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铉虽然十分反感裴矩为了自己利益而屡屡插手吏部重要人事任命,但现在还不是和裴矩翻脸之时,他现在还需要裴矩的声望来稳定新朝廷,所以张铉最终采取了一种缓和的姿态,一方面他坚持原则,不让裴矩的私心得逞,裴矩想要的官职他一个不给。
另一方面,他也要在一定程度安抚住裴矩,避免他以年老退仕来威胁自己,从而威胁到新朝廷的稳定,所以张铉不仅将尚书左丞这样重要的官职给了王善,同时任命陈涛为武都郡太守,另外,张铉又任命裴致致的父亲裴宣器为国子监博士。
这种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的手段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至少裴矩沉默了,他以沉默的方式接受了张铉的安排。
裴矩书房内,王善和裴矩相对而坐,裴矩身后坐着刚从安阳回来述职的裴弘,裴矩面沉如水,一言不发地听着王善的解释。
王善今晚是专程前来给裴矩解释他的选择,王善并没有否认他曾经有选择,他选择了尚书左丞而放弃了国子监祭酒,他知道这种事情瞒不过裴矩,不过他也不想隐瞒,他是太原王氏第三号人物,而不是裴家门生,他有自己的尊严。
“李渊在太原起兵,我们王家也给了他大力支持,仅军粮就先后给了一万石,但我们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在长安的高官显贵中没有太原王氏的位子,所以我兄长决定转而支持张铉,我觉得张铉很清楚国子监祭酒一事,但他还是将尚书左丞的高位给了我,这是他对王家的尊重,我怎么能不领他这个人情?”
王善的态度很恭敬,表达得也很含蓄,但他的意思却很清楚,张铉封他为尚书左丞并不是裴矩的面子,而是太原王氏的面子,虽然王善知道这样说会得罪裴矩,但有些话他得说清楚,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更何况他们只是亲家。
这笔帐如果不算清楚,别人就会以为他王善欠了裴矩巨大的人情,裴矩也会这样认为,那么他王善乃至太原王氏就休想翻身了,所以他必须要让裴矩清楚,他王善没有欠裴家的人情。
“我很抱歉,我没有选择国子监祭酒,辜负了裴公的好意。”
裴矩的脸色十分难看,他当然明白王善的来意,与其说他是来解释道歉,不如说他是来和裴家决裂,裴矩气得几乎要发作,半晌,裴矩冷冷道:“我确实也觉得国子监祭酒一职不适合王左丞,齐王殿下比我看人更准,这次是我安排错了,那我就预祝王左丞飞黄腾达。。”
王善当然听懂了裴矩话语中的讥讽之意,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便起身道:“多谢裴公给我这个机会解释,那我就不打扰裴公休息了,告辞!”
裴矩也不想再见此人,便对长孙裴弘道:“替我送王左丞出去,要多多恭敬,千万不可怠慢了。”
裴弘听懂了两人之间的矛盾,他暗暗苦笑一声,起身送王善出了大门,走到大门口,王善叹了口气,对裴弘道:“恐怕这次让你祖父失望了。”
裴弘笑道:“王公请放心,裴王两家的友谊已延续数百年,相信以后还会延续下去,绝不会轻易翻船。”
王善拍拍他的肩膀,欣慰地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替我劝劝你祖父。”
“我明白,王公慢走!”
王善心中叹息一声,裴矩真是越老越糊涂,还不如他孙辈豁达,他摇摇头便转身而去。
裴弘送走了王善,虽然他很不愿意再去祖父的书房,但他知道自己不能不去,裴弘只得硬着头皮返回了祖父的书房。
“那个混帐走了吗?”裴弘一进门,祖父裴矩便铁青着脸问道。
裴弘连忙道:“已经把他送走了。”
裴矩指了指位子,“你坐下!”
