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回归后的施政 下
听了高原的话之后,李瑛鸿也松了一口气,她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处理方式不符合高原的心意。而除了这件事情之后,另一个急需解决的事情就是抓获的这些人怎样处理,现在被抓获的人都被看押起来,就等着高原回来处理。毕竟这可是二万五千多人,不是一个少数,而且基本都是青壮年劳动力,现在代郡最缺少的就是劳动力,关着他们还要消耗粮食,因此必须尽快处理。
高原听了之后,也点了点头,道:“好吧,明天招集大家来一起商议,尽快把这一次叛乱的事情处理完。”
吃完饭之后,几个人也在一起闲谈,主要是高原和云瑶的婚事,既然两人的关系己经挑明了,而且也都同意了,当然就是宜早不宜迟,早一点把婚事办了,云瑶也好名正言顺的和他们住在一起。要知道现在云瑶在名议上,还算是姜桓武的家人。
第二天,高原立刻招集代郡的行政官员聚议,讨论这些被抓的豪强叛乱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的处理。
经过众人的商议之后,豪强和他们未分户的直系亲属如妻子,儿女等,以及参与叛乱的豪强以分户亲属,还有一部份参与叛乱的豪强党羽,象远亲、亲信一类,都全部处斩,而豪强的从人,农户、其他参与叛乱人员的家人族人等人,全部处于苦役,年数根据其情节轻重,从三年到十年不等。而苦役的內容,以修筑代郡城的扩建为主。
处理的方式确定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对抓捕人员进行审讯分辩,那些人该抓,那些人该罚做苦役,做多少年的苦役,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别,这件事情就交给申慎负责。
另外,没收了豪强的产财之后,一共查操出田地约有近一百五十余万亩,现在有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进行耕种,但这批土地怎样处理,现在也要有一个决定。
对这一点,高原早有考虑,因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将其中三十万亩田地拿出来,做为官府的公田,租给无田的百姓进行耕种,其他全部份都分给武安军的常规士兵。
在周朝建立的时候,是实行井田制,所有的井田都是公田,归国家所有,并由国家分配给臣下、国人耕种,并向国家交纳税赋,公田不能卖买,而且每隔若干年之后,再进行一次重新分配。井田以外,新开垦的田地就是私田,私田归个人私有,不用重新分配,可以自由实买,也不用交税的。
因此后来官员、国人纷纷开垦私田,而不理公田,再加上农业技术的提高,私田越来越多,甚致超过了公田,而且公田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减少,后来各诸候国家索性不论公田私田,都进行征税,有的国家甚致取消了公田私田的分别,把所有的公田全部都私有化,但也有国家还保留着一部份公田,做为国有的财产,招人耕种。
而到了后来的朝代,公田渐渐由国有财产,转化为皇帝的私有财产。而公田的收入则算是皇帝內府的私房钱,另外也是皇帝用来封赏臣下,以级分封皇族弟子的来源,尽管和以前相比,公田的数量相比于私田,己经大大减少了,但仍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高原刚刚入主代郡,基本没有多少公田,虽然平定临河村时,得到了四万多亩土地,但都分配给了士兵,现在高原手头的公田只有一万余亩,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也是为自己多捞一点田产,要不然以后分赏有功人员,连田产都拿不出来。
不过有了这一批田产之后,分配给士兵是全部足够了,这样一来,也能够安定军心,因为在高原制定的新法令中,专业的士兵都将能够分配到一定的土田。
另外没收的豪强产财,除了田产之外,还有其他大量的财物,其中最主要的几种,粮食就达到五十余万石,黄金有一千五百余镒,铜钱有二百余万枚,白壁数千块,另外如布匹、丝绸、兽皮、青铜器皿等等,也都有大量,看来打土豪果然是一个生财之道。
如果再加上从燕国得到的财物,现在代郡的财产物资可以算十分丰厚,由其是粮食诸备,高达一百二十余万石,足够支持好几年的时间。高原也大大的松了一口,因为从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也要有足够的粮食供应,虽然人口增加是一件好事,但这一批人刚到代郡,不可能马上就能开始耕种,最高也是明年开年之后才能开始耕种,到明年年底才能有收成,这段时间之內,只能由官府提供粮食,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供应他们的生活。高原狠敲了燕国六十万石粮食,其实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不过对燕国来的百姓的安置分配方式,宁戚也向高原提出了一个方案,这一次随高原来的这一批燕国百姓,就安置在代郡,而以后的燕国百姓,则分为两批,分别安置在雁门、云中两郡。
