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人为什么横死异国他乡呢?好人为什么培养不出好的后代与学生呢?因果如果存在,这难道是特例,是因果的悖论?
也许,他不是故意做好人的,他只是处事依循自己的良心,并不图回报罢。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万事有因果,因如种子果如花,因缘成熟就开发。在佛门还有一句经典叫:“欲观前世因,今生受都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句话被无数大师们所引用、推崇和证实。如果这些大师们没骗我们的话,因果就是存在的。
这就好比我们学习科学,化学反应的原料、条件、方式,一旦正确结果,其反应结果也就是注定的了。物体运行的规律,与其力的初始大小方向有关。关于历史的、社会的、生物的,如果没有因果律,人类的所有研究就是一个笑话。科学的因果,是可以重复的,可供证伪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人类智慧的发展,也是对因果的把握和运用,才有了思维逻辑及一切物质文明成果,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但因果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呢?从一个单一的运动和化学反应来说,我们知道了条件,就明白了依据;再复杂一点,生命现象,疾病与健康,我们也知道了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和致病原因,这也知道了依据。当然,越复杂的现象,其条件和依据也就越复杂。如果复杂到人类社会中,人的命运这个话题,依据和条件的复杂程度,就会远超我们的计算和思考能力了。
人们总是厌烦复杂的东西,因为只有简单的,才容易被理解,被实践。
于是,很多理论家,就专门做简化的工作。数学、哲学、逻辑学,就是简化思想的重要工具,用大家可以理解的方式简约地给出认识依据的路径,以便于实践操作。
但命运,这个宏大的主题,就连《周易》这样高深的东西,也无法真正简化它,即使它所提出的模式有384种,但加上其它分析因素,可以说有成千上万种命运类型了。这不简单,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受过周易分析的专门训练,很难掌握其一、二,即使我这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也只停留在单一判断上,根本无法对一个人命运用出精确的综述,更不用说我的单一判断也只有七成的准确概率。
凡是过于专业的东西,要么不好理解,要么不好操作。要影响人类多数,只有一个大而化之的极简模式,才能被充分地流传和模仿。
“好人有好报”就是这个极简模式的代表。越简单的东西越不精确,对实践的描述就越失真,这是我的感受。
什么叫好人?就是行善的人吗?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吗?有人统计过,道德人品与个人命运的关联度吗?统计样本有多大?涵盖人群类型是否全面?地域差异是否考虑?时代变化是否覆盖?好人好的程度和好报好的程度是同比例上升的还是非线性的弱相关关系?有没有负相关的出现?如果出现了,原因是什么?是样本的特殊性造成的还是统计和分析的偏差造成的?等等,几乎没有一个人做过这个研究,没一项相关数据,怎么就得出这个结论了呢?是直觉?直觉可靠吗?我还觉得天圆地方呢。
我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某论坛,有人说过这句话:“毒蛇出没之处,七步之内,必有解药。”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的?我至今没有查到,但它得到了网上一些人的膜拜喝彩,我却不以为然。因为,这不符合基本规律。假如这句话来源于大量的实践,从人类与毒蛇千万年斗争的历史来看,应该是人类早就掌握了的常识了。就像中草药对常见病的医治,大概也至少流传了三四千年了。但这句话却并没有形成医学界的共识,也并未有阻止每年大量产生的因蛇咬死的人的数量。说明这句话没起作用。也许有人反驳我,说是因为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少,那么,在毒蛇流行的地方,应该有许多人在实践中发现了这个道理,自从有语言以来,这个道理应该可以迅速传播,如果它有用的话。但语言产生千万年了,但这个道理在实践中并没有多大用处,只能说明,这是个假道理。
但,为什么一个假道理却如此流行呢?科学发达到如此程度,科学教育在网民中应该还都经历过,为什么会得到如此多的喝彩呢?这估计与大众传播规律有关。
假如这句话的产生,最开始也不是骗人的,是来自于某个特殊的事例。有人被毒蛇咬了,在边上发现一株草,敷在伤口或吃进嘴里,居然治好了蛇毒,活了过来。有他经历的也许不止一个,这样就形成了某种印象,大家以为这是普遍现象了。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这些人都是幸存者,他们确实在现场找到了解药。但大量被毒死的遇害者,他们也许也用过这个“知识”,也许也在周边的植物中做过尝试,他们失败了,他们没机会说出他们的尝试,没有话语权,没有驳斥幸存者的特例,所以,这句话就在幸存者事实的加持下,斩钉截铁地流传下来了。
这叫幸存者偏差。
从听众角度来看,有一个规律,就是大家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被毒蛇咬伤,肯定是不好的事,如果有一个窍门,能够在灾难面前救命,那这个窍门,人们宁愿相信它是真的。在被毒蛇咬伤到自我救命这两件事情中,希望和恐惧,两种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动力同时存在,这就更诱导人们相信有希望的一面,摆脱自身的恐惧了。说实话,除极少数特殊行业的人,谁不害怕毒蛇呢?
