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七章一百五十万建军目标——
四百四十七章一百五十万建军目标

三十个整编师,前十八个归了梁纲的嫡系部队,而后十二个就给了起家以来收编的各路杂牌。

首先,第十九师和第二十师梁纲给了原湘黔义军。自从吴八月和石三保退出军伍之后,吴廷礼、吴廷义等少壮头领带领着整编后的两团湘黔义军,南下云贵和攻伐四川都立下了不少功绩。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人心安抚有着大功,于情于理,梁纲都需要给个整编师的番号。

而且这样的大整编也是掺沙子和拢人心的最好手段。等到日后陆陆续续的兵丁军官补充完毕,第十九师和第二十师差不多也就可以正式摘掉自己头上的‘苗’字标号了。

而第二十一师和第二十二师的闵正鼎、张宗文、林之华、覃加耀、杨起元、陈德本等人,梁纲本来是只打算给他们一个整编师番号的,那个时候四川义军还没有露出低头的意思,梁纲最初的整编计划中也没有四川义军的身影。

但后仔细想了想,闵正鼎、张宗文、林之华这群人在施南府投靠的态度太明确太干脆了,只说这个功劳,就可以多奖励一个番号。

于是本要归入一个师的这群人纷纷喜笑颜开的去两个师上任去了。多出了一个师的番号,就是多出了一倍的位子,一些本来只能做副团长的人现在也有了团长的位子,平白升了一级,当然是高兴。

襄阳义军则明确整编成了四个师。王聪儿嫡系一个师、高家营一个师,张家一个师,最后是王延诏联合郧南义军余部的一个师。

当初挺有希望跟罗进一样归入红巾军的陈金生、杨宗仁和张驯龙三人,现在已经只剩下杨宗仁一个还活着的了。张驯龙死在了一年多前,陈金生死在了红白两军正式分手之后不久,时间更早。

跟王延诏编入一个整编师,杨宗仁、陈金玉陈金生之弟都没有半点的抵触。在襄阳义军旗下的时候,他们郧阳出来的队伍就是抱在一群的一个小团体,算是襄阳义军内的第四个集团。只是力量最弱小,所以,梁纲直接就定了四个番号给襄阳义军。

姚学才、高德均、张月梅、王延诏,分别列整编第二十三师、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和第二十六师师长。

四师师长手下的人马当然也不可能齐全,毕竟一个整编师是有两万五千人的,四个师就是十万人。而襄阳义军除掉老弱和军属之外,能够有四万青壮年就已经难能可贵了。差距太远,给梁纲掺沙子的空间也太充足了。

二十六个整编师,虽然不是个整数,但梁纲也不准备再加。可是什么事都挡不住意外发生,于是四川义军就成了此次大整编中最后的四个整编师。

就队伍里的青壮力而言四川义军是要比襄阳义军多出不少的,但是战斗力却并不是同人多势众划等号的。

对比襄阳义军,四川义军不仅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各部间也缺枪缺炮缺火药,近代化战争他们什么都缺。不然的话也不会近年内空有强大的军力,却只能与逐渐增强火器配置的清军打平手。

两军在四川对峙开始以后,钻山林打野战,因为四川多山多水的复杂地形,清军不占太大优势。可是让四川义军去强攻清军部守的城池,那也同样扯淡。

所以,四川义军虽然人力远比襄阳义军强,但梁纲只划了四个师的番号,却也没人多说一句话。

徐天德、林功亮,整编第二十七师。

王三槐、冷天禄,整编第二十八师。

龙绍周、罗其清,整编第二十九师。

冉文寿、龚文玉,整编第三十师。

三十个整编师过后就是地方守备军,从江南开始,中华军一路征程,地方守备军就一路铺开。

或是反正的绿营兵或是俘虏营里的积极分子,这些守备军虽然实力薄弱,人数也不太多,但对于安定地方局势却是有着相当的好处。

设立这样的军队,梁纲立意之初只是为了区别主战部队和留守部队。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那时梁纲手下就那么一点能打敢拼的精锐,自然不愿意留在后方白费粮食。

第四团和第五团最初时就是那样性质的,可是队伍慢慢地扩充,新人顶去了老人位,四团五团也就随之出现在了战场上。打着打着也就打成为了中华军现在的主力部队。

但这样的规矩算是保留了下来。后来梁纲索性直接命名为地方守备军,现在则改为地方守备部队。

每省设立一个守备司令部,下辖一个地方守备师,师长直接充任所在省分的守备军司令。

对于这样一个新名词,中华朝野上下接受的都很是爽快。因为‘司令’二字感觉中就富有军伍特色,语意也透着一股大气。

且更重要的是,在隋朝时候就已经有了个这样称呼的官名,为皇上近臣,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所以对于‘司令’这个词汇,中国的接受程度远高于‘舰队’这样的纯粹舶来品。

