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示儒术内用黄老,好像是一个定论,我并不这样认为。
说古代帝王的统治之术,离不开儒家与道家,儒家是对老百姓的宣传,而道家,却是帝王内心的选择。
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很像是一种道德要求。帝王,拿它来规范等级秩序与社会规则,有着使百姓均为顺民的意义。而道家的黄老之术,却深入帝王内心,以阴阳平衡来处理国事。
看起来,这有点道理。儒家讲道德典范,当然,臣民们如果这样做,肯定好统治。况且,在儒家对国家治理最主要的经典尚书来说,也反映了治理模式和等级秩序。
从管理学上来说,一个人如果大权独揽,那么,他所管理的对象,数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管理十人,就已经到精细化管理的极限了。从朝廷这个政府机构而言,帝王只需要管理最主要的十个诸侯,而每个诸侯也只不过管理十个郡县,以此类推。于是洪范中就有从都城向外五百里是一个管理层级,再向外五百里又是什么管理方式。这是适合分级管理分级指挥的道理的。
所以,在管理模式上,儒家的思想,其实也是进入了帝王内部组织关系的。但是道家,更像是帝王的术。比如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明显是道家无为思想作指导。再比如,从理论上讲,皇帝是希望大臣同心同德来辅佐的,但实际上很难做到。于是,大部分皇帝,都希望在主要大臣中树立对立面,让他们两人争风吃醋,皇帝作为中间人,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在历代宫廷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两个刺头和打报告的小人,这种人不容于社会,但容于宫廷,因为,这种人正是皇帝需要的。他需要这种人夹杂在大臣中间,起一个鲶鱼效应,以使大臣们保持警惕和戒惧。这也是道家阴阳平衡之术。
我在部队的时候,指导员说过一句话:“一个单位,总是先进,没有后进,也不行。”我当时不太理解他的意思,现在明白了。没有落后,先进显示不出来。没有先进,落后带动不了。在部队这个高度整齐划一的集体,都需要差别,更证明了阴阳平衡的重要。
其中,历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是汉武帝。他祖上是以道家无为思想发家的,文景之治,就是以不治而得到天下大治。积累出大量的财富和国力,此时,汉武帝的进取作为之心就来了。
帝王也一样,有钱就烧包。
他在政治上首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因当然不仅仅是看到儒生对他山呼万岁,得到心灵刺激和心理满足而已。而是他想建功立业,成为圣人的体现。
他独尊儒术,当然也就在成圣人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而违背了首家的基本政治思想:绝圣弃智,天下太平。
当然,他的功绩很大,打败了匈奴。但是耗费也大,最后下罪已诏。
中国历史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当国弱民贫、内忧外患时,总是首家人物来拯救国家,皇帝也尊崇道家思想,精兵简政的实践,让自己最终变得强大。
但一旦强大了,儒家思想中想内圣外王的冲动,总是让皇帝们跃跃欲试,让历史又走入下一个轮回。但是儒家思想的作用,如果用来稳定社会关系,倒也起作用。但用来拯救万民百姓于水火,恐怕有点勉为其难。
道家人物出来时,总是天下大乱时。比如诸葛亮,比如张良,比如刘伯温。儒家思想风行时,总是天下太平时。我不知道,其中的因果关系究竟是什么。但我隐约觉得,得天下与坐天下,是不是逻辑不同。
但仅用儒道两家来形容统治历史,太过简单草率。比如法家,几乎贯穿了中国二千年历史,写历史的书生大多是儒生,没有特意点明这一点。但我们看历史的人,不能被他们骗了。
法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统治,影响最大的是秦始皇。虽然因为焚书坑儒的行为,让天下的儒生骂了他几千年,但是,他所运用法家思想来统治国家,却被后代一直默默继承了几千年。
比如郡县制,就打破了周代以来的分封制,中国以宗庙为代表的贵族阶层,就此没落了。孔子所提倡的宗庙,在后代,已经无法长久存在了。比如秦法典,从郭店楚简中的文字来看,事无巨细,均有法可依。从墓主人的笔记来看,当时执法,也很严格的。
其实,纵观几千年历史,从始皇之后,基本没有朝代真正完全实行了孔子提出的治国思路,只不过是个道德宣传而已。如果你真这样做了,要么你是道德高尚,要么,不是假就是傻。
法,是建立在对付小人的基础上的。而儒是建立在对付君子基础上的。而统治阶级所面对的人,大多是小人。所谓小人,不是指道德,只是指财产和地位以及在社会中的处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没有对利益关系调整的法律,说多少道德,也没多大作用。
当然,最是小人的手段,莫过于兵家了。除了孙子兵法,有人把它当哲学来读,但其中的阴谋鬼诈,根本没道德可言。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也经常被朝廷使用。
兔死狗烹,在历代开国王朝里,大杀功臣,都是惯例,也是兵家思想的运用。兵者,诡道也,如果没有阴谋,难道我打仗前,还要先通知你,我下一步该怎么打?
