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课后,一些人到溪水边洗衣服。男人们洗衣服,动作就比较粗糙,大概泡过肥皂水,在溪水里过几下,就完成了。当然,与女人们相比,优势在于力量,把湿衣服扭干,这事可以干得男人面孔扭曲、肌肉贲张,如同自虐一般。
也有在溪水上游洗脸打水的,有的穿着绛红色的袍子,类似于和尚的袈裟,仿佛不穿这个,到庙子来,好像不专业似的。假如此时有点风就好了,会吹起来,飘飘荡荡的,或者鼓起来,有种自以为的仙风道骨,你可以假设自己成了神仙。

那打水的,或者带着塑料桶,或者端着塑料盆,估计都是一个小卖部出来的货,颜色鲜艳得不成体统。提着水桶回茅篷的,在那弯曲的山路中,身姿妖娆地摇摆。有人左手提桶,右手伸展出来保持平衡,如同不像话的舞蹈,抽搐用力但毫无美感。走路的步点,如同乱了节奏的音乐,桶里的水无规律地往外飞溅。

万师兄喜欢把衣服搞严肃,扣子捉到最上面一颗,双手背后,目光散漫,如同大干部进入会场,就是要有一种以我为主,目中无人的架势。

他看见了我,但并没给我打招呼,连眼神的示意都没有。好像我会自动跟从他似的。

正确,我自动跟他走向那山坡,小镇在远方,是我俩的秘密。在这无聊的野外,能够形成话题的娱乐并不多,我们假装看风景,其实心事重重。

“这个活化石,很有价值。但是,我很失望。”万师兄终于开口了。

“为什么?”

“你问的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

“都问。”

“关于活化石,他经历了这么多,可以说是当代禅宗历史的见证人。禅宗过去与现在,究竟是怎么发展的,他已经亲历。口述历史,最为珍贵。”

意思说,禅宗就不过如此了,像他这样的老先生,如今以一生的追求,得到今天这个状态,大概就是我们的未来。

“所以,第二个关于失望的判断,也就不言而喻。我觉得,我学他,没什么意义。因为我的思维框架与分析方法,与他对不上。我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经历几千年,主干是儒释道三家。儒家是调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道家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所以叫道法自然。佛家是调整人内心的关系的,所谓心外无法。我所谓的追求,就是想搞清楚,他是如何调整内心关系,并且会达到什么效果。结果,他却告诉我们,无心!就是没有解,失望吧?”

对啊,一个人以一生的精力求解一道题,最后得出结论是,这个题没有解,虽然失败也有意义,但搭上一生的努力,是不是有点不值得?

我记得当年看过两小儿辩日,争论太阳是早上大还是中午大,孔子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肯定是很难了,所以,有人想求解。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知道,太阳从来没变过大小。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那千年来,企图突破孔子难题的努力者,所有的努力,岂不是个笑话?

我不想在认识论及推理方面,跟万师兄进行深入讨论。我们也不是想就此回家,如小胡一样追求新生活。毕竟我们有的是时间,即使上当,也不差这几天。

我所思考的,与万师兄有所不同,但感受却相似。我说到:“我也有点失望。”

“肯定跟我不一样。”

万师兄果然理解我,我说到:“我想追求实际效果,但至今没看到,学佛,会改变我们哪些东西,跟着医生学治病,跟着魔术师学戏法,跟着这老法师,我们学得了什么呢?”