很多话之所以被大众接受,不是因为它是真理,而是因为大众愿意相信它。
在命运因果这个复杂命题出来后,人们愿意相信简单的,更愿意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也符合这种模式。
命运是自带恐惧感的,因为死亡的不可预知,因为生命的绝对有限性,这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恐惧。希望是人人期盼的,只要是对自己有利。好人有好报,既给人类普遍命运带来希望,又对自己有利,为何不相信它?
长期用这句话教导别人的,表面上是夸赞对方的善行,实际上是鼓励对方对自己好一点。你要做一个好人,你要对我好,这并不仅是为我好,也是为你的命运好,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就是个好道理。
但真相呢?往往不好调查。人类命运的样本太繁杂,调查统计几乎不太可能,也没人做过这个工作。好人,用什么样的标准来量化,也是不好确定的,既然无法精确研究,那么,就暂且相信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模糊结论吧。
其实,这句话的反例无处不在。比如,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好人命不长,王八活千年”。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好人,人生受尽折磨,最后横死他乡;历史上有很多大奸大恶,却享尽人间繁华,得终其天年。
“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何将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重读庄子《山木》篇,我会心一笑,觉得这老头实在是太可爱了。他打了个比方,从逻辑上证明材与不材、好与不好,与个体命运无关。
但儒家、佛家,都提倡道德,都提倡行善,这是什么道理呢?
从儒家讲,这与他们的理想有关,他们的目的是恢复周朝时的社会制度,以礼来恢复社会秩序。他们的道德是有层次的,也只从“人皆有不忍之心”作为出发点,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归结点,这个要求是比较低的,与现代所说的“好人”还是有距离的。
道家所说的道德,与人品关系不大,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德是这种规律在人身上的体现。它存在的理论论据是天人合一,它表现出的境界是顺应自然。
佛家所说的道德,在本体上与道家相似。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戒律上。在本体上,它还有更大的含义。
佛教认为,一个人只有解脱后,他的所有作为都是道德的,无一不善,这点与道家相似。但在社会功用上,佛家提倡得更明确。他们认为,当人人都为别人的时候,别人才都会为你。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状态,与我们这个世界差距太远,只能算是一种理想和努力方向,不能算是对现实的解释。
在未解脱的时候,许多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怎么办?用戒律来约束。通过约束行为达到约束心灵的目的,从而为开悟排除*的干扰。所以佛教戒律,在我看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佛教的存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世间社会的破坏性干扰。第二部分是为了自身的修行,克制自己的*和心理定势,让心灵摆脱身体和*的牵引,达到纯净自由的地步。
第一部分,是佛教存在的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重要,所以佛陀临终时,告诫所有弟子,以戒为师。出家人,抛弃养育父母的义务,离开社会生产,有可能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比如唐朝中后期,大量人出家,让社会生产力受到了损害,就产生了灭佛运动,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中国才有农禅的出现,提倡“一日一作,一日不食”,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为了佛教僧团的合理存在。其次,佛教僧团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以减少社会的反感面。佛教中描述了许多成就者,他们拥有超人的神勇,但佛教经典给这些神通提出了边界:唯与刀兵与王难,不可幸免。为什么?刀兵是社会矛盾巨大爆发的产物,一个小小的社会僧团,是不可能阻止或者改变的,如果要强行改变和阻止这种人类“共业”,是要给僧团带来灭顶之灾的。如果僧人不守社会道德,老做坏事,就会被社会厌恶,不仅没有相信佛法,而且还会打击僧团,这也会造成佛教的灭亡和衰落。第三,用老百姓熟知的道德,来树立形象,提高吸引力,也是佛教扩大影响和吸引信众的方法。但这种影响也不能太大,僧团要自我约束对财富、名声的追求。如果影响过大,盛极而衰,也常有发生。比如唐代玄奘大师,名气过大,能力过强,随之而来的是,政治势力的侵入和嫉妒。他的弟子辩机和尚,一世英才,也未能将师傅的法门传承下去,因为名气大到公主都喜欢他,名气大到王公都嫉妒他,冲击了皇权,悲剧的命运当然不可避免,这些都在大师的预测之中,但他也无能为力。