军事行动是政治局势发展的最终阶段,所以,所有政治,都有兵家的痕迹。谁说只有儒道?
但墨家却真正在帝王之术中绝迹了,那变成了民间最重要的宗教。小团体,讲义气,为兼爱而非攻,为探索而实验。试想,如果墨家进入政治领域,会产生两种效果。
一是国家政治治理混乱,因为团体利益的争斗,会让国家处于动荡之中。二是科学精神的萌芽,因为朴素的探索和实践精神。
在民间,墨家主要表现为民间团伙。比如哥老会的人,主要讲究的义气,比如梁山水浒的英雄,也是以同甘共苦为号召力的。
平等与共享,这在等级社会是做不到的。
但在重庆这个地方,等级制度无法明显固定的位置,却有它独特的墨家思想的遗留。也许棒棒和纤夫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墨家,但终究要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话。
当人面对巨大的自然困难之时,团结就成为生存的需要,这种团结孕育出的平等思想,自然就体现出墨家所倡导的精神。
之所以说这么多,原因还是与山区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有关,也与这里的草莽特点有关。
目前,我一个人游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用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来观察社会和行人,总能够走神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我决定,继续走走看看,融入某个团体和生活,来体会人世的精神气质,并以此了解人性。
我在一个小巷的小书店,买到一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另一种思想,佛家。这本书其实就是唐代一个高僧写的诗,他的名字叫永嘉玄觉禅师。
他有一首长诗,最开始我是按艺术作品来读的,后来才发现不简单,这首诗写的是人。更准确点说,写的是心。
这首伟大的诗歌从体裁来讲,是首古体诗。在唐代,道家还比较兴盛,诗歌也比较兴盛。但我们读到的诗歌中,与宗教有关的,大多是道家思想。
而自从玄奘法师取经回来,佛家思想与本土上述思想,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因大师自身的光环和思想的深邃程度,佛家思想当然也影响到皇家,这就产生了矛盾。
有道家提出,佛道同源论,受到大师的批驳。有儒家,干脆强烈反对,就有了韩愈的被贬。
李白是道家的崇拜者,一生求仙访道,没遇到什么神仙,但停下了诗歌。我们知道,佛家在那个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在诗歌盛行的唐代,也有许多大诗人,也信仰了佛教,他们怎么没有划时代的作品呢?
在重庆这个偏僻的地方,在我企图追求神仙道,正在犹豫去向的时候,得到这本书,优美简洁的文字,有一种白居易的平实。而思想内容的深厚,又如同看到一本哲学和实践经典。在这年宾馆,关上门窗,隔断喧嚣,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白天逛街看世界,夜晚喝茶,读他的诗,看内心,总有在两个世界边缘行走的错觉,如同徘徊的我。
这首诗的名字叫证道歌。
这本书不仅有讲析,还有作者背景介绍,还有其他人的评论和相关的祖宗故事。这样有趣的东西,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诗歌,历史,宗教,传记。四种内容穿插,真是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这个人的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这个人原来是天台宗的,但什么是天台宗,我也不知道,因为我对佛教,仅有一点常识,没深入学过。但我对诗歌还算是擅长,见他的诗歌确实艺术水平很高,也就看下去了。
看不懂的地方,就看注释。这本书的注释,是一个叫弘学的现代人写的。他主要从宗教的角度来解释,弥补了我知识的不足。
我对佛教本身教义不了解,但知道一些人的故事。
这个永嘉和尚,被称为“一宿觉”,与我熟知的佛教禅宗大师六祖慧能有关。慧能出家到成道的经历,我看过坛经,当然还算熟悉。尤其是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大师,在历史上非常罕见,也曾引起过我的猜疑和思考。
当时六祖已经是天下公认的佛教领袖。当永嘉和尚去找六祖求证时,先并不行礼,显得有点傲慢。这个我理解,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当他与六祖对话后,六祖与他互相印证,对方已经得道时,他再向六祖行礼,并且提出马上要走。
六祖留下他,在寺院里睡了一觉,第二天才送他走。他因这一觉而自觉皈依禅宗,所以称为“一宿觉”,觉悟的意思。
这些宗教的掌故,说起来是历史。但诗歌却在这里,我读起来,还真是有点被感染。
先把故事原文写出来:“初到,振锡携瓶,卓然而立。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这明显是批评了。如同说:来者何人,如此骄傲?