各怀心思,各自回屋安睡。

第二天,老法师好像偷听过我们的讲话,开口就打中我们的心。

“大家听我这老头子啰嗦,有点不耐烦了吧?我年岁大了,学了一生的佛法。有人要问,学法,有用还是没用呢?这个怎么回答呢?要说有用,你们看,我与其它老头子,有什么区别吗?别说没神通没开悟,就是身体的病一点也不少,皱纹比哪个都多。说没用吧,还是有用的。死后,我有点把握。生时,我习气也改了。这就是最基本的用。”

要说宗教的特点,必须给生死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否经得起检验,就说不准了。毕竟,没有人死后再重来,跟我们讲那个世界的。我想听听,他所说的有把握,是什么意思。

“古代人,修道的多,得道的人也多,现在出家的人很多,真正的修行人却没有古人多。其实古今有什么分别呢?没什么分别,就是个人的认识、见解、作法不及古人,因此就得不到古人那真实的受益,个人没有很好的正因。正确的因才能得到正确的果位,经上说了很多比喻,狐狸精跟着狮子王,百千万劫,狮子王还是狮子王,狐狸精还是狐狸精,怎么回事呢?就是个人的因种得不正,这个因若是不正确,就是再高尚再正确的佛法也入不进!”

说到果位,我没有见过所谓有果位的人,这个果,在现实中,如何表现出来呢?

“现在信佛的人也不少,知识比古代也要广一些,那为什么得不到古人实际的受用呢?就是思想太多了,世缘太重了,也没别的,就是这些放不下!财色名利放不下,社会上这形形色色丢不开。为什么我们出家人要割爱辞亲、背井离乡呢?最亲的是父母,最爱的是妻子,假若一个人能把这些丢开,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呢?”

小胡倒是放下了,他把佛法放下了,抓住了小戴。我与万师兄,倒有许多放下不。相较而言,万师兄抓得比我还多些,除了家庭,还有学术,以及他所谓想打通思想哲学与佛学的壁垒。

“有些人,看过几部经,看过几部语录,就自认为是个懂佛法的人了,语录上所说的道理,那是语录上的人所得的实际,他才说这一篇大道理,我们光看看怎么能行呢?你没达到实际呀!佛教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实际,不是说的,是行的,你踏踏实实地去行,去做,就会得到实际的好处。你光嘴说说,笔写写,那还是不行,一定要达到实际!”

这好像是批评万师兄的,但是实际,又是指的什么呢?你把实际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大家就明白了。光说,没什么用,大家也没什么信心。

“采取一个法门,踏踏实实地、实际地去做,三十年五十载不变心,肯定会得到一个实际,得到一个踏实。我们用功人,只怕有疑惑心,这个法门那个法门,这里摸索摸索,那里摸索摸索,摸索了几十年,老了,再弄什么也不比青年的时候容易得好处。因此,我们出家人,一定要在这三年五载中,踏踏实实用功,争取得一个实际,也不辜负我们出家一场。”

这还是他强调的路数,抓住一个法门,往死里修,就可能出成果。我想起有些中学挂的标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古代和现在的佛教徒不太一样。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而现在的佛教徒只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是在语言上,分别上,也可以说是世智辩聪,这是修行的八难之一。”

这说了内聪明与外聪明两种状态,大概是智慧与智商的区别吧。

“禅宗提倡明心见性,宋朝之后提倡看话头,这是大慧宗杲禅师提出来的。宗杲禅师他也不看话头,他是念观音菩萨见性的。在六祖那个时代没有这个,六祖是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不看话头,也不弄这弄那,啥也不弄。印宗曾问六祖:你在黄梅得法,黄梅有何指示?六祖说:没有指示呀,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没有方法,最后也无法可得。那么,检验的标准,就有点玄了。当然,用客观的检验标准来检查主观世界的变化,也确定苛刻了点。

“六祖弘扬的就是这个最上乘!到后来学佛的人只管外聪明,看外表也像个出家人,也能说一说,也能知道一些事情,可是得不到实际的受益。到现在更是日落西方啦!社会上这些聪明人来出家,他出家不但是没有放下,另外还是学习社会上的。这禅堂里多少年了,看话头又不晓得什么是话头,用不上功,都是那个聪明障碍的。看了那么多的经,学了一肚皮佛法,就是这看话头不会看。”

这只是说,得不到效果的原因。实际的效果究竟是啥,他什么也没讲。他所说的改习气,这个不需要讲,我已经感受到了。

正确的世界观,会让你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态度发生转变,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变了,情绪与习惯都会变。情绪的习惯,就是习气了。

“今天,常住师傅慈悲,说大家信心不足,让我多留几天,给大家讲讲生死法门。我没死过,没得经验,所以讲出来,恐怕大家不相信。但是,大家应该相信经典吧?四禅八定,这听说过吧?”

