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一个千伶百俐的大媚眼,算是抛给了瞎子。
南安侯认真的给太子分析了一回江南局势后,就告退出了东宫。
太子认真叫南安侯给堵的不行。
其实,江南啥样,纵使南安侯不说,太子跟着亲爹穆元帝在朝理政这些年,心里也知道一些。当然,太子对江南的见地,可能没有南安侯这样的宿将深刻,但大局上的眼光还是有的。
收靖江王之权,这样千古功勋,太子为何独独举荐南安侯,将此旷世功绩送予南安侯,归根到底,东宫也知道,南安侯有这样的本事。东宫是想借助南安侯在军略上独到的天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立此奇功,同时给巡幸江南的太子加分。当然,江南系官员也要最大限度的在此战中保持家族元气,让家族在此战中得到最大利益。
种种情势的叠加,促成南安侯统率江南之事。
军政军政,军与政从来都是一体。
东宫系的利益与此战成败攸息相关,把统率之位举荐给南安侯,东宫自然有东宫的要求。
东宫的要求是,尽快打赢这一仗。
你要是磨蹭三到五年,那为啥还非要用你南安侯啊!五皇子这样就藩三年的生手,都说三到五年内便能荡平靖江。南安侯你领兵多少年,五皇子不过生瓜一个,你这三到五年的回答,不是被老五收买了吧?
要不是东宫知晓南安侯软硬不吃的脾气,且谢莫如与承恩公府素来水火不容,太子非得有此怀疑不可。
太子对南安侯的回答不大满意,却也无法。
毕竟,大总督一事,是东宫举荐南安侯,而不是南安侯求着东宫举荐的。
南安侯虽与承恩公是同胞兄弟,但,南安侯的性子显然与承恩公不同。承恩公事事以太子为先,南安侯对于东宫则有些不远不近。故而,南安侯给出三到五年的时间,太子也不能说,你抓紧点儿时间,一年半载的便把江南平定成不成?
太子不能同南安侯说,却是可以同岳父吴国公说的。
宁祭酒是太子近臣,也知晓一些太子的心事,但太子没与他商议,宁祭酒便当自己不知晓了。
吴国公闻知此事后道,“南安侯一向谨慎,他说要三到五年,是老成持重。一则,江南如何,得南安侯亲自去了方知晓。二则,闽王说了三到五年之事,南安侯到底也要顾及些闽王的颜面。三则,三到五年,是最长的时间了,倘能提前解决靖江之事,岂不正是殿下之功么。”
此一席话便能知晓穆元帝在为太子选岳家时是何等用心了,这位国公大人的手段,亦由此可窥一斑。
南安侯因战功封侯,自然不是寻常人物,倘太子一问,南安侯便迫不及待的上前表忠心,那南安侯也就不是南安侯了。南安侯给太子三到五年的答案,这才是南安侯的本事所在。
话说,胡氏一族,吴国公最看好的就是南安侯,只可惜闽王妃实在手快,竟挑了南安侯的次女为闽王郡主伴读。好在,南安侯闺女被人抢了先,不过,南安侯还是有儿子的。吴国公安抚了太子的心情,看太子颜色转好,就说起来,“南安侯军略出众,家教亦好。前儿我见了他家三子,不过六七岁的年纪,就极懂礼数的。”
太子并不笨,他先时只是对南安侯的回答不满意罢了,如今经岳父一解说,那点儿小小不悦也就烟消云散了。太子虽是高高在上,但笼络个把人的手段也是有的,一听岳父这话,太子立刻道,“三郎也到了念书的岁数,该选伴读了。”
吴国公笑,“殿下恩重,天下皆知。”东宫对南安侯有举荐之恩,再对南安侯施恩,如此恩深,南安侯若再有二话,便是陛下也会不满吧。
至于其他,此时此刻,最重要的就是将南安侯牢牢的绑在东宫系的战车上,余者,皆可退让!
