弘恭写了封信,把情况说了一遍,请他出面帮忙。
很快,弘恭接到了石显的书信,立即派人去了南平县,先放出了杜勋,过后不久,又借故罢免了南平县令,换上了自己人。从此之后,杜家在南平的生意越来越好,势力也越来越大,没有几年就成了南平地区的首富,这些都是与弘恭的特别关照分不开的。
对于这些小事,长安是不会知道的,不管是内阁还是刘奭每天都有大量的政事要处理,当弘恭把南平县令撤职查办的奏章送到内阁时,内阁根本没在意,只是表示同意此事,没有派人进一步核查。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南洋、印度、东北以及匈奴各方面的奏章。
这也难怪,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各地的奏章涌进了长安城,每一个都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丞相张英、太尉李恩泽,还有张千秋、冯奉世、夏侯胜、刘向、田延年、萧汲都来到了宣室殿见刘奭,张伟业和石显也在一旁听着。
张英首先说道:“陛下,百乘那边传来消息,说身毒人迫于我军的压力,已经退兵了,百乘人愿意按事先说好的,划出沿海港口让我天朝海军进驻。”
刘奭笑着点了点头,看来现在百乘真的是怕了,再也不敢得罪大汉了:“好,这样一来我军就可以在印度洋立足了,看样子可以成立印度洋舰队了。”海军现在有三大舰队,北海舰队规模不大,驻守东海群岛,东海舰队是实力最大的一支,负责守卫中原沿岸,南海舰队实力也不大,主要驻守琼崖,此外,汉军还有一些小型船只组成的内河舰队,由各州郡分别掌握。
李恩泽一听马上说道:“海军方面已经有了准备,他们想把南洋总督府所辖的小型舰队和各探险队划分成印度洋舰队和南洋舰队,由海军直接指挥。”
“这个……镇国公府方面是什么意思?”刘奭有些担心,毕竟这些船队都是由李兴汉一手建立的,算是半个李家的私人武装,他不点头没人敢瓜分。
“臣已经和李议长谈过此事,他没有意见。”
刘奭一听就放心了,于是点了点头:“好,让海军方面和南洋总督府进行交接,让他们拿出一个完整的计划来。”
“是。”李恩泽答应了一声退了下来,张英接着刚才的话题问道:“陛下,要不要派人去百乘一趟,督办此事?”
刘奭转过脸来问冯奉世:“冯大人,你看何人前往最好?”
冯奉世一听,马上就答道:“回陛下,臣举荐谷永谷大人,上次和百乘使者谈判都是他出面的,让他去最合适。”
刘奭又询问了一下在场众人,大家都没有意见,于是点头同意:“嗯,那就让谷永去吧。”
“是,臣遵旨。”
张英等人说完并没有退下,刘奭又问道:“怎么?还有事?”
“是,还有一件喜事,可臣等都拿不定主意,担心其中有诈。”
“喜事?什么喜事?”刘奭奇怪了,怎么喜事还会有诈?
“匈奴新单于驹于利受遣使到长安,愿意称臣纳贡,与我朝世代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