裴弘不敢抗命,只得老老实实坐下,裴矩重重哼了一声道:“我想你也应该明白了,什么叫小人得志,什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今天这个王善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亏我还把他当做亲家,一心一意为他着想,为他谋个一官半职,现在可好,刚当了个小官就翻脸不认人了,什么叫小人得志,这就是了。”
裴弘心里如明镜一般,如果祖父不那么强势,不那么咄咄逼人,王善也不会跑上门撇清关系,毕竟王氏家族还是并州的第一大家族,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只能说祖父太不尊重王家了。
裴弘心里明白,但他却不敢在这个时候劝祖父,这时候相劝只能是火上浇油,非把祖父气死不可,只能等以后祖父冷静下来后再慢慢劝他。
“祖父不值得为这点小事气坏身体,请祖父多多保重!”裴弘只得从身体方面含蓄地劝祖父不要再计较了。
裴矩没有听出孙子的真实之意,还认为他是在替自己身体着想,他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为这种小人恼怒不值,不过我也很感激张铉,他让我看透了一个人,否则将来我非栽在他手上不可。”
“祖父,是齐王殿下!”裴弘略略有些不满祖父直呼张铉之名。
裴矩惊讶地看了长孙一眼,只见他满脸严肃,隐隐已有大家气度,裴矩毕竟久经人情世故,他并没有因为长孙的不满而恼火,相反,长孙坚持自己原则,不肯应和自己,这才是家主应有的风范。
裴矩心中顿时欣慰不已,他的子辈都没有什么出息,但他的孙辈却又开始崛起了,裴矩捋须笑道:“是祖父说错了,应该称齐王殿下。”
这一刻,王善给他带来的不快早已被抛之脑后,他心中只有裴氏的未来,裴矩越想越欣慰,最后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
日子过得很快,渐渐到了年底,从腊月二十五日开始,北海郡的新年气氛便开始浓厚起来,尤其腊月二十七的一场大雪不期而至,一夜的大雪给益都城裹上了一件厚厚的雪袄,天亮后,整个城池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城内到处是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今年新年对于很多人都是特殊的一年,尤其是朝廷百官,大部分朝官都不是青州人,但今年的特殊形势他们无法回乡参加祭祖,只能留守朝廷。
今年的形势确实很特殊,新隋王朝将在正月里迁都前往安阳,也就是中都,过了年后,文武百官就要准备迁都大计了。
另外,长安朝廷已经放出消息,李渊将在正月初一登基为帝,正式和大隋割裂,这也将是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无论对于洛阳,还是对于中都,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大臣都是一次考验。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今年却是一个让人期待的新年,虽然冬春连旱给夏收带来了不利影响,不过秋收却给了补偿,中原、山东、河北各地秋粮大丰收,使今年的新年变得格外喜庆。
还有三天就是新年了,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张灯结彩,院子里竖起了红绸包裹的竹竿,贴门符,扔旧鞋,孩子们的新衣也做好,一些急不可耐地孩子甚至提前穿上了新衣,益都城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新年的气息。
齐王府内,张铉正抱着一对刚满月的宝贝儿女和家里人聊天,两个孩子只相差十天,女孩子略大,男孩略小,但在张铉看来都差不多,都一样的细嫩,让他喜出望外。
众人正在谈论一对儿女的名字,两人的名字是外公卢倬所起,女孩叫做张霁,她出生时正好是连续几天的冬雨初停,阳光从云中透出,这就是霁的喻意,同时里面又含有‘齐’字,表示她的出生之地。
而男孩叫做张鲁,表示他出生在齐鲁之地,虽然这个名字让张铉想到了汉末军阀张鲁,不过众人都一致认为这个名字不错,尤其武娘更是觉得孩子名字很大气,张铉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这时,一名侍女走进内堂,在王妃卢清的耳边低语几句,卢清对张铉笑道:“外面有人来报,将军的老朋友来了。”(未完待续。)
另一方面,他也要在一定程度安抚住裴矩,避免他以年老退仕来威胁自己,从而威胁到新朝廷的稳定,所以张铉不仅将尚书左丞这样重要的官职给了王善,同时任命陈涛为武都郡太守,另外,张铉又任命裴致致的父亲裴宣器为国子监博士。
这种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的手段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至少裴矩沉默了,他以沉默的方式接受了张铉的安排。
裴矩书房内,王善和裴矩相对而坐,裴矩身后坐着刚从安阳回来述职的裴弘,裴矩面沉如水,一言不发地听着王善的解释。
王善今晚是专程前来给裴矩解释他的选择,王善并没有否认他曾经有选择,他选择了尚书左丞而放弃了国子监祭酒,他知道这种事情瞒不过裴矩,不过他也不想隐瞒,他是太原王氏第三号人物,而不是裴家门生,他有自己的尊严。
“李渊在太原起兵,我们王家也给了他大力支持,仅军粮就先后给了一万石,但我们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在长安的高官显贵中没有太原王氏的位子,所以我兄长决定转而支持张铉,我觉得张铉很清楚国子监祭酒一事,但他还是将尚书左丞的高位给了我,这是他对王家的尊重,我怎么能不领他这个人情?”
王善的态度很恭敬,表达得也很含蓄,但他的意思却很清楚,张铉封他为尚书左丞并不是裴矩的面子,而是太原王氏的面子,虽然王善知道这样说会得罪裴矩,但有些话他得说清楚,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更何况他们只是亲家。
这笔帐如果不算清楚,别人就会以为他王善欠了裴矩巨大的人情,裴矩也会这样认为,那么他王善乃至太原王氏就休想翻身了,所以他必须要让裴矩清楚,他王善没有欠裴家的人情。
“我很抱歉,我没有选择国子监祭酒,辜负了裴公的好意。”
裴矩的脸色十分难看,他当然明白王善的来意,与其说他是来解释道歉,不如说他是来和裴家决裂,裴矩气得几乎要发作,半晌,裴矩冷冷道:“我确实也觉得国子监祭酒一职不适合王左丞,齐王殿下比我看人更准,这次是我安排错了,那我就预祝王左丞飞黄腾达。。”
王善当然听懂了裴矩话语中的讥讽之意,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便起身道:“多谢裴公给我这个机会解释,那我就不打扰裴公休息了,告辞!”
