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三十二章【搭线洋人】
明军只靠火绳枪和红夷大炮是没法在和金国的战争中取得优势的。如果想提高实力,最好的办法还是进口西方的先进武器。
不过朝廷兵不想再花钱购买昂贵的大炮,也不打算构建一支徐光启提出的精兵。徐光启是对的,可惜没人支持。明朝号称二百万军队听起来很唬人,但是打不赢仗主要原因可能就在这里。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群乌合之众别说二百万,就是再多两百万打起来也是白瞎。
在工部转了一圈,鳌拜把实际情况向崇祯一说,购买洋人枪炮、量产火器的计划也宣告搁浅,徐光启还是去了礼部。
鳌拜肯跟他去看一看,徐光启已经觉得很够意思了,出皇宫后,叹道:“黄大人,这次多谢你了,现在工部的人不干正事,还希望你能找机会再向皇上提议啊。”
鳌拜看他神情黯然,安慰道:“徐大人,你也别操之过急了,这两年明军控制了边关的局势,所以皇上才对火器不是特别重视。而且红夷大炮、火绳枪也不是没有缺点,大炮机动性太差,只能守城,一旦敌军靠近了城池,还没法调节角度,作用有限。而火绳枪准头不行,换弹药太慢,实用价值也不如弓箭……徐大人,洋人还有更先进的武器吗?”
徐光启道:“应该有的,不过他们的火器价格太贵,不能批量购买,我们自己仿造的又不太好。”
鳌拜笑道:“徐大人,我是完全支持你的计划的,能不能帮我引见一下,让我和那些洋人谈一谈呢?最好能说通他们给明军提供武器,如果找几个聪明的年轻人学习他们的技术就更好了,有了技术,才能一劳永逸。你有这样的徒弟吗?”
鳌拜是想了解洋人想从大明得到些什么好处,只要许给他们一些东西,得到洋人的支持,更容易夺权。
徐光启只以为他是为大明着想,非常欣慰,道:“如果年轻人都像你一样,大明何愁不兴?我会联系,他们一定会很高兴见你的。”
说好以后,鳌拜回到了家。和老婆们聊天,海蓝珠问道:“今天你去看火器,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吗?看你笑成这样,有什么好事吧?”
鳌拜笑道:“不久会有外国人到我们家来做客,你们没见过洋人吧?”
姚芊羽一愣道:“我见过外国传教士,黄头蓝眼睛,长的真丑,听他们说话也很怪。你怎么会认识洋人?”
在京城,是有外国人的,他们在大明宣传天主教,但感兴趣的中国人并不多,主要是语言沟通的问题,谁会相信外国的神保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呢?
“还记的来我们家的徐大人吗?他认识不少洋人,那些洋人手里,有我想要的东西。”
“你是说火器吧?”姚芊羽反应最快,上次鳌拜和徐光启的谈话都是围绕着武器进行的,他就知道鳌拜想打先进武器的主意。包括何如宠在内的这些老臣,还都蒙在鼓里呢。
鳌拜道:“准确的说,是制造武器的技术,我得想个办法招揽些人才,制造出先进的枪炮。”
他也头疼为什么一直没遇到有用的人,明朝的那些所谓才子,对四书五经的兴趣远远大于钻研科学,现在最缺的依旧是人才。
几天后,徐光启再次来访,并带来三个人。介绍道:“这位是耶稣会中国传教区会长龙华民,他是意大利人,已经来大明有三十年了。这两位是我朋友的儿子,孙和斗、孙和京。”
三人一起施礼道:“见过黄大人,何大人,还有几位夫人。”
龙华民继承了典型的意大利人的血统,眼眶很深,面部轮廓分明,简直就像是尊雕像,年近六十,看起来深邃和睿智。长期在大明,他的中文也说的非常地道。
“欢迎几位光临。龙会长,很高兴见到你。”鳌拜心道,对方直接出动了会长,看来把天主教兴起的希望也放到了自己的肩上。
龙华民微笑道:“尊敬的黄大人,我听徐大人说,你对天主教有一些了解?”
