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想了想道:“这地方大着呢,坟地选址也是有讲究的,得请个会看风水的人来看看才成……还是等年底吧,那时,说不定老师会回来,老师是懂些阴阳五行风水的,请他老人家帮着瞧了,也省得张扬得人人都知道了。”
槐子狐疑地问道:“夫子怎会来这,他老人家不是忙得很么?”
张杨凑到他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
槐子眼中爆出粲然神采,失声问道:“这是……真的?”
张杨微笑点头道:“自然是真的。你们趁早也要做些准备,到时怕要huā些银子。不可跟人说,就跟青木哥和村长商量吧,这些都是夫子熟近人。”
槐子笑道:“若真能办成这事,huā再多银子也值当。这事你就放心好了,交给哥哥。”
两人说笑着从林中出来,槐子神色十分〖兴〗奋,见了众人,招呼他们收拾家伙,挑了鱼虾和剩下的桃子回家。
菊huā还在诧异地问黑皮,为何这里有这么多乌龟。
槐子就对她解释道:“当初挖这山塘的时候,这山崖底下原本就有个深潭的,还不到半亩地大,也就两三分地大小的样子,水清幽幽的。我们就没管它。在这边挖了两亩地的山塘出来,又跟那深潭接通了,连成一片。如今想来,这山洞就在那深潭里面,那些乌龟早就住在这了,说不定住了几百年哩。”
菊huā恍然大悟,四处一望,凑到槐子跟前神秘兮兮地说道:“槐子哥,我觉得这地儿是块宝地呀!咱们……”
她本是故作神秘地开玩笑的,却说得槐子心里一跳,慌忙握了她手,在手心使劲捏了捏,令她不要再说。
菊huā心里奇怪,却停住话头。不再往下说,又见他对跟来的下人说道:“这里有乌龟的事,就不要对外说了。你们也见了刚才那老龟,那不是一般的大。怕是有些来历的。你们谁要是不忌讳,回头惹了麻烦上身,甭说我没提醒你们。”
众人都道,谁有那样大胆子,不要命了差不多,要是贪小利,让家里倒霉的话。那时真得哭了。
又有人悄悄地说道,清南村这些年发了,比周围村庄都兴旺,说不定就是那年放了那老龟的缘故,又因为这老龟当时村长说好了送给太太的,是太太亲口说放了它,所以张家和郑家最发达,还出了个进士。
众人恍然大悟。连声说是这么回事。
菊huā跟槐子听他们居然把这事这么给圆乎起来了,真是佩服的要死。这想象力还真不是一般的丰富,只是委屈了张杨。人家十年寒窗苦读,如今功劳都归到这老乌**上去了。
槐子心道这样也好,省得他们到处乱说,让人知道这里有许多乌龟,不定惹出什么事来。
小葱、板栗和葫芦等人已经听奶奶说过一遍当年的事了,可是当年起鱼塘的时候,何氏并不在场,也是事后听人说的,因此,他们就缠住槐子跟菊huā。要他们详细地说说当时的情形。
槐子听了,先温柔地瞧了眼菊huā,想起那会儿她还不大理会自己,他可是憋足了劲想在圆塘里捉只乌龟和老鳖,好送给她的,却被赵大嘴抢先找到了。送到她面前。他当时可是羡慕的要死,只恨那只乌龟不是自己捉到的。
他一边回忆一边跟娃儿们说着,惹得他们笑声连连。
张杨也十分高兴,跟一帮妻妾边走边说乡村的各种趣事,也是逗得她们娇笑不断。
何氏看着山道上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牵了一长串,心里十分喜悦。
就听走在前边的板栗高声唱道:“我得意地笑,又得意地笑,笑看红尘人不老……”
张杨笑道:“你这是啥腔调?跟谁学的?”
菊huā猛瞪儿子,大有你敢说是娘唱的,晚上要你好看的意思。
板栗却笑眯眯地回道:“心里高兴,随口就唱了呗!小叔真是的,乡野俚语也没听过?”
张杨道:“乡野小调也听过不少,就没听过你这样的。”
曹氏微笑道:“曲词虽然直白,却透着率性、洒脱之意,倒有些意思。板栗,你从何处听来的?”