第二部分,就是通过约束自身行为,来达到约束*的目的。真正的戒律,在生活上是极简主义的,身体的需要,只是满足生存就够了,甚至舍身求法也是提倡的。为什么?古人讲:吾之大患在于吾身。身体的有限性与思想的无限性,让人产生了*逼迫的束缚。要打破这种束缚,就必须严格控制*的产生,如此才会给心灵的发展,创造出一个不受干扰的纯净空间。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是这个意思吧?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不是判断一个僧人水平高低的充分条件,但应该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也有特殊例子,比如说济公和尚,这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天天有人在感叹命运不公,其实是中了两个错误理论的毒。第一个就是道德决定论,第二个就是能力决定论。在这政治层面也有反映,叫德才兼备。
许多人抱怨的原因,在于自认为德才水平较高,为何不能成就事业。是不是社会太黑暗了?这是极端的现象。
更多的人稍微平和一些,大概会感叹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程度,常有怀才不遇之叹,或者自认道德优势,抨击名人的道德瑕疵,以充当民间道德裁判,在这种自以为是的道德优势中安慰失意的心灵。
但是,才能的比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远远没有高考分数那样简单。智商情商只是说一个人能力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个人真正干事的效率和思考的成果。更何况,什么时代什么岗位什么地方需要有什么样的能力的人,你是否刚才遇上,这个概率不是很大,需要机遇的。即使真有诸葛亮、姜子牙的能力,没遇上刘备周文王,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韩信如果生在和平年代,连街头混混都斗不过,难道是他能力不行?时也,命也。决定命运的因素太多,能力只是众多因素的普通一个。并且能力不能简单量化比较,所以能力可以些微影响但绝对无法决定命运的。
那些自认为有能力的人,你把抱怨收起来,先做好自己做得到的事吧。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圣人说的,先好好学学。
道德决定命运,更是不好评价。每个人对自己的道德水平的评价,都带有主观色彩。而且,假设一个人的道德客观水平可以量化的话,越是道德水平低的人对自己的主观评价却越高,越是道德水平高的人越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评价越会偏低。
为什么?决定道德水平的主观因素,在于自省。
一个善于自省的人,经常检查自己的缺点,这人的道德处于渐次上升的趋势,越来越高,但他对自己的评价因自省的力量,总是偏低的。越是这种人,越不愿意用道德来评价或批评别人。
越是自认为道德水平高的人,越有可能是自省能力不足或者没有自省习惯的人,他的道德水平缺乏主动的提高渠道,所以还经常自我感觉良好。
乌鸦站在煤堆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当然,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社会上的名人缺点太多,大家对他们的道德评价不高,搞得人们有些愤愤不平。这里有三种情况,一是君子其德如日月之蚀,有黑点都被人看出来了,因为人们是用完人的标准来看待你的。而普通人,因没人注意他,指出他的缺点,就误以为自己道德没有毛病了。二是有的在专业领域的大道德执行较好,但私德确实有亏欠,得到许多负面评价。比如一个皇帝的大德应当是治理好天下,至于他有多少个妃子、私人有什么爱好,这是私德,就不应当被过分苛求。相反,那个私人道德很好的道光皇帝,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就是一个好皇帝吗?三是确实有的人道德很差,但却人命运上顺风顺水,但这只是证明了道德与命运关系不大,并不能说社会就完全黑暗了。因为,这种人,在哪个时代都有。
老百姓喜欢用道德来衡量别人,是因为道德是他们唯一可以与上层人士比较的工具。但这个工具也仅只有自我安慰的价值,因为它不客观。
为什么?因为道德是内心的反映,而人的动机和内心是不可随意猜测的。
我们对自己的动机和内心都无法把握,何况去随意猜测别人的内心?但有人总是拿一个道理来说服自己,总认为别人的内心是可以猜测的,这个理论就叫做“将心比心”。