太子与吴国公在东宫商议事情,隔日,南安侯被宣至昭德殿陛见。
穆元帝没有太子这种急功近利一般对时间的要求,穆元帝道,“靖江在江南经营日久,朕登基时,外忧内患不断,一直没空料理,就坐大了他。你与朕实说,此去江南,有几分把握。”
南安侯先后被五皇子与太子举荐平定江南,自然也细细的琢磨过此事,南安侯道,“靖江势力已成,早晚必有一战。要说十成十,臣不敢说此大话,五成把握总有的。只是,臣以往都是在南安州,江南地广人密,士族豪门颇多,臣这一去,暂时不能开战,怕得先料理江南军务。总得兵将可用,方得用兵。”
穆元帝微颌首,见面儿上却是欲言又止,穆元帝对这位小表弟向来信赖有加,便道,“在朕面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南安侯此方道,“陛下委臣以重任,按理臣不该说此话,不过,臣以为,朝中还有比臣更合适人选。”
穆元帝有些讶意,这位小表弟可不是会推诿的人,何况南安侯确有才干,穆元帝不由问,“你说的是哪个?”
“闽王殿下。”南安侯道。
穆元帝听这话不禁笑了,“你俩倒有趣,他举荐你,你举荐他。”老穆家情势不同,穆元帝没有兄弟,他爹一把年岁才有了他,险断了老穆家的香火。故此,甭看穆元帝孩子不少,他仍秉持着老穆家的传统,一向宝贝孩子。穆元帝看五儿子素来顺眼,再加上南安侯也是他倚重的臣子兼表弟,故而,南安侯举荐五皇子,穆元帝并未多想。
南安侯正色道,“臣长于军略,于政务上却是有限。江南之难,其实最难的不在于靖江王多年经营,而是江南这些弯弯绕绕的士族豪门富户大贾。闽王殿下身份高贵,主持过闽地事宜,虽闽王谦逊,常说上番大胜为侥幸,臣在军中多年,倘小胜说一声侥幸倒是可能,一场大胜,绝非侥幸。陛下,闽地毗临靖江,靖江能掌吴浙二地,闽地既与靖江相临,靖江怎会不向闽地渗透。闽王在闽地经营三年便可令靖江一场大败,以闽王之才,当能掌江南事。介时,臣辅以军略,江南之事,必可事半功倍。”
穆元帝听得认真,想了想,依旧道,“闽王只是闽地藩王,若四省之事均由他来操持,他还年轻,这幅担子太重,怕他是力不从心。”
南安侯便知道穆元帝仍是倾向东宫了,其实南安侯倒也理解皇帝表哥,闽王才干出众,这不是人说的,而是闽王扎扎实实自己做出来的。穆元帝对儿子们都很好,但身为一代帝王,穆元帝也有自己的考量。江南之事,较之闽地复杂千倍,别人都当大总督之位何等显耀,南安侯却觉着此位当真是一盆火炭.南安侯举荐五皇子不为别个,从五皇子就藩闽地就能看出来,这位皇子殿下不惧得罪人,对臣下也有担当,手段刚柔并济,倘有五皇子打头,梳理江南应更容易些。不过,穆元帝道,“朕为你配一个善理政务之人如何?”
南安侯便将闽王之事暂且搁下,道,“不知是哪位大人?”
“吴国公,如何?”
南安侯道,“吴国公居于臣下?”
穆元帝笑,“这有何妨,吴国公娴于庶务,你长于军略,你二人主持江南,珠联璧合。”
吴国公都去给他当巡抚了,南安侯这个总督还能说什么呢,只得谢恩之后再谢恩了。南安侯还同穆元帝说了要去闽王府请教一回闽地军略之事,穆元帝对五儿子十分自信,笑,“你有什么要问的,只管去,小五在这上头还是有些见识的。”
南安侯任江南大总督一事定下来,朝中并未有多少反对的声音,南安侯因军功封侯,实实在在的战功摆着的,总督本就为武职,更兼南安侯出身承恩公府,正经穆元帝舅家表弟,上层关系给力,故此,南安侯坐这个大总督之位,实至名归。
