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迎来了小冬瓜(3)
她说完,伸出一根手指头轻点孩子的鼻子,惹得孩子撅起粉红的小嘴,两道小眉头也皱了起来,这小模样别提多可爱了。
“孩子的名字没取!”葫芦提醒道。
孟茯苓看了他一眼,笑道:“急什么?大名得想个好听的才行,小名就叫小冬瓜吧。”
薛氏不解道:“为什么叫小冬瓜?”
葫芦也皱下眉头,“不好听!”
孟茯苓可不会告诉他们,觉得冬瓜圆嘟嘟的很可爱,而且她在现代时也很爱吃冬瓜。
反正只是个小名,只要孟茯苓开心就好,葫芦和薛氏也就随她了。
孟茯苓逗弄着孩子,突然又想起害她早产的罪魁祸首程秀芳,怒火便滚滚涌上来,“程秀芳呢?”
一提起程秀芳,薛氏就恨得不行,“死了!被村民捉去浸冰窟窿了。”
孟茯苓一听,脸色沉了几分,现在倒觉得让程秀芳这么死了,太便宜她了。
薛氏见孟茯苓蹙眉不语,又说了她生产之时,韩桦霖让人到城里请来稳婆,事后又帮忙处理些杂事,村民们的解毒的医药费都是他出的。
韩桦霖本想等她醒来,但冯掌柜来村子请他回酒楼,想来是有要紧事。
孟茯苓虽道村民们的医药费回头再还给韩桦霖,心里却明白欠韩桦霖的人情很难还清了。
几人谈着话,葫芦抱过孩子,许他姿势不对,孩子一到他怀里,就哇哇地大哭了起来。
弄得葫芦一阵无措,手忙脚乱地、不知该怎么哄孩子。
“葫芦,我来吧!”薛氏见状,很心疼孩子。
她正要从葫芦手里接过孩子,孩子就把尿撒在葫芦身上,葫芦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他的样子很滑稽,孟茯苓看了,实在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哈哈哈……”
葫芦被孟茯苓笑得俊脸微红,也不知是恼的、还是急的,不肯把孩子给薛氏,有些赌气道:“我来!”
让乔婆子拿了干净的裤子和尿戒子,就要帮孩子换,可他笨手笨脚的,怎么都换不好,更惹得孟茯苓大笑,连薛氏都忍笑不禁。
葫芦就不信自己连尿戒子都换不好,最后还是薛氏心疼孩子,不想葫芦折腾到孩子,便教葫芦怎么换。
他学得很认真,让孟茯苓看了,不由动容。
转眼,便到了洗三这天,不但在作坊干活的工人来了,连其他村民都上门捧场。
他们有的是感念孟茯苓帮他们付医药费、与对冤枉她的歉意。
其中也不乏想来蹭顿吃喝的,但来者只要没有过分的行为,自然没有道理赶人家走。
有的送小衣裳、有的拿了鸡蛋、红糖……
韩桦霖则送了一只精致的长命锁,是纯金打制的,一拿出来就惹得村民羡慕嫉妒。
洗三用的东西早就采买好了,正屋的桌上摆了香案,供奉了碧霞元君、琼霄娘娘……等十三位神像。
桌上的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一对“小双包……”,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
孟茯苓房间的炕头上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作为供品。
洗三的仪式还没开始,孟茯苓因为做月子,便没有出去。
她听着外面的说笑声,又担心小冬瓜初次见到那么多生人会害怕,可谓是煎熬之极。
过了一会,笑声突然停止了,似乎是谁来了,孟茯苓心里涌起了不好的预感,顾不得那么多,就要出去看。
这时,兰香着急地跑进来,“小姐,章富贵一家来了。”
孟茯苓之前就听兰香禀报村里哪户人家有来,听到章家没人来还有些高兴,不成想,他们还是来了。
只要一想到他们意图抢走小冬瓜,孟茯苓就坐不住了,“扶我出去!”