从大概率来说,“将心比心”是错误的。为什么,人心中共同的东西是有,但并不多。人生下来,求生是人的本能,这也许是人心共同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也许是自私,不自私就无法生存。但这种自私,必须建立在别人无私的基础上,比如饿了就想吃,就哭。但必须有无私的母亲,来哺育你,才能让你的自私得逞。无私与自私的交融中,建立了初步的道德模式。
随着人的普遍成长模式的分化,每人遇到的际遇是不同的,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处事风格和心理特征,那么道德的行为范式也就发生了改变,标准也各有不同。比如,有人认为暴力是不可饶恕的不道德,但有人却认为以暴制暴是侠客的风范,值得歌颂。
我们分析曹操的行动及语言,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英雄,他的道德成分是复杂的,不可能单纯用好与不好来定义。比如,他所说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这仿佛是不道德的。但是,在那个全国混战、人人自危、互为敌人的年代,这个心理状态也许是他用来自我保护的机制,也许是他生存的习惯。他喜欢打败对手后,玩弄对手的女人,这也许是不道德,但这是他的爱好,或许还有打击对手气势的目的呢,也没见到他受到过什么报应啊。他没有同情心吗?他哀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状,不正是同情百姓苦难的大道德吗?他自我称王,挟天子以令不臣,仿佛违背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和作臣子的道德,但他在自述中却有合理化解释:孤若不称王,不知有多少人要称王,多少百姓要遭秧。这是不道德吗?
说了他的道德,再说他的才干,确实是比较厉害了,这是大家公认的。无论伟大的文学修养还是伟大的军事修养,独步天下,更莫说他的思维能力与政治才干,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史上的精英了。
但他的命运呢?是好还是坏?这也不好用一句话来形容了。他应该算是命运比较好的人,称霸天下,但统一中国,并没有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他的寿命也不算长寿。即使他为子女后代打下了好的基础,让后代统一了中国,但后代也不争气,帝位被司马氏夺人,后代也被杀了许多。他是一个成功的人,是一个幸运的人,但他不算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比如,一个人,自己的亲身子女互相残杀,就算不上命好。
七步诗,是如何产生的?他当时刚死不久,你想想?
如果要说结论,如果要说一定有因果,那么只能说,因果的依据,与我们平时所谓的道德,有关,但关系不大。
也许,他不是故意做好人的,他只是处事依循自己的良心,并不图回报罢。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万事有因果,因如种子果如花,因缘成熟就开发。在佛门还有一句经典叫:“欲观前世因,今生受都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句话被无数大师们所引用、推崇和证实。如果这些大师们没骗我们的话,因果就是存在的。
这就好比我们学习科学,化学反应的原料、条件、方式,一旦正确结果,其反应结果也就是注定的了。物体运行的规律,与其力的初始大小方向有关。关于历史的、社会的、生物的,如果没有因果律,人类的所有研究就是一个笑话。科学的因果,是可以重复的,可供证伪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人类智慧的发展,也是对因果的把握和运用,才有了思维逻辑及一切物质文明成果,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但因果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呢?从一个单一的运动和化学反应来说,我们知道了条件,就明白了依据;再复杂一点,生命现象,疾病与健康,我们也知道了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和致病原因,这也知道了依据。当然,越复杂的现象,其条件和依据也就越复杂。如果复杂到人类社会中,人的命运这个话题,依据和条件的复杂程度,就会远超我们的计算和思考能力了。
人们总是厌烦复杂的东西,因为只有简单的,才容易被理解,被实践。
于是,很多理论家,就专门做简化的工作。数学、哲学、逻辑学,就是简化思想的重要工具,用大家可以理解的方式简约地给出认识依据的路径,以便于实践操作。
但命运,这个宏大的主题,就连《周易》这样高深的东西,也无法真正简化它,即使它所提出的模式有384种,但加上其它分析因素,可以说有成千上万种命运类型了。这不简单,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受过周易分析的专门训练,很难掌握其一、二,即使我这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也只停留在单一判断上,根本无法对一个人命运用出精确的综述,更不用说我的单一判断也只有七成的准确概率。
