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器局回来后,刘焕就着手处理朝中一些事宜,虽然这些事情自己是势在必行,但像开海禁等事情,还是要在朝堂上提一提的,过过场也好。第二天早朝时,由于事先早就安排好了,孙承宗出列上奏道:“启禀皇上,多少年来,我大明每年的税收都才那么一点点,致使国库存银不足,难以维续朝廷繁重的开支,甚至就连辽东的军饷粮饷都难以供给。两京一十三省,这么大块地,这么多人口,税钱都到哪儿去了?”
说着,孙承宗抬头看了看刘焕,接着又说道:“老臣觉得,这不是正常的情况,其中肯定有猫腻。据老臣所知,从万历后期开始,田地兼并严重,各省各地的流民渐渐地多了起来。各地的州府长官也都瞒报人数,以及田地,致使上报到朝廷的数据要远远小于实际。”

孙承宗刚一停顿,钱谦益就上前抢着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不是很赞同孙阁老的说法。几年来,全国各地的流民是多了起来,但这只是天灾引起的,跟田地兼并没什么关系。还有,微臣认为,每年的税收之所以这么少,一方面是因为天灾,还有一方面是由于人口流失严重,所以造成了难以征收的局面,收上来的税银也就相应的少了。”

钱谦益原本就是江浙一带的人,也任过江南等地的地方官员,见惯了各地的土地兼并,而且他本家就是土地兼并的受益者,又怎么会让这件事情沾上污点,给自己抹黑呢?

还有就是,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东林党的领袖,现在阉党已灭,凭自己的身份,铁定是会入阁的。但结果下来,皇上居然把几个老臣给拉回了朝廷,还有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官,愣是把自己给晾在了一边。钱谦益的心中有些愤愤不平的,皇上这也太瞧不起他们东林党了,定不让这件事情轻轻松松地通过!

刘焕对这钱谦益没什么好感,这其中有柳如是的原因,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因为钱谦益这个人的名利气太重,加上对历史的参考,自然而然地就把他给扫出去了。

没有理会钱谦益的话,刘焕对孙承宗说道:“孙爱卿接着往下说,这些事情朕也都有听过,但朕想要知道怎么去解决,总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吧?”

孙承宗瞥了一眼站在自己旁边的钱谦益,继续说道:“回皇上的话,老臣还觉得,朝廷对商人征的税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是基本上就没征什么税!好多大商号的财产都快赶上国库的收入了,这怎么得了,再这样下去,朝廷哪来的威信,怎么治理各地府衙,没饷银了,又怎么统帅各地军队,时间久了,就乱了套了啊!”

刘焕刚想说话,那钱谦益又上前去抢着说道:“启禀皇上,微臣认为孙阁老言过其实,问题哪有那么严重。商人本来地位就低下,低税只是一种保障,好多商人还过着很朴素的生活呢。乱套?微臣看,还远远到不了那种地步的吧!”

“钱大人有真正了解那些商人的本质吗,还是在睁眼说瞎话?”孙承宗毫不客气地回击了过去,紧接着继续说道:“商人重利轻忠义,据老臣所知,竟然还有少部分商人私自运出铁器等资助鞑子,以换来利益。哼,没什么好说的,老臣认为,必须要对商人增税,好好整顿,绝不能放任不管,这样才能改善朝廷现在这种不利的局面。

增税,这怎么可以,要知道,他钱谦益的家族里可也是有在暗中从事商业活动的,而且家产的大部分都是由经商当中得来的,他怎么能赞同这个提议呢!

钱谦益再一次上前去说道:“皇上,孙阁老的这些话有失偏颇,是不是真的还值得怀疑,就算是真的,那也不能以一盖全啊!商人低税,那是从太祖时期就传下来的,太祖爷英明神武,后人们又怎么可以违背祖制,去推翻太祖的伟大决断呢?”