“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师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
这种对话,究竟有什么含义,我不清楚。但意思明显,就是六祖肯定了永嘉禅师的说法。
“于时大众无不愕然,师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师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师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师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师曰:分别亦非意。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
这个故事,我字字都看得明白,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却无从谈起。我在它面前,第一次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我也算是饱读诗书了,也算是经史子集已经通读过了,也算是阴阳八卦练习过了。我之所以喜欢走神,主要是享受到这种思想的过程。在这个思想的过程中,自我感觉很高妙,很自豪。我能够陶醉在知识中、陶醉在抽象中,觉得自己很不得了。
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心性,什么叫生与无生,分别的有意与无意。
当突然闯进一个陌生的知识领域,如果你怕了,就会回避。但我巴山人,天生就是个不怕事的。我决定迎难而上,学习它。
当然,从宗教方面来学习,我肯定没能力。一是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没有自学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没有这方面的老师教我。但,这并不妨碍我,理解它的另一种美,就是诗歌美。
从内容来划分,这是典型的哲理诗,相对而言的是叙事诗。一般来讲,叙事诗是最长的,但这首哲理诗,却长得令人惊讶。总共有二百四十七句,一千八百一十四字。这长度,我还没见过哪首哲理诗,能够写这么长的。
按类型来划分,这是七言的乐府体。乐府体我当然熟悉,文学史推崇的孔雀东南飞为中国五言诗独有的长篇,简直是文学史上的压卷之作。文学家们把这首诗说得好厉害,中学也进入了课本。
但七言乐府里,比它更长的证道歌却很少有文学家提起。它不仅长,而且美,文学史的大师们,为什么很少提起它呢?以至于,我这个爱读书的中国人,过去三十年,几乎没听到过这首诗的名字和故事?
我猜,可能主要原因,是写文学史和文学评论的书生们,根本不懂这些哲理。不懂的东西就回避吧,免得说错了,逗人笑话。
我想起了李商隐的无题,就这样一首哲理思想和感情没经过验证的小诗,历史上的大家们,都有四种不同的解释,差点打架。何况,有巨大的宗教地位和实践支撑的证道歌,哪个敢随便评论呢?而从解析作者来看,这首诗却是宗教界内部,最热门的诗歌了。当然这些热心读者,主要是出家人,对世间社会,影响不太大而已。
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把我引入一个大气磅礴的思维境界。“君不见!”这一句,我最先想起的,是同样体裁的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凡是以这三个字开头的,我总要把它的气势品味一番。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这一句,就把超脱的气质体现出来了。绝学,是什么意思?是不学习的意思?还是绝顶学问的意思?无为,在这里,是什么都不做,甚至连学都不用学?闲道人,闲,修什么道?怎么修?
不除妄想不求真,这句话的意思更麻烦了。既然是道人,就得求真,你不仅不求真,连妄想都不除,那么,你在学什么?或者说,你根本就不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是道人的话,就是绝学的话,人不是跟傻瓜一样吗?