凡是过于专业的东西,要么不好理解,要么不好操作。要影响人类多数,只有一个大而化之的极简模式,才能被充分地流传和模仿。
“好人有好报”就是这个极简模式的代表。越简单的东西越不精确,对实践的描述就越失真,这是我的感受。
什么叫好人?就是行善的人吗?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吗?有人统计过,道德人品与个人命运的关联度吗?统计样本有多大?涵盖人群类型是否全面?地域差异是否考虑?时代变化是否覆盖?好人好的程度和好报好的程度是同比例上升的还是非线性的弱相关关系?有没有负相关的出现?如果出现了,原因是什么?是样本的特殊性造成的还是统计和分析的偏差造成的?等等,几乎没有一个人做过这个研究,没一项相关数据,怎么就得出这个结论了呢?是直觉?直觉可靠吗?我还觉得天圆地方呢。
我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某论坛,有人说过这句话:“毒蛇出没之处,七步之内,必有解药。”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的?我至今没有查到,但它得到了网上一些人的膜拜喝彩,我却不以为然。因为,这不符合基本规律。假如这句话来源于大量的实践,从人类与毒蛇千万年斗争的历史来看,应该是人类早就掌握了的常识了。就像中草药对常见病的医治,大概也至少流传了三四千年了。但这句话却并没有形成医学界的共识,也并未有阻止每年大量产生的因蛇咬死的人的数量。说明这句话没起作用。也许有人反驳我,说是因为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少,那么,在毒蛇流行的地方,应该有许多人在实践中发现了这个道理,自从有语言以来,这个道理应该可以迅速传播,如果它有用的话。但语言产生千万年了,但这个道理在实践中并没有多大用处,只能说明,这是个假道理。
但,为什么一个假道理却如此流行呢?科学发达到如此程度,科学教育在网民中应该还都经历过,为什么会得到如此多的喝彩呢?这估计与大众传播规律有关。
假如这句话的产生,最开始也不是骗人的,是来自于某个特殊的事例。有人被毒蛇咬了,在边上发现一株草,敷在伤口或吃进嘴里,居然治好了蛇毒,活了过来。有他经历的也许不止一个,这样就形成了某种印象,大家以为这是普遍现象了。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这些人都是幸存者,他们确实在现场找到了解药。但大量被毒死的遇害者,他们也许也用过这个“知识”,也许也在周边的植物中做过尝试,他们失败了,他们没机会说出他们的尝试,没有话语权,没有驳斥幸存者的特例,所以,这句话就在幸存者事实的加持下,斩钉截铁地流传下来了。
这叫幸存者偏差。
从听众角度来看,有一个规律,就是大家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被毒蛇咬伤,肯定是不好的事,如果有一个窍门,能够在灾难面前救命,那这个窍门,人们宁愿相信它是真的。在被毒蛇咬伤到自我救命这两件事情中,希望和恐惧,两种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动力同时存在,这就更诱导人们相信有希望的一面,摆脱自身的恐惧了。说实话,除极少数特殊行业的人,谁不害怕毒蛇呢?
很多话之所以被大众接受,不是因为它是真理,而是因为大众愿意相信它。
在命运因果这个复杂命题出来后,人们愿意相信简单的,更愿意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也符合这种模式。
命运是自带恐惧感的,因为死亡的不可预知,因为生命的绝对有限性,这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恐惧。希望是人人期盼的,只要是对自己有利。好人有好报,既给人类普遍命运带来希望,又对自己有利,为何不相信它?
长期用这句话教导别人的,表面上是夸赞对方的善行,实际上是鼓励对方对自己好一点。你要做一个好人,你要对我好,这并不仅是为我好,也是为你的命运好,你好我好大家好,这就是个好道理。
但真相呢?往往不好调查。人类命运的样本太繁杂,调查统计几乎不太可能,也没人做过这个工作。好人,用什么样的标准来量化,也是不好确定的,既然无法精确研究,那么,就暂且相信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模糊结论吧。
其实,这句话的反例无处不在。比如,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好人命不长,王八活千年”。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好人,人生受尽折磨,最后横死他乡;历史上有很多大奸大恶,却享尽人间繁华,得终其天年。
“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何将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重读庄子《山木》篇,我会心一笑,觉得这老头实在是太可爱了。他打了个比方,从逻辑上证明材与不材、好与不好,与个体命运无关。
但儒家、佛家,都提倡道德,都提倡行善,这是什么道理呢?
