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给的糖果,真是有大效果。怀着对初禅境界的向往,大家都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许多人在心底里都认为,法师讲得这么细,肯定是初禅的过来人。
既然我们的师父都是过来人,那么我们也有可能达到。要知道,这不仅是圣位,摆脱生死之位,也是乐位,是人生自在幸福的境界。
作为目标管理的诀窍,激励大家的也许并不是高大上的口号与神圣的信仰。也许,是大家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如同那位巨富王老板所说:先挣它一个亿。
这些修行的人,把这个初禅的目标,当成了可以达到的目标,从晚上开始,大家都好像钻入茅篷打坐去了,我也没看到万师兄,不知道他在干啥,只好一个人打起坐来。
虽然目标清晰,但打坐时的状态,依旧故我,不见多少起色。第二天起床后,发现大家,有眼睛红的,有脸色倦的,估计昨天打坐用力过猛所致。
“要说我这个老人呢,痴长了些岁数,从功夫来讲,比好多年轻人都不如。我没什么资格说二禅以后的事,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学术的严谨性,我还得要按经典所示,把四禅八定讲完。”
不知道他是自谦还是客气,反正人家好像承认了,他至少进入了初禅阶段,这可是不得了的成就了。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做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弃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他的话之所以好懂,相比经典更直白。我想,即使他自己功夫没到,那些功夫到了的人,也曾经在他身边,他见识过,所以就讲得生动。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过,第二禅的禅定,仍有爱、慢、邪见、疑等烦恼覆盖于心,破坏定心。”
这个名称好,“圣默然定”,默然是表象,一个圣字,就决定了不同凡响。经典上讲二禅,也叫“定生喜乐”。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在修习第三禅定时,有三种现象必须注意:心易转微细转沉没,当此现象出现时,宜以精进的慧力,再使心起。心大发动时,应予收摄抑止。心生迷闷时应想念佛法胜妙,使心生喜。若把此三事调整顺畅,即住于第三禅。”
这是最快乐的禅境,不知道,那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是否是从这里示现他的境界。
“初禅与二禅的喜,如热极时清凉水洗手洗面;三禅的乐,则如热极之时,举身浸浴于大凉池中。初禅有觉观,所以乐不遍身;二禅有大喜,乐也不能遍身;三禅已除前障,所以乐能遍身。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三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所谓支,相当于特征,确定三禅定义的几个方面。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由禅到定,名词变了,境界也变了。为什么要这样呢?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当然,第四禅是进入四无色定的转折点。”
原来是这个原因,超越色界之关节点。我看过某位法师讲解经典的一本书,他认为,初、二、三禅,虽有定心,仍有呼吸的出入,所以,不易将心摄止,仍易起念头。到第四禅时,呼吸已从细、长、缓慢而到了停止呼吸的程度,心念自然清净。到了此一阶段的禅者,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随意易得;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四念处”观,修之则易;神足、天眼、天耳、宿命、他心乃至漏尽等“六通”,求之易得。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舍:舍掉三禅的乐。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我发现,以上四禅,都有一个特点:一心,就是处于之中的意思。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槃,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就这境界还属于外道,普通人怕是连这外道都要羡慕吧?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虽已离欲,但他们仍有身体,死后则生于仍为微细物质构成的色界天,故称为仅有色身而无物欲的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此四者统称四空处定。入四空处,则进入纯精神的所谓无色界天。”
所谓心外无法,超越物质世界后,下面就进入纯粹精神世界,或者说心的世界了。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即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即是没有物质与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五蕴只消除了一蕴,不早着呢。
“在西藏,有些经过长期修行禅定的人,到某种程度时,会志愿舍离色身,入定之后,便脱化而去。不过,尚有色身的时候,也能修成无色定的:先将心念观想色身中的虚空,色身的细胞,如藕中空,此空渐渐扩大,最后便只见虚空不见色身。色身空了,色身所处的环境也空,再无物质世界的感受,只是一片无量无边的虚空,此时的感受,犹如一向被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旦破笼而出,翱翔于浩瀚无涯的空中,无拘无束。”
他是说的虹化吗?我在资料上看到过。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
色除了是四禅,进入后面境界,开始渐次消除想,现在开始除识了吧?