这首诗一开头,就把种种疑问带到读者面前,让人产生大疑惑,也产生大兴趣,这就是这首诗最精妙的开头了。
文学作品要有可读性,我记得三个法则:保持期待的张力、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感漩涡、打破晕轮效果。这不是叙事诗,情感和晕轮不存在,但期待,却是高高吊起在读者面前了。我想,永嘉大师如果在今天,他稍一用力,就会轻松成为金庸那样的畅销书作家的。
看到这里,我处处是疑问,处处是不理解,处处有期待,这真是把我玩弄于股掌之间啊。想前面,自以为很有思想,什么儒道法墨兵,什么统治阶层的,什么政治战争的,我还以为自己懂得很多。
谁知看了这首诗,狂心顿歇,我原来在一千多年的大师面前,当个读者的资格都没有啊。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这一句全部使用了专有名词,我无法理解。按平时的习惯,遇到这种不懂的专有名词,我一般都通过查辞典来理解。但现在,我没有辞典。
更为重要的是,你不可能读一句话,查三次词典,而这一句才七个字,总共三个名词。这样读书,将连贯思路碎片化,不仅对理解毫无帮助,更重要的是,你根本就看不下去。
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要读下来,或者有些稍微的体会和理解,只有一种办法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办法,虽然我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但古人这样说,我们这么多人实践过,还真是有效果。
算了,我把它当单纯的诗歌来读,只有印象,只听韵律,听享受节奏。按陶渊明的说法: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来去,三毒水泡虚出没。”
如果把君不见不算一句的话,上面就共有八句了。这八句,有两个韵脚。如果把两个韵脚的各四句拆开看,那简直就是两首绝佳的七言诗。
这两首七言诗,是严格按照格律的规矩来写的。而且,全是专有名词组成,如果按文字游戏的难度来看,是相当困难的。何况,它还专门体现一种高深的思想。
第一首的三四句是对仗,第二首的三四句也是。尤其在音韵上,最后两句特别精彩。为此,我专门用四川话和普通话各自朗诵了几遍,简直越读越喜欢。
最后两句对仗,不仅是诗歌押韵我平仄对仗的典范,而且是写对仗的典范。五阴对三毒,空来去对虚出没,简直没有更好的了。
要写成这样,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作者必须具有高超的诗歌创作能力。没有这种能力,根本写不出如此得心就手,看似平凡语句却又严格经典的句子来。如果仅按诗歌创作的能力和风格来看,这首诗与白居易的叙事诗有一比。就是用看似平实的大白话,组合成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据说白居易对自己的诗歌有要求,要不识字的老太太都听得懂。这是一种从崇高归于平凡的至高要求,不是超级大量的能力,想达到这种程度,想都不要想。
第二个条件,因为这是哲理诗,如果佛教哲理中,没有巨大而丰富的专有词汇量,根本写不出如此丰富的具有对仗关系的名词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只有三毒这个专有名词,没有五阴的话,那么对起来,就会东拼西凑,以词害意。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佛教界,这首诗的地位就要打折扣了。
佛教如此丰富的词汇量,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大文化,文化宏大的宝库中,才能孕育出如此精彩的宏篇巨制。
说古代帝王的统治之术,离不开儒家与道家,儒家是对老百姓的宣传,而道家,却是帝王内心的选择。
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很像是一种道德要求。帝王,拿它来规范等级秩序与社会规则,有着使百姓均为顺民的意义。而道家的黄老之术,却深入帝王内心,以阴阳平衡来处理国事。
看起来,这有点道理。儒家讲道德典范,当然,臣民们如果这样做,肯定好统治。况且,在儒家对国家治理最主要的经典尚书来说,也反映了治理模式和等级秩序。
从管理学上来说,一个人如果大权独揽,那么,他所管理的对象,数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管理十人,就已经到精细化管理的极限了。从朝廷这个政府机构而言,帝王只需要管理最主要的十个诸侯,而每个诸侯也只不过管理十个郡县,以此类推。于是洪范中就有从都城向外五百里是一个管理层级,再向外五百里又是什么管理方式。这是适合分级管理分级指挥的道理的。
所以,在管理模式上,儒家的思想,其实也是进入了帝王内部组织关系的。但是道家,更像是帝王的术。比如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明显是道家无为思想作指导。再比如,从理论上讲,皇帝是希望大臣同心同德来辅佐的,但实际上很难做到。于是,大部分皇帝,都希望在主要大臣中树立对立面,让他们两人争风吃醋,皇帝作为中间人,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在历代宫廷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两个刺头和打报告的小人,这种人不容于社会,但容于宫廷,因为,这种人正是皇帝需要的。他需要这种人夹杂在大臣中间,起一个鲶鱼效应,以使大臣们保持警惕和戒惧。这也是道家阴阳平衡之术。
我在部队的时候,指导员说过一句话:“一个单位,总是先进,没有后进,也不行。”我当时不太理解他的意思,现在明白了。没有落后,先进显示不出来。没有先进,落后带动不了。在部队这个高度整齐划一的集体,都需要差别,更证明了阴阳平衡的重要。