倒是吴国公任巡抚一事,有些人觉着依吴国公之位高爵显,居屈南安侯之下,未免大材小用了。不过,人家吴国公没意见,东宫没意见,最重要的是龙椅上的那一位没意见,余人有眼力的,自然也不好有什么意见了。
大总督之事尘埃落定,五皇子也感慨再三,东宫系能举荐南安侯执掌江南,当真是一张好牌。更可见,东宫也是以国事为重的。
五皇子觉着,自己还是得多想想以后怎样建设封地的事吧。
南安侯就在这时候上门拜访的,五皇子与南安侯不大熟,不过,现下南安侯的闺女给他闺女做伴读,再加上本就是亲戚,南安侯辈份长,五皇子身份高,关键是,俩人都是明白人,倒也能说到一处去。
五皇子请南安侯去书房坐了,因涉军务,侍女上过茶点后,五皇子便令屋内侍人退下,他与南安侯私下说话。
南安侯打听闽地之事,五皇子也就与南安侯细说了,“至今闽地的细作也不知有没有清理干净,闽地有一点好处在于地方穷。富贾豪门,也没几家。以往闽地最有名的家族是前英国公方家与宋家,方家早就灭族,宋家一直在西宁,现下只有江姑娘在了。如今闽地并没有称得上显赫的人家,有些年头的家族就是余、齐两家,不过这两家族中并无高官。剩下不大安分的,在闽地时,我都处置了。再者,闽地的港口约摸要竣工,扶风掌兵时间尚短,不过,要说镇守闽地,还是可以的。闽地只要太平,不愁百姓过不好日子。”
听话听音,南安侯听出五皇子的意思,五皇子是不希望有人去动闽地的,南安侯却是道,“殿下眼光好,闽地将才颇多。依臣看,柳将军便是其中佼佼。”
五皇子也没急,笑道,“扶风才干自然是有的,只是,闽地与江南大势不同,当初我亲至闽地,以皇子藩王的身份,力排众议,扶风方得以掌闽地驻军。按理,将军么,会打仗就够了。但江南不一样,江南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扶风以何服众?仅凭在闽地的战功,怕是不足。”
南安侯笑了一下,道,“并非柳将军战功不足,怕是殿下觉着臣难以掌控江南局势,反会误了柳将军。”
“侯爷误会了。一力降十会,侯爷江南兵权在手,便没有不能掌控的局势。侯爷也知道,靖江与南安州,相隔的就是一个闽地。何况,海上也无甚太平,闽地自来多匪患,没有扶风坐镇闽地,闽地怕是难以消停。”五皇子担心的不是南安侯掌握不了江南局势,而是江南这一锅粥委实不好炖,南安侯要掌江南,必得一番血流成河。平国公府柳家的嫡庶之争,五皇子也知道一些,柳扶风这嫡子嫡孙年少时摔坏了腿,同他跑去闽地挣前程,可想而知柳家这庶系多强势,而柳扶风庶出二叔一向与东宫交好。江南之地,东宫系势力庞大,且这几年东宫与他关系平淡,五皇子怎会放心让自己的心腹爱将去江南。五皇子与南安侯道,“我与侯爷推荐一位将才如何?”
南安侯眉心微动,“李宇李伯爷?”
“正是。”五皇子是个坦率人,他直接道,“宇表兄乃难得的悍将,依宇表兄的出身,江南何人能敌?不过,他还在家里养伤,最好侯爷亲去一趟。”柳扶风有人敢招惹,李宇是断然无人敢惹的。哪怕东宫,也得给文康长公主三分面子。
南安侯道,“殿下的眼光再不会错,臣明日就去。”
虽知南安侯是军中老手,五皇子仍是忍不住道,“江南的事,宁缓勿急。”
南安侯真的笑了,他与五皇子打交道的少,真不知道五皇子是这样的实诚人。多少人都是眼望他得胜归来,唯有五皇子劝他莫急。南安侯也多了几分郑重,道,“臣明白。”他道,“既是殿下说柳将军能守住闽地,那闽地的军备,臣就不动了。不过,有一事,殿下给臣一个准话。”
“何事?你只管说?”
南安侯声音放低,淡淡地却险些吓着五皇子,因为南安侯道,“海匪段四海那里的事,他会不会与靖江相勾结?”