从儒家讲,这与他们的理想有关,他们的目的是恢复周朝时的社会制度,以礼来恢复社会秩序。他们的道德是有层次的,也只从“人皆有不忍之心”作为出发点,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归结点,这个要求是比较低的,与现代所说的“好人”还是有距离的。
道家所说的道德,与人品关系不大,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德是这种规律在人身上的体现。它存在的理论论据是天人合一,它表现出的境界是顺应自然。
佛家所说的道德,在本体上与道家相似。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戒律上。在本体上,它还有更大的含义。
佛教认为,一个人只有解脱后,他的所有作为都是道德的,无一不善,这点与道家相似。但在社会功用上,佛家提倡得更明确。他们认为,当人人都为别人的时候,别人才都会为你。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状态,与我们这个世界差距太远,只能算是一种理想和努力方向,不能算是对现实的解释。
在未解脱的时候,许多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怎么办?用戒律来约束。通过约束行为达到约束心灵的目的,从而为开悟排除*的干扰。所以佛教戒律,在我看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佛教的存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世间社会的破坏性干扰。第二部分是为了自身的修行,克制自己的*和心理定势,让心灵摆脱身体和*的牵引,达到纯净自由的地步。
第一部分,是佛教存在的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重要,所以佛陀临终时,告诫所有弟子,以戒为师。出家人,抛弃养育父母的义务,离开社会生产,有可能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比如唐朝中后期,大量人出家,让社会生产力受到了损害,就产生了灭佛运动,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中国才有农禅的出现,提倡“一日一作,一日不食”,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为了佛教僧团的合理存在。其次,佛教僧团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以减少社会的反感面。佛教中描述了许多成就者,他们拥有超人的神勇,但佛教经典给这些神通提出了边界:唯与刀兵与王难,不可幸免。为什么?刀兵是社会矛盾巨大爆发的产物,一个小小的社会僧团,是不可能阻止或者改变的,如果要强行改变和阻止这种人类“共业”,是要给僧团带来灭顶之灾的。如果僧人不守社会道德,老做坏事,就会被社会厌恶,不仅没有相信佛法,而且还会打击僧团,这也会造成佛教的灭亡和衰落。第三,用老百姓熟知的道德,来树立形象,提高吸引力,也是佛教扩大影响和吸引信众的方法。但这种影响也不能太大,僧团要自我约束对财富、名声的追求。如果影响过大,盛极而衰,也常有发生。比如唐代玄奘大师,名气过大,能力过强,随之而来的是,政治势力的侵入和嫉妒。他的弟子辩机和尚,一世英才,也未能将师傅的法门传承下去,因为名气大到公主都喜欢他,名气大到王公都嫉妒他,冲击了皇权,悲剧的命运当然不可避免,这些都在大师的预测之中,但他也无能为力。
第二部分,就是通过约束自身行为,来达到约束*的目的。真正的戒律,在生活上是极简主义的,身体的需要,只是满足生存就够了,甚至舍身求法也是提倡的。为什么?古人讲:吾之大患在于吾身。身体的有限性与思想的无限性,让人产生了*逼迫的束缚。要打破这种束缚,就必须严格控制*的产生,如此才会给心灵的发展,创造出一个不受干扰的纯净空间。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是这个意思吧?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不是判断一个僧人水平高低的充分条件,但应该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也有特殊例子,比如说济公和尚,这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天天有人在感叹命运不公,其实是中了两个错误理论的毒。第一个就是道德决定论,第二个就是能力决定论。在这政治层面也有反映,叫德才兼备。
许多人抱怨的原因,在于自认为德才水平较高,为何不能成就事业。是不是社会太黑暗了?这是极端的现象。
更多的人稍微平和一些,大概会感叹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程度,常有怀才不遇之叹,或者自认道德优势,抨击名人的道德瑕疵,以充当民间道德裁判,在这种自以为是的道德优势中安慰失意的心灵。
但是,才能的比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远远没有高考分数那样简单。智商情商只是说一个人能力的可能性,并不表示一个人真正干事的效率和思考的成果。更何况,什么时代什么岗位什么地方需要有什么样的能力的人,你是否刚才遇上,这个概率不是很大,需要机遇的。即使真有诸葛亮、姜子牙的能力,没遇上刘备周文王,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韩信如果生在和平年代,连街头混混都斗不过,难道是他能力不行?时也,命也。决定命运的因素太多,能力只是众多因素的普通一个。并且能力不能简单量化比较,所以能力可以些微影响但绝对无法决定命运的。