“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具体修法:由观虚空转为观想意识,渐渐发现意识的现象,是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相续不断之间,如流水、如灯焰,绵绵相继,由现在向过去推延或向未来延展下去,也是无量无边。可见,空无边处是体验到空间的无限广大,识无边处是体验到时间的无限广大。”
不知道,他所说的修法,是他自己的体验,还是听身边高手们说的。毕竟,他至少见识过三位圣人。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他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越说越玄乎,这境界与上一个境界,究竟有何区别呢?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处与空无边处不同,空无边处以虚空为所观境,无所有处则不以任何东西为所缘;无所有处与佛法所讲的空,亦颇有不同,前者以无所有的观念为所缘境,佛法则为破除执着而说空,不以为实有一个无所有的东西。”
像绕口令,有点听不懂了。大众中有人左顾右盼,估计像我一样,开始听天书。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即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前面讲的,过于严谨,没有实践特点,所以听起来,相当费劲。
“这里也是南传佛教的影响范围,我也讲讲他们是怎么认识这个的。他们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还有人认为,修行者一旦发觉,凡是可用意识思想的,都不是究竟的,便再往上一步,舍弃一切可缘的思想意念,达到世间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他们仍住于非有想的微细意念上,念头虽不动,感受依然存在,故名非无想”。
这名为解释与对比,其实更让我糊涂,也许在坐中有高手,法师是专门为他解答的吧。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即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这是佛法对境界的分层,许多追求的人,只要求生入天界,就觉得成仙了,了不起了。佛法广大,可见一斑。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即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即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从哲学上理解,消除了主体的我,也就消除了客体。但是,那还有境界与世界吗?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论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缘引发,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释迦世尊发现外道禅尚无一种禅定是真能彻底解脱烦恼的,所以另在第八阶段之上再加一阶,称为灭受想定,也就是灭却微细的心意感受,五蕴中的行蕴之后,便进入空或真正无我的境界。此定着眼于心理活动的空去,不在于色身的有无;事实上,若在人间修成此定,身体依然存在。”
所谓定来定去,说食不饱。我还是要把自己的烦恼定住,才是真的。
“有人是不是不耐烦了?心里在说,这个老家伙,跟我们讲这些西洋景,有什么用?问题是,该如何修呢?要说修,就隔了一层,本来就有,何必修证。但我们凡夫,总得要下些功夫。从何处入手呢?我年纪大些,见得多些,给大家介绍个入手处,估计有点效果。也给你们将来的打七,打点基础。”
大家一听,纷纷打起精神,有用的东西要来了。
“按我的体会,初学者修习禅定应从数息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净观,能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的方法应该根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南怀瑾的书曾经介绍过不净观与白骨观,他也曾警告,这种修法容易让人厌世轻生。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进入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不净观被合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观。”
怪不得,丽江刘大哥教我时,先从数息开始,这是最稳妥最便捷的方法啊。
“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的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着手,然后再修四念处。”
这样的师父除了本人是过来人,是成就者,还要与自己投缘。问题来了,哪儿有这样的师父呢?
既然我们的师父都是过来人,那么我们也有可能达到。要知道,这不仅是圣位,摆脱生死之位,也是乐位,是人生自在幸福的境界。
作为目标管理的诀窍,激励大家的也许并不是高大上的口号与神圣的信仰。也许,是大家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如同那位巨富王老板所说:先挣它一个亿。
这些修行的人,把这个初禅的目标,当成了可以达到的目标,从晚上开始,大家都好像钻入茅篷打坐去了,我也没看到万师兄,不知道他在干啥,只好一个人打起坐来。
虽然目标清晰,但打坐时的状态,依旧故我,不见多少起色。第二天起床后,发现大家,有眼睛红的,有脸色倦的,估计昨天打坐用力过猛所致。
“要说我这个老人呢,痴长了些岁数,从功夫来讲,比好多年轻人都不如。我没什么资格说二禅以后的事,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学术的严谨性,我还得要按经典所示,把四禅八定讲完。”
不知道他是自谦还是客气,反正人家好像承认了,他至少进入了初禅阶段,这可是不得了的成就了。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做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弃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他的话之所以好懂,相比经典更直白。我想,即使他自己功夫没到,那些功夫到了的人,也曾经在他身边,他见识过,所以就讲得生动。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过,第二禅的禅定,仍有爱、慢、邪见、疑等烦恼覆盖于心,破坏定心。”
这个名称好,“圣默然定”,默然是表象,一个圣字,就决定了不同凡响。经典上讲二禅,也叫“定生喜乐”。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在修习第三禅定时,有三种现象必须注意:心易转微细转沉没,当此现象出现时,宜以精进的慧力,再使心起。心大发动时,应予收摄抑止。心生迷闷时应想念佛法胜妙,使心生喜。若把此三事调整顺畅,即住于第三禅。”
这是最快乐的禅境,不知道,那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是否是从这里示现他的境界。
“初禅与二禅的喜,如热极时清凉水洗手洗面;三禅的乐,则如热极之时,举身浸浴于大凉池中。初禅有觉观,所以乐不遍身;二禅有大喜,乐也不能遍身;三禅已除前障,所以乐能遍身。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舍:舍掉喜心。念:念念分明。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三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所谓支,相当于特征,确定三禅定义的几个方面。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由禅到定,名词变了,境界也变了。为什么要这样呢?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当然,第四禅是进入四无色定的转折点。”