其实,南安侯问的这话,五皇子可以说“不知道”,但如果这样回答,俩人也就没必要继续谈了。
只是,五皇子与段四海之间的联系,天知地知,他们夫妻知,余者也就谢尚书与穆元帝知道了。皇子同海匪来往,这事……也就他爹默许,是万不能拿到台面儿上来说的。五皇子定一定神,他换了个角度来说段四海一事,五皇子道,“当初我依计避退剑州,一路上走走停停,是计诱靖江入瓮。彼时,我以为段四海也会上岸趁火打劫,就想着,倘能如此,正可将靖江的人与海匪一勺烩了。结果,段四海劫的是败退的靖江残兵,并未上岸。段四海此人,谨慎异常。他会不会同靖江勾结,谁都没法断定。”
南安侯道,“段四海的底细……”
“他对帝都豪门旧事,了如指掌。”五皇了并未相瞒。
南安侯道,“介时还请殿下帮忙,既想收靖江之权,必得成四合之网,别的地方臣不担心,唯海上,我朝海军防线太过薄弱。”
其实哪里还有海军呢。五皇子藩地建港口,都得出保护费给段四海。
南安侯这般说,不过是为了朝廷颜面。
五皇子也是盼着朝廷能收服靖江的,他想着,段四海这事既然南安侯都知道了,便送南安侯一人情,与南安侯说了说闽地与段四海之间联系的事。南安侯道,“如此,介时要请江姑娘帮忙。”南安侯并不会摒弃闽地,然后自己去与段四海联系,谁也不能永掌江南权柄,闽地肯尽心配合,南安侯也不会大动闽地。
五皇子一口应下,“成,我让王妃写封信给江姑娘。”
南安侯没想到原来这事儿还是谢王妃在管,不过,倒也不算意外,谢王妃素来是个借势高手。南安侯同五皇子说起江南局势,倒也有些惺惺相惜之意,尤其五皇子能顶着风险将李宇推荐给自己,虽然南安侯也是想要李宇为副手的,但这话从五皇子嘴里说出来,五皇子是担有风险的。且,五皇子诚心相帮,纵南安侯一向冷峻,对五皇子也多了几分不错感观。
及至南安侯告辞,五皇子道,“侯爷还要多加小心一人。”五皇子不是个爱卖关子的,他直接就说了,“白浪。”白浪曾大败永定侯,五皇子就藩三年未曾与其交战,但白浪乃劲敌,这是一定的。
南安侯有些诧异,他望向五皇子道,“殿下难道不知?”
“什么?”
南安侯负手,目光有些说不出悠远,口气却是淡然,南安侯道,“当年先英国公的府里便有一头白狼,为先英国公爱物,白浪此名,若所料未差,定是化名无疑。”
南安侯认真的给太子分析了一回江南局势后,就告退出了东宫。
太子认真叫南安侯给堵的不行。
其实,江南啥样,纵使南安侯不说,太子跟着亲爹穆元帝在朝理政这些年,心里也知道一些。当然,太子对江南的见地,可能没有南安侯这样的宿将深刻,但大局上的眼光还是有的。
收靖江王之权,这样千古功勋,太子为何独独举荐南安侯,将此旷世功绩送予南安侯,归根到底,东宫也知道,南安侯有这样的本事。东宫是想借助南安侯在军略上独到的天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立此奇功,同时给巡幸江南的太子加分。当然,江南系官员也要最大限度的在此战中保持家族元气,让家族在此战中得到最大利益。
种种情势的叠加,促成南安侯统率江南之事。
军政军政,军与政从来都是一体。
东宫系的利益与此战成败攸息相关,把统率之位举荐给南安侯,东宫自然有东宫的要求。
东宫的要求是,尽快打赢这一仗。
你要是磨蹭三到五年,那为啥还非要用你南安侯啊!五皇子这样就藩三年的生手,都说三到五年内便能荡平靖江。南安侯你领兵多少年,五皇子不过生瓜一个,你这三到五年的回答,不是被老五收买了吧?
要不是东宫知晓南安侯软硬不吃的脾气,且谢莫如与承恩公府素来水火不容,太子非得有此怀疑不可。
太子对南安侯的回答不大满意,却也无法。
毕竟,大总督一事,是东宫举荐南安侯,而不是南安侯求着东宫举荐的。
南安侯虽与承恩公是同胞兄弟,但,南安侯的性子显然与承恩公不同。承恩公事事以太子为先,南安侯对于东宫则有些不远不近。故而,南安侯给出三到五年的时间,太子也不能说,你抓紧点儿时间,一年半载的便把江南平定成不成?