其中,历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是汉武帝。他祖上是以道家无为思想发家的,文景之治,就是以不治而得到天下大治。积累出大量的财富和国力,此时,汉武帝的进取作为之心就来了。
帝王也一样,有钱就烧包。
他在政治上首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因当然不仅仅是看到儒生对他山呼万岁,得到心灵刺激和心理满足而已。而是他想建功立业,成为圣人的体现。
他独尊儒术,当然也就在成圣人的路上越走越远。从而违背了首家的基本政治思想:绝圣弃智,天下太平。
当然,他的功绩很大,打败了匈奴。但是耗费也大,最后下罪已诏。
中国历史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当国弱民贫、内忧外患时,总是首家人物来拯救国家,皇帝也尊崇道家思想,精兵简政的实践,让自己最终变得强大。
但一旦强大了,儒家思想中想内圣外王的冲动,总是让皇帝们跃跃欲试,让历史又走入下一个轮回。但是儒家思想的作用,如果用来稳定社会关系,倒也起作用。但用来拯救万民百姓于水火,恐怕有点勉为其难。
道家人物出来时,总是天下大乱时。比如诸葛亮,比如张良,比如刘伯温。儒家思想风行时,总是天下太平时。我不知道,其中的因果关系究竟是什么。但我隐约觉得,得天下与坐天下,是不是逻辑不同。
但仅用儒道两家来形容统治历史,太过简单草率。比如法家,几乎贯穿了中国二千年历史,写历史的书生大多是儒生,没有特意点明这一点。但我们看历史的人,不能被他们骗了。
法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统治,影响最大的是秦始皇。虽然因为焚书坑儒的行为,让天下的儒生骂了他几千年,但是,他所运用法家思想来统治国家,却被后代一直默默继承了几千年。
比如郡县制,就打破了周代以来的分封制,中国以宗庙为代表的贵族阶层,就此没落了。孔子所提倡的宗庙,在后代,已经无法长久存在了。比如秦法典,从郭店楚简中的文字来看,事无巨细,均有法可依。从墓主人的笔记来看,当时执法,也很严格的。
其实,纵观几千年历史,从始皇之后,基本没有朝代真正完全实行了孔子提出的治国思路,只不过是个道德宣传而已。如果你真这样做了,要么你是道德高尚,要么,不是假就是傻。
法,是建立在对付小人的基础上的。而儒是建立在对付君子基础上的。而统治阶级所面对的人,大多是小人。所谓小人,不是指道德,只是指财产和地位以及在社会中的处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没有对利益关系调整的法律,说多少道德,也没多大作用。
当然,最是小人的手段,莫过于兵家了。除了孙子兵法,有人把它当哲学来读,但其中的阴谋鬼诈,根本没道德可言。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也经常被朝廷使用。
兔死狗烹,在历代开国王朝里,大杀功臣,都是惯例,也是兵家思想的运用。兵者,诡道也,如果没有阴谋,难道我打仗前,还要先通知你,我下一步该怎么打?
军事行动是政治局势发展的最终阶段,所以,所有政治,都有兵家的痕迹。谁说只有儒道?
但墨家却真正在帝王之术中绝迹了,那变成了民间最重要的宗教。小团体,讲义气,为兼爱而非攻,为探索而实验。试想,如果墨家进入政治领域,会产生两种效果。
一是国家政治治理混乱,因为团体利益的争斗,会让国家处于动荡之中。二是科学精神的萌芽,因为朴素的探索和实践精神。
在民间,墨家主要表现为民间团伙。比如哥老会的人,主要讲究的义气,比如梁山水浒的英雄,也是以同甘共苦为号召力的。
平等与共享,这在等级社会是做不到的。
但在重庆这个地方,等级制度无法明显固定的位置,却有它独特的墨家思想的遗留。也许棒棒和纤夫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墨家,但终究要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话。
当人面对巨大的自然困难之时,团结就成为生存的需要,这种团结孕育出的平等思想,自然就体现出墨家所倡导的精神。
之所以说这么多,原因还是与山区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有关,也与这里的草莽特点有关。
目前,我一个人游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用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来观察社会和行人,总能够走神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我决定,继续走走看看,融入某个团体和生活,来体会人世的精神气质,并以此了解人性。
我在一个小巷的小书店,买到一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另一种思想,佛家。这本书其实就是唐代一个高僧写的诗,他的名字叫永嘉玄觉禅师。
他有一首长诗,最开始我是按艺术作品来读的,后来才发现不简单,这首诗写的是人。更准确点说,写的是心。
这首伟大的诗歌从体裁来讲,是首古体诗。在唐代,道家还比较兴盛,诗歌也比较兴盛。但我们读到的诗歌中,与宗教有关的,大多是道家思想。
而自从玄奘法师取经回来,佛家思想与本土上述思想,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因大师自身的光环和思想的深邃程度,佛家思想当然也影响到皇家,这就产生了矛盾。
有道家提出,佛道同源论,受到大师的批驳。有儒家,干脆强烈反对,就有了韩愈的被贬。
李白是道家的崇拜者,一生求仙访道,没遇到什么神仙,但停下了诗歌。我们知道,佛家在那个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在诗歌盛行的唐代,也有许多大诗人,也信仰了佛教,他们怎么没有划时代的作品呢?