板栗道:“不记得了,小婶婶。”
回到家,一个一个都累得很,狼吞虎咽地吃了晚饭,菊huā忙忙地分派人将桃子洗净晾着,只等明天挖核煮了好晒的。
院子里点了灯笼,照得一片黄光,丫头小子们都被使唤得飞奔不停,来来往往地忙着笑着,将所有的竹匾、筛子、簸箕都搬出来用上了。
曹氏等人虽然累得很,却舍不得去睡,忍不住用手抄起竹匾里的桃子,笑着说明日要早些起来做桃干。
菊huā觉得她们就跟城里人下乡度假一样,被撩起了兴趣。于是对曹氏道:“弟妹还是早些去睡吧,今儿可是累了一天了,只怕腿脚有些受不住,该烧了热水泡个脚,再让兰儿帮你揉揉才好,不然明天连站也不稳当了。”
曹氏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不知为何,身上也觉得累,却不想去睡。”
菊huā微笑道:“反正明天也是要忙的,歇息好了才能干活嘛!”
曹氏便带着几女回到三进的院子,却见张杨已经在灯下奋笔疾书,只有**在身边伺候着。
她神色微窘,轻唤了声“老爷”。
张杨见她回来了,挥手让**退下,然后含笑对她道:“我说你们那好精神,走了一天,倒还支持得住,吃了饭还不歇着,还要瞧热闹。”
曹氏一边挽起袖子帮他磨墨,一边问道:“老爷还要写?”
张杨点头道:“还有些时候。竹妹先去洗漱歇息,我回头就来。”
待曹氏去洗浴后,张杨继续提笔疾书,一时又停笔思索,写写想想,直到曹氏洗漱完毕,回来又陪他静坐了好一会,他才猛然惊觉。见妻子小脑袋直点。忙放下笔,将那一沓稿纸整理了一番,放入一个木箱中,方去简单洗过歇息不提。
前院东厢。等山芋睡着后,槐子跟菊huā说了想要迁祖坟的事。
菊huā觉得有些邪门,她是不懂风水的,半信半疑地问道:“槐子哥,你觉得那儿真好?要是在那盖了别院,又把坟地弄过去,想起来有点……有点那个不对劲哩!你想啊。家门口有好几个坟包,就算是祖宗的,那也……那不是整天都要恭恭敬敬的,不敢说笑了?”
槐子瞅了她一眼,道:“啥叫不对劲?别瞎说!你不也觉得那儿好么?”
菊huā笑道:“我那会儿是跟你开玩笑哩,你当真了?不过,要是那山谷风水真的好,咱把祖坟迁进去。会不会从此张家平步青云、家族兴旺三百年哩?”
她前世传奇小说看了不少,难免YY起来。
槐子虽然信风水,也很重视祖坟的埋葬。但还是被菊huā的话给噎着了,哭笑不得地白了她一眼道:“你就做梦吧!有工夫想那长远的事,还不如把儿子闺女给教好,先兴旺个三十年还比较稳妥。”
菊huā也觉自己可笑,便点点头,可是又被勾起了猎奇搜怪的兴趣,拽着槐子胡扯了一通,猜想那老龟的来历,这山谷底下会不会埋了好东西,那山洞里会不会另有乾坤。按风水学问来看,这山谷会是怎样一种地形,能聚运气还是别的啥等等,直说得口干舌燥。
槐子满脸黑线地瞧着媳妇,见她端起床头矮柜上的茶杯喝了。水,似乎意犹未尽。还想再说的样子,忙箍住她腰身,往下躺倒,一边道:“再不睡,瞧你明早起得来?别想那有的没的,我跟你说个正经的事:咱派个人试试养蜂如何?你不也说过么,要是能养成了,也不说卖钱了,好歹家里不缺蜂蜜吃了。娃们都喜欢吃蜂蜜的。”
菊huā惋惜地说道:“我当然想了,怕是不容易哩。不过试试也不要紧。当初,你刚种木耳的时候,一年也收不到十几斤,后来能收几十斤。种了五六年,不也摸出了些门道?”