太子不能同南安侯说,却是可以同岳父吴国公说的。
宁祭酒是太子近臣,也知晓一些太子的心事,但太子没与他商议,宁祭酒便当自己不知晓了。
吴国公闻知此事后道,“南安侯一向谨慎,他说要三到五年,是老成持重。一则,江南如何,得南安侯亲自去了方知晓。二则,闽王说了三到五年之事,南安侯到底也要顾及些闽王的颜面。三则,三到五年,是最长的时间了,倘能提前解决靖江之事,岂不正是殿下之功么。”
此一席话便能知晓穆元帝在为太子选岳家时是何等用心了,这位国公大人的手段,亦由此可窥一斑。
南安侯因战功封侯,自然不是寻常人物,倘太子一问,南安侯便迫不及待的上前表忠心,那南安侯也就不是南安侯了。南安侯给太子三到五年的答案,这才是南安侯的本事所在。
话说,胡氏一族,吴国公最看好的就是南安侯,只可惜闽王妃实在手快,竟挑了南安侯的次女为闽王郡主伴读。好在,南安侯闺女被人抢了先,不过,南安侯还是有儿子的。吴国公安抚了太子的心情,看太子颜色转好,就说起来,“南安侯军略出众,家教亦好。前儿我见了他家三子,不过六七岁的年纪,就极懂礼数的。”
太子并不笨,他先时只是对南安侯的回答不满意罢了,如今经岳父一解说,那点儿小小不悦也就烟消云散了。太子虽是高高在上,但笼络个把人的手段也是有的,一听岳父这话,太子立刻道,“三郎也到了念书的岁数,该选伴读了。”
吴国公笑,“殿下恩重,天下皆知。”东宫对南安侯有举荐之恩,再对南安侯施恩,如此恩深,南安侯若再有二话,便是陛下也会不满吧。
至于其他,此时此刻,最重要的就是将南安侯牢牢的绑在东宫系的战车上,余者,皆可退让!
太子与吴国公在东宫商议事情,隔日,南安侯被宣至昭德殿陛见。
穆元帝没有太子这种急功近利一般对时间的要求,穆元帝道,“靖江在江南经营日久,朕登基时,外忧内患不断,一直没空料理,就坐大了他。你与朕实说,此去江南,有几分把握。”
南安侯先后被五皇子与太子举荐平定江南,自然也细细的琢磨过此事,南安侯道,“靖江势力已成,早晚必有一战。要说十成十,臣不敢说此大话,五成把握总有的。只是,臣以往都是在南安州,江南地广人密,士族豪门颇多,臣这一去,暂时不能开战,怕得先料理江南军务。总得兵将可用,方得用兵。”
穆元帝微颌首,见面儿上却是欲言又止,穆元帝对这位小表弟向来信赖有加,便道,“在朕面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南安侯此方道,“陛下委臣以重任,按理臣不该说此话,不过,臣以为,朝中还有比臣更合适人选。”
穆元帝有些讶意,这位小表弟可不是会推诿的人,何况南安侯确有才干,穆元帝不由问,“你说的是哪个?”
“闽王殿下。”南安侯道。
穆元帝听这话不禁笑了,“你俩倒有趣,他举荐你,你举荐他。”老穆家情势不同,穆元帝没有兄弟,他爹一把年岁才有了他,险断了老穆家的香火。故此,甭看穆元帝孩子不少,他仍秉持着老穆家的传统,一向宝贝孩子。穆元帝看五儿子素来顺眼,再加上南安侯也是他倚重的臣子兼表弟,故而,南安侯举荐五皇子,穆元帝并未多想。
南安侯正色道,“臣长于军略,于政务上却是有限。江南之难,其实最难的不在于靖江王多年经营,而是江南这些弯弯绕绕的士族豪门富户大贾。闽王殿下身份高贵,主持过闽地事宜,虽闽王谦逊,常说上番大胜为侥幸,臣在军中多年,倘小胜说一声侥幸倒是可能,一场大胜,绝非侥幸。陛下,闽地毗临靖江,靖江能掌吴浙二地,闽地既与靖江相临,靖江怎会不向闽地渗透。闽王在闽地经营三年便可令靖江一场大败,以闽王之才,当能掌江南事。介时,臣辅以军略,江南之事,必可事半功倍。”
穆元帝听得认真,想了想,依旧道,“闽王只是闽地藩王,若四省之事均由他来操持,他还年轻,这幅担子太重,怕他是力不从心。”
南安侯便知道穆元帝仍是倾向东宫了,其实南安侯倒也理解皇帝表哥,闽王才干出众,这不是人说的,而是闽王扎扎实实自己做出来的。穆元帝对儿子们都很好,但身为一代帝王,穆元帝也有自己的考量。江南之事,较之闽地复杂千倍,别人都当大总督之位何等显耀,南安侯却觉着此位当真是一盆火炭.南安侯举荐五皇子不为别个,从五皇子就藩闽地就能看出来,这位皇子殿下不惧得罪人,对臣下也有担当,手段刚柔并济,倘有五皇子打头,梳理江南应更容易些。不过,穆元帝道,“朕为你配一个善理政务之人如何?”