“我只是听说了一点,并没有很深层的认识,我觉得天主教的教义还是很有道理的。”鳌拜笑道:“我还知道天主教和佛教有一点冲突,但人们应该有资格选择自己的信仰。所以,我支持天主教在大明传播。”
“徐先生说你是一位开明的学者,请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鳌拜一开口就表示了对天主教支持,龙华民很高兴。聊了几句,他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自己在大明的一些经历。
在传教方式上,他采取了与当时大多数来华传教士不同的道路。他主张公开走向社会,展教徒,要求入教者必须抛弃传统的中国习俗。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展了三百多名教徒。由于遭到当地人士的迫害,一六零九年前往北京,担任了耶稣会中国传教区会长。后中国生了迫害天主教的事件,龙华民又与大多数传教士生了意见分歧。
说了半天,鳌拜有点烦了。他找外国人来,想要的是枪炮,可不是和帮这帮人捐款盖教堂的。找了个机会打断龙华民道:“大明推佛教,如果天主教想在大明有长足的展,还要下一些功夫。我想问一下,龙会长,你觉得大明现在情况如何?”
龙华民道:“很繁华,也很伟大。只是大明的禁海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明和外国的交流。除此以外,我对贵国的情况,我深感佩服。”
所谓禁海令,是指明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始于明初,虽时张时弛,但直至现在也未曾撤销。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
龙华民的话很直白,正和鳌拜心意,他做了不少功课,知道洋人最想要的是什么。
凡是乘船探索到大明来的外国人,无不对明朝的禁海行为极度失望。葡萄牙人就曾经想强行构建贸易据点,他们也一直游弋于中国海岸,沿线北上闽浙两省,试图通过走私、抢掠等非法形式谋得暴利。
倭患爆后,急于摆脱责任的礼部官员们也贸然请求皇帝罢黜市舶司。当然,由于沿海一带人多地少,许多居民还是私自出海贸易,明廷就进行残酷镇压。明朝禁海只针对民间而不针对朝廷,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就造成了中国无法和外国持续、全面的交往
明朝的禁海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中国海上贸易的展,好在官方的造船业使用还能勉强支撑,或者说苟延残喘。而清朝建立后的禁海则完全将中国的造船业一锤子砸死了。可以说,老朱家的人把中国的造船业推到了悬崖边上,而满清人则一脚踹下了悬崖。
中国近代在满清时期落后,明代却是根源。朱元璋提出的海禁和八股取士,都是害人不浅的东西。
鳌拜观察着龙华民,轻道:“龙会长,如果大明开海禁,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你感觉怎么样?”
龙华民喜形于色,笑道:“如果黄大人可以说服皇上开海禁,当然是一件好事。”
鳌拜不换不忙道:“大明禁海,很大原因是缺乏安全保障,比如葡萄牙,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在未经明朝政府同意下,自行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葡萄牙社区的自治管理,每年只付五百两白银予明政府与其后的清政府为地租。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也窥视我国台湾岛。如果开海禁,我们怎么保证国家的安全呢?”
龙华民无言以对。这些东西,就不是他能提意见的了。
鳌拜又道:“龙会长,我就直说好了,我拜托徐大人带外国朋友来沟通,也是想为海禁做努力,并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洋人把火器技术传授于大明,帮助大明增强军事力量,保卫国家安全。如果我们能打败边境的金国,内地没了战争,当然可以全面开海禁,进行友好往来和通商。否则就算我天天向皇上提建议,也不会有结果的。你意下如何?”
龙华民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教士,不可能在大明立足,他最早就是到了澳门,在那里生活了多年,又到了内地。他是有葡萄牙军方支持的,鳌拜的话他能理解,大明想要的是实际的利益,并不是只付出不得到。
龙华民问道:“黄大人,你真的可以代表皇帝的意愿吗?如果我们愿意卖给大明火器,并帮助大明提高锻造技术,皇上却依旧海禁怎么办?据说所知,你们的官场要复杂的多。”
鳌拜知道,这洋老头已经开始赶兴趣了。天主教是一方面,真正最吸引西方人的,还是通商。只要通商,双方都能获得暴利。
鳌拜道:“现在还不行,其实我更想和一些武器专家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我想龙会长一定有些人脉,不知能满足我这个愿望吗?”
&1t;!——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后一页——>
&1t;!——end——>
&1t;!——如果是某章的最后一页——>。
...
