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隋军水师火烧七公岛的同一时刻,张铉已率领四万大军渡过了鄱阳湖口,向湓城县进军,湓县城就在鄱阳湖西,距离湖口仅十里,张铉原以为楚军会在岸边阻击自己登陆,却没有想到他们没有遭到任何抵抗,也没有看见一名敌军士兵,着实出乎张铉的意料。
这时,参军凌敬对张铉笑道:“听说林正泰从小读书学礼,是鄱阳郡出了名的文弱书生,和他的父亲以及兄弟大为不同,加之林士弘已死,他的手下必然人心惶惶,不如我去劝他投降。”
张铉想了想,便欣然同意,“可以一试!”
“殿下能否将林士弘的人头交给微臣?”
张出笑着摇了摇头,“一是我怕他的部将会加害先生,二是等于告诉林正彪,吕氏兄弟已投降了我,我看就不必了。”
“既然如此,那微臣先去了。”
张铉命两名亲兵陪同凌敬前往湓城县,随即又令道:“大军布阵,向城头示威!”
........
林正泰虽然在众将的拥戴下成为新的主公,但很快他表现出的文弱作风又让手下众人深深失望了。
先是樊策劝他在鄱阳湖口以西修建工事,防御隋军渡湖口西进,但林正泰却认为隋军完全可以从南面登陆,绕过工事杀到湓城县,而且修建工事劳民伤财,没有必要,就在江边探子发现隋军开始渡江后,大将杨厚德劝他立刻出兵阻击隋军登陆,但林正泰又担心兵力分散,容易被隋军各个击破,他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但隋军已经渡过湖口,大军向湓城县浩浩荡荡杀来。
众将对林正泰的优柔寡断失望之极,皆叹大势已去,再没有人肯为他出谋划策了。
中午时分,林正泰正坐在书房内看书,他嗜书如命,每天几乎卷不释手,就算是睡觉也要用书来做枕头,就算大战即将来临也不能耽误他看书。
这时,一名侍卫奔至门口禀报道:“启禀主公,城外来了一名文士,说是隋军的录事参军,姓凌,特来求见主公!”
林正泰慢慢放下书,难道对方是凌敬,林正泰毕竟是楚王世子,他对带兵打仗没有兴趣,更多是关心政治,他对隋唐两朝的朝廷官员都了如指掌,他知道凌敬原来是窦建德的谋士,窦建德兵败投降后,这个凌敬成了张铉的幕僚,后来被任命为录事参军,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既然凌敬奉命来找自己,必然是来劝降,林正泰想起了父亲和几个兄弟,他心中着实有些复杂,但他还是起身对侍卫道:“请凌先生进城,来官衙见我!”
凌敬被请进了军衙,从林正泰没有亲自来城门口迎接,凌敬便知道林正泰投降的意愿并不强烈,但绝不是坚定决战,否则他连城门都进不了,凌敬很清晰地判断出了林正泰患得患失的心理,他也知道该怎么对付林正泰,对付林正泰的手下大将,强压或许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对这种书生型的敌人,强压作用不大,反而会激起他的自尊,说说道理倒是一个办法。
凌敬坐在大堂上喝茶沉思,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只见一个穿着白袍玉带的年轻公子快步走了进来。
凌敬起身行一礼问道:“可是长公子?”
“我正是,先生是凌参军吧!”
“在下凌敬,奉齐王殿下之令特来和公子谈一谈。”
“先生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凌敬缓缓道:“惊闻令尊意外身亡,虽然我们双方是敌人,但齐王殿下也觉得有点惋惜,未能在沙场一战,不过,我们需要申明,令尊并非隋军所害。”
林正泰默默点了点头,“我并没有说父亲去世和隋军有关,我知道是谁害死了他。”
“长公子想知道楚军水师的情况吗?”
林正泰一怔,“你们.....找到他了?”
凌敬点了点头,“他们藏在七公岛,这样说吧!七公岛已经隋军被烧为白地,你们的水军已全军覆灭,林正威已被抓住,这是我们渡湖口时刚得到的情报。”
“那你们打算如何处置他?”
凌敬淡淡道:“齐王殿下准备把他交给鄱阳郡民众处置,他的命运如何,我们也不知道。”
林正泰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的几个兄弟个个恶贯满盈,交给民众处理哪里还能活得成?也是他们自作自受吧!
凌敬见林正泰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便知道他们兄弟间的感情一定很恶劣,他又将话题转了回来,“今天我来找公子,是来转达齐王殿下的态度,齐王殿下不希望湓城县的民众受战乱牵连,也不想士兵死于战争,如果殿下的军队能开城投降,那么按照隋军的规矩,士兵可直接遣返回家,可如果是在战争中被俘,那就要服役三年才能释放,希望殿下能为将士着想,能为湓城县的民众着想,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对长公子自己也有好处。”
林正泰沉默不语,凌敬又劝道:“坦率地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齐王殿下都愿意受降,比如孟啖鬼,齐王殿下非但不肯接受他们投降,还要将他们赶尽杀绝,他们的做所作为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还有长公子的四弟,士兵兵败投降,殿下或许能接受,但林正彪就必死无疑,杀兄弑父,残害平民,他若不死天理不容,就算是令尊,他落入隋军之手也未必活得成,他过去犯下的罪孽太深,但长公子却能善待民众,常常劝父亲宽仁待民,正因为这一点,殿下才不忍心攻城,希望殿下能直接投降,保全民众,保全将士,也保全林家血脉。”
林正泰长长叹了口气,“让我想一想,明天我给先生答复!”