槐子点头笑道:“我如今很喜欢做这些。尝试一样东西,然后做成了,变出钱来,呵呵,那时候心里真高兴。”
他畅想着一罐一罐的蜂蜜从张家搬出去的情形,想到高兴的地方,刚要低头跟菊huā说话,却发现她已经睡着了,于是微笑摇头,轻轻下床吹了烛火,也睡下了。
次日,菊huā本想召集佃户的媳妇来帮忙做桃干的,见家里这一帮人兴趣十足,便不再客气,将人都安排了事情,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在二门外搭了几个土灶,支上大锅,让黄麦带着两个小子烧火煮桃子;樱桃则带着丫头们挖桃核;菊huā和曹氏等人则给桃子配料,再检查煮得火候,觉得差不多了,就盛起来沥干水,摊在阳光下暴晒,晒得半干再收起来阴晾。
这么忙了两天,才将那些桃子收拾完。张槐兄弟已经去了田里,安排早稻收割去了。
这么忙忙碌碌的,倏忽二十多天就过去了,张杨要动身去任上。
何氏很舍不得南瓜,可又不好让他留下的,只得叮嘱了曹氏一堆的话,然后念念不舍地送他们出门。
张杨跟槐子青木在书房里嘀咕老半天才出来,然后含笑对张大栓和何氏道:“爹,娘!三元县离这也不是很远,儿子会常常让人送信回来的。等我安顿好了,年底接爹跟娘过去团聚。”
曹氏带着四女向公婆哥嫂拜别。
她们眼里有不舍,却已经恢复了原本的模样,仿佛这些日子的率性真情不过是一场梦,又或者跟菊huā前世那些上班簇一样,周末出去度假,回来后收拾身心,换一副面貌上班见人。
短时脱离红尘之外的欢悦,总是令人留恋的。也许她们一直住在这里,日子久了,失去那份新鲜,还是会跟从前一样,但这些日子却已经在记忆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吴姨娘面色最是淡然,柳姨娘也恢复了清高,高姨娘摸着脸颊惋惜地说道:“昨儿照镜子,晒黑了不少,要养好些日子才能恢复呢!”
只有黄姨娘眼泪汪汪地不舍得走,她觉得在这过得快活,就想留下来。可是,就算她天真,也不敢提出这个要求。
菊huā望着那远去的马车,心下松了口气,等自己的儿女长大了,也是这么大一家子人,那可真是烦死了。嗯,早早地把他们分开单过,她才不要搞什么几代同堂呢!
槐子狐疑地问道:“夫子怎会来这,他老人家不是忙得很么?”
张杨凑到他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
槐子眼中爆出粲然神采,失声问道:“这是……真的?”
张杨微笑点头道:“自然是真的。你们趁早也要做些准备,到时怕要huā些银子。不可跟人说,就跟青木哥和村长商量吧,这些都是夫子熟近人。”
槐子笑道:“若真能办成这事,huā再多银子也值当。这事你就放心好了,交给哥哥。”
两人说笑着从林中出来,槐子神色十分〖兴〗奋,见了众人,招呼他们收拾家伙,挑了鱼虾和剩下的桃子回家。
菊huā还在诧异地问黑皮,为何这里有这么多乌龟。
槐子就对她解释道:“当初挖这山塘的时候,这山崖底下原本就有个深潭的,还不到半亩地大,也就两三分地大小的样子,水清幽幽的。我们就没管它。在这边挖了两亩地的山塘出来,又跟那深潭接通了,连成一片。如今想来,这山洞就在那深潭里面,那些乌龟早就住在这了,说不定住了几百年哩。”
菊huā恍然大悟,四处一望,凑到槐子跟前神秘兮兮地说道:“槐子哥,我觉得这地儿是块宝地呀!咱们……”
她本是故作神秘地开玩笑的,却说得槐子心里一跳,慌忙握了她手,在手心使劲捏了捏,令她不要再说。
菊huā心里奇怪,却停住话头。不再往下说,又见他对跟来的下人说道:“这里有乌龟的事,就不要对外说了。你们也见了刚才那老龟,那不是一般的大。怕是有些来历的。你们谁要是不忌讳,回头惹了麻烦上身,甭说我没提醒你们。”