那些自认为有能力的人,你把抱怨收起来,先做好自己做得到的事吧。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圣人说的,先好好学学。
道德决定命运,更是不好评价。每个人对自己的道德水平的评价,都带有主观色彩。而且,假设一个人的道德客观水平可以量化的话,越是道德水平低的人对自己的主观评价却越高,越是道德水平高的人越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评价越会偏低。
为什么?决定道德水平的主观因素,在于自省。
一个善于自省的人,经常检查自己的缺点,这人的道德处于渐次上升的趋势,越来越高,但他对自己的评价因自省的力量,总是偏低的。越是这种人,越不愿意用道德来评价或批评别人。
越是自认为道德水平高的人,越有可能是自省能力不足或者没有自省习惯的人,他的道德水平缺乏主动的提高渠道,所以还经常自我感觉良好。
乌鸦站在煤堆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当然,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社会上的名人缺点太多,大家对他们的道德评价不高,搞得人们有些愤愤不平。这里有三种情况,一是君子其德如日月之蚀,有黑点都被人看出来了,因为人们是用完人的标准来看待你的。而普通人,因没人注意他,指出他的缺点,就误以为自己道德没有毛病了。二是有的在专业领域的大道德执行较好,但私德确实有亏欠,得到许多负面评价。比如一个皇帝的大德应当是治理好天下,至于他有多少个妃子、私人有什么爱好,这是私德,就不应当被过分苛求。相反,那个私人道德很好的道光皇帝,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就是一个好皇帝吗?三是确实有的人道德很差,但却人命运上顺风顺水,但这只是证明了道德与命运关系不大,并不能说社会就完全黑暗了。因为,这种人,在哪个时代都有。
老百姓喜欢用道德来衡量别人,是因为道德是他们唯一可以与上层人士比较的工具。但这个工具也仅只有自我安慰的价值,因为它不客观。
为什么?因为道德是内心的反映,而人的动机和内心是不可随意猜测的。
我们对自己的动机和内心都无法把握,何况去随意猜测别人的内心?但有人总是拿一个道理来说服自己,总认为别人的内心是可以猜测的,这个理论就叫做“将心比心”。
从大概率来说,“将心比心”是错误的。为什么,人心中共同的东西是有,但并不多。人生下来,求生是人的本能,这也许是人心共同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也许是自私,不自私就无法生存。但这种自私,必须建立在别人无私的基础上,比如饿了就想吃,就哭。但必须有无私的母亲,来哺育你,才能让你的自私得逞。无私与自私的交融中,建立了初步的道德模式。
随着人的普遍成长模式的分化,每人遇到的际遇是不同的,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处事风格和心理特征,那么道德的行为范式也就发生了改变,标准也各有不同。比如,有人认为暴力是不可饶恕的不道德,但有人却认为以暴制暴是侠客的风范,值得歌颂。
我们分析曹操的行动及语言,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英雄,他的道德成分是复杂的,不可能单纯用好与不好来定义。比如,他所说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这仿佛是不道德的。但是,在那个全国混战、人人自危、互为敌人的年代,这个心理状态也许是他用来自我保护的机制,也许是他生存的习惯。他喜欢打败对手后,玩弄对手的女人,这也许是不道德,但这是他的爱好,或许还有打击对手气势的目的呢,也没见到他受到过什么报应啊。他没有同情心吗?他哀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状,不正是同情百姓苦难的大道德吗?他自我称王,挟天子以令不臣,仿佛违背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和作臣子的道德,但他在自述中却有合理化解释:孤若不称王,不知有多少人要称王,多少百姓要遭秧。这是不道德吗?
说了他的道德,再说他的才干,确实是比较厉害了,这是大家公认的。无论伟大的文学修养还是伟大的军事修养,独步天下,更莫说他的思维能力与政治才干,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史上的精英了。
但他的命运呢?是好还是坏?这也不好用一句话来形容了。他应该算是命运比较好的人,称霸天下,但统一中国,并没有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他的寿命也不算长寿。即使他为子女后代打下了好的基础,让后代统一了中国,但后代也不争气,帝位被司马氏夺人,后代也被杀了许多。他是一个成功的人,是一个幸运的人,但他不算是一个有福气的人。比如,一个人,自己的亲身子女互相残杀,就算不上命好。
七步诗,是如何产生的?他当时刚死不久,你想想?
如果要说结论,如果要说一定有因果,那么只能说,因果的依据,与我们平时所谓的道德,有关,但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