兰香来告诉孟茯苓,不过是孟茯苓交代过一有什么状况就要来回禀一声,她并不是想请孟茯苓出去,“小姐,您的身子还没好全,外面有姑爷在--”
“不用多说了!”孟茯苓打断兰香的话,生怕章家人要来抢小冬瓜,急着想出去。
孟茯苓执意要出去,兰香也不好再劝。
好在为防那些妇人进来看,孟茯苓早就把衣裳穿得整齐,现在再披件棉袄便可。
出去之前,孟茯苓从炕柜里拿出一瓶药,拔开瓶塞,倒了一点药粉藏在指甲里。
孟茯苓一到客厅,就见章家父子、连同几个族老都在。
章天明正对着抱着小冬瓜的葫芦苦苦哀求道:“我是孩子的亲爹,求你把孩子还给我!”
葫芦许是顾忌今日是小冬瓜的洗三之日,没有立即动手揍打章家父子,但他的脸色很阴沉。
章天明见葫芦迟迟没有动手,却以为葫芦不会在众多村民面前打他,胆子愈发大了起来,竟伸手想从葫芦怀里抱过孩子。
结果可想而知,葫芦怒喝一声‘滚’,就抬脚踹开章天明。
章天明被踹得在地上连滚了几圈,刚痛嚎出声,就听到村民们对他指指点点,顿觉羞恼不已。
章富贵将儿子从地上扶了起来,“天明,你怎样了?他不还孩子,就别硬抢,几位族老会帮咱们做主的。”
章天明刚要接他爹的话,便看到站在门口的孟茯苓,神色略显激动道:“茯苓,你终于出来了。”
那天他们都以为孩子是保不住了,没想到孩子会平安出生。
父子俩想了一番,如今的孟茯苓不再是什么丧门星,既会赚钱、又生了个小子。就算不能把她娶回家,抢了她儿子,也可以向她讨要钱财。
“茯苓,你怎么出来了?”薛氏见孟茯苓出来,有些不悦地瞪了兰香一眼。
“听说有小丑跳梁唱戏,我就出来开开眼界。”孟茯苓讽笑道。
薛氏反应过来,忍笑道:“有什么好看的?唱来唱去就那几出。”
孟茯苓惊讶薛氏会这么答话,“娘若听倦了,可以给几个赏钱打发了。”
饶是再傻的人听得出孟茯苓母女在讽刺谁,甚至觉得她们这话说得有趣。
她说完,伸出一根手指头轻点孩子的鼻子,惹得孩子撅起粉红的小嘴,两道小眉头也皱了起来,这小模样别提多可爱了。
“孩子的名字没取!”葫芦提醒道。
孟茯苓看了他一眼,笑道:“急什么?大名得想个好听的才行,小名就叫小冬瓜吧。”
薛氏不解道:“为什么叫小冬瓜?”
葫芦也皱下眉头,“不好听!”
孟茯苓可不会告诉他们,觉得冬瓜圆嘟嘟的很可爱,而且她在现代时也很爱吃冬瓜。
反正只是个小名,只要孟茯苓开心就好,葫芦和薛氏也就随她了。
孟茯苓逗弄着孩子,突然又想起害她早产的罪魁祸首程秀芳,怒火便滚滚涌上来,“程秀芳呢?”
一提起程秀芳,薛氏就恨得不行,“死了!被村民捉去浸冰窟窿了。”
孟茯苓一听,脸色沉了几分,现在倒觉得让程秀芳这么死了,太便宜她了。
薛氏见孟茯苓蹙眉不语,又说了她生产之时,韩桦霖让人到城里请来稳婆,事后又帮忙处理些杂事,村民们的解毒的医药费都是他出的。
韩桦霖本想等她醒来,但冯掌柜来村子请他回酒楼,想来是有要紧事。
孟茯苓虽道村民们的医药费回头再还给韩桦霖,心里却明白欠韩桦霖的人情很难还清了。
几人谈着话,葫芦抱过孩子,许他姿势不对,孩子一到他怀里,就哇哇地大哭了起来。
弄得葫芦一阵无措,手忙脚乱地、不知该怎么哄孩子。
“葫芦,我来吧!”薛氏见状,很心疼孩子。
她正要从葫芦手里接过孩子,孩子就把尿撒在葫芦身上,葫芦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他的样子很滑稽,孟茯苓看了,实在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哈哈哈……”
葫芦被孟茯苓笑得俊脸微红,也不知是恼的、还是急的,不肯把孩子给薛氏,有些赌气道:“我来!”
