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陛下醒来
巨大的冲击,令萧长卿昏厥了过去,正好倒在了沈羲和旁边,淑妃拾起萧长卿的剑就要往沈羲和身上刺,却被一道身影先一步,扬剑割破了喉咙。
在尤汶珺捧着萧长赢的头颅出现的那一瞬间,萧长卿的人都纷纷住了手,他们是萧长卿养的暗卫,曾无数次被萧长卿派遣去保护萧长赢,他们知道萧长赢之于萧长卿多么重要。
他们停了手,墨玉自然就有了空隙,只不过她受了伤。
杀了淑妃,她拉起沈羲和,剑指昏倒在地的萧长卿。
萧长卿的暗卫顿时又升起了杀念。
沈羲和的手按住墨玉的剑,她静默看了萧长赢片刻,缓缓移开目光,对着萧长卿的暗卫首领道:“我与信王,从未为敌,你跟着信王,得他信赖,应当知晓今日他忽然失控,是受人所害,现下信王昏迷,你要如何抉择?”
信王暗卫的首领也一时间进退两难,他奔到信王身边,沈羲和没有阻拦,扶着昏迷不醒的信王,又看了看一侧的尤汶珺。
诚如沈羲和所言,他是信王的心腹,他最清楚信王没有要与太子妃反目之心,方才信王的举动过于异常,让他们突然狙击萧长庚与谢韫怀,与太后的人联手,将他们死困在城门口,这不符合信王的行事之风。
若信王早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意,哪怕隐瞒着烈王,也不会隐瞒他!
“请太子妃吩咐!”左思右想,他还是决定凭着自己对主子的了解,做出抉择。
太子妃,可是烈王殿下拼了命也要护送的人。
去年寒冬,太子妃去皇陵祭拜太子,烈王殿下冒着风雪一路相随,默默跟在后面,是信王殿下派他护送烈王。
“迎燕王殿下与谢国公入城。”沈羲和立即下令。
“诺!”暗卫首领将信王交给尤汶珺,立时带人冲出去。
太后见此颓然失神,她有些不可置信看着萧长卿:“怎么会”
她从怀里取出一个铃铛,她不断的摇动着,却怎么也唤不醒昏迷过去的萧长卿。
只是人昏迷了,萧长卿似乎沉浸在极大的痛苦之中,面容开始扭曲,宛如有什么在撕扯着他的脸。
“墨玉!”沈羲和眸光森寒。
墨玉会意,扬手一剑,对着太后摇晃铃铛的手腕。这一剑足可将太后的手腕斩断,却被一直袖手旁观的刘三指给用拂尘拦下,太后也被刘三指给拉开。
一直躺着的祐宁帝,忽然坐了起来,他转身双脚踩在脚踏上,骇得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暗杀的妃嫔们更加面色发白。
“陛下”太后更是面无人色。
祐宁帝赤着脚走下来,一步步十分沉稳,他亲自将太后扶起来,面有沉色,却不见喜怒,他将太后扶到靠窗的贵妃榻安坐:“幼时儿便察觉阿娘不喜儿,那时只当阿娘心中更看重兄长,后来我们母子三人被贬至西北,一路被追杀,若非阿兄护着,儿与阿娘只怕没有命活着到西北。
那时儿便觉着阿娘看重阿兄是应当的,儿收起了嫉恨之心。阿兄在外奔波,阿娘总是在儿面前提及阿兄的好,有阿兄在,人人都好似看不见儿,不平之心渐起。阿兄之死,固然是阿娘所害,儿又何曾无辜?”
听了这么久,祐宁帝该明白的都明白了。
摄魂术,他曾经听闻过。
一种可控人心的奇术,但若无妄念,他又如何能够轻易被太后所控?
他渴望皇位,不过沈羲和所言也无错,若无太后施术,他下不了这个狠心。可若他心中没有这样的心,太后也无法对他施术。
兄长的死,他终究是刽子手,母亲不过是递了一把刀。
“你”太后神色慌乱,看着平静无波的儿子,她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其实她的两个儿子,若论心思,长子更加磊拓,更容易看穿。幼子心思深沉,更难以琢磨。
若非两子皆亡,无人能镇住朝廷之人,她其实当年就把二人都给杀了,扶了刚刚出生的萧华雍上位。
只可惜摄魂术听着神乎其技,实则不能长久控制一個人,尤其是心志坚定之人,如祐宁帝如萧华雍,想要一直控制,就要隔一段时间就施术。
还未成为帝王的祐宁帝被她成功一次,成为帝王的祐宁帝又哪里那般容易靠近?