在重庆这个偏僻的地方,在我企图追求神仙道,正在犹豫去向的时候,得到这本书,优美简洁的文字,有一种白居易的平实。而思想内容的深厚,又如同看到一本哲学和实践经典。在这年宾馆,关上门窗,隔断喧嚣,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白天逛街看世界,夜晚喝茶,读他的诗,看内心,总有在两个世界边缘行走的错觉,如同徘徊的我。
这首诗的名字叫证道歌。
这本书不仅有讲析,还有作者背景介绍,还有其他人的评论和相关的祖宗故事。这样有趣的东西,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诗歌,历史,宗教,传记。四种内容穿插,真是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这个人的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这个人原来是天台宗的,但什么是天台宗,我也不知道,因为我对佛教,仅有一点常识,没深入学过。但我对诗歌还算是擅长,见他的诗歌确实艺术水平很高,也就看下去了。
看不懂的地方,就看注释。这本书的注释,是一个叫弘学的现代人写的。他主要从宗教的角度来解释,弥补了我知识的不足。
我对佛教本身教义不了解,但知道一些人的故事。
这个永嘉和尚,被称为“一宿觉”,与我熟知的佛教禅宗大师六祖慧能有关。慧能出家到成道的经历,我看过坛经,当然还算熟悉。尤其是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大师,在历史上非常罕见,也曾引起过我的猜疑和思考。
当时六祖已经是天下公认的佛教领袖。当永嘉和尚去找六祖求证时,先并不行礼,显得有点傲慢。这个我理解,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当他与六祖对话后,六祖与他互相印证,对方已经得道时,他再向六祖行礼,并且提出马上要走。
六祖留下他,在寺院里睡了一觉,第二天才送他走。他因这一觉而自觉皈依禅宗,所以称为“一宿觉”,觉悟的意思。
这些宗教的掌故,说起来是历史。但诗歌却在这里,我读起来,还真是有点被感染。
先把故事原文写出来:“初到,振锡携瓶,卓然而立。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这明显是批评了。如同说:来者何人,如此骄傲?
“师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师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
这种对话,究竟有什么含义,我不清楚。但意思明显,就是六祖肯定了永嘉禅师的说法。
“于时大众无不愕然,师方具威仪参礼,须臾告辞。祖曰:返太速乎?师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师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师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师曰:分别亦非意。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
这个故事,我字字都看得明白,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却无从谈起。我在它面前,第一次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我也算是饱读诗书了,也算是经史子集已经通读过了,也算是阴阳八卦练习过了。我之所以喜欢走神,主要是享受到这种思想的过程。在这个思想的过程中,自我感觉很高妙,很自豪。我能够陶醉在知识中、陶醉在抽象中,觉得自己很不得了。
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心性,什么叫生与无生,分别的有意与无意。
当突然闯进一个陌生的知识领域,如果你怕了,就会回避。但我巴山人,天生就是个不怕事的。我决定迎难而上,学习它。
当然,从宗教方面来学习,我肯定没能力。一是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没有自学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没有这方面的老师教我。但,这并不妨碍我,理解它的另一种美,就是诗歌美。
从内容来划分,这是典型的哲理诗,相对而言的是叙事诗。一般来讲,叙事诗是最长的,但这首哲理诗,却长得令人惊讶。总共有二百四十七句,一千八百一十四字。这长度,我还没见过哪首哲理诗,能够写这么长的。
按类型来划分,这是七言的乐府体。乐府体我当然熟悉,文学史推崇的孔雀东南飞为中国五言诗独有的长篇,简直是文学史上的压卷之作。文学家们把这首诗说得好厉害,中学也进入了课本。
但七言乐府里,比它更长的证道歌却很少有文学家提起。它不仅长,而且美,文学史的大师们,为什么很少提起它呢?以至于,我这个爱读书的中国人,过去三十年,几乎没听到过这首诗的名字和故事?