在老百姓和官僚眼中,梁纲设置的这个司令跟大明朝的都指挥使,前清的提督也就是一个样。

每一地方守备师,下设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团,一个师部直属骑兵营,一个师部直属警卫营,以及工兵营、辎重营、医护营等后勤各编制部队各一。

地域大者,或是战略位置重要者,可酌情增设独立营旅,而普通省份,一律按编制设定,一省约莫两万守备军上下。

这样的规模,当然不是现在的中华军就可以拥有的。梁纲现在只是把地方上的架子搭起来,然后着手慢慢扩充。

整个中华陆军,梁纲准备控制在百五十万左右,如果没必要,三十个步兵整编师的野战番号将不会再增加,增加的只会是炮兵师、骑兵师和特战部队,以及未来的海军。

毕竟眼下这个年代的战争不同于未来,即便是顶级大国见的国战,也没有那个国家能像一战、二战时那样,一拉就是好几百万军队。

这个时代的物质财富还远比不上一百年后。所以,梁纲拥有禁卫师和三十个步兵整编师的力量,配合着相应规模的骑兵师以及炮兵师,那就绝对是一股横扫欧亚的军力。

梁纲没奢望着把战火烧向欧洲,但在亚洲地盘上,不管是陆地还是海洋,唯一的老大只能是中国。

不然的话,大洋洲和北美这两块油油的肥肉,梁纲还拿什么力量去撕咬下肚?

五十万左右的陆军,梁纲收到的具体统计数据是过三分之一的人马为火器化部队。未来的道路还漫长而悠远,在完成那建军一百五十万目标之前,梁纲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尽快把手下的这五十万军队全部火器化了。

过三分之一,十七八万,即便是二十万又如何?还依旧是小头。

各地兵工厂都在抓紧时间的赶制军火,还要绝对的保证质量,这也需要小两年的时间才可以全部配齐。

当然,两年后中华军的军火产量绝不会还像现在这么薄弱,可那个时候兵工厂面临的就是更大数额的差距了。

现在唯一能够让梁纲满意的就是大炮的产量,铁模铸炮法真的是超高产超高速。能不用考虑大炮消耗,而只着急炮手培养速度的缓慢,这种焦虑那也能算是一种幸福的焦虑了。

柳严辰手下的那个封闭式兵工厂现在已经有近三千聋哑人,贺志强把他们管理的非常好。外面源源不断地聋哑人依旧再往里面运送,只是除了年轻力壮的男人外,现在兵工厂里也开始需要女人了。

衣食饱暖而思yin欲,这句话太圣明了

中华一式步枪的生产也和铸炮厂连到了一块,大批聋哑人倾斜了过去,使得中华一式步枪的产量是节节高升。

放着如此一手大杀器在手上,梁纲只要想一想,睡觉都踏实。

圆明园,蓬莱瑶台。

梁纲很喜欢圆明园,不仅仅是出于前世的心理,更因为这里的景观实在让人流连忘返。特别是夏季,相对于北京城,这里面更清爽凉快。蓬莱瑶台是圆明园中数一数二胜景,兴建于雍正三年,始称“蓬莱洲”。乾隆初年被定名蓬岛瑶台。景境是模拟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的‘一池三山’画意而建的,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福海中央作大小三岛,岛上建筑都为仙山楼阁状。

半部山石层层叠起,楼台殿阁自山脚下湖水边随着山势逶迤推高,直至半山;

半部水面荷叶点点,远山屏立,朵朵祥云飘渺其间。

乾隆六十年中屡次率满清王公大臣在西岸‘望瀛洲’亭观阅,他老娘和老婆小妾以及诸多大臣王公内眷也在福海周边赏玩。

可惜现在全便宜了梁纲。

梁纲很喜欢这地方,烈日炎炎,待在这里能让人心神气爽。而其中风清气凉,景色怡人也饱人眼福。

不过他虽然是在享受,却也绝没有因为享受而忘记了天下。

整个五月中旬到六月间,北方天气就炎热的厉害。河南、安徽和山东地方纷纷送来关乎旱情的急报。

可是随着六月过去,夏末的时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