就连养在身侧的萧华雍,第二次施术他不过才十岁,就被他给挣脱。
摄魂术可以潜伏在身子里很久很久,只要暗令没有开启,十几二十年都能掌控,可一旦开启,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起中术之人的揣测怀疑,对中术之人的影响也会越来越薄弱。
“阿娘,儿说过会奉养阿娘颐享天年。”祐宁帝似乎在安抚太后。
安抚了惊惶不定的太后,似没有看到太后的惴惴不安,祐宁帝转身恢复了帝王的端肃,面对着沈羲和:“朕一直知晓,你是个不容小觑的奇女子,却还是低估了你。”
至少,太后那些所作所为,他从未察觉过,若非沈羲和在他昏迷时,弄出了真正的七郎一事,他都未曾怀疑过太后。
现在想来,祭天的谋刺,那个七郎是不是真的七郎,他都猜不准,毕竟沈羲和可是有推骨之术,推出了一个步疏林。
想到这里,祐宁帝还是忍不住往后看一眼:“阿娘,七郎还活着么?”
祐宁帝嘴里的七郎不是萧华雍,是他真正的嫡子。
当年谦王妃与先皇后生下的都是嫡子,太后要把萧华雍充作祐宁帝的嫡子,那么另外一个孩子必须送走,如果谦王还留下一个儿子,势必还是会使得人心浮动。
对外只能宣称谦王妃生下一个公主,公主幼年早夭,才能不引起任何变故。
那时候祐宁帝不知道是太后的摄魂术使得他失了自控,顺从内心的渴望杀兄夺位,太后痛心疾首的斥责,太后以陛下亏欠萧华雍为由,迫使陛下妥协把两个孩子移花接木。
真正的皇后嫡子,也交给了太后。
(本章完)
巨大的冲击,令萧长卿昏厥了过去,正好倒在了沈羲和旁边,淑妃拾起萧长卿的剑就要往沈羲和身上刺,却被一道身影先一步,扬剑割破了喉咙。
在尤汶珺捧着萧长赢的头颅出现的那一瞬间,萧长卿的人都纷纷住了手,他们是萧长卿养的暗卫,曾无数次被萧长卿派遣去保护萧长赢,他们知道萧长赢之于萧长卿多么重要。
他们停了手,墨玉自然就有了空隙,只不过她受了伤。
杀了淑妃,她拉起沈羲和,剑指昏倒在地的萧长卿。
萧长卿的暗卫顿时又升起了杀念。
沈羲和的手按住墨玉的剑,她静默看了萧长赢片刻,缓缓移开目光,对着萧长卿的暗卫首领道:“我与信王,从未为敌,你跟着信王,得他信赖,应当知晓今日他忽然失控,是受人所害,现下信王昏迷,你要如何抉择?”
信王暗卫的首领也一时间进退两难,他奔到信王身边,沈羲和没有阻拦,扶着昏迷不醒的信王,又看了看一侧的尤汶珺。
诚如沈羲和所言,他是信王的心腹,他最清楚信王没有要与太子妃反目之心,方才信王的举动过于异常,让他们突然狙击萧长庚与谢韫怀,与太后的人联手,将他们死困在城门口,这不符合信王的行事之风。
若信王早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意,哪怕隐瞒着烈王,也不会隐瞒他!