裴矩也不想再见此人,便对长孙裴弘道:“替我送王左丞出去,要多多恭敬,千万不可怠慢了。”
裴弘听懂了两人之间的矛盾,他暗暗苦笑一声,起身送王善出了大门,走到大门口,王善叹了口气,对裴弘道:“恐怕这次让你祖父失望了。”
裴弘笑道:“王公请放心,裴王两家的友谊已延续数百年,相信以后还会延续下去,绝不会轻易翻船。”
王善拍拍他的肩膀,欣慰地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替我劝劝你祖父。”
“我明白,王公慢走!”
王善心中叹息一声,裴矩真是越老越糊涂,还不如他孙辈豁达,他摇摇头便转身而去。
裴弘送走了王善,虽然他很不愿意再去祖父的书房,但他知道自己不能不去,裴弘只得硬着头皮返回了祖父的书房。
“那个混帐走了吗?”裴弘一进门,祖父裴矩便铁青着脸问道。
裴弘连忙道:“已经把他送走了。”
裴矩指了指位子,“你坐下!”
裴弘不敢抗命,只得老老实实坐下,裴矩重重哼了一声道:“我想你也应该明白了,什么叫小人得志,什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今天这个王善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亏我还把他当做亲家,一心一意为他着想,为他谋个一官半职,现在可好,刚当了个小官就翻脸不认人了,什么叫小人得志,这就是了。”
裴弘心里如明镜一般,如果祖父不那么强势,不那么咄咄逼人,王善也不会跑上门撇清关系,毕竟王氏家族还是并州的第一大家族,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只能说祖父太不尊重王家了。
裴弘心里明白,但他却不敢在这个时候劝祖父,这时候相劝只能是火上浇油,非把祖父气死不可,只能等以后祖父冷静下来后再慢慢劝他。
“祖父不值得为这点小事气坏身体,请祖父多多保重!”裴弘只得从身体方面含蓄地劝祖父不要再计较了。
裴矩没有听出孙子的真实之意,还认为他是在替自己身体着想,他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为这种小人恼怒不值,不过我也很感激张铉,他让我看透了一个人,否则将来我非栽在他手上不可。”
“祖父,是齐王殿下!”裴弘略略有些不满祖父直呼张铉之名。
裴矩惊讶地看了长孙一眼,只见他满脸严肃,隐隐已有大家气度,裴矩毕竟久经人情世故,他并没有因为长孙的不满而恼火,相反,长孙坚持自己原则,不肯应和自己,这才是家主应有的风范。
裴矩心中顿时欣慰不已,他的子辈都没有什么出息,但他的孙辈却又开始崛起了,裴矩捋须笑道:“是祖父说错了,应该称齐王殿下。”
这一刻,王善给他带来的不快早已被抛之脑后,他心中只有裴氏的未来,裴矩越想越欣慰,最后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
日子过得很快,渐渐到了年底,从腊月二十五日开始,北海郡的新年气氛便开始浓厚起来,尤其腊月二十七的一场大雪不期而至,一夜的大雪给益都城裹上了一件厚厚的雪袄,天亮后,整个城池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城内到处是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今年新年对于很多人都是特殊的一年,尤其是朝廷百官,大部分朝官都不是青州人,但今年的特殊形势他们无法回乡参加祭祖,只能留守朝廷。
今年的形势确实很特殊,新隋王朝将在正月里迁都前往安阳,也就是中都,过了年后,文武百官就要准备迁都大计了。
另外,长安朝廷已经放出消息,李渊将在正月初一登基为帝,正式和大隋割裂,这也将是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无论对于洛阳,还是对于中都,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大臣都是一次考验。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今年却是一个让人期待的新年,虽然冬春连旱给夏收带来了不利影响,不过秋收却给了补偿,中原、山东、河北各地秋粮大丰收,使今年的新年变得格外喜庆。
还有三天就是新年了,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张灯结彩,院子里竖起了红绸包裹的竹竿,贴门符,扔旧鞋,孩子们的新衣也做好,一些急不可耐地孩子甚至提前穿上了新衣,益都城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新年的气息。
齐王府内,张铉正抱着一对刚满月的宝贝儿女和家里人聊天,两个孩子只相差十天,女孩子略大,男孩略小,但在张铉看来都差不多,都一样的细嫩,让他喜出望外。
众人正在谈论一对儿女的名字,两人的名字是外公卢倬所起,女孩叫做张霁,她出生时正好是连续几天的冬雨初停,阳光从云中透出,这就是霁的喻意,同时里面又含有‘齐’字,表示她的出生之地。
而男孩叫做张鲁,表示他出生在齐鲁之地,虽然这个名字让张铉想到了汉末军阀张鲁,不过众人都一致认为这个名字不错,尤其武娘更是觉得孩子名字很大气,张铉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这时,一名侍女走进内堂,在王妃卢清的耳边低语几句,卢清对张铉笑道:“外面有人来报,将军的老朋友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