大众表示,听说过。听说他还要讲几天,并且要鼓舞大家信心,我想,肯定有不一样的内容。

“四禅八定,虽然是内心境界的不同,但它里面,你们仔细读过没有,还有身体的变化,感受的变化,对不对?这还不稀奇,这四禅八定,还与生死有莫大的关系。如果得了果,哪怕是初禅,你生死就有点把握了。”

从经典上看,有这方面的消息。但是,具体的对应关系,我不清楚,况且,怎么到达这些果位呢,还是个大问题。

“所以,我强调,大家要得到一些实际的东西,免得空学一回佛法。浪费这么多的时间,抛弃家庭孩子,花费金钱体力,如果空手而回,岂不是浪费生命?”

大家也是这样想的。

“问题来了,同修们。大家肯定也走过不少山,听过不少法,看过不少经。甚至我听常住说,有坚持念佛号十多年的,有参加过多次打七的,有持咒不懈怠的。但是,为什么,大家至今一点消息都没有呢?如果久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信心就退转了。原来信佛的,也不信了。同修们,以我的实话告诉你,不是无法成就,是你们用心错了。用心对了,才有成就。”

听他的举例,那些坚持修行的同修们,如此用功,居然一事无成,居然还有坚持十多年的。如果完全无消息,我恐怕坚持五年都难。

“我有什么法门呢?已经交给大家了,就是死抱一个话头,大家看那苍蝇,要破窗而出,到处找空隙,不断试错,最后终于找到一个裂口,才飞了出去。我这个话头,就是那口子,看你们钻不钻了。当然,在你飞的过程中,到处碰壁是肯定的,因为你看不到口子在哪里。”

这是一种试错的实践方法,代价比较大,但如果数量足够,从概率来讲,总是有机会碰上口子的。

“其实啊,窗户根本没有纸,那纸是你内心自己糊上的。你如果发现这个真理,就知道,这纸不存在,你直接飞,就出去了。为什么会有这些错误呢?因为自己蒙蔽了自己啊。避免犯这种错误,古人也是苦口婆心,教给我们避免的方法。”

直心是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心中无纸,纸就消失了吗?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不好懂呢?

“我也没有本事,就是古人的话看得多。我今天给大家教一些避免错误的办法。这也不是我的办法,要是我的办法,大家不会信,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我信你个鬼!”

这个流行网络语言一出来,大家都笑了。我也很奇怪,这个农民样的老人,怎么如此熟悉网络语言呢?

“憨山大师,肉身还在,名气还在,他的话,大家可能相信一些,我就借用他的话,嘱咐大家几句吧。”

这样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已经成就上千年了,他的传奇,可以写一本书。他的话,已经流传于佛教界上千年了,就像他的肉身,至今不腐,仍然以微笑自得的面容,留存于这个世界,仿佛在告诉我们:佛法真实不虚。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遗。此中病痛,略举一二。他前面说了很多,但大家都读过,我所强调的,是他所举例出的六个要点,是避免我们犯错误的六种关键,大家不可不细细辨别。”

我们打起精神,因为憨山是确认的成就者,过来人,他所说法,肯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以此事本来,平平贴贴,实实落落,一味平常,更无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覆处,更无玄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实。盖由吾人知解习气未净,内薰般若,般若为习气所薰,起诸幻化,多生巧见,绵着其心,将谓玄妙,深入不舍。此正识神影明,分别妄见之根,亦名见刺。比前粗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细流注生灭,亦名智障,正是碍正知见者,若人认以为真,则起种种狂见,最在所忌。”