“请太子妃吩咐!”左思右想,他还是决定凭着自己对主子的了解,做出抉择。
太子妃,可是烈王殿下拼了命也要护送的人。
去年寒冬,太子妃去皇陵祭拜太子,烈王殿下冒着风雪一路相随,默默跟在后面,是信王殿下派他护送烈王。
“迎燕王殿下与谢国公入城。”沈羲和立即下令。
“诺!”暗卫首领将信王交给尤汶珺,立时带人冲出去。
太后见此颓然失神,她有些不可置信看着萧长卿:“怎么会”
她从怀里取出一个铃铛,她不断的摇动着,却怎么也唤不醒昏迷过去的萧长卿。
只是人昏迷了,萧长卿似乎沉浸在极大的痛苦之中,面容开始扭曲,宛如有什么在撕扯着他的脸。
“墨玉!”沈羲和眸光森寒。
墨玉会意,扬手一剑,对着太后摇晃铃铛的手腕。这一剑足可将太后的手腕斩断,却被一直袖手旁观的刘三指给用拂尘拦下,太后也被刘三指给拉开。
一直躺着的祐宁帝,忽然坐了起来,他转身双脚踩在脚踏上,骇得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暗杀的妃嫔们更加面色发白。
“陛下”太后更是面无人色。
祐宁帝赤着脚走下来,一步步十分沉稳,他亲自将太后扶起来,面有沉色,却不见喜怒,他将太后扶到靠窗的贵妃榻安坐:“幼时儿便察觉阿娘不喜儿,那时只当阿娘心中更看重兄长,后来我们母子三人被贬至西北,一路被追杀,若非阿兄护着,儿与阿娘只怕没有命活着到西北。
那时儿便觉着阿娘看重阿兄是应当的,儿收起了嫉恨之心。阿兄在外奔波,阿娘总是在儿面前提及阿兄的好,有阿兄在,人人都好似看不见儿,不平之心渐起。阿兄之死,固然是阿娘所害,儿又何曾无辜?”
听了这么久,祐宁帝该明白的都明白了。
摄魂术,他曾经听闻过。
一种可控人心的奇术,但若无妄念,他又如何能够轻易被太后所控?
他渴望皇位,不过沈羲和所言也无错,若无太后施术,他下不了这个狠心。可若他心中没有这样的心,太后也无法对他施术。
兄长的死,他终究是刽子手,母亲不过是递了一把刀。
“你”太后神色慌乱,看着平静无波的儿子,她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其实她的两个儿子,若论心思,长子更加磊拓,更容易看穿。幼子心思深沉,更难以琢磨。
若非两子皆亡,无人能镇住朝廷之人,她其实当年就把二人都给杀了,扶了刚刚出生的萧华雍上位。
只可惜摄魂术听着神乎其技,实则不能长久控制一個人,尤其是心志坚定之人,如祐宁帝如萧华雍,想要一直控制,就要隔一段时间就施术。
还未成为帝王的祐宁帝被她成功一次,成为帝王的祐宁帝又哪里那般容易靠近?
就连养在身侧的萧华雍,第二次施术他不过才十岁,就被他给挣脱。
摄魂术可以潜伏在身子里很久很久,只要暗令没有开启,十几二十年都能掌控,可一旦开启,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起中术之人的揣测怀疑,对中术之人的影响也会越来越薄弱。
“阿娘,儿说过会奉养阿娘颐享天年。”祐宁帝似乎在安抚太后。
安抚了惊惶不定的太后,似没有看到太后的惴惴不安,祐宁帝转身恢复了帝王的端肃,面对着沈羲和:“朕一直知晓,你是个不容小觑的奇女子,却还是低估了你。”
至少,太后那些所作所为,他从未察觉过,若非沈羲和在他昏迷时,弄出了真正的七郎一事,他都未曾怀疑过太后。
现在想来,祭天的谋刺,那个七郎是不是真的七郎,他都猜不准,毕竟沈羲和可是有推骨之术,推出了一个步疏林。
想到这里,祐宁帝还是忍不住往后看一眼:“阿娘,七郎还活着么?”
祐宁帝嘴里的七郎不是萧华雍,是他真正的嫡子。
当年谦王妃与先皇后生下的都是嫡子,太后要把萧华雍充作祐宁帝的嫡子,那么另外一个孩子必须送走,如果谦王还留下一个儿子,势必还是会使得人心浮动。
对外只能宣称谦王妃生下一个公主,公主幼年早夭,才能不引起任何变故。
那时候祐宁帝不知道是太后的摄魂术使得他失了自控,顺从内心的渴望杀兄夺位,太后痛心疾首的斥责,太后以陛下亏欠萧华雍为由,迫使陛下妥协把两个孩子移花接木。
真正的皇后嫡子,也交给了太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