第一百三十二章【搭线洋人】
明军只靠火绳枪和红夷大炮是没法在和金国的战争中取得优势的。如果想提高实力,最好的办法还是进口西方的先进武器。
不过朝廷兵不想再花钱购买昂贵的大炮,也不打算构建一支徐光启提出的精兵。徐光启是对的,可惜没人支持。明朝号称二百万军队听起来很唬人,但是打不赢仗主要原因可能就在这里。兵在精而不在多,一群乌合之众别说二百万,就是再多两百万打起来也是白瞎。
在工部转了一圈,鳌拜把实际情况向崇祯一说,购买洋人枪炮、量产火器的计划也宣告搁浅,徐光启还是去了礼部。
鳌拜肯跟他去看一看,徐光启已经觉得很够意思了,出皇宫后,叹道:“黄大人,这次多谢你了,现在工部的人不干正事,还希望你能找机会再向皇上提议啊。”
鳌拜看他神情黯然,安慰道:“徐大人,你也别操之过急了,这两年明军控制了边关的局势,所以皇上才对火器不是特别重视。而且红夷大炮、火绳枪也不是没有缺点,大炮机动性太差,只能守城,一旦敌军靠近了城池,还没法调节角度,作用有限。而火绳枪准头不行,换弹药太慢,实用价值也不如弓箭……徐大人,洋人还有更先进的武器吗?”
徐光启道:“应该有的,不过他们的火器价格太贵,不能批量购买,我们自己仿造的又不太好。”
鳌拜笑道:“徐大人,我是完全支持你的计划的,能不能帮我引见一下,让我和那些洋人谈一谈呢?最好能说通他们给明军提供武器,如果找几个聪明的年轻人学习他们的技术就更好了,有了技术,才能一劳永逸。你有这样的徒弟吗?”
鳌拜是想了解洋人想从大明得到些什么好处,只要许给他们一些东西,得到洋人的支持,更容易夺权。
徐光启只以为他是为大明着想,非常欣慰,道:“如果年轻人都像你一样,大明何愁不兴?我会联系,他们一定会很高兴见你的。”
说好以后,鳌拜回到了家。和老婆们聊天,海蓝珠问道:“今天你去看火器,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吗?看你笑成这样,有什么好事吧?”
鳌拜笑道:“不久会有外国人到我们家来做客,你们没见过洋人吧?”
姚芊羽一愣道:“我见过外国传教士,黄头蓝眼睛,长的真丑,听他们说话也很怪。你怎么会认识洋人?”
在京城,是有外国人的,他们在大明宣传天主教,但感兴趣的中国人并不多,主要是语言沟通的问题,谁会相信外国的神保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呢?
“还记的来我们家的徐大人吗?他认识不少洋人,那些洋人手里,有我想要的东西。”
“你是说火器吧?”姚芊羽反应最快,上次鳌拜和徐光启的谈话都是围绕着武器进行的,他就知道鳌拜想打先进武器的主意。包括何如宠在内的这些老臣,还都蒙在鼓里呢。
鳌拜道:“准确的说,是制造武器的技术,我得想个办法招揽些人才,制造出先进的枪炮。”
他也头疼为什么一直没遇到有用的人,明朝的那些所谓才子,对四书五经的兴趣远远大于钻研科学,现在最缺的依旧是人才。
几天后,徐光启再次来访,并带来三个人。介绍道:“这位是耶稣会中国传教区会长龙华民,他是意大利人,已经来大明有三十年了。这两位是我朋友的儿子,孙和斗、孙和京。”
三人一起施礼道:“见过黄大人,何大人,还有几位夫人。”
龙华民继承了典型的意大利人的血统,眼眶很深,面部轮廓分明,简直就像是尊雕像,年近六十,看起来深邃和睿智。长期在大明,他的中文也说的非常地道。
“欢迎几位光临。龙会长,很高兴见到你。”鳌拜心道,对方直接出动了会长,看来把天主教兴起的希望也放到了自己的肩上。
龙华民微笑道:“尊敬的黄大人,我听徐大人说,你对天主教有一些了解?”