南安侯便将闽王之事暂且搁下,道,“不知是哪位大人?”
“吴国公,如何?”
南安侯道,“吴国公居于臣下?”
穆元帝笑,“这有何妨,吴国公娴于庶务,你长于军略,你二人主持江南,珠联璧合。”
吴国公都去给他当巡抚了,南安侯这个总督还能说什么呢,只得谢恩之后再谢恩了。南安侯还同穆元帝说了要去闽王府请教一回闽地军略之事,穆元帝对五儿子十分自信,笑,“你有什么要问的,只管去,小五在这上头还是有些见识的。”
南安侯任江南大总督一事定下来,朝中并未有多少反对的声音,南安侯因军功封侯,实实在在的战功摆着的,总督本就为武职,更兼南安侯出身承恩公府,正经穆元帝舅家表弟,上层关系给力,故此,南安侯坐这个大总督之位,实至名归。
倒是吴国公任巡抚一事,有些人觉着依吴国公之位高爵显,居屈南安侯之下,未免大材小用了。不过,人家吴国公没意见,东宫没意见,最重要的是龙椅上的那一位没意见,余人有眼力的,自然也不好有什么意见了。
大总督之事尘埃落定,五皇子也感慨再三,东宫系能举荐南安侯执掌江南,当真是一张好牌。更可见,东宫也是以国事为重的。
五皇子觉着,自己还是得多想想以后怎样建设封地的事吧。
南安侯就在这时候上门拜访的,五皇子与南安侯不大熟,不过,现下南安侯的闺女给他闺女做伴读,再加上本就是亲戚,南安侯辈份长,五皇子身份高,关键是,俩人都是明白人,倒也能说到一处去。
五皇子请南安侯去书房坐了,因涉军务,侍女上过茶点后,五皇子便令屋内侍人退下,他与南安侯私下说话。
南安侯打听闽地之事,五皇子也就与南安侯细说了,“至今闽地的细作也不知有没有清理干净,闽地有一点好处在于地方穷。富贾豪门,也没几家。以往闽地最有名的家族是前英国公方家与宋家,方家早就灭族,宋家一直在西宁,现下只有江姑娘在了。如今闽地并没有称得上显赫的人家,有些年头的家族就是余、齐两家,不过这两家族中并无高官。剩下不大安分的,在闽地时,我都处置了。再者,闽地的港口约摸要竣工,扶风掌兵时间尚短,不过,要说镇守闽地,还是可以的。闽地只要太平,不愁百姓过不好日子。”
听话听音,南安侯听出五皇子的意思,五皇子是不希望有人去动闽地的,南安侯却是道,“殿下眼光好,闽地将才颇多。依臣看,柳将军便是其中佼佼。”
五皇子也没急,笑道,“扶风才干自然是有的,只是,闽地与江南大势不同,当初我亲至闽地,以皇子藩王的身份,力排众议,扶风方得以掌闽地驻军。按理,将军么,会打仗就够了。但江南不一样,江南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扶风以何服众?仅凭在闽地的战功,怕是不足。”
南安侯笑了一下,道,“并非柳将军战功不足,怕是殿下觉着臣难以掌控江南局势,反会误了柳将军。”
“侯爷误会了。一力降十会,侯爷江南兵权在手,便没有不能掌控的局势。侯爷也知道,靖江与南安州,相隔的就是一个闽地。何况,海上也无甚太平,闽地自来多匪患,没有扶风坐镇闽地,闽地怕是难以消停。”五皇子担心的不是南安侯掌握不了江南局势,而是江南这一锅粥委实不好炖,南安侯要掌江南,必得一番血流成河。平国公府柳家的嫡庶之争,五皇子也知道一些,柳扶风这嫡子嫡孙年少时摔坏了腿,同他跑去闽地挣前程,可想而知柳家这庶系多强势,而柳扶风庶出二叔一向与东宫交好。江南之地,东宫系势力庞大,且这几年东宫与他关系平淡,五皇子怎会放心让自己的心腹爱将去江南。五皇子与南安侯道,“我与侯爷推荐一位将才如何?”