众人都道,谁有那样大胆子,不要命了差不多,要是贪小利,让家里倒霉的话。那时真得哭了。
又有人悄悄地说道,清南村这些年发了,比周围村庄都兴旺,说不定就是那年放了那老龟的缘故,又因为这老龟当时村长说好了送给太太的,是太太亲口说放了它,所以张家和郑家最发达,还出了个进士。
众人恍然大悟。连声说是这么回事。
菊huā跟槐子听他们居然把这事这么给圆乎起来了,真是佩服的要死。这想象力还真不是一般的丰富,只是委屈了张杨。人家十年寒窗苦读,如今功劳都归到这老乌**上去了。
槐子心道这样也好,省得他们到处乱说,让人知道这里有许多乌龟,不定惹出什么事来。
小葱、板栗和葫芦等人已经听奶奶说过一遍当年的事了,可是当年起鱼塘的时候,何氏并不在场,也是事后听人说的,因此,他们就缠住槐子跟菊huā。要他们详细地说说当时的情形。
槐子听了,先温柔地瞧了眼菊huā,想起那会儿她还不大理会自己,他可是憋足了劲想在圆塘里捉只乌龟和老鳖,好送给她的,却被赵大嘴抢先找到了。送到她面前。他当时可是羡慕的要死,只恨那只乌龟不是自己捉到的。
他一边回忆一边跟娃儿们说着,惹得他们笑声连连。
张杨也十分高兴,跟一帮妻妾边走边说乡村的各种趣事,也是逗得她们娇笑不断。
何氏看着山道上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牵了一长串,心里十分喜悦。
就听走在前边的板栗高声唱道:“我得意地笑,又得意地笑,笑看红尘人不老……”
张杨笑道:“你这是啥腔调?跟谁学的?”
菊huā猛瞪儿子,大有你敢说是娘唱的,晚上要你好看的意思。
板栗却笑眯眯地回道:“心里高兴,随口就唱了呗!小叔真是的,乡野俚语也没听过?”
张杨道:“乡野小调也听过不少,就没听过你这样的。”
曹氏微笑道:“曲词虽然直白,却透着率性、洒脱之意,倒有些意思。板栗,你从何处听来的?”
板栗道:“不记得了,小婶婶。”
回到家,一个一个都累得很,狼吞虎咽地吃了晚饭,菊huā忙忙地分派人将桃子洗净晾着,只等明天挖核煮了好晒的。
院子里点了灯笼,照得一片黄光,丫头小子们都被使唤得飞奔不停,来来往往地忙着笑着,将所有的竹匾、筛子、簸箕都搬出来用上了。
曹氏等人虽然累得很,却舍不得去睡,忍不住用手抄起竹匾里的桃子,笑着说明日要早些起来做桃干。
菊huā觉得她们就跟城里人下乡度假一样,被撩起了兴趣。于是对曹氏道:“弟妹还是早些去睡吧,今儿可是累了一天了,只怕腿脚有些受不住,该烧了热水泡个脚,再让兰儿帮你揉揉才好,不然明天连站也不稳当了。”
曹氏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不知为何,身上也觉得累,却不想去睡。”
菊huā微笑道:“反正明天也是要忙的,歇息好了才能干活嘛!”
曹氏便带着几女回到三进的院子,却见张杨已经在灯下奋笔疾书,只有**在身边伺候着。
她神色微窘,轻唤了声“老爷”。
张杨见她回来了,挥手让**退下,然后含笑对她道:“我说你们那好精神,走了一天,倒还支持得住,吃了饭还不歇着,还要瞧热闹。”
曹氏一边挽起袖子帮他磨墨,一边问道:“老爷还要写?”
张杨点头道:“还有些时候。竹妹先去洗漱歇息,我回头就来。”
待曹氏去洗浴后,张杨继续提笔疾书,一时又停笔思索,写写想想,直到曹氏洗漱完毕,回来又陪他静坐了好一会,他才猛然惊觉。见妻子小脑袋直点。忙放下笔,将那一沓稿纸整理了一番,放入一个木箱中,方去简单洗过歇息不提。
前院东厢。等山芋睡着后,槐子跟菊huā说了想要迁祖坟的事。
菊huā觉得有些邪门,她是不懂风水的,半信半疑地问道:“槐子哥,你觉得那儿真好?要是在那盖了别院,又把坟地弄过去,想起来有点……有点那个不对劲哩!你想啊。家门口有好几个坟包,就算是祖宗的,那也……那不是整天都要恭恭敬敬的,不敢说笑了?”