因为现在代郡的人口加上了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超过了一百一十万人,而在这个时候,雁门、云中两郡的人口都统计出来,一共还不到四十万,毎个郡都不超过二十万口人,而男性的青壮年劳动力只有五六万人。相比于代郡来说,这两个郡的人口极少,更需要补充。而从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大约还有二十五万人左右,如果补充到雁门、云中两郡,可以大大增加这两个郡的人口,对这两个郡的发展,防御,都有极大的好处。
高原听了之后,也十分赞同,认为宁戚考虑得确实十分周道,自己现在拥有四郡之地,但这四个郡的发展极不平衡,代郡一枝独秀,而上谷郡因为和燕国接攘,也算差强人意,而雁门、云中两郡本来是夺取的胡林、楼烦等游牧民族的地区,地方是不小,但人口极少,而且经济社会发展也十分落后,基本就是一个半荒废的状态。
以前赵国的彊土广阔,到可以不在乎雁门、云中两郡的发展,只是当做防御匈奴入侵的一个缓冲地区,但高原现在一共才只有四个郡的地方,当然不能让雁门、云中两郡继续这样荒废下去。另外雁门、云中两郡的地理位置也相当重要,雁门自不必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北防要塞,兵家的必争之地。而云中郡的位置大体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到包头市之间,也就是著名的河套地区一带。
而且从目前列国之间的军事角度来说,雁门、云中两郡的位置仍然十分重要,因此秦国的地势险要,只要据守东部的函谷关,就可以力保整个关中地区不失。但如果将来高原真的有了足够的实力,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可以在北方开避对秦作战的第二战场,以云中郡为后勤基地,沿黄河河套地区一带南下,从北直扑秦国,就像是从秦国当头劈下一剑,可以直插秦国河西地区!而秦国的精锐军队都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等秦国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当年赵灵武王就曾制定了这样一个灭秦的战略,因此才坚持设立了云中郡,并计划向云中郡大量迁移人口,大力的发展云中郡,就是为对秦作战而准备的。
这确实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对秦作战战略,而且赵武灵王雄材大略,如果真的能实施起来,战国的结局还未必可知。就算不能灭亡秦国,但也会迫使秦国在北方投入重兵防守,就不能这样一心将注意力放在东方。只可惜赵武灵王正在壮年之时,就因为赵国乱政,被叛臣围困在沙丘行宫里,活活饿死,结案壮志未酬。但现在高原到是完全可以重新实施赵武灵王未完成的战略。
不过目前高原还没有实施这个战略的条件,因为云中郡的生产水平太落后,根本不足以负担大军的后勤供应,而且高原现在所拥有的实力也还不足。但这并不防碍高原先做一些战略准备,如果把燕国迁移来的百姓都安置在云中郡,可以使云中郡的人口扩大一倍有余,对云中郡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外,也可以为将来实施这一对秦作战战略作好准备工作。
因此高原也立刻批准了宁戚的这个方案,只是要求把燕国迁移来的百姓,全部都安置在云中郡,并且命令宁戚,立剂派人去云中郡通知驻守云中郡的大将陈咨,让他做好迎接的准备。当然,现在高原还不能说过这时为实施对秦作战的准备,只说雁门郡离代郡近,一但雁门郡有事,代郡可以马上出兵救授,而云中郡离代郡较远,因此首先应该加强云中郡的实力。
宁戚听了之后,也没有什么异议,而是立刻尊令照办。
随后高原又下令,现在对燕囱的战斗己经结束了,马上开始在云中、雁门两郡推行新法令,而等燕国的赔偿全部到位之后,也在上谷郡推行。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作者有话说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维码广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扫描二维码关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节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wap_17k”关注我们。回复"大奖+你的qq号"参与活动。10部iphone6,万名qq会员等您来领!<!--二维码广告end-->