南安侯眉心微动,“李宇李伯爷?”
“正是。”五皇子是个坦率人,他直接道,“宇表兄乃难得的悍将,依宇表兄的出身,江南何人能敌?不过,他还在家里养伤,最好侯爷亲去一趟。”柳扶风有人敢招惹,李宇是断然无人敢惹的。哪怕东宫,也得给文康长公主三分面子。
南安侯道,“殿下的眼光再不会错,臣明日就去。”
虽知南安侯是军中老手,五皇子仍是忍不住道,“江南的事,宁缓勿急。”
南安侯真的笑了,他与五皇子打交道的少,真不知道五皇子是这样的实诚人。多少人都是眼望他得胜归来,唯有五皇子劝他莫急。南安侯也多了几分郑重,道,“臣明白。”他道,“既是殿下说柳将军能守住闽地,那闽地的军备,臣就不动了。不过,有一事,殿下给臣一个准话。”
“何事?你只管说?”
南安侯声音放低,淡淡地却险些吓着五皇子,因为南安侯道,“海匪段四海那里的事,他会不会与靖江相勾结?”
其实,南安侯问的这话,五皇子可以说“不知道”,但如果这样回答,俩人也就没必要继续谈了。
只是,五皇子与段四海之间的联系,天知地知,他们夫妻知,余者也就谢尚书与穆元帝知道了。皇子同海匪来往,这事……也就他爹默许,是万不能拿到台面儿上来说的。五皇子定一定神,他换了个角度来说段四海一事,五皇子道,“当初我依计避退剑州,一路上走走停停,是计诱靖江入瓮。彼时,我以为段四海也会上岸趁火打劫,就想着,倘能如此,正可将靖江的人与海匪一勺烩了。结果,段四海劫的是败退的靖江残兵,并未上岸。段四海此人,谨慎异常。他会不会同靖江勾结,谁都没法断定。”
南安侯道,“段四海的底细……”
“他对帝都豪门旧事,了如指掌。”五皇了并未相瞒。
南安侯道,“介时还请殿下帮忙,既想收靖江之权,必得成四合之网,别的地方臣不担心,唯海上,我朝海军防线太过薄弱。”
其实哪里还有海军呢。五皇子藩地建港口,都得出保护费给段四海。
南安侯这般说,不过是为了朝廷颜面。
五皇子也是盼着朝廷能收服靖江的,他想着,段四海这事既然南安侯都知道了,便送南安侯一人情,与南安侯说了说闽地与段四海之间联系的事。南安侯道,“如此,介时要请江姑娘帮忙。”南安侯并不会摒弃闽地,然后自己去与段四海联系,谁也不能永掌江南权柄,闽地肯尽心配合,南安侯也不会大动闽地。
五皇子一口应下,“成,我让王妃写封信给江姑娘。”
南安侯没想到原来这事儿还是谢王妃在管,不过,倒也不算意外,谢王妃素来是个借势高手。南安侯同五皇子说起江南局势,倒也有些惺惺相惜之意,尤其五皇子能顶着风险将李宇推荐给自己,虽然南安侯也是想要李宇为副手的,但这话从五皇子嘴里说出来,五皇子是担有风险的。且,五皇子诚心相帮,纵南安侯一向冷峻,对五皇子也多了几分不错感观。
及至南安侯告辞,五皇子道,“侯爷还要多加小心一人。”五皇子不是个爱卖关子的,他直接就说了,“白浪。”白浪曾大败永定侯,五皇子就藩三年未曾与其交战,但白浪乃劲敌,这是一定的。
南安侯有些诧异,他望向五皇子道,“殿下难道不知?”
“什么?”
南安侯负手,目光有些说不出悠远,口气却是淡然,南安侯道,“当年先英国公的府里便有一头白狼,为先英国公爱物,白浪此名,若所料未差,定是化名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