“可以,明天这个时候,我会准时再来!”
凌敬告辞走了,林正泰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显得极为忧心忡忡,他并不是不想投降,只是自己刚刚成为主公便投降隋军,这和三国刘琮有什么区别,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军队根本敌不过隋军,一战即溃,到时不仅自己活不成,还要连累士兵服三年苦役,更要连累无辜的民众惨死于战乱。
所以林正泰心乱如麻,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林正泰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之声,他心中一怔,回头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几名侍卫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名侍卫奔了出去,片刻回来道:“主公,外面来了好多士兵和将领,要求见主公。”
林正泰心中奇怪,不由向外面走去,走出大门,顿时吓了一跳,只见外面广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士兵,至少有四五千人,还不断有士兵向这边奔来,这时杨厚德和樊策也气急败坏地赶来,有鞭子狠抽士兵,令他们回军营,林正泰连忙上前制止住他们。
这时,士兵们的情绪越来越急,纷纷叫嚷起来,林正泰快步走回台阶,摆摆手道:“大家不要吵嚷,有什么事好好和他说。”
广场上的数千士兵渐渐安静下来,一名为首的年长士兵道:“听说齐王派使者来见长公子,是不是劝长公子投降?”
林正泰不会说谎,他踌躇片刻便承认道:“确实有这回事,不过我还没有决定,还要再考虑考虑。”
年长士兵‘扑通!'跪下,他身边的人都跟着跪下,紧接着十个带动百个,百个带动千个,广场上所有士兵和将领都跪下,只剩下十几个大将站着,略略显得有些尴尬。
林正泰大吃一惊,连忙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年长士兵流泪泣道:“启禀长公子,我们家中都有父母妻儿,如果兵败被俘,听说要被发送矿山服役三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到年迈的父母,恳求长公子投降,让我们得以被遣返!”
“长公子,投降吧!”
“投降吧!”
喊声此起彼伏,令林正泰心中着实不忍,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急声禀报道:“启禀主公,东城守将李温擅自开城门,率领数百士兵去投降隋军了。”
林正泰目瞪口呆,半响,他慨然长叹,“好吧!我再和隋军使者谈一谈。”(未完待续。)
这时,参军凌敬对张铉笑道:“听说林正泰从小读书学礼,是鄱阳郡出了名的文弱书生,和他的父亲以及兄弟大为不同,加之林士弘已死,他的手下必然人心惶惶,不如我去劝他投降。”
张铉想了想,便欣然同意,“可以一试!”
“殿下能否将林士弘的人头交给微臣?”
张出笑着摇了摇头,“一是我怕他的部将会加害先生,二是等于告诉林正彪,吕氏兄弟已投降了我,我看就不必了。”
“既然如此,那微臣先去了。”
张铉命两名亲兵陪同凌敬前往湓城县,随即又令道:“大军布阵,向城头示威!”
........
林正泰虽然在众将的拥戴下成为新的主公,但很快他表现出的文弱作风又让手下众人深深失望了。
先是樊策劝他在鄱阳湖口以西修建工事,防御隋军渡湖口西进,但林正泰却认为隋军完全可以从南面登陆,绕过工事杀到湓城县,而且修建工事劳民伤财,没有必要,就在江边探子发现隋军开始渡江后,大将杨厚德劝他立刻出兵阻击隋军登陆,但林正泰又担心兵力分散,容易被隋军各个击破,他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但隋军已经渡过湖口,大军向湓城县浩浩荡荡杀来。
众将对林正泰的优柔寡断失望之极,皆叹大势已去,再没有人肯为他出谋划策了。
中午时分,林正泰正坐在书房内看书,他嗜书如命,每天几乎卷不释手,就算是睡觉也要用书来做枕头,就算大战即将来临也不能耽误他看书。
这时,一名侍卫奔至门口禀报道:“启禀主公,城外来了一名文士,说是隋军的录事参军,姓凌,特来求见主公!”
林正泰慢慢放下书,难道对方是凌敬,林正泰毕竟是楚王世子,他对带兵打仗没有兴趣,更多是关心政治,他对隋唐两朝的朝廷官员都了如指掌,他知道凌敬原来是窦建德的谋士,窦建德兵败投降后,这个凌敬成了张铉的幕僚,后来被任命为录事参军,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既然凌敬奉命来找自己,必然是来劝降,林正泰想起了父亲和几个兄弟,他心中着实有些复杂,但他还是起身对侍卫道:“请凌先生进城,来官衙见我!”