原来是这个原因,超越色界之关节点。我看过某位法师讲解经典的一本书,他认为,初、二、三禅,虽有定心,仍有呼吸的出入,所以,不易将心摄止,仍易起念头。到第四禅时,呼吸已从细、长、缓慢而到了停止呼吸的程度,心念自然清净。到了此一阶段的禅者,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随意易得;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四念处”观,修之则易;神足、天眼、天耳、宿命、他心乃至漏尽等“六通”,求之易得。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舍:舍掉三禅的乐。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我发现,以上四禅,都有一个特点:一心,就是处于之中的意思。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槃,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就这境界还属于外道,普通人怕是连这外道都要羡慕吧?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虽已离欲,但他们仍有身体,死后则生于仍为微细物质构成的色界天,故称为仅有色身而无物欲的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此四者统称四空处定。入四空处,则进入纯精神的所谓无色界天。”
所谓心外无法,超越物质世界后,下面就进入纯粹精神世界,或者说心的世界了。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即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即是没有物质与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五蕴只消除了一蕴,不早着呢。
“在西藏,有些经过长期修行禅定的人,到某种程度时,会志愿舍离色身,入定之后,便脱化而去。不过,尚有色身的时候,也能修成无色定的:先将心念观想色身中的虚空,色身的细胞,如藕中空,此空渐渐扩大,最后便只见虚空不见色身。色身空了,色身所处的环境也空,再无物质世界的感受,只是一片无量无边的虚空,此时的感受,犹如一向被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旦破笼而出,翱翔于浩瀚无涯的空中,无拘无束。”
他是说的虹化吗?我在资料上看到过。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
色除了是四禅,进入后面境界,开始渐次消除想,现在开始除识了吧?
“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具体修法:由观虚空转为观想意识,渐渐发现意识的现象,是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相续不断之间,如流水、如灯焰,绵绵相继,由现在向过去推延或向未来延展下去,也是无量无边。可见,空无边处是体验到空间的无限广大,识无边处是体验到时间的无限广大。”
不知道,他所说的修法,是他自己的体验,还是听身边高手们说的。毕竟,他至少见识过三位圣人。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他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越说越玄乎,这境界与上一个境界,究竟有何区别呢?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处与空无边处不同,空无边处以虚空为所观境,无所有处则不以任何东西为所缘;无所有处与佛法所讲的空,亦颇有不同,前者以无所有的观念为所缘境,佛法则为破除执着而说空,不以为实有一个无所有的东西。”
像绕口令,有点听不懂了。大众中有人左顾右盼,估计像我一样,开始听天书。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即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前面讲的,过于严谨,没有实践特点,所以听起来,相当费劲。
“这里也是南传佛教的影响范围,我也讲讲他们是怎么认识这个的。他们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还有人认为,修行者一旦发觉,凡是可用意识思想的,都不是究竟的,便再往上一步,舍弃一切可缘的思想意念,达到世间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他们仍住于非有想的微细意念上,念头虽不动,感受依然存在,故名非无想”。
这名为解释与对比,其实更让我糊涂,也许在坐中有高手,法师是专门为他解答的吧。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即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这是佛法对境界的分层,许多追求的人,只要求生入天界,就觉得成仙了,了不起了。佛法广大,可见一斑。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即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即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从哲学上理解,消除了主体的我,也就消除了客体。但是,那还有境界与世界吗?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论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缘引发,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释迦世尊发现外道禅尚无一种禅定是真能彻底解脱烦恼的,所以另在第八阶段之上再加一阶,称为灭受想定,也就是灭却微细的心意感受,五蕴中的行蕴之后,便进入空或真正无我的境界。此定着眼于心理活动的空去,不在于色身的有无;事实上,若在人间修成此定,身体依然存在。”
所谓定来定去,说食不饱。我还是要把自己的烦恼定住,才是真的。
“有人是不是不耐烦了?心里在说,这个老家伙,跟我们讲这些西洋景,有什么用?问题是,该如何修呢?要说修,就隔了一层,本来就有,何必修证。但我们凡夫,总得要下些功夫。从何处入手呢?我年纪大些,见得多些,给大家介绍个入手处,估计有点效果。也给你们将来的打七,打点基础。”
大家一听,纷纷打起精神,有用的东西要来了。
“按我的体会,初学者修习禅定应从数息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净观,能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的方法应该根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南怀瑾的书曾经介绍过不净观与白骨观,他也曾警告,这种修法容易让人厌世轻生。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进入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不净观被合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观。”
怪不得,丽江刘大哥教我时,先从数息开始,这是最稳妥最便捷的方法啊。
“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的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着手,然后再修四念处。”
这样的师父除了本人是过来人,是成就者,还要与自己投缘。问题来了,哪儿有这样的师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