高原听了之后,也点了点头,道:“好吧,明天招集大家来一起商议,尽快把这一次叛乱的事情处理完。”
吃完饭之后,几个人也在一起闲谈,主要是高原和云瑶的婚事,既然两人的关系己经挑明了,而且也都同意了,当然就是宜早不宜迟,早一点把婚事办了,云瑶也好名正言顺的和他们住在一起。要知道现在云瑶在名议上,还算是姜桓武的家人。
第二天,高原立刻招集代郡的行政官员聚议,讨论这些被抓的豪强叛乱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的处理。
经过众人的商议之后,豪强和他们未分户的直系亲属如妻子,儿女等,以及参与叛乱的豪强以分户亲属,还有一部份参与叛乱的豪强党羽,象远亲、亲信一类,都全部处斩,而豪强的从人,农户、其他参与叛乱人员的家人族人等人,全部处于苦役,年数根据其情节轻重,从三年到十年不等。而苦役的內容,以修筑代郡城的扩建为主。
处理的方式确定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对抓捕人员进行审讯分辩,那些人该抓,那些人该罚做苦役,做多少年的苦役,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别,这件事情就交给申慎负责。
另外,没收了豪强的产财之后,一共查操出田地约有近一百五十余万亩,现在有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进行耕种,但这批土地怎样处理,现在也要有一个决定。
对这一点,高原早有考虑,因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将其中三十万亩田地拿出来,做为官府的公田,租给无田的百姓进行耕种,其他全部份都分给武安军的常规士兵。
在周朝建立的时候,是实行井田制,所有的井田都是公田,归国家所有,并由国家分配给臣下、国人耕种,并向国家交纳税赋,公田不能卖买,而且每隔若干年之后,再进行一次重新分配。井田以外,新开垦的田地就是私田,私田归个人私有,不用重新分配,可以自由实买,也不用交税的。
因此后来官员、国人纷纷开垦私田,而不理公田,再加上农业技术的提高,私田越来越多,甚致超过了公田,而且公田的收入也在不断的减少,后来各诸候国家索性不论公田私田,都进行征税,有的国家甚致取消了公田私田的分别,把所有的公田全部都私有化,但也有国家还保留着一部份公田,做为国有的财产,招人耕种。
而到了后来的朝代,公田渐渐由国有财产,转化为皇帝的私有财产。而公田的收入则算是皇帝內府的私房钱,另外也是皇帝用来封赏臣下,以级分封皇族弟子的来源,尽管和以前相比,公田的数量相比于私田,己经大大减少了,但仍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高原刚刚入主代郡,基本没有多少公田,虽然平定临河村时,得到了四万多亩土地,但都分配给了士兵,现在高原手头的公田只有一万余亩,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也是为自己多捞一点田产,要不然以后分赏有功人员,连田产都拿不出来。
不过有了这一批田产之后,分配给士兵是全部足够了,这样一来,也能够安定军心,因为在高原制定的新法令中,专业的士兵都将能够分配到一定的土田。
另外没收的豪强产财,除了田产之外,还有其他大量的财物,其中最主要的几种,粮食就达到五十余万石,黄金有一千五百余镒,铜钱有二百余万枚,白壁数千块,另外如布匹、丝绸、兽皮、青铜器皿等等,也都有大量,看来打土豪果然是一个生财之道。
如果再加上从燕国得到的财物,现在代郡的财产物资可以算十分丰厚,由其是粮食诸备,高达一百二十余万石,足够支持好几年的时间。高原也大大的松了一口,因为从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也要有足够的粮食供应,虽然人口增加是一件好事,但这一批人刚到代郡,不可能马上就能开始耕种,最高也是明年开年之后才能开始耕种,到明年年底才能有收成,这段时间之內,只能由官府提供粮食,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供应他们的生活。高原狠敲了燕国六十万石粮食,其实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不过对燕国来的百姓的安置分配方式,宁戚也向高原提出了一个方案,这一次随高原来的这一批燕国百姓,就安置在代郡,而以后的燕国百姓,则分为两批,分别安置在雁门、云中两郡。