槐子瞅了她一眼,道:“啥叫不对劲?别瞎说!你不也觉得那儿好么?”
菊huā笑道:“我那会儿是跟你开玩笑哩,你当真了?不过,要是那山谷风水真的好,咱把祖坟迁进去。会不会从此张家平步青云、家族兴旺三百年哩?”
她前世传奇小说看了不少,难免YY起来。
槐子虽然信风水,也很重视祖坟的埋葬。但还是被菊huā的话给噎着了,哭笑不得地白了她一眼道:“你就做梦吧!有工夫想那长远的事,还不如把儿子闺女给教好,先兴旺个三十年还比较稳妥。”
菊huā也觉自己可笑,便点点头,可是又被勾起了猎奇搜怪的兴趣,拽着槐子胡扯了一通,猜想那老龟的来历,这山谷底下会不会埋了好东西,那山洞里会不会另有乾坤。按风水学问来看,这山谷会是怎样一种地形,能聚运气还是别的啥等等,直说得口干舌燥。
槐子满脸黑线地瞧着媳妇,见她端起床头矮柜上的茶杯喝了。水,似乎意犹未尽。还想再说的样子,忙箍住她腰身,往下躺倒,一边道:“再不睡,瞧你明早起得来?别想那有的没的,我跟你说个正经的事:咱派个人试试养蜂如何?你不也说过么,要是能养成了,也不说卖钱了,好歹家里不缺蜂蜜吃了。娃们都喜欢吃蜂蜜的。”
菊huā惋惜地说道:“我当然想了,怕是不容易哩。不过试试也不要紧。当初,你刚种木耳的时候,一年也收不到十几斤,后来能收几十斤。种了五六年,不也摸出了些门道?”
槐子点头笑道:“我如今很喜欢做这些。尝试一样东西,然后做成了,变出钱来,呵呵,那时候心里真高兴。”
他畅想着一罐一罐的蜂蜜从张家搬出去的情形,想到高兴的地方,刚要低头跟菊huā说话,却发现她已经睡着了,于是微笑摇头,轻轻下床吹了烛火,也睡下了。
次日,菊huā本想召集佃户的媳妇来帮忙做桃干的,见家里这一帮人兴趣十足,便不再客气,将人都安排了事情,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在二门外搭了几个土灶,支上大锅,让黄麦带着两个小子烧火煮桃子;樱桃则带着丫头们挖桃核;菊huā和曹氏等人则给桃子配料,再检查煮得火候,觉得差不多了,就盛起来沥干水,摊在阳光下暴晒,晒得半干再收起来阴晾。
这么忙了两天,才将那些桃子收拾完。张槐兄弟已经去了田里,安排早稻收割去了。
这么忙忙碌碌的,倏忽二十多天就过去了,张杨要动身去任上。
何氏很舍不得南瓜,可又不好让他留下的,只得叮嘱了曹氏一堆的话,然后念念不舍地送他们出门。
张杨跟槐子青木在书房里嘀咕老半天才出来,然后含笑对张大栓和何氏道:“爹,娘!三元县离这也不是很远,儿子会常常让人送信回来的。等我安顿好了,年底接爹跟娘过去团聚。”
曹氏带着四女向公婆哥嫂拜别。
她们眼里有不舍,却已经恢复了原本的模样,仿佛这些日子的率性真情不过是一场梦,又或者跟菊huā前世那些上班簇一样,周末出去度假,回来后收拾身心,换一副面貌上班见人。
短时脱离红尘之外的欢悦,总是令人留恋的。也许她们一直住在这里,日子久了,失去那份新鲜,还是会跟从前一样,但这些日子却已经在记忆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吴姨娘面色最是淡然,柳姨娘也恢复了清高,高姨娘摸着脸颊惋惜地说道:“昨儿照镜子,晒黑了不少,要养好些日子才能恢复呢!”
只有黄姨娘眼泪汪汪地不舍得走,她觉得在这过得快活,就想留下来。可是,就算她天真,也不敢提出这个要求。
菊huā望着那远去的马车,心下松了口气,等自己的儿女长大了,也是这么大一家子人,那可真是烦死了。嗯,早早地把他们分开单过,她才不要搞什么几代同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