我猜,可能主要原因,是写文学史和文学评论的书生们,根本不懂这些哲理。不懂的东西就回避吧,免得说错了,逗人笑话。
我想起了李商隐的无题,就这样一首哲理思想和感情没经过验证的小诗,历史上的大家们,都有四种不同的解释,差点打架。何况,有巨大的宗教地位和实践支撑的证道歌,哪个敢随便评论呢?而从解析作者来看,这首诗却是宗教界内部,最热门的诗歌了。当然这些热心读者,主要是出家人,对世间社会,影响不太大而已。
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把我引入一个大气磅礴的思维境界。“君不见!”这一句,我最先想起的,是同样体裁的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凡是以这三个字开头的,我总要把它的气势品味一番。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这一句,就把超脱的气质体现出来了。绝学,是什么意思?是不学习的意思?还是绝顶学问的意思?无为,在这里,是什么都不做,甚至连学都不用学?闲道人,闲,修什么道?怎么修?
不除妄想不求真,这句话的意思更麻烦了。既然是道人,就得求真,你不仅不求真,连妄想都不除,那么,你在学什么?或者说,你根本就不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是道人的话,就是绝学的话,人不是跟傻瓜一样吗?
这首诗一开头,就把种种疑问带到读者面前,让人产生大疑惑,也产生大兴趣,这就是这首诗最精妙的开头了。
文学作品要有可读性,我记得三个法则:保持期待的张力、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感漩涡、打破晕轮效果。这不是叙事诗,情感和晕轮不存在,但期待,却是高高吊起在读者面前了。我想,永嘉大师如果在今天,他稍一用力,就会轻松成为金庸那样的畅销书作家的。
看到这里,我处处是疑问,处处是不理解,处处有期待,这真是把我玩弄于股掌之间啊。想前面,自以为很有思想,什么儒道法墨兵,什么统治阶层的,什么政治战争的,我还以为自己懂得很多。
谁知看了这首诗,狂心顿歇,我原来在一千多年的大师面前,当个读者的资格都没有啊。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这一句全部使用了专有名词,我无法理解。按平时的习惯,遇到这种不懂的专有名词,我一般都通过查辞典来理解。但现在,我没有辞典。
更为重要的是,你不可能读一句话,查三次词典,而这一句才七个字,总共三个名词。这样读书,将连贯思路碎片化,不仅对理解毫无帮助,更重要的是,你根本就看不下去。
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要读下来,或者有些稍微的体会和理解,只有一种办法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办法,虽然我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但古人这样说,我们这么多人实践过,还真是有效果。
算了,我把它当单纯的诗歌来读,只有印象,只听韵律,听享受节奏。按陶渊明的说法: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来去,三毒水泡虚出没。”
如果把君不见不算一句的话,上面就共有八句了。这八句,有两个韵脚。如果把两个韵脚的各四句拆开看,那简直就是两首绝佳的七言诗。
这两首七言诗,是严格按照格律的规矩来写的。而且,全是专有名词组成,如果按文字游戏的难度来看,是相当困难的。何况,它还专门体现一种高深的思想。
第一首的三四句是对仗,第二首的三四句也是。尤其在音韵上,最后两句特别精彩。为此,我专门用四川话和普通话各自朗诵了几遍,简直越读越喜欢。
最后两句对仗,不仅是诗歌押韵我平仄对仗的典范,而且是写对仗的典范。五阴对三毒,空来去对虚出没,简直没有更好的了。
要写成这样,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作者必须具有高超的诗歌创作能力。没有这种能力,根本写不出如此得心就手,看似平凡语句却又严格经典的句子来。如果仅按诗歌创作的能力和风格来看,这首诗与白居易的叙事诗有一比。就是用看似平实的大白话,组合成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据说白居易对自己的诗歌有要求,要不识字的老太太都听得懂。这是一种从崇高归于平凡的至高要求,不是超级大量的能力,想达到这种程度,想都不要想。
第二个条件,因为这是哲理诗,如果佛教哲理中,没有巨大而丰富的专有词汇量,根本写不出如此丰富的具有对仗关系的名词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只有三毒这个专有名词,没有五阴的话,那么对起来,就会东拼西凑,以词害意。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佛教界,这首诗的地位就要打折扣了。
佛教如此丰富的词汇量,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大文化,文化宏大的宝库中,才能孕育出如此精彩的宏篇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