“我只是听说了一点,并没有很深层的认识,我觉得天主教的教义还是很有道理的。”鳌拜笑道:“我还知道天主教和佛教有一点冲突,但人们应该有资格选择自己的信仰。所以,我支持天主教在大明传播。”
“徐先生说你是一位开明的学者,请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鳌拜一开口就表示了对天主教支持,龙华民很高兴。聊了几句,他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自己在大明的一些经历。
在传教方式上,他采取了与当时大多数来华传教士不同的道路。他主张公开走向社会,展教徒,要求入教者必须抛弃传统的中国习俗。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展了三百多名教徒。由于遭到当地人士的迫害,一六零九年前往北京,担任了耶稣会中国传教区会长。后中国生了迫害天主教的事件,龙华民又与大多数传教士生了意见分歧。
说了半天,鳌拜有点烦了。他找外国人来,想要的是枪炮,可不是和帮这帮人捐款盖教堂的。找了个机会打断龙华民道:“大明推佛教,如果天主教想在大明有长足的展,还要下一些功夫。我想问一下,龙会长,你觉得大明现在情况如何?”
龙华民道:“很繁华,也很伟大。只是大明的禁海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明和外国的交流。除此以外,我对贵国的情况,我深感佩服。”
所谓禁海令,是指明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始于明初,虽时张时弛,但直至现在也未曾撤销。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
龙华民的话很直白,正和鳌拜心意,他做了不少功课,知道洋人最想要的是什么。
凡是乘船探索到大明来的外国人,无不对明朝的禁海行为极度失望。葡萄牙人就曾经想强行构建贸易据点,他们也一直游弋于中国海岸,沿线北上闽浙两省,试图通过走私、抢掠等非法形式谋得暴利。
倭患爆后,急于摆脱责任的礼部官员们也贸然请求皇帝罢黜市舶司。当然,由于沿海一带人多地少,许多居民还是私自出海贸易,明廷就进行残酷镇压。明朝禁海只针对民间而不针对朝廷,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就造成了中国无法和外国持续、全面的交往
明朝的禁海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中国海上贸易的展,好在官方的造船业使用还能勉强支撑,或者说苟延残喘。而清朝建立后的禁海则完全将中国的造船业一锤子砸死了。可以说,老朱家的人把中国的造船业推到了悬崖边上,而满清人则一脚踹下了悬崖。
中国近代在满清时期落后,明代却是根源。朱元璋提出的海禁和八股取士,都是害人不浅的东西。
鳌拜观察着龙华民,轻道:“龙会长,如果大明开海禁,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你感觉怎么样?”
龙华民喜形于色,笑道:“如果黄大人可以说服皇上开海禁,当然是一件好事。”
鳌拜不换不忙道:“大明禁海,很大原因是缺乏安全保障,比如葡萄牙,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在未经明朝政府同意下,自行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葡萄牙社区的自治管理,每年只付五百两白银予明政府与其后的清政府为地租。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也窥视我国台湾岛。如果开海禁,我们怎么保证国家的安全呢?”
龙华民无言以对。这些东西,就不是他能提意见的了。
鳌拜又道:“龙会长,我就直说好了,我拜托徐大人带外国朋友来沟通,也是想为海禁做努力,并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洋人把火器技术传授于大明,帮助大明增强军事力量,保卫国家安全。如果我们能打败边境的金国,内地没了战争,当然可以全面开海禁,进行友好往来和通商。否则就算我天天向皇上提建议,也不会有结果的。你意下如何?”
龙华民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教士,不可能在大明立足,他最早就是到了澳门,在那里生活了多年,又到了内地。他是有葡萄牙军方支持的,鳌拜的话他能理解,大明想要的是实际的利益,并不是只付出不得到。
龙华民问道:“黄大人,你真的可以代表皇帝的意愿吗?如果我们愿意卖给大明火器,并帮助大明提高锻造技术,皇上却依旧海禁怎么办?据说所知,你们的官场要复杂的多。”
鳌拜知道,这洋老头已经开始赶兴趣了。天主教是一方面,真正最吸引西方人的,还是通商。只要通商,双方都能获得暴利。
鳌拜道:“现在还不行,其实我更想和一些武器专家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我想龙会长一定有些人脉,不知能满足我这个愿望吗?”
&1t;!——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后一页——>
&1t;!——end——>
&1t;!——如果是某章的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