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节 风暴之始
看来没有特别的声音传出来反而是一种的不好的征兆了。

王烈不是那种阴性子人,吴元济更不是,他们之间如果没有声音传出来,要么就是真正的志同道合意气相投,要么就是矛盾积聚到了一定程度,使得大家都不愿意轻易来引爆它,而是更愿意忍耐,只不过矛盾只会在这样的忍耐中不断积累下来,越来越重,越来越深,最终还是会彻底爆发。。

很显然第一种可能性太过渺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后一种可能性更要大许多。

也许现在大家都在竭力克制等待,等待那最后爆发时刻的到来。

吴元济当然不会主动挑破这一层关系,别说他的省委常委任命还没有下来,就算是下来了,这么短时间就爆发党政主要领导不和而导致的矛盾激化,一样对他的政治生命是一次巨大伤害,所以他会竭力避免。

那王烈就更不愿意如此了,这个时候矛盾公开化,会被人视为故意替吴元济的省委常委资格设置障碍,那样很容易给领导落下更坏的印象,如果在吴元济就任省委常委之后再爆发,也许又会被上边看作是一种嫉妒心在作怪,你没有当上市委书记,没当上省委常委,现在人家当上了,你心里就不舒服了,就要来故意生事儿了。

两个都是心高气傲却又想要做一番事业的人怎么会走到这一步,赵国栋心中都是说不出感慨和遗憾,到现在他也是觉得为难,怎样来调解这两位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已经不是自己所能做得到了,到了这个层次,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不仅仅是意气之争,而是观点之争,思路之争,一个问题,任谁都可以是说出一大堆振振有词的道理来,最终谁是真理,那都需要等到实践来验证。

但是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或者说可能由实践来证明呢?显然不可能,这就意味着这个问题永远无解。

轻轻吁了一口气,赵国栋努力把这个念头从脑海里挤开,吴元济担任昆州市委书记一度是他觉得自己一个很明智的推荐,虽然决定权不在自己,但是自己也尽了一番努力,吴元济如愿以偿,蔡正阳也觉得这个人选很合适,但是却没有想到两个都是能人的角色碰到一堆却成了针尖对麦芒了。

赵国栋不想去关心吴元济和王烈之间究竟因何而无法携手合作,市委书记之争只怕是一个心结,但是未必全是这个因素,但是有了这个心结在其中,原本一些本可以协调妥协的矛盾只怕也就会尖锐起来,再要想把它按下去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昆州的问题还真是一个问题,也许自己也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赵国栋如是想,他甚至有一种预感,吴元济和王烈之间的关系问题,终究有一天会酿成一股子风暴,没准儿不会比曲州事件小。

王烈狠狠的将手中的资料砸在案桌上,胸膛急剧起伏,也许是情绪太过于激动,使得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他竭力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愤怒,让自己一步一步缓步走到窗户边,长长的深呼吸,然后吐出气,这样反复几次,心中也默念着制怒两个字,这才让自己心境慢慢平静下来。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说得太准确了,王烈默默的想道,又自我反思,难道真是自己心中那股子嫉妒和不忿之火在作怪?

不,不是,王烈仔细的梳理着,每一点,每一件,都不放过,他不想让怒火蒙蔽自己的理智,他需要作一个最客观的评判,虽然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但是作总比不作好。

门笃笃的敲响了,王烈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想了一想,才道:“进来。”

“市长,罗市长过来了。”

“请他进来吧。”

罗长嘉走进来看见王烈脸上依然残存的表情就知道恐怕事情并不遂意,这在意料之中,吴元济的性格同样强硬,或者说刚愎,在这个问题上,市委市府已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交锋,但是至今仍未得到了一个让双方信服的结果。

如果说卫基成和王烈之间还保持着一种礼貌性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的话,那么吴元济来后的昆州市委市府的关系就显得更加僵硬了。

吴元济的性格其实和王烈有些相似,只不过吴元济更容易表露在外一些,而王烈则稍稍内敛一些,但是骨子里却都是一样的倔强坚硬,一旦认定了的事情,你想要扭转观点,那都是难上加难,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吴元济和王烈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对峙,各不相让,实际上,这也无法想让,如果市府这边让了,意味着前一年市府所作的准备工作基本上就白干了,而市委这边让了,也就意味着吴元济提出的昆州战略规划尚未出炉就有点胎死腹中的味道。。

该死的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罗长嘉有些痛苦的在心里呐喊了一句,如果不是这不死不活的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王烈也不会提出振兴昆州经开区,构建生物产业城,也不会与吴元济提出的《抓住西部大开发,昆州经济新构想》的观点发生冲突了。

“吴书记还是坚持他的观点?”罗长嘉声音低沉,问了一句。明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他还是忍不住想要求证一下。

“嗯,他认为我们的想法太过保守了一点,认为昆州经开发区就目前的发展速度,就算是打造出一个生物产业园甚至生物光电产业园也不足以支撑起昆州经济的发展,还将会在全国继续落后,也担负不起滇南经济发展龙头的重任,哼!还说省里边的构想是贪大求全,我看他一样是好高骛远,好大喜功,说什么要着力打造全中国第一宜居城市,必须要以房地产和金融、商贸作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才是昆州发展的唯一出路,也不想一想没有雄厚的第二产业作为基础,要想一步跨越,可能么?长嘉,你说是我们的思想太过狭隘落后,还是他的观念太过‘先进深远’?”

王烈转过头来,凝视着对方:“你说实话,我需要客观的评价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罗长嘉有些艰辛的垂下头来,默然不语。

生物产业园是他和王烈这一两年来着力打造的项目,从初始到现在有点框架迹象,可以说费尽千辛万苦,尤其是和国内几家龙头生物科技企业达成了意向性意见,而且还通过各种渠道与印度海德拉巴生物谷内几家研发企业搭上了线,现在却面临可能要被迫中止的现实,这如何不让他感到沮丧和心酸?

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吴元济并非那种蛮不讲理独断专行的角色,只不过比起卫基成的油滑要棱角分明许多,这也使得他和王烈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在这个问题上两人观点的尖锐对立已经成为昆州市里一颗隐性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炸响,让整个昆州市的工作陷入困境。

吴元济提出的以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流通和、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作为今后几年昆州产业转型重点发展方向,实际上就是彻底废止了昆州市政府提出的要以生物产业和光电产业最为发展基础的规划,而将全市主要资源向第三产业全面倾斜,最关键的就是王烈提出的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的生物光电产业园将不再存在,生物光电产业将和其他产业一样纳入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规划中,而原定的生物光电产业园那一地块将会被统一纳入城市规划,主要以发展金融服务、保险、会展、商贸为主的新cbd核心区,而昆州城市规划也将来一个彻底的大调整,这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否认了市政府的前期规划。

“王市长,吴书记的想法有一些道理,但是我觉得发展第三产业不能以牺牲第二产业发展作为代价,昆州实际情况摆在这里,在西南,我们的经济实力远无法和成都、重庆竞争,没有足够的第二产业作为根基,第三产业也不可能凭空生成,对于市府这边规划作适当调整我没有意见,第三产业也的确应该作为昆州主导产业来发展,但是他的观点已经不是适当调整,而是要完全推倒重来,先不说这个计划是否科学合理,仅仅是再造这样一个新昆州,资金从何而来?完全寄希望于房地产行业的持续高热势头么?我觉得一两年甚至两三年可能都没啥问题,但是这是关系到昆州五年乃至十年二十年的前景,一旦定型,你再要来重新调整,那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倍代价,而且时不我待,那个时候也许就再无现在这种好时机了。”
网站地图