让乔婆子拿了干净的裤子和尿戒子,就要帮孩子换,可他笨手笨脚的,怎么都换不好,更惹得孟茯苓大笑,连薛氏都忍笑不禁。
葫芦就不信自己连尿戒子都换不好,最后还是薛氏心疼孩子,不想葫芦折腾到孩子,便教葫芦怎么换。
他学得很认真,让孟茯苓看了,不由动容。
转眼,便到了洗三这天,不但在作坊干活的工人来了,连其他村民都上门捧场。
他们有的是感念孟茯苓帮他们付医药费、与对冤枉她的歉意。
其中也不乏想来蹭顿吃喝的,但来者只要没有过分的行为,自然没有道理赶人家走。
有的送小衣裳、有的拿了鸡蛋、红糖……
韩桦霖则送了一只精致的长命锁,是纯金打制的,一拿出来就惹得村民羡慕嫉妒。
洗三用的东西早就采买好了,正屋的桌上摆了香案,供奉了碧霞元君、琼霄娘娘……等十三位神像。
桌上的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一对“小双包……”,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
孟茯苓房间的炕头上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作为供品。
洗三的仪式还没开始,孟茯苓因为做月子,便没有出去。
她听着外面的说笑声,又担心小冬瓜初次见到那么多生人会害怕,可谓是煎熬之极。
过了一会,笑声突然停止了,似乎是谁来了,孟茯苓心里涌起了不好的预感,顾不得那么多,就要出去看。
这时,兰香着急地跑进来,“小姐,章富贵一家来了。”
孟茯苓之前就听兰香禀报村里哪户人家有来,听到章家没人来还有些高兴,不成想,他们还是来了。
只要一想到他们意图抢走小冬瓜,孟茯苓就坐不住了,“扶我出去!”
兰香来告诉孟茯苓,不过是孟茯苓交代过一有什么状况就要来回禀一声,她并不是想请孟茯苓出去,“小姐,您的身子还没好全,外面有姑爷在--”
“不用多说了!”孟茯苓打断兰香的话,生怕章家人要来抢小冬瓜,急着想出去。
孟茯苓执意要出去,兰香也不好再劝。
好在为防那些妇人进来看,孟茯苓早就把衣裳穿得整齐,现在再披件棉袄便可。
出去之前,孟茯苓从炕柜里拿出一瓶药,拔开瓶塞,倒了一点药粉藏在指甲里。
孟茯苓一到客厅,就见章家父子、连同几个族老都在。
章天明正对着抱着小冬瓜的葫芦苦苦哀求道:“我是孩子的亲爹,求你把孩子还给我!”
葫芦许是顾忌今日是小冬瓜的洗三之日,没有立即动手揍打章家父子,但他的脸色很阴沉。
章天明见葫芦迟迟没有动手,却以为葫芦不会在众多村民面前打他,胆子愈发大了起来,竟伸手想从葫芦怀里抱过孩子。
结果可想而知,葫芦怒喝一声‘滚’,就抬脚踹开章天明。
章天明被踹得在地上连滚了几圈,刚痛嚎出声,就听到村民们对他指指点点,顿觉羞恼不已。
章富贵将儿子从地上扶了起来,“天明,你怎样了?他不还孩子,就别硬抢,几位族老会帮咱们做主的。”
章天明刚要接他爹的话,便看到站在门口的孟茯苓,神色略显激动道:“茯苓,你终于出来了。”
那天他们都以为孩子是保不住了,没想到孩子会平安出生。
父子俩想了一番,如今的孟茯苓不再是什么丧门星,既会赚钱、又生了个小子。就算不能把她娶回家,抢了她儿子,也可以向她讨要钱财。
“茯苓,你怎么出来了?”薛氏见孟茯苓出来,有些不悦地瞪了兰香一眼。
“听说有小丑跳梁唱戏,我就出来开开眼界。”孟茯苓讽笑道。
薛氏反应过来,忍笑道:“有什么好看的?唱来唱去就那几出。”
孟茯苓惊讶薛氏会这么答话,“娘若听倦了,可以给几个赏钱打发了。”
饶是再傻的人听得出孟茯苓母女在讽刺谁,甚至觉得她们这话说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