凌敬被请进了军衙,从林正泰没有亲自来城门口迎接,凌敬便知道林正泰投降的意愿并不强烈,但绝不是坚定决战,否则他连城门都进不了,凌敬很清晰地判断出了林正泰患得患失的心理,他也知道该怎么对付林正泰,对付林正泰的手下大将,强压或许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对这种书生型的敌人,强压作用不大,反而会激起他的自尊,说说道理倒是一个办法。
凌敬坐在大堂上喝茶沉思,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只见一个穿着白袍玉带的年轻公子快步走了进来。
凌敬起身行一礼问道:“可是长公子?”
“我正是,先生是凌参军吧!”
“在下凌敬,奉齐王殿下之令特来和公子谈一谈。”
“先生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凌敬缓缓道:“惊闻令尊意外身亡,虽然我们双方是敌人,但齐王殿下也觉得有点惋惜,未能在沙场一战,不过,我们需要申明,令尊并非隋军所害。”
林正泰默默点了点头,“我并没有说父亲去世和隋军有关,我知道是谁害死了他。”
“长公子想知道楚军水师的情况吗?”
林正泰一怔,“你们.....找到他了?”
凌敬点了点头,“他们藏在七公岛,这样说吧!七公岛已经隋军被烧为白地,你们的水军已全军覆灭,林正威已被抓住,这是我们渡湖口时刚得到的情报。”
“那你们打算如何处置他?”
凌敬淡淡道:“齐王殿下准备把他交给鄱阳郡民众处置,他的命运如何,我们也不知道。”
林正泰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的几个兄弟个个恶贯满盈,交给民众处理哪里还能活得成?也是他们自作自受吧!
凌敬见林正泰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便知道他们兄弟间的感情一定很恶劣,他又将话题转了回来,“今天我来找公子,是来转达齐王殿下的态度,齐王殿下不希望湓城县的民众受战乱牵连,也不想士兵死于战争,如果殿下的军队能开城投降,那么按照隋军的规矩,士兵可直接遣返回家,可如果是在战争中被俘,那就要服役三年才能释放,希望殿下能为将士着想,能为湓城县的民众着想,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对长公子自己也有好处。”
林正泰沉默不语,凌敬又劝道:“坦率地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齐王殿下都愿意受降,比如孟啖鬼,齐王殿下非但不肯接受他们投降,还要将他们赶尽杀绝,他们的做所作为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还有长公子的四弟,士兵兵败投降,殿下或许能接受,但林正彪就必死无疑,杀兄弑父,残害平民,他若不死天理不容,就算是令尊,他落入隋军之手也未必活得成,他过去犯下的罪孽太深,但长公子却能善待民众,常常劝父亲宽仁待民,正因为这一点,殿下才不忍心攻城,希望殿下能直接投降,保全民众,保全将士,也保全林家血脉。”
林正泰长长叹了口气,“让我想一想,明天我给先生答复!”
“可以,明天这个时候,我会准时再来!”
凌敬告辞走了,林正泰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显得极为忧心忡忡,他并不是不想投降,只是自己刚刚成为主公便投降隋军,这和三国刘琮有什么区别,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军队根本敌不过隋军,一战即溃,到时不仅自己活不成,还要连累士兵服三年苦役,更要连累无辜的民众惨死于战乱。
所以林正泰心乱如麻,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林正泰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之声,他心中一怔,回头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几名侍卫面面相觑,他们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名侍卫奔了出去,片刻回来道:“主公,外面来了好多士兵和将领,要求见主公。”
林正泰心中奇怪,不由向外面走去,走出大门,顿时吓了一跳,只见外面广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士兵,至少有四五千人,还不断有士兵向这边奔来,这时杨厚德和樊策也气急败坏地赶来,有鞭子狠抽士兵,令他们回军营,林正泰连忙上前制止住他们。
这时,士兵们的情绪越来越急,纷纷叫嚷起来,林正泰快步走回台阶,摆摆手道:“大家不要吵嚷,有什么事好好和他说。”
广场上的数千士兵渐渐安静下来,一名为首的年长士兵道:“听说齐王派使者来见长公子,是不是劝长公子投降?”
林正泰不会说谎,他踌躇片刻便承认道:“确实有这回事,不过我还没有决定,还要再考虑考虑。”
年长士兵‘扑通!'跪下,他身边的人都跟着跪下,紧接着十个带动百个,百个带动千个,广场上所有士兵和将领都跪下,只剩下十几个大将站着,略略显得有些尴尬。
林正泰大吃一惊,连忙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年长士兵流泪泣道:“启禀长公子,我们家中都有父母妻儿,如果兵败被俘,听说要被发送矿山服役三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到年迈的父母,恳求长公子投降,让我们得以被遣返!”
“长公子,投降吧!”
“投降吧!”
喊声此起彼伏,令林正泰心中着实不忍,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急声禀报道:“启禀主公,东城守将李温擅自开城门,率领数百士兵去投降隋军了。”
林正泰目瞪口呆,半响,他慨然长叹,“好吧!我再和隋军使者谈一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