因为现在代郡的人口加上了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超过了一百一十万人,而在这个时候,雁门、云中两郡的人口都统计出来,一共还不到四十万,毎个郡都不超过二十万口人,而男性的青壮年劳动力只有五六万人。相比于代郡来说,这两个郡的人口极少,更需要补充。而从燕国迁移过来的百姓,大约还有二十五万人左右,如果补充到雁门、云中两郡,可以大大增加这两个郡的人口,对这两个郡的发展,防御,都有极大的好处。
高原听了之后,也十分赞同,认为宁戚考虑得确实十分周道,自己现在拥有四郡之地,但这四个郡的发展极不平衡,代郡一枝独秀,而上谷郡因为和燕国接攘,也算差强人意,而雁门、云中两郡本来是夺取的胡林、楼烦等游牧民族的地区,地方是不小,但人口极少,而且经济社会发展也十分落后,基本就是一个半荒废的状态。
以前赵国的彊土广阔,到可以不在乎雁门、云中两郡的发展,只是当做防御匈奴入侵的一个缓冲地区,但高原现在一共才只有四个郡的地方,当然不能让雁门、云中两郡继续这样荒废下去。另外雁门、云中两郡的地理位置也相当重要,雁门自不必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北防要塞,兵家的必争之地。而云中郡的位置大体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到包头市之间,也就是著名的河套地区一带。
而且从目前列国之间的军事角度来说,雁门、云中两郡的位置仍然十分重要,因此秦国的地势险要,只要据守东部的函谷关,就可以力保整个关中地区不失。但如果将来高原真的有了足够的实力,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可以在北方开避对秦作战的第二战场,以云中郡为后勤基地,沿黄河河套地区一带南下,从北直扑秦国,就像是从秦国当头劈下一剑,可以直插秦国河西地区!而秦国的精锐军队都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等秦国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当年赵灵武王就曾制定了这样一个灭秦的战略,因此才坚持设立了云中郡,并计划向云中郡大量迁移人口,大力的发展云中郡,就是为对秦作战而准备的。
这确实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对秦作战战略,而且赵武灵王雄材大略,如果真的能实施起来,战国的结局还未必可知。就算不能灭亡秦国,但也会迫使秦国在北方投入重兵防守,就不能这样一心将注意力放在东方。只可惜赵武灵王正在壮年之时,就因为赵国乱政,被叛臣围困在沙丘行宫里,活活饿死,结案壮志未酬。但现在高原到是完全可以重新实施赵武灵王未完成的战略。
不过目前高原还没有实施这个战略的条件,因为云中郡的生产水平太落后,根本不足以负担大军的后勤供应,而且高原现在所拥有的实力也还不足。但这并不防碍高原先做一些战略准备,如果把燕国迁移来的百姓都安置在云中郡,可以使云中郡的人口扩大一倍有余,对云中郡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外,也可以为将来实施这一对秦作战战略作好准备工作。
因此高原也立刻批准了宁戚的这个方案,只是要求把燕国迁移来的百姓,全部都安置在云中郡,并且命令宁戚,立剂派人去云中郡通知驻守云中郡的大将陈咨,让他做好迎接的准备。当然,现在高原还不能说过这时为实施对秦作战的准备,只说雁门郡离代郡近,一但雁门郡有事,代郡可以马上出兵救授,而云中郡离代郡较远,因此首先应该加强云中郡的实力。
宁戚听了之后,也没有什么异议,而是立刻尊令照办。
随后高原又下令,现在对燕囱的战斗己经结束了,马上开始在云中、雁门两郡推行新法令,而等燕国的赔偿全部到位之后,也在上谷郡推行。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作者有话说editorbyjack2014-09-19-->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html"<!--二维码广告start-->.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codeit:left;}.qrcodeul{:120px;font:14px/1.5":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扫描二维码关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节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wap_17k”关注我们。回复"大奖+你的qq号"参与活动。10部iphone6,万名qq会员等您来领!<!--二维码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