这里面所隐藏的道理比较深奥,但不示玄妙,是根本关节。许多人搞得神神秘秘的,恐怕是对学佛参禅的误解。

“第二、不得将心待悟:以吾人妙圆真心,本来绝待,向因妄想凝结,心境根尘,对待角立,故起惑造业。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单单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与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将去,若工夫到处,自然得见本来面目,何须早计?若将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死根株。待至穷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绝待真心,将谓别有故耳。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厌,多成退堕。譬如寻物不见,便起休歇想耳。”

我就有这个毛病,将心待悟。也就是说,没爬上山坡,就想象那远处小镇的样子,这是不行的,也没必要,只要你上了坡,小镇风光自然现前。

“第三,不得希求妙果:盖众生生死妄心,元是如来果体。今在迷中,将诸佛神通妙用,变作妄想情虑,分别知见;将真净法身,变作生死业质;将清净妙土,变作六尘境界。如实做工夫,若一念顿悟自心,则如大冶红炉,陶镕万象。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来果体;即此妄想情虑,元是神通妙用。换名不换体也。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门,则取舍情忘,欣厌心歇,步步华藏净土,心心弥勤下生。若安心先求妙果,即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碍正知见。转求转远,求之力疲,则生厌倦矣。”

永嘉和尚的证道歌里有这一句,我原来理解不深,现在又多了一层理解了。

“第四、不可自生疑虑: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屛绝见闻知觉。脱去故步,望前渺冥,无安身立命处。进无新证,退失故居。若前后筹虑,则生疑心,起无量思算,计较得失,或别生臆见,动发邪思,碍正知见。此须勘破,则决定直入,无复顾虑。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处,更加精釆,则不退屈。不然则堕忧愁魔矣。”

选定了路,就坚持走下去。如果是普通人这样说,我怕他哄我,但大德这样说,暂且信他一回。

“第五、不得生恐怖心:谓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顿歇,忽然身心脱空,便见大地无寸土,深至无极,则生大恐怖。于此若不勘破,则不敢向前。或以此豁达空,当作胜妙,若认此空,则起大邪见,拨无因果,此中最险。”

我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我恐怕还要有高兴的心态,终于有消息了。

“第六、决定信自心是佛:然佛无别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若达妄元虚,则本有法身自现,光明寂照,圆满周遍,无欠无余。更莫将心向外驰求,若舍此心别求,则心中变起种种无量梦想境界,此正识神变现,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这一条最难理解与操作,如果我本身是佛,还修什么呢?

“今之做工夫人,总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虚妄,将此妄想,误为真实,专只与作对头。如小儿戏灯影相似,转戏转没交涉,弄久则自生怕怖。”

这是已经有境界的人产生的,我现在一点境界都没有,当然不用理会。今天听了这话,也许会对今后,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有所准备吧。

“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抛向一边。此如捕风捉影,终日与之打交涉,费尽力气,再无一念休歇时。缠绵日久,信心日疲,只说参禅无灵验,便生毁谤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堕之想。此乃初心之通病也。此无他,盖由不达常住真心,不生灭性,只将妄想认作法耳。这里切须透过,若要透得此关,自有向上一路。只须离心意识参,离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处,不管是善是恶,当下撇过,切莫与之作对。谛信自心中本无此事,但将本参话头,着力提起,如金刚宝剑,魔佛皆挥。此处最要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忍力,决不得思前算后,决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缠绕。如脱鞴之鹰。二六时中,于一切境缘,自然不干绊,自然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处也。”

这只是功夫的第一步,就是如此之多的情况需要注意。我想起了一句古话:“荆棘丛中下足易,明月帘下转身难。”是说初学者排除干扰这事,还好办。当你有了清静的境界,想摆脱它,更困难。

我连第一步都没达到,有什么好想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