温体仁和周延儒等人也都提着心偷偷看着刘焕,不知道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会怎么处理。因为有共同利益在,现在和钱谦益也是在同一阵线了。所以听到钱谦益这么说,两个人也跟着说道:“皇上,臣等也认为钱大人说的对,此事还是稳妥点比较好。”

两个人他们其中好多人都跟商人有关联,家族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人从事商业活动,所以特别关心这件事情的处理。

几个家伙居然把朱元璋的牌子都给打出来了,真是顽固!不过看得出来,既然连这个都说出来了,其实也就没什么其他的招数了。

刘焕淡淡地看了扫了他们一眼,说道:“那钱爱卿认为,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

那钱谦益以为皇上是动摇了,遂赶忙回道:“回皇上的话,依臣所见,这还是不要动商人的为好,税制还是跟洪武时期的一样,三十税一差不多了。至于税收问题,估计等过一段时间,慢慢地就会上去的。而且现在正值安稳时期,也用不到多少银子,皇上也不用太担心了。”

刘焕的一双眼睛慢慢地眯成一条线,脸上浮起了一层黑色,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真是一派胡言,统统都是放屁。等,你居然叫朕等,是不是让那辽东的鞑子打过来,朕还要再等!”

“朕不要等,未雨绸缪,你懂不懂?给商人增税,既可以压制那些不法商人的嚣张势头,同时也可以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于国于民都有大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废话,喋喋不休,一直阻挠!”

“你们这些酒囊饭袋,平时只知道叨唠些琐事,关键的时候却什么都帮不上忙,反而还要搞破坏。哼,朕知道,这是触碰到你们自己的利益了,要是和你们没关联,还会这么积极吗?”

“别拿祖制压朕,朕不信那一套!洪武时期,百废待兴,需要支持商业的发展,以刺激社会的兴盛,太祖爷才会定下三十税一的税制。可两百多年过去了,太祖爷的那套税制早就已经不适用了。如今商人富可敌国,走私违法,几乎没有他们不做的,甚至连你们这群人都涉及,这难道不是国之大祸吗?”

“太祖爷当然是英明神武,但那些政策,未必就适合今天的情况。况且,太祖爷也没说不可更改啊,咱们得从现实的矛盾出发,制定更加合理的税制,这样才能真真正正做出对百姓有益的事情。”

刘焕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停下来看了看已是满脸惊愕的钱谦益等人,继续说道:“所以,朕要在户部新设置一个商务司,还要增设一个侍郎全权管理。至于这第一任的管理商务的侍郎,朕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就由原辽东巡抚袁崇焕当任吧!”

袁崇焕一直站在后排神游太虚,根本不管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自从受到那天的打击后,他的心情始终处于消极状态,连着对所有事情都不关心了。

现在猛地听到关于自己的任命,他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愣了好一会儿才跪下回道:“皇上,微臣多年来一直在辽东任职,对辽东的军事颇有了解,但要让臣来管理税务,臣怕,怕做不好。”

一个侍郎的职位是正三品,而且是京官,倒也不比那巡抚差。但由于巡抚是封疆大吏,袁崇焕可以比较自主的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在这点上来说,肯定要比朝廷中的侍郎做的舒服。所以当刘焕下了这道任命时,他是很不情愿的。

刘焕就是要让他去拿税务这方面,而且是最麻烦的商税!他笑着说道:“不用急,慢慢来,凡事都有个开头。辽东那边的事情朕自有安排,朕现在封你为钦差大臣,持尚方宝剑,替朕巡视南方各省,督办商务司。如有地方官员抵触强烈的,五品一下的可自己酌情处理,不用上报!”

听到刘焕这么说,袁崇焕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遂没敢再推脱,接下了任命。但他的心中仍旧有一点遗憾,多年以来始终是壮志未酬,时至今日,要离开了,一下子又怎么能够放得下?

刘焕哪会管袁崇焕到底在想什么,放下商税的问题,接着又说道:“朕决定重开海禁,开放全国沿海各地的市舶司,鼓励出海经商。还有在南京和天津卫率先开办两个大型船厂,用于建造大船,供朝廷建设水师专用,这件事情由袁阁老主持。诸位爱卿有什么意见吗,没意见的话就这么办了?”

经过刚才那件事情后,那还会有人敢出来说话,钱谦益那几个还站在一旁瑟瑟发抖呢!

刘焕见没人反应,遂马上拍板道:“好,既然没意见,那就这么定了,望诸位大人尽心尽业,好好地履行朕交给你们的任务,不要让朕失望!哈哈哈!”

刘焕带着爽朗的笑声大步往**走去,只留下一群很受打击的大臣颓丧地站在大殿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